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硫-铁为基质的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艳芳 刘晓帅 +4 位作者 尹思婕 高玮 张妙雨 吕建伟 李再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141,共6页
通过静态批次实验,探讨了硫自养反硝化、铁自养反硝化和硫铁协同脱氮系统的脱氮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质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中pH由8.46降至5.46,反应前期NO2--N发生积累,最高达7.14 mg/L。TN和NO_(3)^(-)-N随反硝化的进行呈不断降低趋势... 通过静态批次实验,探讨了硫自养反硝化、铁自养反硝化和硫铁协同脱氮系统的脱氮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质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中pH由8.46降至5.46,反应前期NO2--N发生积累,最高达7.14 mg/L。TN和NO_(3)^(-)-N随反硝化的进行呈不断降低趋势。反应5 d时TN去除率可达100%。零价铁粉的加入可以有效起到缓冲pH的作用。在硫铁协同脱氮系统中,硫铁体积比为2∶1、1∶1时,反应体系的pH可维持在6.54~7.12之间。硫铁体积比为2∶1时脱氮效果最佳,反应72 h时TN去除率可达98.5%,NO_(3)^(-)-N去除率可达100%。在铁自养反硝化过程中,pH呈缓慢升高后逐渐稳定的趋势,由8.46增至10.02。与硫自养反硝化系统和硫铁协同脱氮系统相比,铁自养反硝化系统的脱氮性能最差,反应9 d时TN和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40.52%、48.96%,且在该体系中NH_(4)^(+)-N有所积累。硫铁协同脱氮系统中以硫自养反硝化为主,当硫铁体积比分别为1∶1、2∶1、1∶2时,硫自养反硝化对NO_(3)^(-)-N去除量所占比例分别为96%、9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铁自养反硝化 协同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电子供体反硝化深度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艳芳 尹思婕 +4 位作者 刘晓帅 高玮 张妙雨 吕建伟 李再兴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48-2153,2159,共7页
低碳氮比废水在深度脱氮方面面临碳源不足的问题,自养反硝化无需有机碳源,以低成本、污泥产量少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介绍了自养反硝化的原理及类型,综述了硫自养反硝化、铁自养反硝化及氢自养反硝化的最新进展,对其运行效果、... 低碳氮比废水在深度脱氮方面面临碳源不足的问题,自养反硝化无需有机碳源,以低成本、污泥产量少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介绍了自养反硝化的原理及类型,综述了硫自养反硝化、铁自养反硝化及氢自养反硝化的最新进展,对其运行效果、优缺点及优势菌群做出了对比,展望了自养反硝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自养反硝化 电子供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菌渣厌氧消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勇军 陈平 +4 位作者 韦惠民 杨永会 周崇晖 吕永涛 赵秀梅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1,共4页
试验采用热水解的方式对青霉素菌渣进行预处理,确定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3倍,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30分钟。在此条件下,处理后残渣中青霉素残留小于0.5 mg·kg-1,凯氏氮消减率大于45%,为菌渣后续厌氧消化高效、稳定进行... 试验采用热水解的方式对青霉素菌渣进行预处理,确定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3倍,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30分钟。在此条件下,处理后残渣中青霉素残留小于0.5 mg·kg-1,凯氏氮消减率大于45%,为菌渣后续厌氧消化高效、稳定进行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研究发现,热水解破坏了绝大部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而菌渣中凯氏氮的消减只是单纯的物理转移。经预处理后的菌渣与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系统进料固含量5%~7%,有机负荷3~4 kg COD·m-3d-1,消化时间20 d,可控制系统氨氮浓度在3500 mg·L-1之内,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在1200~1400 mg·L-1。沼渣青霉素残留未检出,其它各项指标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7-2007)的标准值,沼渣肥效成分满足《有机肥料》(NY 525-2012)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菌渣 热水解 预处理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C菌渣与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技术研究
4
作者 王勇军 陈平 +4 位作者 韦惠民 杨永会 周崇晖 赵秀梅 李再兴 《中国沼气》 2019年第4期18-22,共5页
采用热水解的方式对头孢菌素C菌渣进行预处理,确定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3倍,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120分钟。在此条件下,处理后残渣中头孢菌素C残留小于0.50 mg·kg^-1,凯氏氮消减率大于45%,为菌渣后续厌氧消化高效、稳定... 采用热水解的方式对头孢菌素C菌渣进行预处理,确定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3倍,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120分钟。在此条件下,处理后残渣中头孢菌素C残留小于0.50 mg·kg^-1,凯氏氮消减率大于45%,为菌渣后续厌氧消化高效、稳定进行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研究发现,热水解破坏了绝大部分头孢菌素的分子结构,而菌渣中凯氏氮的消减只是单纯的物理转移。经预处理后的菌渣与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系统进料固含量5%~7%,有机负荷3~3.5 kgCOD·m-3 d^-1,消化时间约20天,可控制系统氨氮浓度在1500 mg·L^-1之内,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在100~200 mg·L^-1。沼渣头孢菌素残留未检出,其它各项指标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7-2007)的标准值,沼渣肥效成分满足《有机肥料》(NY 525-2012)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菌渣 热水解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半合成青霉素制药废水的水质指纹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汤久凯 吴静 +4 位作者 程澄 李中华 赵宇菲 王士峰 王勇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02-3607,共6页
近年来,地表水中时有抗生素检出,且浓度较高,因此加强抗生素废水的监管势在必行。三维荧光技术快速、简便且灵敏度高,可以反映有机物组成,其光谱被称为水质指纹。选取某典型半合成青霉素制药废水进行水质指纹特性研究。该废水共有4个主... 近年来,地表水中时有抗生素检出,且浓度较高,因此加强抗生素废水的监管势在必行。三维荧光技术快速、简便且灵敏度高,可以反映有机物组成,其光谱被称为水质指纹。选取某典型半合成青霉素制药废水进行水质指纹特性研究。该废水共有4个主要水纹峰,分别位于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360/445,255/445,275/305和230/300nm附近。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各峰强度与污染物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废水的两个峰275/305和230/300nm可能源于产品中间体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产品阿莫西林和水解产物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等。pH对水质指纹有明显影响,这显示出某些荧光污染物可能具有酸碱基团。水质指纹能够用于该种抗生素制药废水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合成青霉素制药废水 荧光 水质指纹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沼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饶硕 习彦花 +5 位作者 崔冠慧 赵燕肖 杨永会 国洁 张丽萍 程辉彩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7,共6页
为解决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产生的大量沼液资源化利用问题,文章以黄瓜种子为供试材料,分别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沼液处理,通过浸种、催芽和压板实验,确定沼液对黄瓜种子萌发、芽和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沼液... 为解决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产生的大量沼液资源化利用问题,文章以黄瓜种子为供试材料,分别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沼液处理,通过浸种、催芽和压板实验,确定沼液对黄瓜种子萌发、芽和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沼液对黄瓜种子浸种,只有原液对黄瓜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发芽率为83%,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响。直接对黄瓜种子催芽和培养,高浓度沼液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沼液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解除,并且在稀释100倍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有促进作用,尤其在利用沼液培养过程中,稀释100倍沼液处理,芽长、根长和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2%,24.0%和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C菌渣发酵沼液 浸种 黄瓜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生化出水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超 杨彩娟 +3 位作者 韦惠民 吕永涛 杨永会 王勇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负载不同金属的硅胶为催化剂,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生化出水,并对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铁/硅胶催化剂效果最好;在铁/硅胶催化剂投加量为0.33 g/L、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处理COD为9... 以负载不同金属的硅胶为催化剂,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生化出水,并对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铁/硅胶催化剂效果最好;在铁/硅胶催化剂投加量为0.33 g/L、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处理COD为954.7 mg/L、BOD5为66.8 mg/L、ρ(氨氮)为98 mg/L的抗生素废水生化出水,COD去除率为54.9%,氨氮去除率为44.4%,BOD5/COD由0.07提高至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氧化 硅胶负载金属催化剂 抗生素废水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