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制度分析视角下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制度的形成 |
高燕
柳云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诱导多能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技术风险与伦理先行 |
戴晓晖
柳云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美英德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研究 |
纪元
崔慧先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临床医生共情能力在医学叙事能力与人文关怀品质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
李子琦
刘佳文
李紫瑄
柳云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从绘画医学到影像医学:健康认知与人文关怀的中西方文化特点 |
范占平
柳云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基础与方向探微 |
边林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7
|
论医学人文实践形态 |
那佳
边林
柳云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8
|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2023年8月哈尔滨“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 |
王锦帆
尹梅
王岳
刘欢
何仲
刘云章
邓蕊
陈旻
刘俊荣
曹永福
王东红
张洪江
卢凤香
程瑜
何源
单芳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9
|
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
范盈盈
李子琦
谢晋
柳云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0
|
国内外医学生生死教育研究热点及可视化分析 |
安玉泽
王晶晶
付静茹
李湘
柳云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1
|
论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几方面关系 |
柳云
边林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家庭伦理观念在精神病伦理学中不可或缺——《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精神病伦理学”观点评介 |
那佳
边林
柳云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近代日本医学范式转换的历史与逻辑 |
那佳
边林
柳云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构筑公共卫生防疫之基:“共同体”视角的思考——基于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启示 |
刘云章
刘于媛
赵金萍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20 |
21
|
|
|
15
|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医患主体可通达性初探 |
刘云章
边林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
16
|
患者何求:在医患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 |
刘云章
李义
刘于媛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23 |
7
|
|
|
17
|
健康人文: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价值 |
刘云章
刘于媛
赵金萍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9 |
13
|
|
|
18
|
病人话语权削弱的历史审视与提升对策——基于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
刘云章
刘于媛
赵金萍
边林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21 |
6
|
|
|
19
|
从自然辩证法到医学辩证法再到医学哲学 |
边林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
20
|
疫苗工程本体论哲学论纲——从疫苗发展史出发的思考 |
柳云
边林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