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Ezrin、MMP-14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苗杰 许欣 +1 位作者 徐国萍 马沛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观察Ezrin、MMP-14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40例异型增生的胃黏膜组织和198例胃癌组织中Ezrin、MMP-14蛋白的表达。结果 Ezrin、MMP-14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 目的观察Ezrin、MMP-14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40例异型增生的胃黏膜组织和198例胃癌组织中Ezrin、MMP-14蛋白的表达。结果 Ezrin、MMP-14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依次增高。Ezrin和MMP-14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27.5%、76.3%和10%、32.5%、81.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zrin、MMP-14在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层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未侵及浆膜层以及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P<0.01)。Ezrin在食管胃连接部的表达高于胃部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rin与MMP-14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Ezrin和MMP-14在胃癌中均高表达,且Ezrin和MMP-1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可能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ZRIN MMP-1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CD151、MT1-MMP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苗杰 郭秀芳 +5 位作者 许欣 姚冬颖 刘晓丽 齐蕾 付琳 李永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观察CD151、MT1-MMP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该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黏膜组织、40例异型增生黏膜组织和172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组织中CD151、MT1-MMP的表达。结果CD151和MT1-MMP在正... 目的观察CD151、MT1-MMP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该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黏膜组织、40例异型增生黏膜组织和172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组织中CD151、MT1-MMP的表达。结果CD151和MT1-MMP在正常黏膜组织、异型增生黏膜组织和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20.0%、78.3%和13.3%、22.5%、79.1%,二者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逐渐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D151、MT1-MMP在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层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未侵及浆膜层以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151与MT1-MMP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51和MT1-MMP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且CD151和MT1-MMP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可能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食管胃交界部 CD151 MT1-MMP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CHK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闫静波 卫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CHK1蛋白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41例正常胃黏膜、112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及141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CHK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病理征特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CHK1蛋白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41例正常胃黏膜、112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及141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CHK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病理征特的关系。结果从正常胃黏膜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HK1蛋白表达分别为9.22%、22.73%、48.53%、79.43%及1、2.40±0.11、5.39±0.37、9.01±1.52,CHK1蛋白表达逐渐上升(P<0.05)。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CHK1蛋白表达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相关(P<0.05)。结论 CHK1蛋白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上皮内瘤变 CHK1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HER-2、MT1-MMP及CD14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苗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观察HER-2、MT1-MMP及CD14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和178例胃癌组织中HER-2、MT1-MMP和CD147蛋白的表达。结果 HER-2、MT1-MMP和CD147蛋白在正常胃组织... 目的观察HER-2、MT1-MMP及CD14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和178例胃癌组织中HER-2、MT1-MMP和CD147蛋白的表达。结果 HER-2、MT1-MMP和CD147蛋白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它们在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层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未侵及浆膜层以及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P<0.01)。在胃食管连接部的HER-2蛋白表达高于胃部胃癌,HER-2与MT1-MMP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有相关性,但差异差异无显著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301(P=0.05)。CD147与MT1-MMP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亦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887(P<0.01)。结论 HER-2、MT1-MMP及CD147蛋白在胃癌中均高表达,HER-2蛋白、CD147蛋白的表达均与MT1-MMP的表达相关,三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147 MT1-MMP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连接部癌中Ezrin、AQP5的表达
5
作者 苗杰 许欣 +4 位作者 李永才 李辉 齐蕾 李瑞冰 苗振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Ezrin、AQP5蛋白在冀南地区食管胃连接部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40例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165例食管胃连接部癌组织中Ezrin、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Ezrin、AQP... 目的观察Ezrin、AQP5蛋白在冀南地区食管胃连接部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40例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165例食管胃连接部癌组织中Ezrin、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Ezrin、AQP5蛋白在正常胃组织、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食管胃连接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依次增高,分别为10%、45%、72.7%和20%、32.5%、65.5%。二者在三组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zrin、AQP5蛋白在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层及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胃连接部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未侵及浆膜层以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Ezrin与AQP5在食管胃连接部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Ezrin和AQP5在食管胃连接部癌中均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可能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食管胃连接部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连接部肿瘤 EZRIN AQP5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通过AMPK通路调控LPS造成牛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林 曹萌 +3 位作者 宫彬彬 赵梅 王婕 张晓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21-3230,共10页
通过向脂多糖(LPS)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脂代谢紊乱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2、8、16μmol·L^(-1))的丁酸钠,探讨其对细胞脂代谢的调控机理及炎症损伤的修复作用。分别用1 000 ng·mLLPS刺激MAC-T细胞9 h后,检测细胞脂滴面... 通过向脂多糖(LPS)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脂代谢紊乱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2、8、16μmol·L^(-1))的丁酸钠,探讨其对细胞脂代谢的调控机理及炎症损伤的修复作用。分别用1 000 ng·mLLPS刺激MAC-T细胞9 h后,检测细胞脂滴面积及三酰甘油(TG)含量;用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刺激MAC-T细胞1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验共分为5组:对照组、LPS处理组、2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8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和16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分别对细胞TG含量、AMPK信号通路蛋白、脂代谢关键基因以及相关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LPS会造成MAC-T细胞总脂滴面积显著下降(P<0.05),TG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对MAC-T细胞凋亡率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TG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P-AMPK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脂合成代谢相关基因ACC、SCD-1以及FAS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脂分解代谢相关基因CPT-1、CPT-2以及ACO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处理组相比,(2、8、16μmol·L^(-1))丁酸钠+LPS处理组TG含量有一定程度上升,P-AMPK表达水平下降,脂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上升,脂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一定程度下降,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下降。本研究表明丁酸钠会通过AMPK通路激活脂合成代谢,调控TG的合成,并且对MAC-T细胞的炎症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丁酸钠 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钠对油酸诱导的BRL-3A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林 宫彬彬 +2 位作者 王广力 赵梅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50-4460,共11页
通过向油酸诱导的大鼠肝成纤维细胞(BRL-3A)脂肪变性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2、4、8 mmol·L^(-1))的乙酸钠,探讨其对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脂代谢的调控机理及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油酸(0、0.03、0.06、0.12、0.24... 通过向油酸诱导的大鼠肝成纤维细胞(BRL-3A)脂肪变性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2、4、8 mmol·L^(-1))的乙酸钠,探讨其对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脂代谢的调控机理及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油酸(0、0.03、0.06、0.12、0.24、0.48)mmol·L^(-1)刺激BRL-3A细胞24 h后,分别检测细胞相对活力、总脂滴面积、三酰甘油(TG)含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2)向BRL-3A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乙酸钠,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3)用不同浓度的乙酸钠和0.12 mmol·L^(-1)油酸共同孵育BRL-3A细胞,试验分为4组,分别为油酸处理组、2 mmol·L^(-1)乙酸钠+油酸处理组、4 mmol·L^(-1)乙酸钠+油酸处理组和8 mmol·L^(-1)乙酸钠+油酸处理组,分别对细胞脂滴、TG含量、AST、ALT活性、AMPK信号通路蛋白以及脂代谢关键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用0.12 mmol·L^(-1)油酸处理BRL-3A细胞24 h,成功建立BRL-3A细胞脂肪变性模型。2)不同浓度的乙酸钠对BRL-3A细胞凋亡率没有影响;3)4、8 mmol·L^(-1)乙酸钠处理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后,与油酸处理组相比,细胞总脂滴面积、每平方毫米脂滴数、TG含量、AST和ALT活性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P-AMPK表达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升;脂合成代谢相关基因ACC、FAS以及SCD-1 mRNA表达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脂分解代谢相关基因CPT-1、CPT-2以及ACO mRNA表达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上升。本研究表明,乙酸钠会通过AMPK通路激活脂分解代谢,减轻肝细胞脂质蓄积,并且对油酸诱导的BRL-3A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损伤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L-3A细胞 乙酸钠 脂肪变性细胞模型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炎性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林 宫彬彬 +4 位作者 许长锋 曹萌 李建嫄 赵梅 唐伟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6-1284,共9页
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丁酸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细胞)炎性损伤的修复作用,进一步从体外角度阐述丁酸钠对奶牛乳腺健康的调控机制。在MAC-T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0、1、10、100、1 000、10 000 ng/mL)的LPS,检测细胞... 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丁酸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细胞)炎性损伤的修复作用,进一步从体外角度阐述丁酸钠对奶牛乳腺健康的调控机制。在MAC-T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0、1、10、100、1 000、10 000 ng/mL)的LPS,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LPS的适宜浓度,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并进一步在MAC-T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0、2、4、8、16、32μmol/L)的丁酸钠,检测细胞凋亡率,以确定丁酸钠的适宜浓度。最终选用1 000 ng/mL LPS和16μmol/L丁酸钠用于本试验。试验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LPS处理组和LPS+丁酸钠处理组,分别对其细胞形态、氧化应激指标及凋亡蛋白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对照组MAC-T细胞呈扁平的无规则形态,贴壁状态良好;而LPS处理组MAC-T细胞核固缩、破裂,并出现大面积死亡脱落现象;LPS+丁酸钠处理组MAC-T细胞边缘清楚,胞内颗粒较少,死亡脱落现象明显减少。2)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MAC-T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处理组相比,LPS+丁酸钠处理组MAC-T细胞中SOD活性和T-AOC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MAC-T细胞中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半胱天冬蛋白酶-9(Caspase-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处理组相比,LPS+丁酸钠处理组MAC-T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丁酸钠对LPS造成的MAC-T细胞氧化损伤起到了一定的修复作用,减少了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LPS MAC-T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K1和RAD51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闫静波 李辉 +2 位作者 卫茹 齐蕾 王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K1)和RAD5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03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CHK1和RAD51蛋白表达,并分析...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K1)和RAD5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03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CHK1和RAD51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HK1及RAD5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5)。CHK1及RAD51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胰腺导管腺癌中CHK1表达与RAD51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HK1和RAD5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腺癌 CHK1 RAD51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2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博 姚冬颖 +2 位作者 许欣 李永才 赵振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3-504,共2页
例1男性,51岁,因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入院。自诉近10个月体重下降15 kg。查体巩膜黄染。血液中甲胎蛋白(AFP) 30.73 IU/mL(0~6.05 IU/mL)及C反应蛋白(CRP)71.79 mg/L(0~10 mg/L)升高。CT示肝左外叶一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 例1男性,51岁,因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入院。自诉近10个月体重下降15 kg。查体巩膜黄染。血液中甲胎蛋白(AFP) 30.73 IU/mL(0~6.05 IU/mL)及C反应蛋白(CRP)71.79 mg/L(0~10 mg/L)升高。CT示肝左外叶一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静脉期呈相对低密度;胆管无扩张。术中探查腹腔:肝脏无硬化,肝左外叶一直径7 cm占位性病变。例2男性,60岁,因右上腹部胀痛不适半年伴体重减轻,不适加重4天入院。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血液中AFP 11.89 IU/mL(0~6.05 IU/mL)及超敏C反应蛋白(bCRP) 9.10 mg/L(0~10 mg/L)升高。增强MRI示肝右叶类圆形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胆道无扩张。术中探查腹腔:肝脏无硬化,肝左后叶一直径10 cm占位性病变。2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影像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见的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并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博 许欣 +1 位作者 李永才 赵振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5-626,共2页
患者女性,31岁,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肿物,6个月来肿物生长较迅速。查体: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枚大小3.0 cm×2.0 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随吞咽上下活动好;左侧锁骨上可触及一枚大小1.5 cm×1... 患者女性,31岁,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肿物,6个月来肿物生长较迅速。查体: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枚大小3.0 cm×2.0 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随吞咽上下活动好;左侧锁骨上可触及一枚大小1.5 cm×1.3 cm包块,质软囊性感,活动度尚可。彩超示甲状腺左叶可探及2枚低回声结节,大者约2.3×2.0 cm,小者0.7 cm×0.7 cm,结节内及周边见血流信号;右叶无著变。左颈部多个低回声结节及一大小1.2 cm×1.0 cm囊实性回声,低回声结节内可见血流信号。血清学PTH、HTSH增高。临床考虑甲状腺癌并淋巴结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Warthin瘤样亚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