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维生素D个体化给药方案研究
1
作者 魏园园 马涛 +4 位作者 唐跃洲 李琥波 田晓瑜 党云洁 周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7-1075,共9页
目的:建立维生素D的成人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为维生素D缺乏人群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获得维生素D3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参数。应用PKSim®软件进行维生素D成人全身PBPK模型的构建、优化和预测。... 目的:建立维生素D的成人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为维生素D缺乏人群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获得维生素D3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参数。应用PKSim®软件进行维生素D成人全身PBPK模型的构建、优化和预测。以置信区间、拟合优度和倍数误差(FE)为评价指标验证模型预测性能,并根据最终的优化模型对临床常用给药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给出推荐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建立的维生素D成人全身PBPK模型,拟合优度R2为0.961,接近于1,且AUC_(0‐∞)和C_(max)的FE值皆在0.5和2以内,这表明所建立的PBPK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预测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口服维生素D3的成人PBPK模型,模型对单次口服维生素D3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单次口服维生素D3(7500μg和15000μg)是改善亚洲成年人维生素D不足/缺乏状况的安全有效的剂量方案,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以实现个体化治疗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PK-Sim® PBPK 药代动力学 拟合优度 剂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基对苯二酚对糖尿病小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及Nrf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航 任韫卓 +4 位作者 刘淑霞 刘青娟 刘品力 周琰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早期糖尿病小鼠肾脏Nrf2-ARE信号通路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tBHQ保护肾脏的部分机制。方法CD-1♂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tBHQ干预组(DM+tBHQ组)。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小鼠... 目的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早期糖尿病小鼠肾脏Nrf2-ARE信号通路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tBHQ保护肾脏的部分机制。方法CD-1♂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tBHQ干预组(DM+tBHQ组)。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小鼠模型,DM+tBHQ组在成模3d后给予添加了1%tBHQ(W/W)的饲料喂养,4wk后检测3组动物的血糖、肾功能、24h尿白蛋白定量、血清及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Nrf2,HO-1蛋白在肾组织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①DM组小鼠血尿素氮、24h尿白蛋白定量、肾重/体重,血清及肾皮质MDA含量较C组升高。tBHQ干预组上述指标均降低。②与DM组相比,tBHQ干预组肾皮质总蛋白Nrf2、HO-1及核蛋白Nrf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Nrf2于肾小管及肾小球的胞质及胞核内均有表达;HO-1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结论tBHQ减轻了早期糖尿病小鼠肾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进而增强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NRF2 HO-1 叔丁基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及中枢单胺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侯艳宁 王娜 +1 位作者 吴红海 任进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80-983,共4页
目的观察孕酮对于吗啡所致奖赏效应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大鼠伏隔核及腹侧被盖区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吗啡(5mg·... 目的观察孕酮对于吗啡所致奖赏效应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大鼠伏隔核及腹侧被盖区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吗啡(5mg·kg-1)可诱导大鼠产生稳定的CPP效应;孕酮(5、20mg·kg-1)本身不产生CPP效应,但能抑制吗啡的CPP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吗啡CPP形成时,伏隔核内NE和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吗啡组比较,合用5mg·kg-1或20mg·kg-1孕酮均可使伏隔核内DA水平下降(P<0.01,P<0.05);合用20mg·kg-1孕酮还可使伏隔核内的NE水平下降(P<0.01)。结论孕酮可有效抑制吗啡的CPP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伏隔核内DA及NE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孕酮 条件性位置偏爱 伏隔核 腹侧被盖区 单胺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及血管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4
4
作者 高荣华 赵改婷 +1 位作者 张玉敏 耿少英 《护理研究》 2004年第2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血管栓塞 相关性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炎性因子水平及地塞米松干预效果的差异 被引量:14
5
作者 阎锡新 李宏林 +2 位作者 刘丽娟 蒋艳敏 张海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向气管内滴入盐酸(HCl)致两种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及其对激素反应的差异。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NS组、LPS组、HCl组、NS+Dex组、LPS+Dex组、HCl+Dex组,每个组又分为两个亚组:灌...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向气管内滴入盐酸(HCl)致两种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及其对激素反应的差异。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NS组、LPS组、HCl组、NS+Dex组、LPS+Dex组、HCl+Dex组,每个组又分为两个亚组:灌洗组和非灌洗组。检测各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和肺湿/干重比(W/D),比较各组血清和BALF中致炎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因子IL-4、IL-10的水平。结果:(1)LPS组、HCl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和肺W/D均高于NS组(P<0·05)。LPS+Dex组巨噬细胞百分比高于LPS组(P<0·05)。(2)LPS组和HCl组血清和BALF中TNF-α、IL-4、IL-10水平均高于NS组的相应水平(P<0·01)。各组血清中IL-1β的含量均未测出。LPS+Dex组BALF中TNF-α、IL-1β含量低于LPS组的相应水平(P<0·05),而IL-10高于LPS组的相应水平(P<0·01)。结论:两个模型组在炎症因子水平、蛋白渗漏存在一定的差异,糖皮质激素对LPS所致的ALI有拮抗作用,但对HCl所致ALI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细胞因子类 糖皮质激素类 盐酸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azithromycin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惠芬 何屏 +6 位作者 胡文芝 温毅 韩晓文 王增贵 刘铁忱 姚春华 韩秀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评价国产azithromycin(AZM)在临床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病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我们以进口AZM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细菌性感染200例。国产与进口AZM组各100例,治疗呼吸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均... 为评价国产azithromycin(AZM)在临床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病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我们以进口AZM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细菌性感染200例。国产与进口AZM组各100例,治疗呼吸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均为每日1次,首次500mg,以后每次250mg,疗程7d,治疗淋病均为单次口服1g即可。两组痊愈率分别为80.0%及84.0%,有效率分别为93.0%及91.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及92.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及6%,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国产AZM临床疗效肯定,使用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ITHROMYCIN 细菌性感染 药物疗法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NK JNK和PPARγ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涛 张祥宏 +7 位作者 李学民 严霞 邢凌霄 王俊灵 张杰英 薛丽英 赵晨燕 崔晋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探讨p-JNK/JNK和PPARγ蛋白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5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85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60例)组织中p-JNK/JNK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JNK在食管... 目的:探讨p-JNK/JNK和PPARγ蛋白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5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85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60例)组织中p-JNK/JNK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JNK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和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37.6%和55.0%,而p-JN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55.3%和73.3%,JNK和p-JNK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和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P<0.05)。高级别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中JNK、p-JNK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和低级别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P<0.05)。PPARγ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和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45.9%和45.0%,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和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PARγ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JNK、p-JNK和PPARγ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JNK、p-JNK和PPARγ的表达均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P<0.05)。JNK、p-JNK和PPARγ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结论:在食管癌变过程中,JNK、p-JNK的表达呈增高趋势而PPARγ的表达呈下降的趋势。但食管鳞状细胞癌中JNK/p-JNK和PPARγ的表达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提示JNK、p-JNK和PPARγ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和进展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其机制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NK P-JNK PPARΓ 食管 癌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个体化免疫治疗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绍建 闫庆辉 +4 位作者 单保恩 付泽娴 孟繁杰 李保东 蔡建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介导抗胃癌的免疫效应。方法制备短期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用rhGM-CSF、rhIL-4和TNF-α体外诱导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DC的发育和成熟,并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激活自体... 目的探讨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介导抗胃癌的免疫效应。方法制备短期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用rhGM-CSF、rhIL-4和TNF-α体外诱导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DC的发育和成熟,并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激活自体T细胞产生CTL,用CCK-8试剂盒检测CTL的杀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检测DC的免疫功能状态。用ELISA法测定IL-12和INF-γ的水平。结果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的成熟DC,不仅可高表达MHC-I、II类分子及CD80、CD83和CD86协同刺激分子,并可获得高效刺激自体或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转染RNA的成熟DC,分泌IL-12的水平及其刺激产生的CTL培养上清液中INF-γ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成熟DC及未成熟DC;且CTL对自体胃癌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异体组。结论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成熟DC能够体外诱导产生对自体肿瘤细胞具有高度抗原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潘振华 刘焕龙 +1 位作者 向柏 方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姜黄素缓释微囊。以微囊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确定姜黄素缓释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姜黄素微囊最佳制备工艺为胶... 目的:研究姜黄素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姜黄素缓释微囊。以微囊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确定姜黄素缓释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姜黄素微囊最佳制备工艺为胶药比5∶1,胶液浓度2.5%,搅拌速度为200 r/m in,pH值为3.8。结论: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姜黄素 明胶 阿拉伯胶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浆皮质醇水平及术后MMSE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多志 谢海 +3 位作者 刘健 李铁军 任建军 董振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283-1285,1289,共4页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浆皮质醇水平及术后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7例,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调整丙泊酚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BIS-I组(BIS:...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浆皮质醇水平及术后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7例,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调整丙泊酚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BIS-I组(BIS:45-55)和BIS-II组(BIS:55-65)。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VAS评分,抽取静脉血,检测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手术结束血浆皮质醇水平。术前一天记录MMSE评分,并在术后3、7天随访。记录患者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BIS-I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皮质醇浓度高于BIS-II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VAS评分、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时,BIS值在45~65,患者的术中应激、苏醒、拔管、术后早期疼痛评分以及术后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差异,但BIS值在45~55较55~65的患者术中血浆皮质醇水平较低,可能伴有更好的应激水平的控制,维持BIS值在45-55之间麻醉深度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深度 MMSE评分 脑电双频谱指数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人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38
11
作者 程敬伟 刘文恩 +5 位作者 马小军 肖盟 张丽 张莉萍 赵建宏 卓超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31-138,共8页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作为医院和社区感染性腹泻,尤其是伪膜性肠炎等相关疾病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日益受到关注。但在中国,医学领域对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认...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作为医院和社区感染性腹泻,尤其是伪膜性肠炎等相关疾病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日益受到关注。但在中国,医学领域对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认识尚且不足。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针对CDI诊断和治疗的指南、行业标准或专家共识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感染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梅 刘瑞春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将Wistar大鼠EAE模型分为5种发病形式:急性型、缓解-复发型、持续进展型、良性型和隐匿型。光镜下可见不同发病时期的EAE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都以血管“袖套”状改变、脑室周围及白质有脱髓鞘改变为主,伴有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大鼠多病程的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对MELAS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贺丹 刘怀军 +3 位作者 杨丽 郭力 何俊英 张玉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成像(DWI、DTI)和磁共振波谱(1H-MRS)对MELAS患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WI、DTI和1H-MRS检查。结果:5例MELAS患者常规磁共振可见大脑皮层多发脑回状长T1长T... 目的:探讨扩散成像(DWI、DTI)和磁共振波谱(1H-MRS)对MELAS患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WI、DTI和1H-MRS检查。结果:5例MELAS患者常规磁共振可见大脑皮层多发脑回状长T1长T2及高FLAIR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病灶具有游走和复发特点。DWI病变区呈稍高信号,ADC图呈稍高或稍低或混杂信号;DTI显示白质纤维信号减低;1H-MRS可见NAA峰降低,高大Lac峰出现。病灶区与对侧正常区比较ADC值增高(P<0.05),FA值降低(P<0.01),NAA/Cr降低(P<0.05),Lac/Cr明显增高(P<0.01)。结论:常规磁共振发现大脑皮层反复出现的多发游走性无强化病灶,要考虑到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可能性,DWI结合ADC图有助于明确MELAS的病理损害性质,DTI可直观显示白质纤维破坏程度,1H-MRS检测到异常高大Lac峰是支持MELAS的重要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MELAS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降解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测定 被引量:17
14
作者 窦永青 杜文力 +2 位作者 薛毅 陈惠珍 赵满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倍比稀释的方法,依次选取6.250、3.125、1.562、0.781μg/mL黄芩苷溶液,分别与1EU/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混合,分别于(37±1)℃恒温水浴15、30、60min,应用鲎实验检测反应液中内...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倍比稀释的方法,依次选取6.250、3.125、1.562、0.781μg/mL黄芩苷溶液,分别与1EU/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混合,分别于(37±1)℃恒温水浴15、30、60min,应用鲎实验检测反应液中内毒素含量。结果6.250μg/mL黄芩苷对1EU/mL的细菌内毒素的降解作用最强,15min内完全降解。3.125、1.562μg/mL黄芩苷分别在30min和60min内完全降解。在同一时间段内,4种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黄芩苷浓度升高,降解内毒素作用逐渐增强;随作用时间延长,黄芩苷降解内毒素作用增强。该结果提示黄芩苷有较好的降解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生物降解 细菌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PCNA和VCAM-1表达参与山柰酚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7
15
作者 仇炜 雷宇华 +3 位作者 苏明 李冬军 张宁 沈永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流式细胞学等方法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血管...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流式细胞学等方法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e 1,VCAM-1)的表达。结果山柰酚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降低PCNA及VCAM-1的表达水平,诱导PC-3细胞阻滞于S期及G2/M期,但山柰酚对PC-3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山柰酚诱导PC-3细胞阻滞于S期及G2/M期,山柰酚抑制PC-3细胞增殖的作用与该药下调PCNA及V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柰酚 前列腺癌 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比率变化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英璞 莫中福 +2 位作者 张文真 卢士燕 辛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比率变化与子痫前期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1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和4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的Th1、Th2及Th1/Th2细胞比率,同时测定其肝、肾功能。结果:①子痫前期组... 目的:探讨Th1/Th2比率变化与子痫前期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1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和4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的Th1、Th2及Th1/Th2细胞比率,同时测定其肝、肾功能。结果:①子痫前期组Th1细胞、Th1/Th2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②外周血Th1/Th2比率与蜕膜Th1/Th2比率间呈显著正相关(r=0.818,P<0.01);③Th1细胞、Th1/Th2比率与肝、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且随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升高趋势。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局部的Th1/Th2比率平衡被打乱,Th1/Th2比率改变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病情的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右利手年轻人脑白质投射纤维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翠宁 刘怀军 +5 位作者 贾林毅 耿左军 池琛 崔彩霞 黄勃源 刘瑞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右利手年轻人脑白质投射纤维在左右侧之间和不同部位之间各向异性的差别。方法应用GE3.0TMRI仪对31例健康右利手年轻志愿者行常规颅脑MRI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重建DTI的分数各向异...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右利手年轻人脑白质投射纤维在左右侧之间和不同部位之间各向异性的差别。方法应用GE3.0TMRI仪对31例健康右利手年轻志愿者行常规颅脑MRI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重建DTI的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相对各向异性(relative anisotropy,RA)及1-容积比(volume ratio anisotropy,1-VR)3种各向异性图,选择4个层面测量脑白质投射纤维6个部位的FA、RA、1-VR值,比较各向异性在左右侧之间和不同部位之间的差异。结果(1)投射纤维在脑桥的FA、RA值左侧大于右侧(FA:P=0.032,RA:P=0.033),脑桥的1-VR值左右侧无差别(P=0.289),其余5个部位FA、RA和1-VR值左右侧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2)6部位FA、RA和1-VR值的顺序为大脑脚>内囊后肢>内囊膝部>内囊前肢、脑桥>半卵圆中心。结论健康右利手年轻人在脑桥区投射纤维FA、RA值有左侧优势,脑白质投射纤维不同部位之间的各向异性程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利手 健康 扩散张量成像 投射纤维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神经保护:MBP主动免疫对脊髓损伤后二次损害的有益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福广 李聪慧 +2 位作者 解慧玲 申庆丰 张庆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2,T002,共5页
目的 研究髓鞘碱性蛋白 (MBP)主动免疫 ,对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SCI)后二次损害的治疗作用 ,探讨自身免疫T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用不完全福式佐剂 (IFA)乳化的MBP、全脊髓匀浆 (WSCH)、卵白蛋白 (O... 目的 研究髓鞘碱性蛋白 (MBP)主动免疫 ,对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SCI)后二次损害的治疗作用 ,探讨自身免疫T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用不完全福式佐剂 (IFA)乳化的MBP、全脊髓匀浆 (WSCH)、卵白蛋白 (OVA)分别免疫三组SD大鼠 ,1周后使用OHBASIKI打击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SCI)。每周进行一次斜板试验及BBB评分 ,2 8天后标本取材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用MBP或WSCH免疫鼠神经功能康复明显优于OVA免疫鼠 ,斜板实验及BBB评分与后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形态学检查前两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大部分恢复 ,形态基本正常 ,后者仍破坏严重。结论 MBP或WSCH主动免疫能中断SCI后二次损害的破坏作用 ,被激活的自身免疫T细胞对中神经系统损伤具有神经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神经保护 MBP主动免疫 脊髓损伤 二次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联合羟氯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芳 姚建华 +2 位作者 张风肖 孙丽君 陶杰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羟氯喹(HCQ)治疗组(对照组,24例,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2次/d;HCQ200mg/d),阿魏酸钠(SF)联合HCQ治疗组(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羟氯喹(HCQ)治疗组(对照组,24例,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2次/d;HCQ200mg/d),阿魏酸钠(SF)联合HCQ治疗组(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SF300mg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20m步行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血尿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等指标,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眼科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20m步行时间、ESR、CRP、RF、Ig等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F联合HCQ治疗EORA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老年人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5抑制剂Roscovitine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nes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悦 周毅 +1 位作者 张怡 刘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7-1178,共2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ROSCOVITINE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NE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