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靳红绪 黄立宁 +5 位作者 王忠义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柴鸣 刘义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E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加强术前宣教,术中保温,限制性补液,术中、术后完善镇痛等一系列ERAS策略进行围术期管理,C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记录补液量、术毕鼻咽温度、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导尿管拔出时间;记录术后PA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E组补液量[(1 328±64)ml vs.(2 463±135)ml]明显少于C组(P〈0.05),术毕鼻咽温度[(36.2±0.2)℃vs.(35.1±0.5)℃]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33.4±12.5)h vs.(42.8±14.3)h]、首次排气时间[(43.6±13.9)h vs.(60.7±15.4)h]、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26.8±4.1)h vs.(67.4±13.5)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4±1.6)h vs.(26.5±3.8)h]、导尿管拔出时间[(29.2±6.1)h vs.(51.8±7.6)h]、术后PACU停留时间[(26.4±8.5)min vs.(37.2±11.6)min]和总住院时间[(7.5±0.9)d vs.(9.7±1.2)d]明显短于C组(P〈0.05),总住院费用[(2.1±0.6)万元vs.(2.6±0.8)万元]明显少于C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2.4%vs.21.4%)、躁动(4.8%vs.26.2%)、皮肤瘙痒(7.1%vs.23.8%)及寒战(0%vs.19.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管理,可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防止术后低体温的发生,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胃肠动力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0
2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2 位作者 孙学飞 王忠义 李凤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4-266,274,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择期行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择期行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6 mg;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地佐辛0.25 mg/kg+舒芬太尼1.5μg/kg+托烷司琼6 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B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3.36,F时间=4.98,P=0.12;F组间=3.75,F时间=5.68,P=0.1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1,F时间=2.45,P=0.0089)。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S组患者(5.1±0.6)次,DS组(4.7±0.8)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P=0.20)。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83,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PCIA,镇痛效果可靠、满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靳红绪 李凤丹 +2 位作者 张同军 孙学飞 王忠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2-984,共3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镇痛效果评价;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12h(T2)、24h(T3)、48h(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患者NK细胞水平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各时点CD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DS组在术后24 h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48hDS组NK细胞水平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S组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更有利于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胃肠道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3 位作者 孙学飞 魏兰双 王立红 王忠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TURP患者7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81岁,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TURP患者7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81岁,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8例.全麻诱导前D组静脉输注负荷量Dex 1μg/kg,10 min后改为恒速静脉输注Dex 0.5 μg&#183;kg-1&#183;h-1至术毕前30 min,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气管插管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时的MAP和HR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并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采用MMSE评分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在T1、Tz时的MAP明显高于D组(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Dex可减少老年患者TURP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术中麻醉平稳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同军 王志斌 +2 位作者 达朝玲 王忠义 孙学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21-2822,2825,共3页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压(EJVP)监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行TUR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监测组(EJVP组),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组〔中心静脉压(CVP)...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压(EJVP)监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行TUR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监测组(EJVP组),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和不监测静脉压力即对照组,每组45例。对EJVP组和CVP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和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静脉压升高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3组患者的TURS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血钠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静脉给液量及灌洗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JVP组与CVP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与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EJVP组和CVP组静脉压升高分别有9例和10例;对照组TURS发生率较CVP组和EJVP组高(P<0.05);术后对照组血钠明显低于CVP组和EJVP组(P<0.05)。结论 EJVP和CVP监测结果均可有效预防TURS的发生,但EJVP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志永 丁翠青 +4 位作者 姚长青 王晓莉 杜永君 王忠义 王福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无帕金森病病史患者26例(NP组),于术前1d采用简易精神...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无帕金森病病史患者26例(NP组),于术前1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评分。两组均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行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以5mg·kg-1·h-1和瑞芬太尼6μg·kg-1·h-1为起始输注速度,并根据BIS和MAP调节两种麻醉药物输注速度维持适宜麻醉深度,记录低血压发生次数和升压药物用量。术毕停止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观察并记录首次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达OAA/S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及术后24h的MMSE评分。结果 NP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PD组(P<0.05),NP组血压下降次数和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少于PD组(P<0.05);NP组的首次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达OAA/S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PD组(P<0.05);NP组术后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PD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帕金森病(β=0.513,t=3.350,P<0.05)是影响达到OAA/S 5分所需时间的显著预测变量(R2=0.256,回归模型F=3.163,P<0.05)。其余因素均为不显著的预测变量。帕金森病(β=0.468,t=3.203,P<0.05)也是影响术后24h MMSE评分的显著预测变量(R2=0.325,回归模型F=4.430,P<0.05)。其余因素均为不显著的预测变量。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较非帕金森病患者的全身麻醉苏醒时间延长,术后24h认知功能显著低于非帕金森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苏醒时间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志永 丁翠青 +5 位作者 解立刚 姚长青 王柳 杜永君 王晓莉 王忠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性下腹部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1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性下腹部手术的非帕金森病患者27例(NP组),于术前24h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性下腹部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1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性下腹部手术的非帕金森病患者27例(NP组),于术前24h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VAS评分测评患者抑郁和疼痛水平。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前10 min静注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2 mg。PCIA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00μg+地佐辛15mg+托烷司琼6mg,使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50ml,参数设置为背景剂量2 ml/h,冲击剂量0.5 ml,锁定15 min。记录术后4、24、48h静息状态的VAS、Ramsay评分和PCIA泵按压次数及术后48hHAMD-17评分。结果术毕~术后4hPD组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NP组(P〈0.05)。术后4~48hPD组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多于NP组(P〈0.05)。PD组术后24、48h时VAS评分,术后4、24、48h时Ramsay评分明显高于NP组(P〈0.05)。术后48hPD组HAMD-17评分明显高于NP组(P〈0.05)。PD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NP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帕金森病、VAS评分均为术后48h HAMD-17显著预测变量(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镇静程度、抑郁水平均高于非帕金森病患者,且镇痛不良反应亦多于非帕金森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术后镇痛 抑郁 全身麻醉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同军 王忠义 +3 位作者 孙学飞 靳红绪 魏兰双 王福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肘静脉压(EVP)和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择期TURP患者34例,前列腺增生≥Ⅲ度,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首先将单腔...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肘静脉压(EVP)和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择期TURP患者34例,前列腺增生≥Ⅲ度,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首先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右颈内静脉置入,随后将静脉留置针置入同侧肘正中静脉,成功后将这两根导管同一个压力传感器连接,分别监测EVP和CVP.患者均采用椎管内麻醉,术中EVP升高超过3 mm Hg者给予预防性治疗.记录患者麻醉前后、截石位前后、术前、术中(随机采集3组数据)、术毕和放下截石位时EVP和CVP;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钠变化情况并记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情况.结果 共收集到340对压力数据,CVP平均为(6.9±1.4)mm Hg,EVP平均为(7.9±1.4)mm Hg.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VP与CVP呈正相关(r=0.933,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CVP=0.934 1×EVP+0.034 2.患者术后血钠水平低于术前[(133.8±5.6)mmol/L与(140.1±3.6)mmol/L,P<0.01],但均在参考范围;EVP升高超过3 mm Hg者7例,经处理均未发生TURS.结论 TURP患者EVP与CVP呈高度正相关,在临床中可替代CVP监测用于TURS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中心静脉压 肘静脉压 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9
9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2 位作者 孙学飞 王忠义 王福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和胸椎旁神经(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TPVN)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年龄40~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和胸椎旁神经(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TPVN)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年龄40~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P组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用0.5%罗哌卡因25 ml行PecsⅡ阻滞;T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行TPVN阻滞,给予同等剂量和浓度的罗哌卡因。所有患者神经阻滞完成后观察30 min,采用针刺法记录痛觉较对侧减退的节段数。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PCIA。记录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P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T组[(326.5±47.8)min vs(201.4±34.5)min,P<0.01]。P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少于T组[(6.9±1.2)μg vs(10.7±1.9)μg,P<0.01]。P组阻滞皮区达T2的患者明显多于T组[35例(87.6%)vs9例(22.5%),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ecsⅡ阻滞与TPVN阻滞均可安全可靠地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但PecsⅡ阻滞效果更为完善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胸神经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行使肺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津津 吴敬彰 +2 位作者 史双友 张义 王忠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34-2838,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行使急性肺损伤肺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C组:正常对照组;A组:ALI组;G组给予Dex 5μg/kg;I1组:ALI+PDTC(200 mg/kg);I2组:ALI+STA-21(100 mg/kg)。造模后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行使急性肺损伤肺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C组:正常对照组;A组:ALI组;G组给予Dex 5μg/kg;I1组:ALI+PDTC(200 mg/kg);I2组:ALI+STA-21(100 mg/kg)。造模后12 h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运用ELISA检测TNF-α、IL-6、IL-1β、IL-4的浓度;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A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被严重破坏,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红细胞漏出;G组、I1组和I2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无明显病变。A组TNF-α、IL-6、IL-1β、IL-4的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G组、I1组和I2组4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NF-κB、p-STAT-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分别与G组、I1组和I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能通过抑制ALI引起的NF-κB、STAT-3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最终发挥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右美托咪定 炎症反应 NF-ΚB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