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靳红绪 黄立宁 +5 位作者 王忠义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柴鸣 刘义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E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加强术前宣教,术中保温,限制性补液,术中、术后完善镇痛等一系列ERAS策略进行围术期管理,C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记录补液量、术毕鼻咽温度、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导尿管拔出时间;记录术后PA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E组补液量[(1 328±64)ml vs.(2 463±135)ml]明显少于C组(P〈0.05),术毕鼻咽温度[(36.2±0.2)℃vs.(35.1±0.5)℃]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33.4±12.5)h vs.(42.8±14.3)h]、首次排气时间[(43.6±13.9)h vs.(60.7±15.4)h]、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26.8±4.1)h vs.(67.4±13.5)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4±1.6)h vs.(26.5±3.8)h]、导尿管拔出时间[(29.2±6.1)h vs.(51.8±7.6)h]、术后PACU停留时间[(26.4±8.5)min vs.(37.2±11.6)min]和总住院时间[(7.5±0.9)d vs.(9.7±1.2)d]明显短于C组(P〈0.05),总住院费用[(2.1±0.6)万元vs.(2.6±0.8)万元]明显少于C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2.4%vs.21.4%)、躁动(4.8%vs.26.2%)、皮肤瘙痒(7.1%vs.23.8%)及寒战(0%vs.19.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管理,可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防止术后低体温的发生,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胃肠动力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0
2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2 位作者 孙学飞 王忠义 李凤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4-266,274,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择期行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择期行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6 mg;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地佐辛0.25 mg/kg+舒芬太尼1.5μg/kg+托烷司琼6 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B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3.36,F时间=4.98,P=0.12;F组间=3.75,F时间=5.68,P=0.1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1,F时间=2.45,P=0.0089)。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S组患者(5.1±0.6)次,DS组(4.7±0.8)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P=0.20)。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83,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PCIA,镇痛效果可靠、满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靳红绪 李凤丹 +2 位作者 张同军 孙学飞 王忠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2-984,共3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镇痛效果评价;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12h(T2)、24h(T3)、48h(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患者NK细胞水平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各时点CD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DS组在术后24 h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48hDS组NK细胞水平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S组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更有利于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胃肠道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应用舒血宁治疗前后早期心肌损伤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褚永果 齐洪娜 +3 位作者 张建军 何佳起 王维展 李雅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符合严重脓毒症伴心肌损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符合严重脓毒症伴心肌损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入院时)及治疗后(入院后)6h、72hN-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各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变化,以及ICU住院时间和28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hFABP、cTnI、MDA、SOD、GSH-Px各指标及APACHEⅡ评分、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h,治疗组患者NT-proBNP、hFABP、cTnI和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和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T-proBNP、hFABP、cTnI和MDA水平均较组内治疗前升高,SOD和GSH-Px活性均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72h,两组hFABP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后6h降低,NTproBNP、cTnI水平,SOD、GSH-Px活性均较治疗后6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h,对照组NTproBNP、cTnI和MDA水平均高于治疗组,SOD和GSH-Px活性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LVEF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对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能降低NT-proBNP、hFABP、cTnI、MDA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提高SOD和GSH-Px活性,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舒血宁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谨超 崔朝勃 +3 位作者 高文金 李百艳 刘淑红 黄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心力竭衰患者137例,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感染组)66例和未合并肺部感染组(非感染组)71例,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心力竭衰患者137例,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感染组)66例和未合并肺部感染组(非感染组)71例,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同时分析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8.2%。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PCT水平≥0.5μg/L比例明显升高(43.9%vs12.7%,P<0.01)。PCT≥0.5μg/L预测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81.69%、82.89%和95.01%。对PCT≥0.5μg/L的患者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3~14d后,PCT可降至<0.5μg/L。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临床抗生素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炎 降钙素原 早期诊断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齐洪娜 张建军 +2 位作者 何佳起 王维展 李雅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早期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医学科收住院的诊断为...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早期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医学科收住院的诊断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严重脓毒症组50例、脓毒性休克组48例。根据入院时超声心动图(UC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LVEF≤50%)62例和非心肌损伤组(LVEF>50%)36例,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于入院1、6、24 h,对照组于体检时,取肘静脉血3 ml,检测H-FABP、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1 h,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入院6 h,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cTn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入院24 h,脓毒性休克组NT-proBNP、cTn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组内入院6 h与入院1 h比较,入院24 h与入院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h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 h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 h心肌损伤组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入院6 h与入院1 h比较,入院24 h与入院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肌损伤组APACHEⅡ评分入院6 h低于入院1 h,入院24 h低于入院6 h(P<0.05)。脓毒症患者H-FABP、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H-FABP:r_(1h)=0.353,P_(1h)<0.001;r_(6h)=0.256,P_(6h)=0.011;NT-proBNP:r_(1h)=0.254,P_(1h)=0.011;r_(6h)=0.263,P_(6h)=0.009)。结论 H-FABP和NT-proBNP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心肌损伤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被引量:14
7
作者 褚永果 齐洪娜 +3 位作者 刘晓婷 何佳起 张建军 王维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6-710,共5页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治疗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治疗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治疗,连续应用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6、72 h,2组患者均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记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情况,记录患者28 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H-FABP、CK、CK-MB水平及LVEF和SOF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 h,观察组H-FABP、CK、CK-MB水平和SOFA评分较均较对照组低,2组患者H-FABP、CK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SOF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72 h,2组HFABP、CK、CK-MB和SOFA评分较治疗后6 h降低,观察组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H-FABP、CK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LVEF和ICU住院时间无差异。观察组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8%,35/46 vs 54.35%,25/46;χ~2=4.529,P=0.033)。脓毒症患者入院血H-FABP水平与其LVEF呈负相关(r=-0.270,P=0.009)。结论红花黄色素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严重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及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敬 张建军 +3 位作者 李娜 李佳 刘娟 刘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联合测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OPP患者1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1 h内...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联合测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OPP患者1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1 h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Copeptin、IMA水平。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Copeptin、IMA水平均升高且有显著差异。重度与轻中度患者比较,IMA、Copeptin水平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eptin、IMA水平、重度AOPP并发症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结论早期测定Copeptin、IMA水平在AOPP中毒心肌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浓度高低与病情轻重呈相关性,即病情越重,其含量越高。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和肽素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术后高压氧治疗时机及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晓卫 孙昭胜 +6 位作者 陈建超 李永谦 张金荣 相毅 赵金恋 李光杰 张明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101-310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术后7~14 d开始高压氧治疗;C组:术后15~30 d开始高压氧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者应...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术后7~14 d开始高压氧治疗;C组:术后15~30 d开始高压氧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术后7~14 d,B组与A组、C组比较,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5~30d,C组与A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 3组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时ADL评分分别为(45.7±28.8)分、(78.7±22.8)分和(62.8±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85,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3.008,P<0.01;q=15.893,P<0.01;q=17.115,P<0.01)。3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ADL评分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9.064,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应尽早进行,以术后7~14 d开始治疗疗效最好,虽增加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可明显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高压氧治疗 手术后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3 位作者 孙学飞 魏兰双 王立红 王忠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TURP患者7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81岁,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TURP患者7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81岁,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8例.全麻诱导前D组静脉输注负荷量Dex 1μg/kg,10 min后改为恒速静脉输注Dex 0.5 μg&#183;kg-1&#183;h-1至术毕前30 min,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气管插管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时的MAP和HR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并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采用MMSE评分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在T1、Tz时的MAP明显高于D组(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Dex可减少老年患者TURP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术中麻醉平稳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及缺血修饰清蛋白评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保月 李敬 +5 位作者 田春辉 刘晓婷 孔繁托 李伟 王岚 王维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2969-2972,共4页
目的研究和肽素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12月—2013年2月符合ACOP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0例,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25例,重度中毒组35例;根据有... 目的研究和肽素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12月—2013年2月符合ACOP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0例,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25例,重度中毒组35例;根据有无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20例和非MODS组60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ACOP患者于入院后2 h内、7 d时抽取静脉血3ml,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肽素及IMA水平。结果入院后2 h内对照组与不同程度中毒患者CK、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和肽素和IM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和肽素水平升高,IMA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中毒组比较,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和肽素水平升高,IMA水平降低(P<0.05);与中度中毒组比较,重度中毒组和肽素水平升高,IMA水平降低(P<0.05)。入院后7 d时3组患者和肽素和I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 h内和7 d时MODS组较非MODS组和肽素水平降低,IMA水平升高(P<0.05)。ACOP患者中毒程度与和肽素水平呈正相关(rs=0.946,P=0.001),与IMA水平呈负相关(rs=-0.618,P=0.001)。结论联合检测和肽素和IMA对ACOP患者心肌损伤有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和肽素 缺血修饰清蛋白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雪辉 朱宁 +2 位作者 李晓卫 童莉 张文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8例。A组:积极的早期机械通气干预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末梢血氧饱和度(Sp O_2)及血气分析监测,当持续2 h平均Sp O_2在93%~95%和/或平均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在71~80mm Hg(1 mm Hg=0.133 k Pa),即积极的早期给予机械通气。B组:早期机械通气干预组,当持续2 h平均Sp O_2在91%~92%和/或平均Pa O_2在61~70 mm Hg,给予机械通气。C组:保守机械通气组,待持续2 h平均Sp O_2≤90%和/或平均Pa O_2≤60 mm Hg,才给予机械通气。记录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术后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VAP、术后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短于C组,GOS评分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够缩短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伟 李敬 +4 位作者 王霞 李佳 刘晓婷 褚永果 张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OP)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ASCOP患者共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9例。...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OP)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ASCOP患者共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中毒后2 h)及治疗后7 h、14 d,检测肌钙蛋白I(c Tn I)、H-FABP、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65/69)和69.6%(4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8,P<0.001)。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治疗方法对两组c Tn I、H-FABP、MDA、SOD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和治疗方法对两组c Tn I、H-FABP、MDA、SOD水平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其中,治疗前两组c Tn I、H-FABP、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h,常规组c Tn I、H-FABP水平较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较组内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c Tn I、H-FABP、MDA、SOD水平均较治疗后7 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常规组MDA水平较治疗组升高,常规组SOD水平较治疗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OP患者病情程度与H-FABP水平呈正相关(rs=0.739,P<0.01)。结论 ASCOP患者早期给予舒血宁治疗,可改善组织缺氧,清除氧自由基,抗自由基损伤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脂肪酸转运蛋白质类 舒血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5
14
作者 齐洪娜 张建军 +2 位作者 何佳起 王维展 李雅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57-2860,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68例和死亡组50例;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入院1 h(发病3 h内)、6 h时,对照组...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68例和死亡组50例;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入院1 h(发病3 h内)、6 h时,对照组体检时检测心肌酶、H-FABP及NT-pro 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结果:入院1 h,脓毒症患者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 h时c Tn I、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1 h(P<0.05);死亡组在1 h和6 h时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6 h时死亡组c Tn I高于存活组(P<0.05)。患者6 h时H-FABP和NT-pro BNP与c Tn I呈正相关(均P<0.05)。6 h时H-FABP对28 d病死率的预测能力优于NT-pro BNP及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H-FABP和NT-pro BNP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同军 王志斌 +2 位作者 达朝玲 王忠义 孙学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21-2822,2825,共3页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压(EJVP)监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行TUR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监测组(EJVP组),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组〔中心静脉压(CVP)...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压(EJVP)监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行TUR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监测组(EJVP组),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和不监测静脉压力即对照组,每组45例。对EJVP组和CVP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和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静脉压升高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3组患者的TURS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血钠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静脉给液量及灌洗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JVP组与CVP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与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EJVP组和CVP组静脉压升高分别有9例和10例;对照组TURS发生率较CVP组和EJVP组高(P<0.05);术后对照组血钠明显低于CVP组和EJVP组(P<0.05)。结论 EJVP和CVP监测结果均可有效预防TURS的发生,但EJVP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敬 孔繁托 +4 位作者 彭晔 李伟 李佳 王岚 王维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60-316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EACM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神经、脑保护、活血化瘀药物和高压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100 mg/d...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EACM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神经、脑保护、活血化瘀药物和高压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100 mg/d,静滴,1次/d。纳美芬0.3 mg/次,静注,1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60.0%,两组比较有差异。两组治疗后NO及hs-CRP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DEACMP,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纳美芬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志永 丁翠青 +4 位作者 姚长青 王晓莉 杜永君 王忠义 王福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无帕金森病病史患者26例(NP组),于术前1d采用简易精神...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无帕金森病病史患者26例(NP组),于术前1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评分。两组均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行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以5mg·kg-1·h-1和瑞芬太尼6μg·kg-1·h-1为起始输注速度,并根据BIS和MAP调节两种麻醉药物输注速度维持适宜麻醉深度,记录低血压发生次数和升压药物用量。术毕停止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观察并记录首次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达OAA/S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及术后24h的MMSE评分。结果 NP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PD组(P<0.05),NP组血压下降次数和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少于PD组(P<0.05);NP组的首次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达OAA/S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PD组(P<0.05);NP组术后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PD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帕金森病(β=0.513,t=3.350,P<0.05)是影响达到OAA/S 5分所需时间的显著预测变量(R2=0.256,回归模型F=3.163,P<0.05)。其余因素均为不显著的预测变量。帕金森病(β=0.468,t=3.203,P<0.05)也是影响术后24h MMSE评分的显著预测变量(R2=0.325,回归模型F=4.430,P<0.05)。其余因素均为不显著的预测变量。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较非帕金森病患者的全身麻醉苏醒时间延长,术后24h认知功能显著低于非帕金森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苏醒时间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APACHE Ⅱ评分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敬 彭烨 +4 位作者 马国营 孔繁托 朱保月 刘晓婷 王维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72-2074,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中和肽素(copeptin)、APACHEⅡ评分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6例APP患者,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68例。在入院后2 h、24 h、7 d... 目的:探讨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中和肽素(copeptin)、APACHEⅡ评分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6例APP患者,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68例。在入院后2 h、24 h、7 d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和肽素水平,同时记录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服毒剂量明显高于存活组,而抢救时间、首次灌流时间和灌流次数之间无差异。入院后2 h和肽素水平升高,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APACHEⅡ评分无差异。入院后24 h存活组和肽素降至正常,死亡组水平较高,APACHEⅡ评分两组无差异。入院后7 d死亡组和肽素水平持续不降,而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P患者口服农药剂量与和肽素、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连续检测和肽素及APACHEⅡ评分对APP患者预后的评估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急性百草枯中毒 和肽素 APACHE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阻力指数和内径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霞 牟荣骥 +4 位作者 刘书海 陈颖 闫风琴 齐恩林 刘文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阻力指数和内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正常乳腺和120例乳腺肿瘤(良性66例,恶性54例),观察其血流分布,计测阻力指数(RI)和血管直径(D)。结果:120例乳...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阻力指数和内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正常乳腺和120例乳腺肿瘤(良性66例,恶性54例),观察其血流分布,计测阻力指数(RI)和血管直径(D)。结果:120例乳腺肿瘤中112例(良性60例,恶性52例)能检出血流信号,良性组与正常组相比,血管RI及D差异不显著(P>0.05);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及良性肿瘤组比较,RI增高和D增宽(P<0.01);乳腺肿瘤动脉RI≥0.82和D≥0.28提示恶性肿瘤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91%。结论:肿瘤血管阻力指数增高和内径增宽是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能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阻力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开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锦 袁栋才 +3 位作者 张俊领 王佳 吴丹丹 李玉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1-823,共3页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开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患者86例,根据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分为4组:前交通、后交通和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组(Ⅰ组...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开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患者86例,根据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分为4组:前交通、后交通和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组(Ⅰ组)1 7例,前交通或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组(Ⅱ组)27例,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组(Ⅲ组)28例,无侧支循环开放组(Ⅳ组)14例。分析各组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阳性侧支循环1 39条,前交通动脉侧支循环开放57条,占41.0%,后交通动脉开放32条.占23.0%,眼动脉开放50条,占36.0%。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开放较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症状轻且预后好。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判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与临床缺血性病变及预后关系密切,侧支循环的评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