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干预 被引量:17
1
作者 郎艳松 秘红英 +1 位作者 刘美之 袁国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通心络(...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通心络(tongxinluo)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组、阿司匹林(aspirin)组和三药联用(three-drug combination)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三药联用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和阿司匹林(12.5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判定颈动脉内中膜病理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血脂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颈动脉包裹段外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IL-8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增高。除阿司匹林组外,各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三药联用组较其它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明显降低。模型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的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减弱,IL-10的表达增强。三药联用组较其它各用药组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减弱,IL-10的表达明显增强。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IL-8表达减少。结论: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三药联用可通过降脂、调节血管外膜炎症反应而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较单药应用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郎艳松 秘红英 +1 位作者 刘红利 袁国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TX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阿司匹林(ASP)组、金三角(ATS)[1]组,各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TX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阿司匹林(ASP)组、金三角(ATS)[1]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ASP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ATS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加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加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情况;微球检测颈动脉微血管血流量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中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ASP组比较,TXL组、ATO组VEGFR-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ATO组微血管血流量减少明显(P<0.05)。TXL组与ATO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VEGFR-2基因和VEGF蛋白表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减少。结论 "ATS"方案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VEGF、VEGFR-2表达,抑制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减少促炎物质进入血管中膜、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滋养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彩色微球 通心络超微粉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RAS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马柳一 尹玉洁 +2 位作者 张军芳 刘焕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5-580,共6页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长期泵入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_1R)及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长期泵入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_1R)及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衰模型,造模4周后,经侧脑室插管连接微量注射泵,分别给予醇化芪苈强心溶液和阳性药氯沙坦,给药4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室旁核内AngⅡ含量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室旁核ACE、AT_1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owerLab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各组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AngⅡ、ACE、AT_1R表达水平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组织形态改变,降低下丘脑室旁核AngⅡ、ACE、AT_1R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降低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结论经侧脑室连接微量注射泵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RAS系统的激活,降低肾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延缓心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衰 下丘脑室旁核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交感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瞬时外向钾通道蛋白Kv4.2和Kv4.3低表达促进肾交感神经兴奋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柳一 尹玉洁 +4 位作者 位庚 李红蓉 张军芳 刘焕 贾振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2-526,533,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瞬时外向钾通道蛋白Kv4.2和Kv4.3的变化及其对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大鼠心衰模型或假手术模型,造模4周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去甲肾...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瞬时外向钾通道蛋白Kv4.2和Kv4.3的变化及其对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大鼠心衰模型或假手术模型,造模4周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含量;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测定室旁核内Kv4.2和Kv4.3的表达情况;室旁核部位注射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4-AP),电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心衰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血浆NE及血清NT-pro BNP明显升高,室旁核内Kv4.2和Kv4.3表达明显下调;注射4-AP后导致血压、心率和交感神经放电升高,但心衰组的升高幅度小于假手术组。结论:心力衰竭时室旁核内Kv4.2和Kv4.3表达下调并伴有交感神经放电增加,促进心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交感神经 下丘脑室旁核 瞬时外向钾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