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瘢痕子宫剖宫产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麻醉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石英娜 贾丽 +3 位作者 苏江涛 毛慧敏 张京 张弘扬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麻醉管理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单胎足月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ERAS组围术期应用E...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麻醉管理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单胎足月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ERAS组围术期应用ERAS麻醉管理,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麻醉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6、12、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入院时及术后24 h心率、收缩压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麻醉效果,术日7︰00及术后第1日7︰00两组空腹血糖、血乳酸、皮质醇和胰岛素水平,以及两组下地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初乳时间、术后72 h纯母乳喂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6、12、24 h静息、运动状态VAS评分,术后24 h心率、收缩压和HAMA评分,术后第1日7︰00空腹血糖、血乳酸、皮质醇和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RAS组下地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初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2 h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应用ERAS麻醉管理可使麻醉效果更加确切,并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应激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麻醉和镇痛 瘢痕子宫 剖宫产 术后疼痛 血乳酸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致严重呼吸抑制1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丽霞 张玉想 刘华琴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3-543,共1页
关键词 呼吸麻痹 芬太尼 迟效制剂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碘图显示犬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丽 时高峰 +2 位作者 王雷 李超 李杨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3期330-332,F0002,共4页
目的评价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碘图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显示能力。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4只。制模完成后1小时对模型行DSCT双能量心脏扫描。心肌标本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 目的评价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碘图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显示能力。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4只。制模完成后1小时对模型行DSCT双能量心脏扫描。心肌标本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对照TTC染色结果分析DSCT心肌融合图像及碘图。结果成功制备动物模型10只。对照TTC染色,DSCT心肌融合图像测得正常心肌平均CT值为114.5HU,梗死心肌平均CT值为79.90HU,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0,P<0.01),但肉眼无法明确梗死范围。DSCT心肌碘图测得正常心肌平均碘含量为1.67mg/ml,梗死心肌平均碘含量为0.05mg/ml,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0,P<0.01),肉眼可清晰识别梗死区范围。结论 DSCT心肌碘图显示梗死心肌的能力优于融合图像,具有临床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密度测定法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肉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雷 李向平 +2 位作者 孙健 李超 张海滨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3期2080-2082,共3页
关键词 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类赴美短期访问学者的访问策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勇 刘华琴 +8 位作者 李云 赵志龙 刘永靖 康晓征 易俊 赵宏光 何进喜 马少华 陈晓欣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811-814,826,共5页
通过多位赴美医学类短期访问学者的体会和经历,总结赴美访问的注意事项,为赴美访问提供借鉴。赴美医学类短期访问学者赴美前需要有明确的学术目标,赴美前需要精选拟访单位和教授,根据美国学术文化的方式,联络拟访单位和教授,留美期间进... 通过多位赴美医学类短期访问学者的体会和经历,总结赴美访问的注意事项,为赴美访问提供借鉴。赴美医学类短期访问学者赴美前需要有明确的学术目标,赴美前需要精选拟访单位和教授,根据美国学术文化的方式,联络拟访单位和教授,留美期间进行富有成效的访问。访问结束回国后,应向原单位述职。有鉴于中美文化的差异,访问学者还应当对美国社会有适当接触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学者 留美访问 策略 短期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治疗气管插管所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6
作者 徐贯杰 李淑先 陈聚朝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肾上腺素能摄取抑制剂 艾司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PI3K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崔刚 王雷 +4 位作者 冯巧荣 李超 张晚鱼 孔国平 王林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研究PI3K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组织(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结(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 目的研究PI3K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组织(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结(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I3K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I3K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1);PI3K蛋白在高-中分化鳞癌中表达低于低分化鳞癌,随着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增高,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高于阴性组(92.0%vs 47.7%,P<0.01);而caspase-3阳性表达与PI3K相反,高-中分化鳞癌中表达高于低分化鳞癌,随着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降低,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低于阴性组(38.0%vs 68.2%,P<0.01);PI3K与caspase-3表达有关联(r=-0.230,P<0.05)。结论 PI3K高表达和caspase-3低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存在协同作用,是反映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 磷酸肌醇 3-激酶类 免疫组织化学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注射治疗顽固性癌痛
8
作者 徐贯杰 曹殿赢 李智岗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疼痛 神经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及产后抑郁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石英娜 贾丽 +3 位作者 苏江涛 毛慧敏 李国芳 张弘扬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5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90例,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复合液10 ml+切口0.25%盐酸罗哌卡...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90例,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复合液10 ml+切口0.25%盐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多模式镇痛,对照组仅采用PCIA。比较两组术后6、12、24、48 h静息和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和改良Bromage评分,术后48 h镇痛效果满意度,术后72 h纯母乳喂养率,术前及术后24 h血糖和血乳酸水平,术前及术后1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术后1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发生率,以及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和24 h,观察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12、24和48 h,两组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分。术后48 h,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度84.44%高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满意度53.33%;术后72 h,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66.67%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前,两组血糖、血乳酸水平和EPDS评分、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糖及血乳酸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血糖和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两组EPD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血清BDNF水平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观察组PPD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PPD发生率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多模式镇痛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产后抑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剖宫产术 静脉自控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抑郁症 产后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史记 张娜娜 +3 位作者 赵帅 李伟靖 刘雅 周长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7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颅内压(ICP)改变引起术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确诊且择期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颅内压(ICP)改变引起术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确诊且择期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选用的药物与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盐水组(A组)、低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组(B1组)、高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组(B2组),每组32例。B1、B2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开始泵入0.6、1.2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时间为20 min,A组泵入生理盐水。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前(T0)、给药时刻(T1)、手术结束时刻(T2)、苏醒时刻(T3)、拔管时刻(T4)及拔管后(T5)IC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苏醒所需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术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1组T2~T4时点ICP低于A组,T2~T5时点MAP、HR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2组T2~T4时点ICP低于A、B1组,T2~T5时点MAP低于A、B1组,T1~T5时点HR低于A、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1组苏醒所需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苏醒所需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长于A、B1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1组与B2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给予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脑组织灌注,降低ICP,减少术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早期干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有一定的获益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保护 血流动力学 镇静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和淋巴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英 李超 +2 位作者 崔刚 王雷 王林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2期1349-1350,1354,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VEGF-C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78.7%vs4.2%,P〈O.01);食管癌临床分期0~Ⅱ期中VEGF-C表达率低于Ⅲ~Ⅳ期(68.0%vs90.9%,P〈0.05);转移淋巴结组织中VEGF—C表达率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80.0% VS 25.6%,P〈0.01)。结论VEGF-C在食管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大型动物胸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涛 姜津津 付建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人类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对近年来已经发表的与大型动物胸部脊柱旁神经阻滞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相关解剖学、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以及精准超声辅助技术,对犬胸椎旁阻滞、肋间神经阻滞以及竖脊肌平面阻滞进行综述,为大型动物区域麻醉时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最终服务于科研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胸椎旁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大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两种靶控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13
作者 夏丰娜 杜伟 +4 位作者 杜平均 王红 张笑然 王月兰 薛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62-64,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输注模式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15年4~6月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浆浓度靶控输注组P,效应室靶控输注组E,各20例。...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输注模式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15年4~6月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浆浓度靶控输注组P,效应室靶控输注组E,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靶控输注开始(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平衡时(T_2)、气管插管时(T_3)、插管后1 min(T_4)、插管后2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BIS值的变化,记录从靶控输注开始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完成时间及各时点依托咪酯使用总量。结果与T_0比较,两组T_(2~5)时刻MAP、CO、SV、BIS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3)时刻MAP、CO、SV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HR、BI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气管插管完成时间明显短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气管插管完成时依托咪酯用药总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浆浓度靶控输注方式输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有利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靶控输注 老年患者 诱导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