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胜雷 田芮聪 +4 位作者 靳晶晶 卢凡 程美娟 白亚玲 徐金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肾脏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通...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肾脏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通过相关性检验探讨淋巴细胞亚群与其他重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约登指数(Youden index)获得CD4^(+)T淋巴细胞的最佳截断值并以此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及Cox回归法比较IgAN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肾功能进展的关系。研究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值下降≥30%,和(或)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eGFR<15 mL/(min·1.73 m^(2))]或肾脏替代治疗的表现和(或)全因死亡。结果低CD4^(+)T淋巴细胞与IgAN患者的血IgA和肾小球新月体比例呈正相关(P<0.05)。共53例IgAN患者纳入研究,低CD4^(+)T淋巴细胞组20例,高CD4^(+)T淋巴细胞组33例。低CD4^(+)T淋巴细胞组患者男性较多,新月体比例较低(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低的患者肾脏累积存活率低(Log-Rank检验χ^(2)=4.188,P=0.04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CD4^(+)T淋巴细胞是IgAN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HR=2.614,95%CI:1.006~6.788,P=0.048)。结论CD4^(+)T淋巴细胞水平高时,发生肾脏不良预后的风险低。IgAN患者低CD4^(+)T淋巴细胞的肾脏存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CD4^(+)T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荣芳 靳晶晶 +4 位作者 梁向楠 钱玥彤 耿同会 白亚玲 徐金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55-1861,共7页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PV水平与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01—1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患者34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09-15,终点事件为出现血管通路事件(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或患者出现死亡。根据纳入患者MPV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MPV:6.1~8.1 fL),Q2组(MPV:8.2~8.8 fL),Q3组(MPV:8.9~9.6 fL),Q4组(MPV:9.7~14.1 fL)。比较4组MHD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动静脉内瘘血栓及狭窄的发病率等相关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多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MPV与血管通路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根据分层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343例MHD患者中60(17.5%)例患者出现血管通路事件,Q4、Q3、Q2、Q1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3.7%(29/86)、17.8%(16/90)、12.2%(10/82)、5.9%(1/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1,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MPV水平升高仍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HR=1.59,95%CI=1.28~1.97,P<0.001),且随着MPV水平升高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P_(趋势)<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糖尿病分组,其他各亚组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结论MPV水平升高可能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预测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供了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管通路事件 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离子在高磷诱导慢性肾衰竭大鼠胸主动脉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俊霞 徐金升 +4 位作者 王双宇 白亚玲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24-4328,共5页
目的探讨镁离子在高磷诱导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A组)、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组(B1组)、低镁组(B2组)、高镁组(B3组)。用硫酸腺嘌呤加高磷饮食复制慢性肾衰竭... 目的探讨镁离子在高磷诱导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A组)、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组(B1组)、低镁组(B2组)、高镁组(B3组)。用硫酸腺嘌呤加高磷饮食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血管钙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测量4组大鼠主动脉脉搏波速率(PWV),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主动脉血管钙化标志分子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的表达情况,von Kossa染色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测定钙水平。结果 B1组血肌酐、尿素氮、血磷水平高于A组(t=32.284、22.010、26.000,P<0.05)。4组血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5,P<0.05);B3组血镁水平高于B2组(q=2.897,P<0.05)。4组主动脉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4,P<0.05);B2组主动脉钙水平高于B1组(q=13.192,P<0.05);B1组主动脉钙水平高于A组(q=21.925,P<0.05);B3组主动脉钙水平低于B1组和B2组(q=9.333、21.782,P<0.05)。4组胸主动脉PW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4,P<0.05);B2组PWV值高于B1组(q=13.492,P<0.05);B1组PWV值高于A组(q=14.311,P<0.05);B3组PWV值低于B1组和B2组(q=5.333、16.865,P<0.05)。4组胸主动脉Cbfα1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2,P<0.05);B1和B2组Cbfα1 mRNA表达量高于A组(q=7.333、13.565,P<0.05);B3组Cbfα1mRNA表达量低于B1组和B2组(q=10.198、13.858,P<0.05);B2组Cbfα1 mRNA表达量高于B1组(q=12.279,P<0.05)。结论镁离子能够抑制高磷诱导的慢性肾衰竭大鼠血管钙化,改善血管弹性功能;其可能机制之一是镁离子通过抑制高磷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动脉硬化 脉搏波速率 核心结合因子α1亚基 大鼠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常立欣 俞啟遥 +1 位作者 张东雪 崔立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CKD非透析患者340例。检测并记录其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包括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Angle、血栓最大弹力度(...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CKD非透析患者340例。检测并记录其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包括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Angle、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血指数(CI)]、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常见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肌酐(Cr)、24 h尿蛋白定量(UTP)、尿蛋白/肌酐(UPr/Cr)]。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CKD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与APTT呈线性正相关(P<0.05);K与Fib呈线性负相关,与APTT呈线性正相关(P<0.05);Angle与Fib呈线性正相关,与TT呈线性负相关(P<0.05);MA与Fib呈线性正相关,与TT呈线性负相关(P<0.05);CI与APT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CI与R、K呈负相关,与Angle、MA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TT是R的影响因素,Fib、APTT是K、Angle、MA及CI的影响因素(P<0.05);R、K、Angle、MA是CI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I与PLT、PCT、UPr/Cr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ALB是C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相比,TEG是反映CKD患者凝血功能更为灵敏的检查;ALB、PCT是CKD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血栓弹力图 血液凝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_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俊霞 徐金升 +4 位作者 靳晶晶 白亚玲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069-3073,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初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ESRD患者62例。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初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ESRD患者62例。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并根据组织钙化积分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1.0分)和钙化组(1.0~4.0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bfα1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空腹血清钙(Ca)、血清磷(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铁蛋白、甲状旁腺素(iPTH)和C反应蛋白(CRP),血压,体质指数(BMI)〕。结果62例ESRD患者桡动脉标本中25例(40.3%)发生血管钙化,其中轻中度钙化22例(35.5%),重度钙化3例(4.8%),均发生在血管中膜。根据组织钙化积分,无钙化组37例,钙化组25例。钙化组桡动脉中膜均有Cbfα1及Ⅰ型胶原的阳性表达;无钙化组桡动脉中膜31例(83.8%)Cbfα1阳性表达,19例(51.4%)Ⅰ型胶原阳性表达。钙化组Cbfα1及Ⅰ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积分均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与无钙化组的年龄、BMI、血压、Ca、iPTH、TG、TC、LDL、HDL、Hb、CRP、铁蛋白、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血清P水平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Cbfα1阳性表达积分与血清P呈正相关(r=0.679,P〈0.05),与年龄、BMI、血压、血清Ca、TG、TC、LDL、HDL、iPTH、Hb、CRP、铁蛋白、ALP无相关性(P〉0.05);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积分与血清P呈正相关(r=0.393,P〈0.05),与年龄、BMI、血压、血清Ca、TG、TC、LDL、HDL、iPTH、Hb、CRP、铁蛋白、ALP无相关性(P〉0.05);Cbfα1阳性表达积分与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积分呈正相关(r=0.307,P〈0.05)。结论 ESRD患者血管中膜钙化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高磷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促进I型胶原表达增加有关,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Ⅰ型胶原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中膜钙化 高磷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大鼠股骨cbfa1表达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白亚玲 徐金升 +4 位作者 韩佩桐 张俊霞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3-657,717,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股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肾衰竭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测量各组大鼠股骨的整体骨密度(Whole-bone mineral density,W-BMD)、松质骨骨密度(Trabecul... 目的探讨股骨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股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肾衰竭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测量各组大鼠股骨的整体骨密度(Whole-bone mineral density,W-BMD)、松质骨骨密度(Trabecular-bone mineral density,T-BMD)、皮质骨骨密度(Cortical-bone mineral density,C-BMD),留取血清测定钙、磷等生化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股骨中Cbfa1蛋白的表达及松质骨和皮质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慢性肾衰竭模型组W-BMD、C-BMD降低,T-BMD升高(P<0.001);股骨松质骨Cbfa1表达增多,皮质骨Cbfa1表达减少(P<0.001);相关分析显示W-BMD与皮质骨Cbfa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79,P<0.001),与松质骨Cbfa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74,P<0.001),与血清钙浓度呈正相关(r=0.730,P<0.001),与血清磷浓度呈负相关(r=-0.652,P<0.001)。结论 Cbfa1是肾性骨病导致的骨密度改变的预测因素,可能是Cbfa1对骨形态的影响而导致骨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核心结核因子-a1 骨密度 CB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相关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耿同会 李涵 +4 位作者 靳晶晶 程美娟 张胜雷 白亚玲 徐金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4153-4158,4167,共7页
背景肿瘤治疗措施导致的肾损害日益多见,而该领域关于相应患者肾脏病理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相关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的≥18岁患... 背景肿瘤治疗措施导致的肾损害日益多见,而该领域关于相应患者肾脏病理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相关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的≥18岁患者112例,肾损害出现时间位于发现肿瘤后或者与肿瘤同一时间出现,肾损害与恶性肿瘤或者肿瘤相关治疗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既往应用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全身治疗的患者纳入抗肿瘤药物组(65例),其余患者纳入未用抗肿瘤药物组(4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病理资料。分析抗肿瘤药物相关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结果抗肿瘤药物组中59例实体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30例(50.8%),6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发生AKI 4例(4/6)。未用抗肿瘤药物组35例实体瘤患者中发生AKI 11例(31.4%),12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发生AKI 6例(50.0%)。抗肿瘤药物组治疗前血肌酐低于治疗后(P<0.001)。抗肿瘤药物组性别、吸烟比例、血清白蛋白、尿蛋白阳性率与未用抗肿瘤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D-二聚体、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蛋白定量、AK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肿瘤药物组实体瘤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比例高于未用抗肿瘤药物组(P=0.023),而膜性肾病的比例较未用抗肿瘤药物组低(P=0.004)。抗肿瘤药物组最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损伤34例(52.3%),未用抗肿瘤药物组最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18例(38.3%)、肾小管间质损伤18例(38.3%)。结论抗肿瘤药物相关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存在多种类型,抗肿瘤药物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应用期间应警惕肾小管间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抗肿瘤药 肾损害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rinA1-Fc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EphA2和ERK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金升 白亚玲 +3 位作者 张俊霞 崔立文 张慧然 张胜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56-959,共4页
目的:探讨EphrinA1-Fc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系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可溶性配体EphrinA1-Fc干预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系,采用Wstern blot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EphrinA1-Fc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系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可溶性配体EphrinA1-Fc干预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系,采用Wstern blot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点细胞内EphA2和ERK1/2的磷酸化程度。结果:EphrinA1-Fc干预5、10、30、60 min后,p-EphA2、p-ERK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F=9.392,P=0.025;F=4.428,P=0.041),p-EphA2、p-ERK在EphrinA1-Fc干预前均未见表达。结论:Eph rinA1-Fc抑制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是其促使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EphA2磷酸化而导致其降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rinA1-Fc 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 EPHA2 ERK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指标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崔立文 温志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3258-3260,共3页
目的了解初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骨代谢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指标,探讨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40例PNS患者为PNS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 目的了解初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骨代谢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指标,探讨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40例PNS患者为PNS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钙素(BG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CTx)以及尿钙/尿肌酐(UCa/Cr),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骨密度(BMD),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利用统计学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IGF-1与骨代谢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NS组血钙〔(2.05±0.17)mmol/L〕、BGP〔(15.27±4.49)mg/L〕均低于对照组,25-(OH)D3〔(42.81±9.66)mmol/L〕、BMD〔(0.92±0.05)g/cm2〕、UCa/Cr(0.43±0.06)和CTx〔(559.23±309.40)n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S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195.02±20.67)μ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统计学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清IGF-1与BMD和BGP呈正相关(r=0.55、0.81,P<0.05),与血CTx呈负相关(r=-0.62,P<0.05)。结论 PNS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骨形成与吸收之间的平衡被破坏。血清IGF-1与血BGP、BMD及CTx相关,提示IGF-1参与PNS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改变,IGF-1有望成为反映PNS患者骨质疏松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骨代谢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整超滤量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晓玲 徐金升 +5 位作者 张俊霞 白亚玲 张胜雷 张东雪 俞啟遥 何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922-3925,共4页
目的探讨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血液透析超滤量设定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1例,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血液透析超滤量设定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试验组(20例)。按照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操作说明监测血流动力学,试验组根据胸腔液体量(TFC)实时调整超滤量,对照组仅以临床常规调整超滤量。记录两组患者透析前后TFC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透析过程中心悸、低血压、肌肉痉挛等透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时,实验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做功(LCW)、左心室做功指数(LCWI)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透析前后TFC分别为40.4(8.4)、32.7(8.7)/Ω,试验组透析前后TFC分别为40.2(11.3)、32.4(4.2)/Ω。两组透析前后TFC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2,P>0.05)。对照组发生透析相关不良事件5例(23.8%),其中心悸1例,低血压4例;试验组未发生透析相关不良事件。试验组透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采用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透析患者超滤量的设定并进行实时调整,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心功能,减少透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超滤 胸腔液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慧然 徐金升 +3 位作者 白亚玲 张俊霞 崔立文 张胜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284-2288,共5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8例,根据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分为贫血治疗达标组和贫血治疗未达标组。收集并比较两组...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8例,根据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分为贫血治疗达标组和贫血治疗未达标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贫血治疗达标患者73例,未达标患者85例,贫血治疗达标率为46.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血管通路、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使用剂量、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透析前血清磷、透析前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尿素氮、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治疗达标组患者的透析时间长于贫血治疗未达标组,透析前血清钙高于贫血治疗未达标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贫血治血清铁、疗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与透析时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透析前血清钙、血浆前清蛋白呈线性正相关,与LDL-C呈线性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前血清钙、i PTH、血浆前清蛋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达标率较低,透析前血清钙、i PTH、血浆前清蛋白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贫血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维生素K_2抑制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白亚玲 徐金升 +4 位作者 张睦清 张胜雷 张俊霞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 K2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及细胞凋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8~10周龄健康雄性 SD 大鼠6只,分别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 VSM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 VSMCs 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维生素 K2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及细胞凋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8~10周龄健康雄性 SD 大鼠6只,分别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 VSM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 VSMCs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磷组、维生素 K2组1(10μmol/ L)、维生素 K2组2(25μmol/ L)及维生素 K2组3(50μmol/ L)。检测 VSMCs 钙含量、Axl mRNA 和 Bcl -2 mRNA 表达、细胞凋亡率。结果5组大鼠 VSMCs 钙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磷组、维生素 K2组1、维生素 K2组2、维生素 K2组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维生素 K2组1、维生素 K2组2、维生素 K2组3均低于高磷组(P ﹤0.05);维生素K2组2、维生素 K2组3均低于维生素 K2组1(P ﹤0.05);维生素 K2组3低于维生素 K2组2(P ﹤0.05)。5组大鼠VSMCs 中 Axl mRNA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磷组、维生素 K2组1 Axl mRNA 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维生素 K2组3 Axl mRNA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维生素 K2组2、维生素 K2组3 Axl mRNA 表达水平高于高磷组(P ﹤0.05)。5组大鼠 VSMCs 中 Bcl -2 mRNA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组大鼠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磷组、维生素 K2组1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维生素 K2组1、维生素 K2组2、维生素 K2组3细胞凋亡率低于高磷组(P ﹤0.05)。结论维生素 K2能够抑制高磷诱导的大鼠 VSMCs钙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Gas6)/ Axl 的表达而抑制了 VSMCs 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维生素 K2 血管钙化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胡春燕 李雅婧 +1 位作者 耿同会 张东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1-954,共4页
背景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维护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远红外线照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不良状况,但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作用的有效性... 背景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维护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远红外线照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不良状况,但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作用的有效性评价报道较少。目的探讨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20-01-01至2020-06-0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局部涂抹;干预组:应用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内瘘侧肢体照射并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干预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针眼愈合时间、血痂消失时间、透析血流量、透析动脉压、肱动脉血流量以及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针眼愈合时间与血痂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透析血流量和动脉压高于对照组,肱动脉血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护动静脉内瘘,能够降低血管狭窄的风险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有效地维护了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TH-4远红外线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喜辽妥 糖尿病 肾透析 动静脉内瘘 肱动脉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b在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薇 徐金升 +4 位作者 白亚玲 张慧然 何雷 张胜雷 张东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30b(miR-30b)在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慢性肾衰竭所致血管钙化(CRF+VC)组。采用硝酸银染色检测血管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骨转录... 目的:观察微小RNA-30b(miR-30b)在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慢性肾衰竭所致血管钙化(CRF+VC)组。采用硝酸银染色检测血管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骨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s并分为正常组和高磷组。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及茜素红染色检测VSMCs的钙化情况;ELISA法测定VSMCs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qPCR测定VSMCs中miR-30b及Runx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unx2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验证miR-30b对VSMCs的作用,转染miR-30b模拟物(mimic-30b),检测VSMCs钙化、Runx2表达和ALP活性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RF+VC组大鼠胸主动脉钙盐沉积和Runx2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Runx2与血管钙化呈正相关(r=0.971,P<0.05)。与正常组比较,高磷诱导的大鼠VSMCs钙化增加(P<0.05),Runx2表达及AL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miR-30b水平显著降低(P<0.05)。转染mimic-30b后,miR-30b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VSMCs钙化程度、Runx2表达及ALP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磷可诱导大鼠VSMCs钙化,可能是通过抑制miR-30b表达、促进细胞表型转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0b 高磷 血管钙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同妙 徐金升 +4 位作者 冯雨 张胜雷 张俊霞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294-3299,共6页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抑制高磷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6月选取5~8周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只,体外分离培养大鼠VSMCs,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将对数期VSM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含10...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抑制高磷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6月选取5~8周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只,体外分离培养大鼠VSMCs,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将对数期VSM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含10%胎牛血清(FBS)培养基〕、高磷组(高磷培养基,含10 mml/Lβ-甘油磷酸)、维拉帕米干预组(在高磷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维拉帕米至浓度为20 mmol/L)。细胞接受2、4、6 d干预后,检测VSMCs内钙离子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SMCs内目的基因(smad1、runx2mRNA)表达水平。细胞接受14 d干预后进行钙化检测,包括钙水平测定和茜素红染色情况。结果高磷组、维拉帕米干预组2、4、6 d后VSMCs内钙离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干预组2、4、6 d后VSMCs内钙离子水平均低于高磷组(P〈0.05)。高磷组、维拉帕米干预组4、6 d后VSMCs内钙离子水平分别高于2 d后(P〈0.05);高磷组6 d后VSMCs内钙离子水平高于4 d后(P〈0.05);维拉帕米干预组6 d后VSMCs内钙离子水平低于4 d后(P〈0.05)。高磷组、维拉帕米干预组2、4、6 d后VSMCs内smad1、runx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干预组2、4、6 d后VSMCs内smad1、runx2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高磷组(P〈0.05)。高磷组4、6 d后VSMCs内smad1、runx2 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2 d后,6 d后VSMCs内smad1、runx2 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4 d后(P〈0.05);维拉帕米干预组4 d后VSMCs内smad1 mRNA表达水平高于2 d后,run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2 d后,6 d后VSMCs内smad1、runx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2、4 d后(P〈0.05)。高磷组、维拉帕米干预组VSMCs钙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干预组VSMCs钙水平低于高磷组(P〈0.05)。高磷组、维拉帕米干预组橘红色钙化结节较正常对照组多,维拉帕米干预组橘红色钙化结节较高磷组少。结论维拉帕米在高磷诱导的VSMCs钙化中起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进而抑制smad1表达,进一步抑制runx2表达,进而抑制VSMCs发生表型转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肌细胞 平滑肌 血管钙化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离子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亚玲 徐金升 +4 位作者 靳晶晶 张俊霞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镁离子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只。以组织贴壁法进行原代VSMCs培养,至3~5代时用于细胞实验。将VSM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磷组(加入10 mmol/L... 目的探讨镁离子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只。以组织贴壁法进行原代VSMCs培养,至3~5代时用于细胞实验。将VSM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磷组(加入10 mmol/Lβ-甘油磷酸)、镁干预组〔加入10 mmol/Lβ-甘油磷酸+3 mmol/L硫酸镁(Mg SO4)〕、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2-APB)干预组(10 mmol/Lβ-甘油磷酸+3 mmol/L Mg SO4+10-4μmol/L 2-APB)。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14 d后钙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14 d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0、3、6、10、14 d时细胞内基质G蛋白(MGP)mRNA和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培养14 d后,4组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800,P〈0.05);高磷组、2-APB干预组钙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镁干预组(P〈0.05)。4组ALP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0.901,P〈0.05);高磷组、2-APB干预组ALP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镁干预组(P〈0.05)。培养14 d后,4组MGP mRNA和OPN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279.905、1 157.247,P〈0.05);镁干预组MGP mRNA和OPN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高磷组及2-APB干预组(P〈0.05)。动态观察MGP mRNA和OPN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培养第3天时,高磷组MGP mRNA和OPN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镁干预组MGP mRNA和OPN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高浓度镁离子在抑制VSMCs钙化过程中可上调MGP及OPN的表达,并呈一定时间依赖性,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β-甘油磷酸盐 镁离子 血管钙化 基质G蛋白 骨桥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高磷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白亚玲 徐金升 +4 位作者 钱玥彤 张俊霞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钙化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大鼠胸主动脉VSMCs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VSMCs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磷组、IFNγ干预组(在高磷培养基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钙化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大鼠胸主动脉VSMCs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VSMCs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磷组、IFNγ干预组(在高磷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100 U/L重组大鼠IFNγ),刺激3 d后RT-PCR对各组细胞内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 1以及Smad 7的mRNA进行检测,刺激14 d后,对各组细胞进行钙化染色,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磷组及IFNγ干预组VSMCs均有钙盐沉积,ALP活性及Cbfα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BMP 2、Smad 1 mRNA表达也增高(均为P<0.05),与高磷组比较,IFNγ干预组VSMCs的钙盐沉积、ALP活性及Cbfα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BMP 2、Smad 1 mRNA表达也降低,而正常组和IFNγ干预组的VSMCs中Smad 7 mRNA表达均高于高磷组(均为P<0.05)。结论 IFNγ对高磷诱导的VSMCs钙化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了VSMCs Cbfα1的表达,进而抑制了VSMCs的转分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油磷酸盐 血管平滑肌细胞 IFNΓ 钙化 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pH值及其波动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立文 徐金升 +2 位作者 白亚玲 张俊霞 张胜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90-4095,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pH值的变化及其波动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3月,选取8~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只。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只大鼠,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细胞外pH值的变化及其波动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3月,选取8~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只。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只大鼠,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VSMCs分为pH 7.4组和高磷组,高磷组又分为pH 6.8+磷组、pH 7.4+磷组、pH 7.7+磷组和pH 6.8/7.7+磷组。pH 7.4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培养。高磷组采用高磷培养基(10 mmol/Lβ-甘油磷酸)培养,并根据数字酸度计的读取值酌情加入1 mol/L HCl或7.4%Na HCO3调整pH值;pH 6.8/7.7+磷组第1天给予pH 7.7刺激、第2天给予pH 6.8刺激。将剩余4只大鼠按照上述方法培养,重复2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细胞鉴定。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Bcl-2相关X蛋白(Bax)mRNA。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块贴壁3~4 d后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细胞为长梭形,呈束状排列;5~6 d成同心圆状细胞团,形成明显的细胞生长晕,并围绕组织块边缘呈束状、放射状延伸;6~7 d后细胞融合成片,细胞体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细胞质向外伸出2~3个长短不等的突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细胞质表达强阳性。pH 6.8+磷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pH 7.4组,pH 7.4+磷组、pH 7.7+磷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高于pH 7.4组(P〈0.05);pH 7.4+磷组、pH 7.7+磷组、pH 6.8/7.7+磷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高于pH 6.8+磷组(P〈0.05);pH 7.7+磷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高于pH 7.4+磷组,pH 6.8/7.7+磷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pH 7.4+磷组、pH7.7+磷组(P〈0.05)。pH 7.4+磷组、pH 7.7+磷组、pH 6.8/7.7+磷组Bcl-2 mRNA/Bax mRNA分别小于pH 7.4组、pH 6.8+磷组(P〈0.05);pH 7.7+磷组Bcl-2 mRNA/Bax mRNA小于pH 7.4+磷组(P〈0.05);pH 6.8/7.7+磷组Bcl-2 mRNA/Bax mRNA大于pH 7.7+磷组。pH 6.8+磷组、pH 7.4+磷组、pH 7.7+磷组、pH 6.8/7.7+磷组细胞凋亡率大于pH 7.4组(P〈0.05);pH 7.4+磷组、pH 7.7+磷组、pH 6.8/7.7+磷组细胞凋亡率大于pH 6.8+磷组(P〈0.05);pH 7.7+磷组细胞凋亡率大于pH 7.4+磷组,pH 6.8/7.7+磷组细胞凋亡率小于pH 7.4+磷组(P〈0.05);pH 6.8/7.7+磷组细胞凋亡率小于pH 7.7+磷组(P〈0.05)。结论细胞外酸性环境能够抑制高磷培养的大鼠VSMCs凋亡,而细胞外碱性环境能够促进其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是影响了Bcl-2、Bax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了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了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细胞凋亡 血管钙化 酸碱环境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析膜对血透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津生 徐金升 张怡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93-25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54例,分为醋酸纤维素膜(CA130)组、低通量聚砜膜(F6)组及高通量聚砜膜(F60)组,另选取30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54例,分为醋酸纤维素膜(CA130)组、低通量聚砜膜(F6)组及高通量聚砜膜(F60)组,另选取30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作为非透析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透析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透析组患者透析前及非透析组患者CRP、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F6组及F60组透析后CRP、IL-6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30组透析后CRP、IL-6水平与透析前相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这种炎症状态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有关,而采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并不增加这种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微炎症状态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环境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俊霞 徐金升 +4 位作者 冯雨 白亚玲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6期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酸性环境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VSM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VSM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磷+p H7.4、高磷+p H7.1和高磷+p H6.8(在高磷培养基的... 目的探讨酸性环境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VSM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VSM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磷+p H7.4、高磷+p H7.1和高磷+p H6.8(在高磷培养基的基础上调整p H值为6.8、7.1和7.4三个亚组)。刺激4 d后,采用RT-PCR检测L型钙通道(LTCC)α_(1C)、β_2和β_3亚基,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Smad1基因的表达;应用钙离子探针Fluo-3/AM检测VSMCs胞外钙离子内流的效应变化。刺激14 d后,对各组细胞进行钙化染色、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磷+p H7.4组钙含量、ALP活性、Runx2和Smad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88.26±6.43比22.39±3.19、94.33±3.08比20.39±1.18、0.37±0.02比0.01±0.00、0.65±0.05比0.07±0.01,均为P<0.05);与高磷+p H7.4组比较,高磷+p H7.1组和高磷+p H6.8组的钙含量、ALP活性、Runx2和Smad1mRNA的表达均降低(69.95±1.72和50.74±3.29、51.11±2.05和34.62±1.13、0.25±0.02和0.09±0.01、0.44±0.04和0.23±0.01,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磷+p H7.4组的LTCCβ_3亚基mRNA表达水平增加(0.80±0.01比0.34±0.13,P<0.01),高磷+p H7.1组和高磷+p H6.8组的LTCCβ_3亚基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0.64±0.11和0.43±0.01,均为P<0.01)。各组之间LTCCα_(1C)和β_2亚基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和0.7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磷+p H7.4组的VSMCs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438.33±7.50比149.54±20.89,P<0.05);高磷+p H7.1组和高磷+p H6.8组的VSMCs胞内钙离子浓度均降低(329.66±16.64和234.00±17.43,均为P<0.01)。结论酸性环境可以抑制高磷诱导的大鼠VSMCs钙化,其可能是通过抑制LTCCβ_3亚基表达,降低VSMCs钙离子内流,阻滞VSMCs发生表型转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环境 肌细胞 平滑肌 钙通道 L型 RUN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