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HOXC13通过上调PCNA表达促进喉鳞状细胞癌AMC-HN-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兰利利 牛云峰 +3 位作者 胡国斌 刘猛 徐玉茹 王晶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8-56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HOXC1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LSCC细胞,将其分为sh-NC组、sh-HOXC13组、pcDNA3.1-NC组、pcDNA3.1-HOXC13组、pcDNA3.1-PCNA组和sh-HOXC13+pcDNA3.1-PCNA组,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HOXC1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LSCC细胞,将其分为sh-NC组、sh-HOXC13组、pcDNA3.1-NC组、pcDNA3.1-HOXC13组、pcDNA3.1-PCNA组和sh-HOXC13+pcDNA3.1-PCNA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核酸和质粒转染各组细胞。用数据库数据分析HOXC13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切除的62对LSC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中HOXC13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各组细胞中HOXC13和PCNAmRNA的表达,MTS法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验证HOXC13与PCNA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HOXC13和PCNA在LSCC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P<0.05或P<0.01)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HOXC13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明显关联(P<0.01)。敲减HOXC13可明显抑制AMC-HN-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过表达HOXC13则促进TU68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HOXC13可与PCNA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敲低PCNA可部分逆转HOXC13对AMC-HN-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均P<0.01)。结论:HOXC13通过上调PCNA促进L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HOXC13是LSSC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HOXC13 喉鳞状细胞癌 AMC-HN-8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上神经外支在环甲间隙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占龙 宋晓飞 +5 位作者 吴干勋 赵岩 石健 刘胜辉 李双成 赵瑞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外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尸体32具(64侧),解剖观察喉上神经外支在环甲间隙的解剖学特点,观察该神经与间隙内其他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3侧喉上神经存在袢状结构;发现所有标本中均存在环甲肌支,71.8%...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外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尸体32具(64侧),解剖观察喉上神经外支在环甲间隙的解剖学特点,观察该神经与间隙内其他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3侧喉上神经存在袢状结构;发现所有标本中均存在环甲肌支,71.8%(46侧)存在咽支;按Friedman分型方法进行分型:Ⅰ型占28.1%(18侧)、Ⅱ型占54.7%(35侧)、Ⅲ型占17.2%(11侧)。喉上神经外支入咽下缩肌点位置均位于胸骨甲状肌深面,斜线下方。喉上神经外支入咽下缩肌点至斜线的垂直距离为(3.60±0.30)mm,距胸骨甲状肌内侧缘的垂直距离(8.27±1.72)mm,距环状软骨中点的距离是(27.09±1.46)mm。结论甲状腺手术中,从环甲间隙入路多数情况下可以显露保护喉上神经外支环甲肌支;大于17.2%的情况下不能显露,但也不会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上神经外支 环甲间隙 Friedman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DRG1、NDRG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兰利利 赵瑞力 +1 位作者 刘猛 徐玉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8-664,共7页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及NDRG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及NDRG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estry,IHC)法检测45例LSCC组织、18例癌旁组织中NDRG1、NDRG2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6.7%(30/45)vs 33.3%(6/18),53.3%(24/45)vs 22.2%(4/18),均P<0.05],其高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吸烟史、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在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37.8%(17/45)vs 88.9%(16/18),33.3%(15/45)vs 83.3%(15/18),均P<0.01],其低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吸烟史、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1=-0.713,P<0.01;r2=-0.472,P<0.01)。结论:在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基因均呈高甲基化及低蛋白表达状态,这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NDRG1及NDRG2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的异常甲基化可能是抑制它们蛋白表达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NDRG1 NDRG2 启动子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