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临床病理科住培专业基地学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1
作者 邓会岩 吴偲 +3 位作者 刘宏博 张曼 田晓玲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学员的现状,并分析住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河北省15个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的109名学员,总结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培训、学习现状及需求。结果(1)省级医院以... 目的探讨河北省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学员的现状,并分析住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河北省15个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的109名学员,总结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培训、学习现状及需求。结果(1)省级医院以专硕学员为主(占比74%),地市级医院专硕学员和单位人学员人数接近(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5岁学员以专硕为主(占比95%),随着年龄增长,单位人和社会人占比增高(P<0.05)。(2)培训工作量方面,年度签发病理报告总数符合培训内容与标准(≥3000例)的人数分别占第2学年和第3学年的27%和41%。后续签发报告具体类别中,绝大多数在1000例以内,分类签发病理报告数量较少。(3)日常学习方面,对病理学习帮助较大的几种途径中,院内上级医师多目显微镜带教、教科书、在线材料、医院组织的规范化培训对学员的学习帮助较大,占77%。学习时间被大量临床工作占用是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住培期间补助不到位、缺乏足够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等。(4)学员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形式的住培认可程度结果显示,仅16%学员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用过AI教学平台,且认为AI教学平台能够提升学员的专业能力。在AI辅助临床工作中,70%~85%学员认为AI辅助临床决策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诊断准确性,且希望AI辅助决策系统能够应用到临床工作场景中。结论河北省临床病理科住培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还需严格执行培训内容与标准,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注重AI技术在住培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 学员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科危急值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月平 邓会岩 江锦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0,共3页
临床病理诊断危急值是近几年来逐渐受病理科关注的问题,但是对其必要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仍然不足。目前对如何设定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标准,给各医院/机构病理工作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带来困难,对医疗安全也产生... 临床病理诊断危急值是近几年来逐渐受病理科关注的问题,但是对其必要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仍然不足。目前对如何设定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标准,给各医院/机构病理工作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带来困难,对医疗安全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诊断 危急值 诊断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乳腺癌HER2低表达检测精准化的初步探讨:一项全国病理医师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萌 水若鸿 +3 位作者 张璋 刘月平 杨文涛 步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乳腺癌HER2低表达的精准化检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共识和文献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调研问卷以腾讯微信为载体,采用电子问卷在线调研。结果根据各... 目的调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乳腺癌HER2低表达的精准化检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共识和文献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调研问卷以腾讯微信为载体,采用电子问卷在线调研。结果根据各医疗机构年HER2检测结果,与HER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评分为3+相比,HER2 IHC评分为1+或2+者在20%以上比例区间内显著增加(P<0.001)。在收集的有效反馈中,854名病理医师中有55.6%的医师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区分HER2 IHC 0和1+较为困难,主要难点在于染色百分比(83.4%)和缺乏微弱染色的客观标准(78.3%)。调研还发现,417家(50.5%)医疗机构仅采用HER2 IHC 3+作为外对照,而139家(16.8%)医疗机构则设置了包括HER2 IHC 0、1+、2+和3+的梯度外部对照。68.5%的病理医师通常遵循显微镜倍数法则辅助HER2评分。此外,51.9%的病理医师支持采用HER2状态三分类(阴性/低表达/阳性)的报告模式。对于存在异质性的情况,56.3%的病理医师认为应报告不同HER2评分(0、1+、2+和3+)的比例。结论中国乳腺癌HER2低表达患者占比较大。目前针对HER2低表达的病理诊断标准和检测流程的质控尚未达成共识,在判读标准的下限定义、检测处理流程标准化、外对照设置方式、判读方式精细化和报告规范化等是检测的难点。鉴于修稿期间DESTINY-Breast06研究结果的公布,迫切需要制定新版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给予更明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低表达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精准诊疗模式下的病理检测热点和挑战
4
作者 赵萌 李云涛 +3 位作者 耿翠芝 步宏 杨文涛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0,共4页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与WHO GLOBOCAN的最新报告,截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已超过200万,标准化发病率攀升至每十万名女性中46.3例。2022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与WHO GLOBOCAN的最新报告,截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已超过200万,标准化发病率攀升至每十万名女性中46.3例。2022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乳腺癌已跃居中国女性癌症发病率的榜首,年新发病例约30.6万例^([1]),凸显了其作为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rop-2 BRCA基因检测 PD-L1 新辅助治疗 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HER2阴性亚组蛋白水平表达的演变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雪梅 苗佳贤 +2 位作者 卜维航 郭启涛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5-960,966,共7页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阳性、HER2阴性亚组[极低表达(Ultra-low)和完全无表达(Null)]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后的演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且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阳性、HER2阴性亚组[极低表达(Ultra-low)和完全无表达(Null)]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后的演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且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的连续性乳腺癌病例25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评价HER2阴性亚组表达水平新辅助治疗后的演变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55例乳腺癌患者中新辅助治疗前HER2-0和HER2-1+的例数分别为116例(45.5%)和139例(54.5%),HER2-0进一步划分为Null 61例(23.9%)和Ultra-low 55例(21.6%)。新辅助治疗后HER2-0和HER2-1+例数分别为117例(45.9%)和138例(54.1%),HER2-0进一步划分为Null 64例(25.1%)和Ultra-low 53例(20.8%)。新辅助治疗后有121例(47.5%)患者HER2表达水平发生了转变,其中,新辅助治疗前为HER2 Ultra-low,治疗后转变为1+,转变率最高,为11.76%(30/255),其次为1+转变为Ultra-low,转变率为10.98%(28/255);新辅助治疗后,HER2 Ultra-low组55例中44例发生了转变,其转变率高达80%。χ^(2)检验显示新辅助治疗前HER2表达与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最大径(≤2 cm,>2 cm)有关(χ^(2)=6.106,P=0.047),治疗前HER2 1+的患者治疗后肿瘤最大径≤2 cm居多;新辅助治疗后HER2表达与新辅助治疗后脉管瘤栓有关(χ^(2)=6.975,P=0.029),治疗后HER2 Ultra-low患者更容易出现脉管瘤栓。结论 HR阳性的乳腺癌中,对HER2-0重新划分为Ultra-low和Null后,新辅助治疗后HER2转变率明显增高,并且Ultra-low转变率最高,说明Ultra-low病例在新辅助治疗后具有高度不稳定性,对于新辅助治疗后残余病灶HER2的检测并区分Ultra-low的表达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 极低表达 新辅助治疗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诊断现状调查研究
6
作者 毕嘉欣 赵萌 +5 位作者 水若鸿 张璋 刘月平 杨文涛 步宏 邵牧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通过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病理诊断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国GLM病理诊断现状。方法邀请全国病理医师以线上方式参与问卷调查,包括GLM诊断例数、病理报告模式和病因探讨工作的开展等热点问题。... 目的通过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病理诊断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国GLM病理诊断现状。方法邀请全国病理医师以线上方式参与问卷调查,包括GLM诊断例数、病理报告模式和病因探讨工作的开展等热点问题。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02位病理医师参与调研,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占比分别为26.9%(189/702)、43.3%(304/702)、26.1%(183/702)和3.7%(26/702);77.6%(545/702)的病理医师来自综合性医院、7.7%(54/702)的病理医师来自中医类医院、6.1%(43/702)的病理医师来自妇幼专科医院和4.0%(28/702)的病理医师来自肿瘤专科医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乳腺炎诊断总例数大于45000例。60.8%(115/189)主任医师和52.6%(160/304)副主任医师能诊断出具体乳腺炎病理类型,比例显著高于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χ^(2)=23.537,P<0.001),其中GLM最常见(55.1%,81/147)。在诊断工作中,78.06%(548/702)病理医师会关注患者临床信息,19.2%(135/702)病理医师对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筛查,其中病理特殊染色是最常选用的手段;仅有6.0%(42/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常规开展组织病原体培养,其中棒状杆菌最常见;11.4%(80/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常规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催乳素升高最常见;7.1%(50/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会关注患者自身免疫状态,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多见。在病因认识程度分析,主任医师对GLM病因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其他级别的医师(χ^(2)=11.969,P=0.003;P=0.007)。大部分病理医师表示无可参考的GLM病理诊断流程(49.4%,347/702)和病理报告规范(76.4%,536/702)。97.4%病理医师认同制定GLM病理诊断共识的必要性。结论目前GLM病理诊断缺乏规范性、统一性,行业内迫切需要能指导病理医师的GLM病理诊断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病理诊断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景华 李勇 +3 位作者 王晓玲 曹月敏 邝刚 王力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89.4%,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16.8%。CD44V6、nm23-H1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nm23-H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nm23-H1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程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4V6蛋白 NM23-H1 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占东 王小玲 +3 位作者 吴国祥 杨会钗 王永军 陈砚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消化道内 16 9例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形态学观察 ,确诊 113例胃肠道间质瘤。结果 肿瘤多见于胃 ,临床常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消化道内 16 9例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形态学观察 ,确诊 113例胃肠道间质瘤。结果 肿瘤多见于胃 ,临床常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瘤细胞主要有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两种形态 ,梭形细胞型 70例 ,上皮样细胞型 10例 ,混合细胞型33例。相对良性 33例 ,交界性 2 6例 ,恶性 5 4例。免疫表型 :CD117阳性 112例 ,CD34阳性 10 2例 ,阳性率分别为 99.1%及90 .2 % ,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间叶源性肿瘤 ,以胃内多见 ;主要有 2种细胞形态和 3种组合形式 ;确诊需要依靠CD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纤维肉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占东 杨杰 +3 位作者 杨会钗 王小玲 郭明 吴国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7例黏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多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CD117、CD34、CD99、actin、S-100蛋白、vimentin等。结果黏液纤维肉瘤多见于男性,年龄37...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7例黏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多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CD117、CD34、CD99、actin、S-100蛋白、vimentin等。结果黏液纤维肉瘤多见于男性,年龄37~72岁,中位年龄52岁,主要以不完全纤维性间隔的多结节行为为特征性表现,黏液区与细胞密集区交错排列,细胞密集区可见特征性曲线型血管,肿瘤细胞围绕在其周围排列。免疫表型:vimentin、CD99阳性,其他抗体多呈阴性。结论黏液纤维肉瘤为一侵袭性较强的软组织肉瘤,与多种黏液性肿瘤需要鉴别,易局部复发,宜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黏液纤维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爽 杨会钗 王小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组织来源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16例AMF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16例...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组织来源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16例AMF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16例AMF,大体境界清楚,无包膜,可见一层假纤维膜包绕;组织学上呈疏松水肿样,丰富薄壁海绵样血管,肿瘤细胞多样性,梭形及上皮样细胞多见,常围绕血管排列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desmin及vimentin呈弥漫强阳性表达,actin、CD34、ER和PR染色稍弱、呈灶状分布,而S-100蛋白、NF和CK均阴性。结论AMF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发病部位以女性外阴及盆腔最多见,但全身多处部位也可见;其生物学行为及组织来源尚无定论;术前很难确定诊断AMF,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中MMP-9、MMP-13、HIF-1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月平 刘俊英 +3 位作者 郭瑞霞 丁妍 贺宇彤 单保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探讨MMP-9、MMP-13、HIF-1α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9例肺腺癌组织中MMP-9、MMP-13、HIF-1α的表达,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肺炎性假瘤样增生各5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MMP-9、MMP-13、HIF-1α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9例肺腺癌组织中MMP-9、MMP-13、HIF-1α的表达,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肺炎性假瘤样增生各50例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629例肺腺癌EGFR的突变,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肺腺癌组中MMP-9、MMP-13、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MMP-9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MMP-13表达与患者吸烟史、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HIF-1α表达与患者吸烟史、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三者表达均与EGFR突变无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MP-9、MMP-13和HIF-1α阳性组12、24、36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GFR突变、MMP-9、MMP-13、HIF-1α的表达、肿瘤大小、TNM分期均是肺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MMP-9、MMP-13、HIF-1α存在过表达,其表达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EGFR突变无关。MMP-9、MMP-13、HIF-1α呈阳性、EGFR无突变患者生存率低,且均为肺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MMP-9 MMP-13 HIF-1Α EGFR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6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芳 王心然 +2 位作者 邓会岩 岳萌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61例胃MANEC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阅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所有肿瘤均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61例胃MANEC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阅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所有肿瘤均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构成,且两种成分各占比例均>30%。免疫表型:腺癌成分CK、CEA均阳性,神经内分泌成分15例Syn、CD56、CgA均阳性;20例CgA、Syn均阳性,CD56阴性;24例CD56、Syn均阳性,CgA阴性;2例CD56、CgA均阳性,Syn阴性。61例中5例失访,18例健在,38例死亡。结论胃MANEC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做出准确诊断,并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月平 丁妍 +3 位作者 岳萌 李芳 马力 耿翠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65例乳腺IMP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p?it...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65例乳腺IMP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表达以确定微乳头成分在肿瘤中所占比例.按微乳头比例≤10%、11%-30%、31%-50%、〉50%将患者分为4组,并同时检测ER、PR、HER-2的表达.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中行Log 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行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65例乳腺IMPC患者中单纯IMPC 12例,IMPC伴浸润性导管癌46例,IMPC伴其他浸润性癌7例.乳腺IMPC中微乳头比例≤10%组为7.69%(5/65)、11%-30%组为44.62%(29/65)、31%-50%组为26.15%(17/65)、〉50%组为21.54%(14/65),4组乳腺IMP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 ER、PR和HER-2在乳腺IMP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92%(50/65)、67.69%(44/65)和24.62%(16/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时间与淋巴结转移数,微乳头比例,脉管瘤栓,ER、PR、HER-2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微乳头比例,脉管瘤栓,ER、PR及HER-2的表达均与乳腺IMPC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类及诊断 被引量:20
14
作者 施靖 许志宏 王占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8-550,552,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学分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测与病理免疫组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纪晓惠 赵玉珍 +4 位作者 田建华 孙心平 王晓玲 薛逊 乔治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20-1722,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和脉冲多普勒 (PW )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肾癌 ( 2 4例肾透明细胞癌 ,11例肾腺癌 ,1例肾间变癌 )进行CDFI、PW检查 ,术后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讨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和脉冲多普勒 (PW )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肾癌 ( 2 4例肾透明细胞癌 ,11例肾腺癌 ,1例肾间变癌 )进行CDFI、PW检查 ,术后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抗体分别应用抗CD10 5和抗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 )单克隆抗体 ,计测微血管密度 (MVD)和动脉分数(AF) ,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对比。结果 肾癌血供丰富 ,瘤周多弧形血流 ,瘤内多纡曲网状血流 ,整体呈高速低阻状态 ,瘤周阻力指数 (RI)高于瘤内阻力指数。免疫组化显示肾癌微血管中肌性血管居多 ,AF为 0 .5 9± 0 .0 9,微血管形态及密度差异较大 ,但其表现与RI一致。结论 CDFI、PW检测肾癌血供呈高速低阻状态 ,瘤周RI高于瘤内RI ,此为诊断肾癌的主要参考指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肾癌微血管形态及分布特点是其高速低阻血供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脉冲多普勒 免疫组化 微血管密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占东 杨杰 +1 位作者 王晓玲 王永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细胞由同种细胞组成,排列成实性巢状,细胞核圆形,胞质内富含颗粒,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透明细胞常见;...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细胞由同种细胞组成,排列成实性巢状,细胞核圆形,胞质内富含颗粒,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透明细胞常见;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CK、lysozyme、α-anti-chymotrypsin等抗体,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结论乳腺腺泡细胞癌非常罕见,需要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腺肌上皮瘤、颗粒细胞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泡细胞癌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占东 杨杰 +5 位作者 许志宏 王永军 杨会钗 王小玲 吴国祥 郭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00例胃癌利用Syn、CgA、CD56和NSE四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筛出23例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具有外分泌特征的区域可见分化好或分化差的管状腺癌、...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00例胃癌利用Syn、CgA、CD56和NSE四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筛出23例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具有外分泌特征的区域可见分化好或分化差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组织学形态,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区域可以看到6种不同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分化好的腺管状、分化差的低分化腺癌样、印戒细胞或黏液腺癌样、小细胞癌样、髓样癌样、淋巴上皮癌样。在同一病例内以上6种形态或以不同比例出现,或以某一种形态为主。结论胃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肿瘤并不少见,形态学上与常见的胃腺癌不易区别,需要依靠免疫组化进行检测,其生物学行为是否与腺癌存在明显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肿瘤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4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占东 杨杰 +4 位作者 王小玲 杨会钗 王永军 郭明 吴国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1-1132,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原发于食管胃交界部的46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中包括小细胞癌35例、非小细胞癌11例。免疫表型:Syn、CgA、CD56和NSE均呈...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原发于食管胃交界部的46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中包括小细胞癌35例、非小细胞癌11例。免疫表型:Syn、CgA、CD56和NSE均呈弥漫强阳性。结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生物学行为独特,恶性程度高,临床罕见,因对其认识不足,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深刻认识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是早期诊断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在性囊性胃炎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勐 商久妍 +1 位作者 王肖肖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1-973,共3页
目的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初步探讨GCP是否与胃癌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1例GCP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62岁,超声... 目的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初步探讨GCP是否与胃癌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1例GCP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62岁,超声内镜可见多囊性低密度影及胃镜下隆起性病变。镜下病理切片评估发现胃黏膜腺体囊性扩张深达黏膜下层至浅肌层,部分病例相邻进展期胃癌的病变或不同程度的腺上皮异型增生。免疫表型:病变胃黏膜腺体CK7阳性,CK20、CE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2%。结论GCP为发生于贲门胃体的炎症性病变,位置较深时需与进展期高分化腺癌鉴别。GCP与癌前病变或癌极有可能存在关联,可以发展为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在性囊性胃炎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性乳腺炎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勐 张玲玲 +1 位作者 丁妍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性乳腺炎(sclerosing lymphocytic lobuartitis of breast,SL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SLL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SLL组织学表... 目的探讨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性乳腺炎(sclerosing lymphocytic lobuartitis of breast,SL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SLL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SLL组织学表现为乳腺小叶萎缩伴小叶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叶间间质纤维化,有时小叶结构消失伴有淋巴滤泡形成,为假性淋巴瘤。免疫表型:小叶内CK导管上皮阳性,淋巴细胞以CD20阳性B细胞为主,伴有少量CD3阳性T细胞,后期淋巴滤泡免疫组化标记可见完整的CD21阳性FDC网,Ki-67增殖指数2%~3%,CD30阴性。结论 SLL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炎症性病变,常伴发于I型糖尿病的女性患者,镜下以小叶为单位的炎症性病变及间质纤维化为特征,需与其它良恶性病变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预后良好,罕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慢性炎症 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