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草次苷通过抑制STAT3/GPX4通路诱导食管癌KYSE30细胞铁死亡
1
作者 江蒲 张娜 +1 位作者 高坤 靳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探讨圣草次苷对食管癌KYSE3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基于铁死亡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食管癌KYSE30细胞分为8组:对照组(常规培养)、RSL3组(用3μmol/L铁死亡诱导剂RSL3处理)、圣草次苷组(用75μmol/L圣草次苷处理)、圣草次苷+Fe... 目的:探讨圣草次苷对食管癌KYSE3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基于铁死亡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食管癌KYSE30细胞分为8组:对照组(常规培养)、RSL3组(用3μmol/L铁死亡诱导剂RSL3处理)、圣草次苷组(用75μmol/L圣草次苷处理)、圣草次苷+Fer-1组(用5μmol/L铁死亡抑制剂Fer-1+75μmol/L圣草次苷处理)、Fer-1组(用5μmol/L Fer-1处理)、oe-NC组(转染空白载体对照)、oe-STAT3组(转染STAT3过表达载体)、oe-STAT3+圣草次苷组(转染STAT3过表达载体后,用75μmol/L圣草次苷处理)。采用CCK-8法、EdU掺入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细胞内铁死亡相关指标的水平,WB法检测STAT3/GPX4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构建KYSE3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圣草次苷及Fer-1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圣草次苷能够抑制KYSE30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增加活性氧(ROS)、丙二醛(MDA)、Fe^(2+)水平,降低谷胱甘肽(GSH)水平(均P<0.05),并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这些作用能够被Fer-1所逆转(P<0.05)。STAT3过表达可消除圣草次苷对铁死亡的诱导效应及其对STAT3/GPX4通路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圣草次苷能够通过抑制STAT3/GPX4信号通路来诱导食管癌KYSE30细胞铁死亡,从而在食管癌中发挥显著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KYSE30细胞 圣草次苷 铁死亡 活性氧 STAT3/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焦文鹏 郭秀娟 +2 位作者 焦文静 马鸣 张金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39-846,共8页
目的:分析miR-221在肝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以及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 目的:分析miR-221在肝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以及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中的芯片数据集分析miR-221在肝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miR-221在74例临床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检测miR-221在25例肝癌患者血浆和正常人血浆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miR-221在肝癌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价值。进一步进行miR-221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EMT进程的影响。结果: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miR-22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同样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证明miR-221在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浆中显著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TNM分期和肿瘤大小显著相关。MiR-221的表达水平降低与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延长显著相关。功能富集分析发现miR-221所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为p53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RNA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且体外实验表明低表达miR-221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肝癌HepG2和MHCC97H细胞的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而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MiR-221在肝癌组织和血浆中显著高表达,且与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显著相关,主要在肝癌中通过EMT进程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1 肝癌 预后 表达水平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通过COX-2/cyclin D1轴调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焦文鹏 焦文静 张金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7-884,共8页
目的:分析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R)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例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癌和... 目的:分析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R)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例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60例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用q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构建小鼠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癌模型,验证FOR对肝癌发病的影响。用0.003、0.006μmol/ml的FOR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48 h后,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OR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qPCR和WB法检测细胞中COX-2、CDK4、CDK6和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肝癌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3%(41/60);COX-2表达阳性与患者TNM分期晚、肿瘤大、生存期短有关(均P<0.05)。诱导小鼠肝癌模型中,FOR处理组小鼠肝癌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肝癌组织中COX-2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FOR处理可显著抑制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和G2期细胞比例(均P<0.05),抑制细胞中COX-2和cyclin D1的表达(均P<0.01)。结论:COX-2表达阳性肝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晚且预后较差,FOR可通过抑制COX-2和cyclin D1表达来降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epG2细胞 BEL-7402细胞 刺芒柄花素 环氧合酶2 细胞周期蛋白D1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