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腺癌中通过靶向CDT1抑制肿瘤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米源 梁宇翔 +5 位作者 王聪 李德思 宋春涛 苏洁 张庆财 王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6,共7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CDT1)在肺腺癌中的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通过R语言进行差异分析、GO分析、独立预后分析、与免疫治疗的相关性分析;采集临床样本通过... 目的探讨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CDT1)在肺腺癌中的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通过R语言进行差异分析、GO分析、独立预后分析、与免疫治疗的相关性分析;采集临床样本通过PCR检测CDT1在肺腺癌及正常组织中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si-CDT1敲低组及si-NC对照组中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变化;Transwell检测各组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DT1、TPX2、p53的表达变化。结果TCGA数据结果显示CDT1为差异基因,GO分析表明CDT1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在临床样本中验证了CDT1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DT1可以作为预测肺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并且与肺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敲低CDT1并与对照组相比,敲低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阻滞在G1期,Transwell的结果表明CDT1敲低组侵袭能力降低;敲低CDT1使TPX2下降,p53表达升高,而过表达CDT1得到了相反。结论证实了CDT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并与预后差相关,并通过影响TPX2及p53影响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CDT1 P53 TPX2 肿瘤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滴鼻与皮下注射吗啡治疗癌性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 邢冬 +1 位作者 国丽茹 刘小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4-876,共3页
爆发痛是一种难治性癌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Mercadante等[1]研究分析了4016名癌痛病人的数据,爆发痛发作的平均每日数为2.4次,平均强度为7.5,平均持续时间为43.3 min,在68.9%的病人中观察到爆发痛,有86.0%的病人表达... 爆发痛是一种难治性癌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Mercadante等[1]研究分析了4016名癌痛病人的数据,爆发痛发作的平均每日数为2.4次,平均强度为7.5,平均持续时间为43.3 min,在68.9%的病人中观察到爆发痛,有86.0%的病人表达日常活动明显受到干扰。针对爆发痛的药物治疗国内仍以传统的即释吗啡作为主要的解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痛 舒芬太尼 癌性 平均持续时间 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依从性 吗啡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滴入舒芬太尼与皮下注射吗啡用于治疗癌性爆发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邢冬 陈丽 +2 位作者 国丽茹 王澜涛 刘小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评估鼻内滴入舒芬太尼与皮下注射吗啡相比,在癌性爆发痛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方法:172例急诊就诊的癌性爆发痛病人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分为皮下注射吗啡(SIM)组、鼻内滴入舒芬太尼(INS)组,每... 目的:评估鼻内滴入舒芬太尼与皮下注射吗啡相比,在癌性爆发痛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方法:172例急诊就诊的癌性爆发痛病人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分为皮下注射吗啡(SIM)组、鼻内滴入舒芬太尼(INS)组,每组86人,记录不同治疗方式病人爆发痛发生时(T0)和经治疗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和60 min(T5)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情况、不良事件和病人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后,5 min、10 min和20 min时观察到INS组的NRS评分明显下降,优于SIM组(P<0.05);治疗后30 min分钟和60 min时NRS评分的降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得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滴入舒芬太尼治疗癌性爆发痛起效快、操作方便、镇痛效果确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解救癌性爆发痛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痛 吗啡 舒芬太尼 鼻内滴入 皮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残胃-胸主动脉瘘伴失血性休克1例
4
作者 邢冬 陈丽 +1 位作者 杨东强 王澜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48-448,共1页
患者男,53岁,间断呕血10天,每次约50ml;1个月前接受贲门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入院查体:神情淡漠,贫血貌,睑结膜及甲床苍白,血压92/65mmHg,心率106次/分,腹部见手术切口。予抑酸、止血、输血治疗后,出血得到控制。第5天突发消化道大出... 患者男,53岁,间断呕血10天,每次约50ml;1个月前接受贲门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入院查体:神情淡漠,贫血貌,睑结膜及甲床苍白,血压92/65mmHg,心率106次/分,腹部见手术切口。予抑酸、止血、输血治疗后,出血得到控制。第5天突发消化道大出血,呕血量约1 000~1 500ml,血压降至约65/45mmHg,急诊胃镜检查见经残胃瘘口搏动性血柱(图1A),不除外残胃-胸主动脉瘘;因内镜下钛夹止血困难,遂行急诊介入止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动脉瘘 主动脉 休克 出血性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术后复发致髂外动脉-结肠瘘1例
5
作者 邢冬 史博 王澜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9-509,共1页
患者男,47岁,6 h前无明显诱因间断便血3次,每次约500 ml;3年前因降结肠癌cT3N0M0接受左半结肠切除术,后未规律复查;无消化系统溃疡及结核病史。查体:神志淡漠,贫血貌,血压85/55 mmHg;经紧急补液、输血后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善。腹部增强CT... 患者男,47岁,6 h前无明显诱因间断便血3次,每次约500 ml;3年前因降结肠癌cT3N0M0接受左半结肠切除术,后未规律复查;无消化系统溃疡及结核病史。查体:神志淡漠,贫血貌,血压85/55 mmHg;经紧急补液、输血后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善。腹部增强CT于乙状结肠管腔内见高密度影,考虑出血;左侧盆腔软组织影包绕左侧髂总动脉,考虑肿瘤复发侵犯左侧髂总动脉(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便血 髂动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和TAT共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博 穆维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9-774,共6页
目的:制备三肽序列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和细胞穿膜肽TAT共修饰紫杉醇(PTX)脂质体(RGD/TAT-LP-PTX),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脂质体与乳腺癌MCF-7细胞的亲和力和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TAT-L... 目的:制备三肽序列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和细胞穿膜肽TAT共修饰紫杉醇(PTX)脂质体(RGD/TAT-LP-PTX),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脂质体与乳腺癌MCF-7细胞的亲和力和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TAT-LP-PTX,考察脂质体的粒径、电位以及包封率;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研究乳腺癌MCF-7细胞对RGD/TAT-LP的摄取效率以及脂质体的摄取机制。定性共聚焦实验观察肿瘤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MTT实验研究RGD/TAT-LP-PTX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毒性;构建乳腺癌MCF-7细胞肿瘤球模型,研究脂质体对肿瘤球的穿透能力。结果:RGD/TAT-LP-PTX的粒径为(138.8±12.4)nm,电位为(25.85±2.75)mV,紫杉醇的包封率为88.3%。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RGD/TAT-LP在孵育4 h时的摄取效率是2 h的1.79倍(P<0.05);乳腺癌MCF-7细胞在与脂质体共同孵育4 h后对RGD/TAT-LP的摄取效率分别是TAT-LP,RGD-LP和LP的2.25倍、2.72倍和4.58倍(P<0.01);RGD/TAT-LP-PTX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RGD/TAT-LP-PTX在孵育48 h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是24 h的1.78倍(P<0.05);在给予RGD/TAT-LP-PTX,TAT-LP-PTX,RGD-LP-PTX和LP-PTX四种脂质体药物48 h后,RGD/TAT-LP-PTX组的抑制率是TAT-LP-PTX,RGD-LP-PTX和LP-PTX的1.65倍、1.82倍和2.55倍(P<0.01)。RGD/TAT-LP对肿瘤球的穿透能力明显强于其他脂质体。结论:RGD和细胞穿膜肽TAT共修饰PTX脂质体能够有效识别并穿透肿瘤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是一种潜在高效的乳腺癌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受体 细胞穿膜肽 乳腺癌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