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鳞状细胞癌中FAK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国政 赵瑞力 +3 位作者 张笑颖 郭艳丽 杨植彬 董稚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LSCC和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LSCC和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在癌和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两者的表达与LSCC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1)。在癌及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FAK与E-cadherin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其表达呈负相关(r=-0.287,P<0.05;r=-0.287,P<0.05)。结论FAK的表达增高与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生过程,是LSCC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对预测LSCC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FAK E—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