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动物饮用水纯化处理和污染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建华 巨英超 +3 位作者 霍桐树 张国生 单保恩 任曙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665-6665,6679,共2页
使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是保证各类生物学试验结果正确可靠的重要前提。实验动物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对实验动物的健康、福利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控制饮用水污染成为了保证水质量的首要任务。实验动物饮用水可以通过纯... 使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是保证各类生物学试验结果正确可靠的重要前提。实验动物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对实验动物的健康、福利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控制饮用水污染成为了保证水质量的首要任务。实验动物饮用水可以通过纯化和无菌处理达到无菌要求,纯化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和过滤膜过滤等方式,紫外线消毒及臭氧杀菌等也是无菌处理的重要保障,但水质监测和不良监测结果的处理对控制水的微生物污染也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饮用水 纯化 消毒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巨英超 吴建华 +1 位作者 任曙光 张焕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由、暗箱、气体麻醉系统和操作分析软件组成。利用生物发光或荧光技术,在体内形成生物光源,利用灵敏的CCD拍摄成像,再通过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与测量,从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基因的表达,药物作用机理... 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由、暗箱、气体麻醉系统和操作分析软件组成。利用生物发光或荧光技术,在体内形成生物光源,利用灵敏的CCD拍摄成像,再通过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与测量,从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基因的表达,药物作用机理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针对德国的Berthold(伯托)、美国的Caliper(Xenogen精诺真)、Kodak(柯达)、CRI和国产的中科恺盛几个常用机型,从几个方面总结出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可见光成像 生物发光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褶菌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任强强 万力 +1 位作者 巨英超 林元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7-591,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裂褶菌系统性感染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裂褶菌的致病性。方法:将裂褶菌接种于不同免疫状态的清洁级昆明小鼠皮下、腹腔及静脉。观察不同免疫状态、不同接种途径小鼠28 d内的死亡率,对分期处死的小鼠进行解剖、组织逆培养、组... 目的:构建小鼠裂褶菌系统性感染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裂褶菌的致病性。方法:将裂褶菌接种于不同免疫状态的清洁级昆明小鼠皮下、腹腔及静脉。观察不同免疫状态、不同接种途径小鼠28 d内的死亡率,对分期处死的小鼠进行解剖、组织逆培养、组织病理学等检查,通过组织菌载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心、肝、脾、肺和肾等主要脏器的感染程度。结果:免疫抑制静脉组与免疫抑制腹腔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均无自然死亡。无论免疫正常还是免疫抑制状态下,腹腔注射组肝脏感染程度较其他脏器重;静脉注射组肝脏、脾脏感染程度较重。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可见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可见炎症组织中有紫红色分枝菌丝。结论:免疫抑制状态小鼠更易引起裂褶菌感染,感染的程度也更重。当进入体内的菌量较多时也可引起免疫正常的小鼠系统性感染,说明裂褶菌的致病力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 致病性 动物实验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人SET8单抗的制备及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4
作者 王英南 吴建华 +3 位作者 吴忱思 张风宾 张瑞星 郭占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0-76,I0001-I0018,共25页
目的制备针对人SET8的单克隆抗体,并探索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评估其在肝癌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人SET8多肽片段免疫小鼠,筛选并融合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建立稳定分泌SET8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 目的制备针对人SET8的单克隆抗体,并探索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评估其在肝癌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人SET8多肽片段免疫小鼠,筛选并融合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建立稳定分泌SET8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小鼠腹腔注射、腹水采集的方式生产并纯化。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分析SET8单抗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最后,构建人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体内评估SET8单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人SET8单抗在50μg/mL和100μg/mL浓度下显著抑制Huh-7和Mahlavu肝癌细胞活力(P<0.05),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强。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SET8单抗、紫杉醇及二者联合处理均显著提高Mahlavu细胞凋亡率,且联合组效果最佳(P<0.05)。同时,SET8单抗诱导Mahlavu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期,减少G1期细胞。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单抗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P<0.05)。体内实验显示,SET8单抗单独或联合紫杉醇均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增殖,联合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制备的人SET8单抗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并在动物体内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SET8单抗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亮 刘江惠 +6 位作者 陈乐彤 巨英超 王静 周荣秒 黄茜 霍向然 田芸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 RT)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肝癌SMMC-7721细胞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IC5 0)值。根据I C5 0值选取3个青蒿琥酯浓度(30、60、120μg/ml)进行后续实验。以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 RT)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肝癌SMMC-7721细胞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IC5 0)值。根据I C5 0值选取3个青蒿琥酯浓度(30、60、120μg/ml)进行后续实验。以不同浓度青蒿琥酯(0、30、60、120μg/ml)作用SM MC-7721细胞24h,0μg/ml青蒿琥酯以生理盐水代替青蒿琥酯作为对照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30μg/ml ART组、60μg/ml ART组、120μg/ml A RT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B c l-2和B a 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对肝癌SMMC-7721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_(50)=60.27±1.51μg/m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青蒿琥酯作用24h后,SMMC-7721细胞中呈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细胞,且随着青蒿琥酯浓度增加,死亡破碎细胞也增加。30、60、120μg/ml ART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44%±0.32%、6.54%±0.84%、12.92%±1.22%)与对照组(2.15%±0.10%)相比明显增高(P<0.01)。30、60、120μg/ml ART组细胞周期G0/1期细胞数(分别为74.91%±0.69%、77.14%±1.39%、78.62%±0.55%)与对照组(70.60%±0.60%)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30、60、120μg/ml ART组细胞增殖指数(PI)(分别为25.09%±0.69%、22.86%±1.39%、21.38%±0.55%)与对照组(29.40%±0.60%)相比明显降低(P<0.01)。30、60、120μg/ml ART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244.36±3.27、229.51±4.74、173.17±6.93)与对照组(277.82±5.68)相比明显降低(P<0.01)。30、60、120μg/ml ART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220.86±7.76、195.64±9.23、148.32±8.19)与对照组(256.86±7.78)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Bax蛋白表达(分别为214.22±2.01、231.54±6.16、260.96±11.38)与对照组(186.21±8.82)相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青蒿琥酯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的免疫预防 被引量:9
6
作者 任曙光 酉靖国 +3 位作者 朱玉涛 霍桐树 吴建华 秦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932-9934,共3页
[目的]为了加强奶牛乳房炎免疫控制。[方法]介绍奶牛乳房炎的病理学、发病机理、免疫与防御机制及其疫苗种类和研究进展。[结果]该病病原主要为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仍然不太清楚,防御机制包括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采取... [目的]为了加强奶牛乳房炎免疫控制。[方法]介绍奶牛乳房炎的病理学、发病机理、免疫与防御机制及其疫苗种类和研究进展。[结果]该病病原主要为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仍然不太清楚,防御机制包括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采取综合防治,特别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问题。[结论]该研究为奶牛乳房炎的免疫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免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CDC25A表达及青蒿琥酯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亮 刘江惠 +2 位作者 巨英超 周荣秒 王光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3-6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DC25A)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青蒿琥酯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水平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及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即以不同浓度(30...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DC25A)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青蒿琥酯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水平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及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即以不同浓度(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Art)干预胃腺癌SGC-7901细胞24h,并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419.69±21.91)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16.11±24.23,P<0.01)。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8%±0.67%、12.55%±1.17%、23.43%±2.18%)明显高于对照组(0.87%±0.14%,P<0.0 5),且具有A r t剂量依赖性。3 0、6 0、1 2 0μm o l/L青蒿琥酯组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 9.1 8%±0.5 3%、35.71%±0.99%、31.73%±1.02%)明显低于对照组(44.12%±2.51%,P<0.01);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细胞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14.80±4.06、397.86±3.61、345.68±7.11)明显低于对照组(433.99±1.56,P<0.01)。结论CDC25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Art具有抑制胃腺癌SGC-7901的细胞生长作用,且可以下调细胞CDC25A的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青蒿琥酯 细胞凋亡 细胞分裂周期素25A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MCF-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平 任晓菲 +5 位作者 刘北辰 曹淼 任曙光 赵小涵 刘运江 张香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9-276,共8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P3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MCF-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66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FOXP3的表...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P3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MCF-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66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FOXP3的表达情况,分析FOXP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FOXP3表达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采用qRT-PCR检测5种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53、MDA-MB-474、BR-3和MCF-7)中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选取FOXP3表达量最高的MCF-7细胞系进行基因沉默。设置si-FOXP3转染组(转染si-FOXP3)、si-NC转染组(转染si-NC)与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FOXP3蛋白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细胞核FOXP3阳性表达率为40.9%(27/66),且在无淋巴结转移、Ki-67低表达、Luminal A型及TNM分期Ⅰ期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细胞质FOXP3阳性表达率为54.6%(36/6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细胞核FOXP3阳性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96.30%(26/27)vs.82.05%(32/39),P=0.042],而细胞质FOXP3阳性组与阴性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9%(32/36)vs.86.67%(26/30),P=0.71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CF-7细胞系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沉默FOXP3后,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FOXP3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预后意义与表达部位相关,细胞核FOXP3的表达可提高总生存率,但细胞质FOXP3的意义尚不明确。FOXP3在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发挥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癌作用,可作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FOXP3 预后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和P-R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梦雯 刘飞 +2 位作者 谷丽娜 张国生 桑梅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基因和磷酸化Rb(P-Rb)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手术切...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基因和磷酸化Rb(P-Rb)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5例乳腺癌患者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b、P-Rb、上皮细胞标记物CDH1和间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的表达状况,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和预后的关系。利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在TGFβ诱导的EMT过程中Rb及P-Rb的表达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b和P-R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38%和50.77%。P-Rb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正相关。CDH1和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92%和43.08%。CDH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呈负相关。Viment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正相关。Rb及P-Rb蛋白表达均与CDH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Viment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Rb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总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Rb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CDH1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总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DH1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总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Vimentin表达阴性的患者。在TGFβ诱导的HMLE细胞发生EMT的过程中,Rb的表达显著下降,P-Rb的表达显著上升。结论:Rb的磷酸化失活影响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 磷酸化Rb E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小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巨英超 吴建华 +1 位作者 任曙光 赵冀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384,共1页
患者,女,23岁。因右乳肿物1个月于2008年6月20日入院。于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5cm×4cm肿物,质偏硬,边界稍欠清,活动度可,与皮肤胸肌无粘连。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X线胸片及腹部CT未见异常。行右乳针吸细胞学检查:... 患者,女,23岁。因右乳肿物1个月于2008年6月20日入院。于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5cm×4cm肿物,质偏硬,边界稍欠清,活动度可,与皮肤胸肌无粘连。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X线胸片及腹部CT未见异常。行右乳针吸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择日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小细胞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囊泡中linc-VLDLR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及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亮 胡月阳 +1 位作者 巨英超 周荣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胞外囊泡(EVs)中linc-VLDLR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及耐药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阿霉素(ADM)作用于食管鳞癌Eca109细胞24h,采用MTT法检测ADM对Eca10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以IC_(50)浓度为基准设置3个ADM浓度干预Eca109... 目的探讨胞外囊泡(EVs)中linc-VLDLR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及耐药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阿霉素(ADM)作用于食管鳞癌Eca109细胞24h,采用MTT法检测ADM对Eca10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以IC_(50)浓度为基准设置3个ADM浓度干预Eca109细胞24h,提取培养液中EVs。荧光定量RT-PCR检测EVs中linc-VLDLR mRNA表达。以EVs干预Eca109细胞48h,随后以不同浓度ADM再作用于细胞24h,MTT法检测IC_(50);EVs干预Eca109细胞48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RT-PCR检测Eca109细胞中linc-VLDLR及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ABCG2)mRNA表达。结果 ADM作用Eca109细胞24h的IC_(50)为0.44±0.02μg/ml,选取0、0.2、0.4、0.8μg/ml ADM浓度作用Eca109细胞24h后提取上清液中的EVs(EVs1–4)。EVs4中linc-VLDL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Vs1–3(P<0.01)。EVs1–4干预Eca109细胞48h,EVs4组IC_(50)值明显高于EVs1–3及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EVs4组Eca109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高于EVs1–3及对照组(P<0.01)。EVs4干预Eca109细胞48h后,Eca109细胞中linc-VLDLR及ABCG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Vs1–3及对照组(P<0.05)。结论 linc-VLDLR及ABCG2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高表达,参与了食管癌耐药形成。耐药细胞释放的EVs可以上调食管癌细胞中ABCG2表达,调控细胞耐药性,其作用与EVs上携带的linc-VLDLR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胞外囊泡 长链非编码RNA 多药耐药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技术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外泌体microRNA表达差异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礼贤 胡月阳 +2 位作者 李琰 吴建华 康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谱。方法:采用芯片技术对3例OEM患者及3例健康对照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外泌体miRNA进行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miRNA。结果:获得存在差异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谱。方法:采用芯片技术对3例OEM患者及3例健康对照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外泌体miRNA进行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miRNA。结果:获得存在差异表达miRNA共12条,其中hsa-miR-6829-5p、hsa-miR-5188、hsa-miR-4430、hsa-miR-584-5p、hsa-miR-4485-5p、hsa-miR-4257在实验组表达上调,hsa-miR-188-5p、hsa-miR-4741、hsa-miR-4516、hsa-miR-1229-5p、hsa-miR-7150、hsamiR-5787表达下调。对表达差异较大的外泌体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其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信号通路(pathway)分析,发现靶基因聚集的生物学功能多数参与生物进展过程的调控。结论:OE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外泌体miRNA存在着差异性表达。差异性表达的miRNA特异性很高,对进一步阐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诊断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泌体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气通风笼具在屏障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建华 任曙光 巨英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为了保障实验动物的居住安全,屏障环境是重要条件。排气通风笼具(EVC)在屏障环境中的应用,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论文就EVC的工作原理、构造和优势等进行探讨,认为此系统非常值得在实验动物领域进行推广。
关键词 排气通风笼具 屏障环境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礼贤 胡月阳 +2 位作者 李琰 杨漪 康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01-1805,共5页
探究不同来源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外泌体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将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研究组)及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行子宫手术患者(对照组)ESC原代培养后分离培养基中外泌体,芯片检测两组外泌体miRNA表达谱... 探究不同来源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外泌体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将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研究组)及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行子宫手术患者(对照组)ESC原代培养后分离培养基中外泌体,芯片检测两组外泌体miRNA表达谱差异,qRT-PCR检测两组外泌体miR-205、miR-542-3p水平;对上调、下调倍数较高miRNA且与EMs相关靶基因进行预测。研究组与对照组ESC外泌体有39种mi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调miRNA有14个,以miR-205上调倍数最高;下调有25个,以miR-542-3p下调倍数最高。qRT-PCR检测ESC外泌体miR-205、miR-542-3p水平与芯片检测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FBN1、S100A2等与EMs相关的26种基因被预测为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EMs患者ESC外泌体中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miRNA,且靶向多种EMs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外泌体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密度对斑马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巨英超 谢英 +2 位作者 刘超 吴建华 刘树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33,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饲养密度对斑马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按1、2、4、6、8Tail/L的密度将斑马鱼饲养于容积为3L饲养盒中,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长、脏器重量等指标,计算日增重(DWG)、增重率(WGR)、增长率(LGR)和成鱼脏器指数,并使用SPSS... 目的探讨饲养密度对斑马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按1、2、4、6、8Tail/L的密度将斑马鱼饲养于容积为3L饲养盒中,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长、脏器重量等指标,计算日增重(DWG)、增重率(WGR)、增长率(LGR)和成鱼脏器指数,并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饲养密度介于1~4Tail/L之间时,各组间的DWG、WGR、LGR及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增加饲养密度时,DWG、WGR、LGR及脏器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低密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考虑空间利用率、斑马鱼生存环境质量等因素,4Tail/L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饲养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饲养密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膏剂呼吸道给药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巨英超 刘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膏剂通过呼吸道给药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180细胞接种至昆明小鼠腹腔,待形成腹水后,取腹水接种至昆明小鼠左前肢皮下,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待瘤体体积达0.06cm3时开始用药。实验分为3... 目的研究中药膏剂通过呼吸道给药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180细胞接种至昆明小鼠腹腔,待形成腹水后,取腹水接种至昆明小鼠左前肢皮下,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待瘤体体积达0.06cm3时开始用药。实验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正常饲养。中药组经呼吸道给药治疗,每日通过呼吸道吸入药物气体6h,1次/d,持续给药21d。阿霉素(ADM)组经腹腔注射ADM 1mg/kg,每周1次,共3次。每日观察昆明小鼠的进食、活动状况等一般体征,隔日测量小鼠体重。停药2d后,经小鼠内眦静脉取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剥离小鼠皮下瘤结节称重,部分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部分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小鼠静脉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和ADM组小鼠皮下移植瘤重量明显降低(P<0.01),而中药组与ADM组皮下移植瘤的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镜下病理学观察可见对照组移植瘤组织坏死局限,细胞丰富,排列紧密,中药组瘤组织内坏死广泛分布,无明显区域性,纤维组织增生,瘤细胞散在排列,瘤组织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较多。ADM组瘤组织内亦可见较多坏死组织。结论中药膏剂经呼吸道吸入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鼠S180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 吸入 膏剂 免疫系统 肉瘤180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礼贤 胡月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50例EMT患者(病例组)及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ROC曲线评价二者... 目的探讨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50例EMT患者(病例组)及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ROC曲线评价二者在诊断EMT的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188-5p表达诊断EMT的敏感性度77.6%,特异度为83.5%;miRNA-4741表达诊断EMT的敏感度为84.5%,特异性度91.2%;二者联合诊断EMT的敏感度为87.1%,特异性度93.8%。结论相对于健康女性,EMT患者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表达水平降低,其临床诊断效能较高,可能是诊断EMT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泌体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概述
18
作者 高茜 任曙光 +2 位作者 吴建华 巨英超 王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胰岛的分离纯化是胰岛移植及胰岛体外功能检测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关于胰岛分离纯化的试验研究越来越多,分离纯化的技术日益精进,但其高效性和一致性还未彻底完善。回顾国内外文献,针对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切碎法、胆总管穿刺法、胆囊穿刺法... 胰岛的分离纯化是胰岛移植及胰岛体外功能检测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关于胰岛分离纯化的试验研究越来越多,分离纯化的技术日益精进,但其高效性和一致性还未彻底完善。回顾国内外文献,针对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切碎法、胆总管穿刺法、胆囊穿刺法、多点穿刺注射法等多种分离方法及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单一密度梯度离心法等多种纯化方法加以综述,简单介绍了胰岛的产量、活性鉴定及体外功能检测的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分离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为胰岛分离纯化的进一步优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S-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TE1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令娇 丁平安 +6 位作者 巨英超 刘飞 刘世娜 刘思桦 常胜 谷丽娜 桑梅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6-732,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 RNA)ciRS-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ESCC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 RNA)ciRS-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ESCC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及配对癌旁组织,通过q RT-PCR检测ciRS-7的表达水平。过表达或者敲低ciRS-7后,采用CCK-8法检测ESCC细胞株TE1的增殖情况,同时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通过动物实验在体内进行验证。结果:ciRS-7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过表达ciRS-7后,ESCC细胞株TE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均P<0.05);沉默ciRS-7后,TE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转染ciRS-7表达质粒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质量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均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转染ciRS-7表达质粒组裸鼠的肿瘤组织中增殖相关抗原(ki67、PCNA)、转移相关抗原(MMP2、MMP9)表达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均P<0.05)。结论:ciRS-7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且会增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ciRS-7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S-7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增殖 TE1 细胞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