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评估放射性心脏损伤研究进展
1
作者 巩晓红 王双瑞 +1 位作者 郭雪涵 刘凝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6-669,共4页
放射治疗(RT)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死亡原因。超声心动图具有可动态观察、无辐射等优点,广泛用于评估接受RT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并已成为筛查、诊断及监测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文就超声心动... 放射治疗(RT)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死亡原因。超声心动图具有可动态观察、无辐射等优点,广泛用于评估接受RT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并已成为筛查、诊断及监测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文就超声心动图评估RIHD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辐射损伤 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在慢性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彦宁 赵斌 +5 位作者 张利敏 贾子善 槐雅萍 黄力平 王中立 孙增鑫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康复训练中结合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先运动想象组(A组)和后运动想象组(B组),两组进行两阶段(阶段Ⅰ和阶段Ⅱ)交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由治疗师采... 目的:探讨在康复训练中结合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先运动想象组(A组)和后运动想象组(B组),两组进行两阶段(阶段Ⅰ和阶段Ⅱ)交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由治疗师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以及运动再学习等技术进行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1次/天,5天/周。A组在第Ⅰ阶段、B组在第Ⅱ阶段于常规康复训练前跟随指导语录音进行运动想象,想象内容包括患肢负重和快速步行,10~15min/次。分别评测每一阶段实验前后Rivermead运动指数(RM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下肢部分)、10m最快步行速度(10mMWS)及单位体重患腿最大承重值。对A、B两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阶段与仅常规康复训练阶段治疗前后的差值进行交叉对照比较。结果:与仅常规康复训练阶段相比,结合运动想象阶段RMI、10mMWS及单位体重患腿最大承重值提高明显(P<0.01或P<0.05);F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中结合运动想象练习可以促进慢性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偏瘫 下肢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建华 巩晓红 +1 位作者 张春东 杜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35例正常人取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 6.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分为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35例正常人取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 6.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分为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6段,共计18个节段,将左室壁等分为心内膜下感兴趣区及心外膜下感兴趣区,应用STI技术分析感兴趣区的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心内膜层心肌各室壁节段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尤以前间隔和后壁节段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用于评价左室局部心肌的周向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影响因素分析及静息肺功能临床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立平 刘俊峰 尹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22-1725,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静息肺功能检测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63例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术后未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肺癌患者126例为...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静息肺功能检测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63例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术后未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肺癌患者126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功能衰竭的影响因素。检测两组患者静息肺功能指标,取各项实测值和理论预期值的相对百分比表示。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年龄、吸烟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肺功能程度、手术时间、术中液体输入量、切除范围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部位、病灶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静息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用力呼气25%肺活量瞬间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瞬间流速(FEF50%%)、最大呼气流量(PEF%)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VC%、FEV1/VC%、用力呼气75%肺活量瞬间流速(FEF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呼吸功能衰竭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肺功能障碍、术中液体输入量、全肺切除和术后严重并发症进入回归模型。结论高龄、术前肺功能障碍、术中液体输入量、全肺切除、严重并发症是肺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静息肺功能指标可以评估呼吸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呼吸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青年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正常预计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丽娟 张利敏 +6 位作者 耿旭红 杨华 尹希 梁续飞 李增平 郑希相 刘凝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31-3833,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河北地区健康青年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为仰卧位肺功能检测成为常规检查项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入职体检的健康青年248例,其中男性BMI 18.5-〈25.0 kg/m2(正常... 目的初步建立河北地区健康青年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为仰卧位肺功能检测成为常规检查项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入职体检的健康青年248例,其中男性BMI 18.5-〈25.0 kg/m2(正常)84例,≥25.0 kg/m2(肥胖)14例;女性BMI〈18.5 kg/m2(偏瘦)21例,正常120例,肥胖9例。采用耶格MS型功能仪测定受试者坐位和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FVC。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FVC、FEV1、FEV1/FVC为因变量,以年龄、身高、体质量为自变量,建立男、女仰卧位的肺通气功能预计值公式。结果体位比较显示,女性坐位FVC、FEV1/FVC高于仰卧位(P〈0.05);女性FEV1、男性FVC、FEV1、FEV1/FVC坐位与仰卧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仰卧位FVC、FEV1/FVC在不同体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仰卧位FEV1、男性仰卧位FVC、FEV1、FEV1/FVC在不同体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偏瘦仰卧位FVC、FEV1预计值方程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型男女性仰卧位FVC、FEV1、FEV1/FVC预计值方程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国内尚无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指标医学参考值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参考此预计值方程式,有效评价仰卧位患者肺通气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 肺通气 参考值 青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心肌速度梯度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逆性左室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韩若凌 王建华 李英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跨壁速度梯度 (MVG)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再灌注后存活心肌的可行性及对心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获取 2 0例AMI患者和 18例健康志愿者前间隔、下壁和后壁的中段心内、外膜侧心肌运动速度和相应室壁厚度 ,计算... 目的 探讨心肌跨壁速度梯度 (MVG)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再灌注后存活心肌的可行性及对心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获取 2 0例AMI患者和 18例健康志愿者前间隔、下壁和后壁的中段心内、外膜侧心肌运动速度和相应室壁厚度 ,计算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跨壁速度梯度 (MVGS、MVGE 和MVGA) ,并分析AMI患者急性期MVG改变与 2~ 5个月时心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AMI患者急性期梗死节段MVGS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②随访时室壁运动改善组和未改善组比较 ,急性期MVGS 降低程度后者显著大于前者 ;③以急性期MVGS 为 0或与正常值相反为区分不可逆性和可逆性节段的标准 ,MVGS 预测左室局部运动改善或恢复的敏感性为 89.1% ,特异性为 75 .0 % ,准确性为 81.8%。结论 MVG可准确定量评价左室局部运动 ,有望作为临床评价AMI患者存活心肌、预测可逆性左心功能障碍恢复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速度梯度 心室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双酚A结构类似物暴露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强 李昕 +4 位作者 郝耀光 赵亦雯 周婧弘 尹希 史海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作为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神经发育毒性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结构类似物对健康影响相关研究少有报道。为探讨双酚A结构类似物长期暴露对个体抑郁行为的影响,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5、50 mg... 作为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神经发育毒性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结构类似物对健康影响相关研究少有报道。为探讨双酚A结构类似物长期暴露对个体抑郁行为的影响,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5、50 mg·kg^(-1)的双酚F或双酚S,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利用强迫游泳测试和悬尾测试评价小鼠抑郁样行为,同时监测小鼠体质量增加和自发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持续4周的双酚F和双酚S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自发活动均无显著差异;5mg·kg^(-1)的双酚F或双酚S处理均不显著改变小鼠的抑郁行为,50 mg·kg^(-1)双酚F显著增加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测试中的不动时间,50mg·kg^(-1)双酚S处理显著增加小鼠悬尾测试中的不动时间。研究结果提示高浓度双酚F和双酚S在青春期的暴露可导致成年后小鼠抑郁样行为异常,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双酚F 双酚S 小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手术前后心电图动态变化
8
作者 李增平 巩晓红 郭丽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8-428,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PDA) 手术前后 心电图 动态变化 患儿 术后心律失常 ST-T改变 动力学改变 左心室肥厚 容量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