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和eIF4E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9
1
作者
康丽菲
李月红
+3 位作者
张祥宏
吴文新
马毓梅
张杰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78,共5页
目的探讨mTOR和eIF4E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分别检测17例增殖期宫内膜、64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4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和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OR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和...
目的探讨mTOR和eIF4E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分别检测17例增殖期宫内膜、64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4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和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OR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宫内膜中均无强阳性表达,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40%和52.27%,明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复杂性非典型增生中的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强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Ⅱ、Ⅲ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72.41%vs13.33%,P<0.05)。而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eIF4E蛋白在增殖期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4%,73.68%,85.11%和90.91%。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IF4E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eIF4E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TOR、eIF4E蛋白在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提示两者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MTOR
EIF4E
非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cadherin及nm23-H_1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秀芬
陈素琴
+2 位作者
张杰英
张丽华
尹桂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E-cadherin及nm23-H1基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葡萄胎(随访2年以上未发生恶变)、15例侵蚀性葡萄胎、15例绒毛膜上皮癌、18例正常绒毛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E-cadherin和nm23-H1基因的...
目的探讨E-cadherin及nm23-H1基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葡萄胎(随访2年以上未发生恶变)、15例侵蚀性葡萄胎、15例绒毛膜上皮癌、18例正常绒毛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E-cadherin和nm23-H1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E-cadherin的表达在正常早孕绒毛高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P<0.01),葡萄胎高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P<0.05)。nm23-H1的表达正常早孕绒毛明显高于恶性滋养细胞疾病(P<0.01),葡萄胎高于侵蚀性葡萄胎(P<0.01)和绒毛膜癌(P<0.05)。在葡萄胎和恶性滋养细胞疾病中E-cadherin和nm23-H1基因的表达均为正相关。结论滋养细胞疾病E-cadherin和nm23-H1表达与其侵袭性相关,二者可能成为葡萄胎预后的标志物。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细胞滋养细胞较合体滋养细胞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NM23-H1
滋养细胞疾病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上皮癌
免疫组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胶质瘤E-cd、MMP-2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付宪文
焦保华
+2 位作者
张祥宏
乔建勇
段庆华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9例对照者脑组织中E-cd、MMP-2和CD4...
目的 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9例对照者脑组织中E-cd、MMP-2和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对照组脑组织E-cd的阳性表达率为100%;神经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0/25)和24%(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对照组MMP-2阳性表达率为11%;在经胶质瘤Ⅰ~Ⅱ级组为32%(8/25),Ⅲ~Ⅳ级组为64%(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相比,MMP-2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3)CD44v6在对照组及神经胶质瘤组均无表达。结论 E-cd和MMP-2在神经胶质瘤的牛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与其侵袭性有关,而CD44v6则与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神经胶质瘤
钙粘着蛋白类
金属蛋白酶类
细胞粘着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和eIF4E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9
1
作者
康丽菲
李月红
张祥宏
吴文新
马毓梅
张杰英
机构
河北
省胸科
医院
病理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78,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mTOR和eIF4E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分别检测17例增殖期宫内膜、64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4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和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OR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宫内膜中均无强阳性表达,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40%和52.27%,明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复杂性非典型增生中的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强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Ⅱ、Ⅲ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72.41%vs13.33%,P<0.05)。而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eIF4E蛋白在增殖期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4%,73.68%,85.11%和90.91%。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IF4E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eIF4E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TOR、eIF4E蛋白在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提示两者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MTOR
EIF4E
非典型增生
Keywords
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
mTOR
eIF4E
atypical hyperplasia
分类号
R737.32 [医药卫生—肿瘤]
R341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cadherin及nm23-H_1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秀芬
陈素琴
张杰英
张丽华
尹桂然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妇产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08-910,共3页
基金
河北省科委科技攻关计划基金资助(编号:02276158)
文摘
目的探讨E-cadherin及nm23-H1基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葡萄胎(随访2年以上未发生恶变)、15例侵蚀性葡萄胎、15例绒毛膜上皮癌、18例正常绒毛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E-cadherin和nm23-H1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E-cadherin的表达在正常早孕绒毛高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P<0.01),葡萄胎高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P<0.05)。nm23-H1的表达正常早孕绒毛明显高于恶性滋养细胞疾病(P<0.01),葡萄胎高于侵蚀性葡萄胎(P<0.01)和绒毛膜癌(P<0.05)。在葡萄胎和恶性滋养细胞疾病中E-cadherin和nm23-H1基因的表达均为正相关。结论滋养细胞疾病E-cadherin和nm23-H1表达与其侵袭性相关,二者可能成为葡萄胎预后的标志物。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细胞滋养细胞较合体滋养细胞更为重要。
关键词
E-CADHERIN
NM23-H1
滋养细胞疾病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上皮癌
免疫组化
检测
Keywords
E-cadherin nm23-H1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Invasiveness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胶质瘤E-cd、MMP-2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付宪文
焦保华
张祥宏
乔建勇
段庆华
机构
承德市中心
医院
神经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承德市中心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9例对照者脑组织中E-cd、MMP-2和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对照组脑组织E-cd的阳性表达率为100%;神经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0/25)和24%(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对照组MMP-2阳性表达率为11%;在经胶质瘤Ⅰ~Ⅱ级组为32%(8/25),Ⅲ~Ⅳ级组为64%(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相比,MMP-2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3)CD44v6在对照组及神经胶质瘤组均无表达。结论 E-cd和MMP-2在神经胶质瘤的牛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与其侵袭性有关,而CD44v6则与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神经胶质瘤
钙粘着蛋白类
金属蛋白酶类
细胞粘着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Gene expression Glioma Cadherins Metalloproteinases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TOR和eIF4E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康丽菲
李月红
张祥宏
吴文新
马毓梅
张杰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cadherin及nm23-H_1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秀芬
陈素琴
张杰英
张丽华
尹桂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神经胶质瘤E-cd、MMP-2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付宪文
焦保华
张祥宏
乔建勇
段庆华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