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预防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比较
1
作者 邸立超 张贺 +1 位作者 张馥镇 黄立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50例,男61例,女89例,年龄18~6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组(F组)、咪... 目的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50例,男61例,女89例,年龄18~6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组(F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艾司氯胺酮组(S组),每组50例。F组麻醉诱导前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M组静注咪达唑仑30μg/kg,S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90 s后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注射时间30 s。记录静注依托咪酯后1 min内肌阵挛发生情况,评价其程度和肌阵挛发生时间。记录给药前至静注依托咪酯后1 min内,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抑制、烦躁、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F组发生肌阵挛4例(8%),发生轻度和中度肌阵挛分别为3例(6%)和1例(2%)。M组肌阵挛发生率14例(28%),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肌阵挛分别为3例(6%)、10例(20%)和1例(2%)。S组肌阵挛发生率为18例(36%),发生中度和重度肌阵挛分别为4例(8%)和14例(28%)。与S组比较,F组和M组重度程度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M组比较,F组中度程度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F组肌阵挛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M组比较,F组肌阵挛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F组和M组肌阵挛发生时间明显延长(P<0.05)。M组和F组肌阵挛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心动过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抑制、烦躁、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芬太尼可有效预防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诱发的肌阵挛,优于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咪达唑仑 艾司氯胺酮 依托咪酯 肌阵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左心瘤栓行剖宫产术麻醉管理一例
2
作者 邸立超 马淑贤 +3 位作者 李旭泽 薄立军 康荣田 黄立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0,共2页
产妇,21岁,168 cm,88 kg,宫内孕34周第一胎,腹痛,自觉胎动减少4 d入院。查体:体温36.7℃,HR 54次/分,BP 140/78 mmHg,RR 20次/分;意识清楚,卧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隆起,触诊有压痛,双... 产妇,21岁,168 cm,88 kg,宫内孕34周第一胎,腹痛,自觉胎动减少4 d入院。查体:体温36.7℃,HR 54次/分,BP 140/78 mmHg,RR 20次/分;意识清楚,卧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隆起,触诊有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妊娠期间血压、血糖偏高,未予处理。4个月前因合并“左侧输卵管妊娠”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病理示:可见滋养细胞增生,不除外滋养细胞肿瘤,建议终止妊娠,产妇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瓣膜听诊区 肺呼吸音 意识清楚 未予处理 终止妊娠 输卵管切除术 湿性啰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山 张韫辉 +2 位作者 付征 边庆虎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198,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因其直接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病情危急,麻醉处理很困难。我科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5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诊治问题及麻醉...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因其直接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病情危急,麻醉处理很困难。我科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5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诊治问题及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处理 胸外伤 重症颅脑损伤 急诊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功能 病理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山 黄立宁 +3 位作者 安波 边庆虎 刘雅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0.5%罗哌卡因;Ⅱ组:0.5%左旋布比卡因;Ⅲ组:0.5%布比卡因。行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0.5%罗哌卡因;Ⅱ组:0.5%左旋布比卡因;Ⅲ组:0.5%布比卡因。行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Ⅰ、Ⅱ和Ⅲ组首次局麻药用量分别为(14.38±1.57)、(14.75±0.50)和(13.80±1.30)ml。Ⅰ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Ⅲ组长(P<0.05),Ⅰ组Bromage评分为1分的例数多于Ⅲ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SBP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6
5
作者 靳红绪 黄立宁 +5 位作者 王忠义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柴鸣 刘义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E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加强术前宣教,术中保温,限制性补液,术中、术后完善镇痛等一系列ERAS策略进行围术期管理,C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记录补液量、术毕鼻咽温度、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导尿管拔出时间;记录术后PA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E组补液量[(1 328±64)ml vs.(2 463±135)ml]明显少于C组(P〈0.05),术毕鼻咽温度[(36.2±0.2)℃vs.(35.1±0.5)℃]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33.4±12.5)h vs.(42.8±14.3)h]、首次排气时间[(43.6±13.9)h vs.(60.7±15.4)h]、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26.8±4.1)h vs.(67.4±13.5)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4±1.6)h vs.(26.5±3.8)h]、导尿管拔出时间[(29.2±6.1)h vs.(51.8±7.6)h]、术后PACU停留时间[(26.4±8.5)min vs.(37.2±11.6)min]和总住院时间[(7.5±0.9)d vs.(9.7±1.2)d]明显短于C组(P〈0.05),总住院费用[(2.1±0.6)万元vs.(2.6±0.8)万元]明显少于C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2.4%vs.21.4%)、躁动(4.8%vs.26.2%)、皮肤瘙痒(7.1%vs.23.8%)及寒战(0%vs.19.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管理,可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防止术后低体温的发生,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胃肠动力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趋势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戚翔 梁治 +3 位作者 卢怀海 薄立军 高璐超 徐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输注对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趋势指数(NI)的影响。方法下腹部手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0.1μg·kg-1+右美托咪定组(S1组)、舒芬太尼0.2μg·kg-1+右美托咪定组(S...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输注对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趋势指数(NI)的影响。方法下腹部手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0.1μg·kg-1+右美托咪定组(S1组)、舒芬太尼0.2μg·kg-1+右美托咪定组(S2组)、舒芬太尼0.3μg·kg-1+右美托咪定组(S3组),每组15例。各组达用药时点后直视气管插管,分别于基础值(t0),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静脉滴注5 min时(t1)、静脉滴注舒芬太尼3 min时(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5 min(t5)时观察血压、心率、末梢灌注指数(PI)、NI,记录各组阿托品及丙泊酚的应用率,观察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t1、t2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I值均显著低于t0时的基础值,PI显著高于t0时的基础值;t3、t4、t5时点S1组上述指标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S2、S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2、S3组无显著变化;S1组应用丙泊酚6例、手术后躁动4例,较S2、S3组明显增多。S3组应用阿托品3例。结论 0.2μg·kg-1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诱导插管用于小儿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儿科学 麻醉诱导 麻醉趋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比较 被引量:51
7
作者 李晓松 路红梅 刘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静吸复合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雷米芬太尼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ERCP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戚翔 蔡劲松 +3 位作者 徐雪 薄立军 李旭泽 高璐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59-3061,共3页
目的:Narcotrend监测比较不同靶控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7091岁ERCP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分为三组(n=20),S1组(舒芬太尼0.1 ng/mL+丙泊酚)、S2组(舒芬太尼0.2 ng/m... 目的:Narcotrend监测比较不同靶控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7091岁ERCP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分为三组(n=20),S1组(舒芬太尼0.1 ng/mL+丙泊酚)、S2组(舒芬太尼0.2 ng/mL+丙泊酚)和P组(丙泊酚)。Narcotrend监测NT为D0D1开始手术操作。记录基础值(T0)、诱导后(T1)、插镜时(T2)、镜入十二指肠乳头开口(T3)、清醒时(T4)各时点的MAP、HR、RPP、SpO2,计算丙泊酚应用量、手术操作时间、麻醉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和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结果:P组MAP T1显著低于T0,与S2组差异显著(P〈0.05);HR、RPP T3较T0显著增高,SpO2T1较T0显著降低(P〈0.05),各指标与S1组、S2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S1组T2、T3HR与S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体动、呛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S1组、S2组显著低于P组(P〈0.05)。结论:Narcotrend可有效监测老年患者麻醉深度,ERCP手术中0.2 ng/mL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 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不同剂量 E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边庆虎 张山 +2 位作者 张志强 孟雅静 贾建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患者术中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下老年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氨溴索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氨溴索组在气管插管后10min缓慢静注盐酸氨溴索150mg,对照组静注...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患者术中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下老年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氨溴索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氨溴索组在气管插管后10min缓慢静注盐酸氨溴索150m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T0)、气腹后5 min(T1)、30 min(T2)、60 min(T3)及气管拔管前(T4)时患者HR、MAP、SpO2、PETCO2、肺顺应性(Compl)、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与术中尿量、手术时间、输血输液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患者Ppeak、Pplat明显升高,T1~T4时两组Compl明显下降,T2时两组Raw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氨溴索组患者Ppeak和Pplat明显降低,T2~T4时Compl明显升高,T3时Raw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PETCO2在T1~T3均明显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前应用氨溴索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气腹后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提高肺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腹腔镜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悦 韩建民 +1 位作者 吴文浩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2-552,共1页
例1,男,40岁,体重70 kg,因间断心慌气短4年入院。11年前患心肌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气短,劳动后症状加重,无咳嗽、咳痰、咳血,无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水肿史。1年前口服"阿司匹林"后症状缓解。ECG示房颤及ST-T异常。胸片示心胸比率... 例1,男,40岁,体重70 kg,因间断心慌气短4年入院。11年前患心肌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气短,劳动后症状加重,无咳嗽、咳痰、咳血,无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水肿史。1年前口服"阿司匹林"后症状缓解。ECG示房颤及ST-T异常。胸片示心胸比率0.62,心影轻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房颤 胸腔镜 麻醉 治疗 ST-T异常 心慌气短 症状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中硫酸镁对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立宁 薄立军 +2 位作者 边庆虎 冯巧荣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药物平均每小时用量及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或Ⅱ级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A组给予15%硫酸镁,B组给予生理盐水。记录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平均每小时用...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药物平均每小时用量及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或Ⅱ级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A组给予15%硫酸镁,B组给予生理盐水。记录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平均每小时用量和恢复时间。结果 A组丙泊酚起效时间为(226.9±94.2)s,明显短于B组的(292.5±84.9)s(P<0.01);A组维库溴铵起效时间为(329.0±56.8)s,明显短于B组的(366.1±69.0)s(P<0.05)。A组丙泊酚平均每小时用量为(8.1±1.3)mg·kg-1.h-1,明显少于B组的(9.8±1.4)mg·kg-1.h-1(P<0.01)。A组维库溴铵平均每小时用量为(132.4±53.0)μg.kg-1.h-1,明显少于B组的(179.9±37.6)μg.kg-1.h-1(P<0.01);A组丙泊酚恢复时间为(13.5±2.9)min,明显长于B组的(10.0±3.2)min(P<0.05)。A组维库溴铵恢复时间为(21.9±4.5)min,明显长于B组的(19.4±5.1)min(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能使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起效快,在同样的麻醉深度下,应用硫酸镁能使丙泊酚和维库溴铵平均每小时用量减少,并可延长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丙泊酚 维库溴铵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荣田 刘海涛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心脏手术 麻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应用雷米芬太尼实施“快通道”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彦玲 董振明 赵沛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快通道” 雷米芬太尼 麻醉应用 临床观察 OPCABG 血液动力学 心脏外科 早期拔管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rtagener综合症麻醉1例
14
作者 徐雪 张韫辉 +1 位作者 张惠军 张晓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45-3945,共1页
患儿男,12岁,体重25kg。因间断性咳嗽伴咳痰10余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口唇紫绀.杵状指.呼吸三凹症,胸骨右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叩过清音,全肺呼吸音低,散在广泛哮鸣音。检查:
关键词 Kartagener综合症 麻醉 肺呼吸音 间断性 杵状指 收缩期 哮鸣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监测下的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红转 刘雅 康荣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观察多重监测下的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重监测组(M组)和常规监测组(R组),每组50例。M组通过调节麻... 目的观察多重监测下的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重监测组(M组)和常规监测组(R组),每组50例。M组通过调节麻醉药物使麻醉深度指数(NTI)维持在37~56,rSO2>50%或不低于基础值的20%,根据TOF值输注肌松药物;R组术中由麻醉医师根据监护仪指标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及肌松药物的输注速率。于术前1d、术后1、3、7d、1个月和3个月采用MMSE量表评估认知功能,记录术后7d、1个月和3个月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情况。记录术毕至呼唤睁眼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和术毕至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单位时间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1h(T1)、术毕(T2)、术后24h(T3)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和Aβ1-42蛋白含量。结果 M组术后1d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8%vs.22%,P<0.05)、术后3d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2%vs.16%,P<0.05)。术后7d和1个月、3个月两组POCD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小于R组[(3.3±0.8)mg·kg^(-1)·h^(-1) vs.(3.7±0.7)mg·kg^(-1)·h^(-1),P<0.05],顺式阿曲库铵用量明显小于R组[(104±47)μg·kg^(-1)·h^(-1) vs.(124±68)μg·kg^(-1)·h^(-1),P<0.05],术毕至呼唤睁眼时间[(10±3)min vs.(16±6)min,P<0.01]、拔管时间[(13±3)min vs.(22±7)min,P<0.01]和定向力恢复时间[(17±4)min vs.(27±9)min,P<0.01]均明显短于R组。与T0时比较,T1、T2时M组和T1~T3时R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T_1~T_3时M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R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Aβ1-4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重监测下的全凭静脉麻醉可减轻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神经损伤,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但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麻醉监测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抑制利多卡因致大鼠惊厥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春平 张山 +1 位作者 刘红梅 韩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及硫喷妥钠拮抗利多卡因致大鼠惊厥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250±20)g,随机均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C组)、利多卡因组(L组:利多卡因4mg·kg-1·min-1)、利多卡因...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及硫喷妥钠拮抗利多卡因致大鼠惊厥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250±20)g,随机均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C组)、利多卡因组(L组:利多卡因4mg·kg-1·min-1)、利多卡因+丙泊酚组(P组:利多卡因+丙泊酚12.5mg/kg)、利多卡因+依托咪酯组(E组:利多卡因+依托咪酯1.85mg/kg)、利多卡因+咪达唑仑组(M组:利多卡因+咪达唑仑0.65mg/kg)和利多卡因+硫喷妥钠组(T组:利多卡因+硫喷妥钠30.85mg/kg),惊厥后2h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分离双侧海马,一侧用于检测c-fos阳性细胞蛋白的表达。另一侧用于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除C组外,其它五组大鼠均出现了惊厥,给予静脉麻醉药抑制惊厥,五组惊厥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E、M和T组c-fos阳性细胞表达、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P、E、M和T组c-fos阳性细胞表达、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降低于L组(P<0.05);M、T组c-fos阳性细胞表达、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P、E组(P<0.05)。结论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丙泊酚、依托咪酯及硫喷妥钠均可有效抑制利多卡因致惊厥作用,其中咪达唑仑与硫喷妥钠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惊厥 一氧化氮 c-fos静脉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雪 梁治 +1 位作者 董秋月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5-1236,共2页
围术期应激反应一直被临床关注,术前评估属困难气道的患者由于其气道的不可控陛限制了麻醉诱导药物的应用,因此插管期间的高应激反应不能完全避免。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困难气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插管时应激反应的... 围术期应激反应一直被临床关注,术前评估属困难气道的患者由于其气道的不可控陛限制了麻醉诱导药物的应用,因此插管期间的高应激反应不能完全避免。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困难气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应激反应 困难气道 经鼻插管 患者 麻醉诱导药物 纤维支气管镜 临床用药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2
18
作者 李晓松 刘海涛 +1 位作者 任建军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连续输注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CPB心内直视矫治手术患儿3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接受初始剂量为1.0μg/kg的右美托咪...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连续输注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CPB心内直视矫治手术患儿3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接受初始剂量为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给药时间大于10min),随后以0.5~1.0μg·kg-1·h-1的速度维持直至手术结束,C组则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10min(T1)及15min(T2)、切皮后(T3)、锯胸骨后(T4)、停CPB后(T5)、手术结束时(T6)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分别于T0、T4~T6时检测血糖(Glu)、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减慢,SBP、DBP及MAP明显降低,以T2时降低最为显著(P<0.05)。与T0时比较,T4~T6时两组的Glu、Cor、NE及E浓度显著增加(P<0.05),并以T5时升高最为显著,但与C相比较,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连续输注能够缓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PB心内直视手术时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减轻心内直视手术和CPB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的焦虑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静 张文真 +3 位作者 何向群 王丽丽 刘广召 徐素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产妇的焦虑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90例,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 (HAS)、汉密顿抑郁量表 (HDS)定每位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试验组 35例: 其中试验组Ⅰ (轻度焦虑组)23... 目的:探讨产妇的焦虑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90例,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 (HAS)、汉密顿抑郁量表 (HDS)定每位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试验组 35例: 其中试验组Ⅰ (轻度焦虑组)23例、试验组Ⅱ (中重度焦虑组)12例;对照组(无焦虑组)55例,两组产妇均无抑郁症状(HDS<8分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末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等情况。结果: 90例产妇焦虑发生率39%。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镇痛效果及焦虑降低程度差、活跃期缩短差、潜伏期延长、血E及NE水平明显增高 (P<0. 01)。结论:产妇的焦虑程度影响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因此,应以人为本,产前充分估测产妇的焦虑程度,采取个体化综合性分娩镇痛,以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焦虑程度 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镇痛效果 去甲肾上腺素 分娩方式 潜伏期延长 抑郁状态 抑郁症状 第一产程 产妇焦虑 以人为本 产科质量 对照组 试验 初产妇 中重度 发生率 程度差 活跃期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联合托烷司琼预防甲状腺术后头痛及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艳 汪业铭 +2 位作者 王丽 李福龙 黄立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5-1026,共2页
甲状腺手术术后头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原因可能与甲状腺手术中的体位有关,术中颈过伸、肩高头低使椎动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发生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本研究观察甘露醇联合托烷司琼对甲状腺术后头痛及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资... 甲状腺手术术后头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原因可能与甲状腺手术中的体位有关,术中颈过伸、肩高头低使椎动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发生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本研究观察甘露醇联合托烷司琼对甲状腺术后头痛及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恶心呕吐 术后头痛 托烷司琼 预防效果 甘露醇 临床观察 静脉回流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