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转化生长因子β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庞晓璐 王丽丽 +3 位作者 孟凡茹 王莉华 王东 高志英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2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CBP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38例行CBP治疗的患者,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其中16例患者有...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CBP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38例行CBP治疗的患者,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其中16例患者有明确感染证据(SEPSIS组),22例无感染证据(SIRS组)。均行CBP治疗(单次治疗时间>20小时),分别于治疗0、5、10、15、20小时留取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I测定(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TGF-β的浓度,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CD3+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CD4+CD25+T细胞亚群,并观察治疗过程中TGF-β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变化。同时于治疗0、10、20小时对患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①TGF-β于治疗0、5、10、15、20小时的值分别为SIRS组:(70±20)ng/L、(130±17)ng/L、(100±18)ng/L、(115±20)ng/L、(110±22)ng/L,SEPSIS组:(75±32)ng/L、(100±19)ng/L、(70±27)ng/L、(74±28)ng/L、(75±28)ng/L,两组均表现为CBP治疗早期(5小时)一过性快速升高(P<0.05),尔后下降,维持在一定水平,SEPSIS组较SIRS组为低(P<0.05)。②CBP治疗0、5、10、15、20小时SIRS组CD3+淋巴细胞为:(42±12)%、(58±11)%、(64±13)%、(62±13)%、(55±10)%;CD4+T细胞为:(20±8)%、(28±6)%、(32±10)%、(34±8)%、(36±8)%;SEPSIS组CD3+淋巴细胞为:(68±9)%、(71±10)%、(72±11)%、(77±12)%、(85±4)%、CD4+T细胞为:(35±11)%、(43±8)%、(44±9)%、(46±13)%、(48±8)%,CD3+淋巴细胞与CD4+T细胞亚群于两组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趋势(SIRS组CD3+,但SIRS组升高速度更快,在治疗后5小时即出现明显升高(P<0.01),10、15、20小时一直保持升高的状态(P<0.01)。而SEPSIS组CD3+T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升高的状态直至治疗后20小时才明显出现(P<0.05)。③T淋巴细胞CD4+CD25+亚群在两组均表现逐渐升高(SIRS组0、20小时CD4+CD25+T细胞为:(28±7)%、(39±11)%,SEPSIS组0、20小时CD4+CD25+T细胞为:(20±11)%、(29±6)%,治疗20小时与0小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SEPSIS组患者年龄较高,病情较重合并症较多,在治疗前其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SIRS组,19±3vs 11±3,P<0.01)。CBP治疗后两组均呈现APACHEⅡ评分逐渐下降状态,10小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15±4vs 8±3,P<0.01),提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SIRS/SEPSIS患者于高容量血液滤过(HV-CVVH)或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HV-CVVHDF)治疗早期TGF-β分泌均明显升高,这与血液与透析膜间相互反应,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GF-β增多有关,而增高的TGF-β并未加重患者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对提高SEPSIS患者免疫系统的活性是有益的,对机体具有代偿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转化生长因子Β 肾透析 脓毒症 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度河北省城乡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亚玲 吴广礼 +3 位作者 高志英 王保兴 刘冰 徐金升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分析2013年度河北省新增177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年龄、原发病因、地域分布等情况,探讨影响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3年1月1日~12月河北省所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网上直报的... 目的分析2013年度河北省新增177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年龄、原发病因、地域分布等情况,探讨影响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3年1月1日~12月河北省所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网上直报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各种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透析患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完成。结果 1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中农村人口为1032人,占58.27%;城市人口为739人,占41.73%。2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集中在45~64岁和20~44岁。农村、城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均集中在45~64岁和20~44岁,平均年龄分别为50.61±15.18岁vs.55.28±15.76岁(P〈0.01)。3 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前3位的原发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农村、城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前3位原发病因均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4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所使用的血管通路中,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居于第1位,占60.19%,其次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占33.84%。农村新增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占65.80%,自体动静脉内瘘占28.32%。城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占52.16%,自体动静脉内瘘占41.76%。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增加的主要原因。农村血液透析患者发病较早、原发病因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血管通路中以临时中心静脉置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原发病 流行病学 农村 城市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乳酸酸中毒12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丽丽 张力 王巧俐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3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酸中毒 乳酸性 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抢救重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莉华 庞晓璐 赵文静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8期1610-1612,共3页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莉华 马慧鹏 高原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营养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55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左卡尼汀小剂量治疗组(B组)及大剂量治疗组(C组)。治疗组除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透析治疗外,在每次透析结束时B组...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营养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55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左卡尼汀小剂量治疗组(B组)及大剂量治疗组(C组)。治疗组除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透析治疗外,在每次透析结束时B组给予左卡尼汀1.0 g,C组则给予左卡尼汀2.0 g静脉注射,随访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末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并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结果A组第1、3个月时MDA较透析前增加,(4.72±0.05)nmol/L、(4.81±0.07)nmol/L vs(4.62±0.06)nmol/L(P<0.05),第3个月末时GSHPx降低,(72.02±2.05)μmol/L vs(74.62±1.46)μmol/L(P<0.05),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第1、3个月时MDA明显低于A组,(4.29±0.09)nmol/L vs(4.72±0.05)nmol/L;(3.86±0.06)nmol/L vs(4.81±0.07)nmol/L(P<0.01),GSHPx、NO则显著增高,(83.49±0.93)μmol/L vs(73.55±0.51)μmol/L,(92.11±1.62)μmol/L vs(72.02±2.05)μmol/L,(60.26±0.99μmol/L vs(52.82±1.30)μmol/L,(64.24±1.72)μmol/L vs(49.91±1.19)μmol/L(P<0.05);在第3个月时,患者的Hb,Al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94.74±1.64)g/L vs(86.96±4.16)g/L,(40.25±0.89)g/L vs(37.66±0.46)g/L(P<0.05);C组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营养状态,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可能有延缓血管粥样硬化的作用,且以大剂量效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氧化性应激 丙二醛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一氧化氮 左卡尼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丽丽 王莉华 +2 位作者 庞晓璐 王绵 刘品力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4期2138-2141,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vaspin的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测定血脂、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指标,并抽血测定血清vaspin、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BG)...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vaspin的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测定血脂、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指标,并抽血测定血清vaspin、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B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根据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8例和非糖尿病组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0.91±0.36)μg/L vs(1.15±0.31)μg/L(P<0.01)。②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两组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7±0.38)μg/L vs(0.97±0.34)μg/L(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vaspin除与BUN、Cr、UA、WHR相关外,尚与性别有关(r=-0.294、-0.284、-0.278、-0.375、0.244,P<0.05),其中,女性vaspin水平高于男性(1.11±0.38)μg/L vs(0.93±0.33)μg/L(P<0.05)。vaspin与HOMA-IR、FIns、FBG、年龄、BMI则没有相关性(r=-0.098,-0.146,0.049,-0.095、-0.182,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存在有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血清vaspin水平下降,与肾功能相关,但与胰岛素抵抗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透析 血清vaspin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丽 刘品力 +1 位作者 王莉华 庞晓璐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营养不良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两组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甘油三脂(TG)、...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营养不良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两组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Alb)、总蛋白(TP)及RBP4的浓度,分析RBP4与所测定指标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P、Alb、TC、HDL-C、LDL-C的水平是降低的,TP(64.33±4.42)g/L vs(70.25±4.94)g/L,Alb(38.98±6.07)g/L vs(45.23±7.67)g/L,TC(4.20±1.83)mmol/L vs(5.29±1.09)mmol/L,HDL-C(1.37±0.52)mmol/Lvs(1.62±0.43)mmol/L,LDL-C(2.99±1.02)mmol/L vs(4.08±1.14)mmol/L(均P<0.01)。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RBP4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3.58±5.42)μg/L vs(32.42±6.71)μg/L,且与BUN、Cr、UA呈正相关(r=0.651、0.671、0.449,P<0.01),与HDL-C、Alb呈负相关(r=-0.289、-0.249,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有营养不良及脂代谢紊乱,RBP4可能参与营养不良及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营养不良 脂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莉华 张丽 王晓玲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55例MHD 0.5年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左卡尼汀小剂量治疗组(B组)及大剂量治疗组(C组)。治疗组除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透析治疗外,在每次透析结束...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55例MHD 0.5年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左卡尼汀小剂量治疗组(B组)及大剂量治疗组(C组)。治疗组除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透析治疗外,在每次透析结束时B组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C组则给予2.0 g静脉注射,随访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末患者的血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表达。结果A组1、3个月末时CRPI、L-6较透析前增加,(8.93±0.23)g/L,(9.44±0.27)g/L vs(8.67±0.38)g/L;(87.97±0.82)μg/L,(90.59±0.70)μg/L vs(86.75±1.52)μg/L(P<0.05),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NO略有下降(P<0.05)。B组在1个月时CRPI、L-6较治疗前有所下降,3个月末则有明显下降,(6.60±0.11)g/L vs(8.82±0.21)g/L;(76.82±1.74)μg/Lvs(87.01±1.81)μg/L(P<0.01),在第3个月时,患者的Hb,ALB及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94.74±1.64)g/L vs(86.96±4.16)g/L;(40.25±0.89)g/L vs(37.66±0.46)g/L;(64.24±1.72)μmol/L vs(55.95±0.98)μmol/L(P<0.05),C组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抑制CRP、IL-6的产生,使NO水平升高,减轻MHD患者慢性炎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可能有延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炎症 左卡尼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变化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丽 王巧俐 王莉华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8期1591-1593,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48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尿素氮(BUN)、肌酐(Cr)...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48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脂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UN、Cr、UA、FIns、FPG和HOMA-IR水平升高,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BUN(24.9±5.8)mmol/L vs(5.0±1.6)mmol/L(P<0.05);Cr(820±222)μmol/L vs(73±17)μmol/L(P<0.05);UA(397±96)μmol/L vs(298±79)μmol/L(P<0.05);FIns(16±11)mU/L vs(11±5)mU/L(P<0.05);FPG(6.1±1.6)mmol/L vs(5.1±0.6)mmol/L(P<0.05);HOMA-IR 4.3±3.2vs 2.4±1.2(P<0.05);TC(4.2±1.2)mmol/L vs(5.3±1.1)mmol/L(P<0.05);HDL-C(1.3±0.5)mmol/L vs(1.6±0.4)mmol/L(P<0.01);LDL-C(3.0±1.0)mmol/L vs(4.1±1.1)mmol/L(P<0.05)。在观察组,TC与FPG呈负相关(r=-0.3482,P<0.05);HDL-C与FIns呈负相关(r=-0.2603,P<0.05);LDL-C与FPG呈负相关(r=-0.3289,P<0.05),而对照组仅TG与FPG、HOMA-IR呈正相关(r=0.371,0.368,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脂代谢紊乱,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志英 王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8期449-451,共3页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相对分子质量257.2,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不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对金属有腐蚀性。百草枯是对人有较强毒性的除草剂。由于其...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相对分子质量257.2,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不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对金属有腐蚀性。百草枯是对人有较强毒性的除草剂。由于其中毒致死量小、无特效解毒剂、常规对症治疗效果极差,故死亡率居高不下。百草枯中毒的特征性改变是肺损伤,早期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肺泡内出血水肿,晚期则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纤维化,这是PQ中毒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本文对近年来PQ中毒肺损伤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治疗效果 损伤机制 肺损伤 肺泡内出血 相对分子质量 肺泡上皮细胞 肺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配合床旁血滤治疗产后溶血性尿毒症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丽 史健 庞晓璐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586-1586,共1页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