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生存情况、预后影响因素及复发的防治,探讨免疫重建、人类白细胞抗原丢失等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行allo-HSCT后复发的47例恶性血...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生存情况、预后影响因素及复发的防治,探讨免疫重建、人类白细胞抗原丢失等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行allo-HSCT后复发的4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同胞HLA全合移植(MSD)20例,亲缘单倍体移植(HID)26例,非血缘HLA全合移植(MUD)1例,对可能影响复发后总生存率(PROS)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移植后Ⅱ-Ⅳ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4%和10.6%,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率为31.9%。HID组Ⅱ-Ⅳ度aGVHD、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2.3%、11.5%,全合(MD)组分别为38.1%、9.5%(P=0.579,P=1.000),两组cGVHD发生率分别为34.6%、28.6%(P=0.659)。移植后30 d NK细胞绝对值计数>190 cells/μl的患者比≤190 cells/μl的患者PROS高(P=0.021)。全部患者移植后1、3年PROS分别为68.1%、28.4%,HID组分别为78.9%、40.3%,MD组分别为54.4%、14%(P=0.0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Ⅱ-Ⅳ度aGVHD、复发时间<3个月是影响PRO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allo-HSCT后复发患者行单倍体移植疗效比全相合移植好,移植后30 d NK细胞绝对值计数高可提高PROS,移植后发生Ⅱ-Ⅳ度aGVHD、复发时间<3个月对移植后复发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预后意义。展开更多
基因调控、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胞内药物有效浓度的降低、DNA损伤的修复障碍、基因的突变及异常表达、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等均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多...基因调控、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胞内药物有效浓度的降低、DNA损伤的修复障碍、基因的突变及异常表达、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等均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ten gene,PTEN)是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主要通过抑制PI3K/Akt/mTOR(mammalian targetof rapamycin,mTOR)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化疗耐药。因此,上调野生型PTEN的表达,或使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提高传统化疗的疗效。展开更多
为了研究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ecombinanat mutant human TRAIL,rmhTRAIL)单用及与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以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作对照,采用MTT法检测体...为了研究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ecombinanat mutant human TRAIL,rmhTRAIL)单用及与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以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作对照,采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的U937、K562白血病细胞株在rmhTRAIL单用和联合DNR作用下增殖的抑制效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DNR处理前后白血病细胞TRAIL死亡受体和诱杀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mhTRAIL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有较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DNR与TRAIL联合对抑制肿瘤细胞具有协同性,与各药单独使用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DNR作用后,U937、K562细胞的死亡受体DR4、DR5水平上调,而两种诱杀受体DcR1、DcR2表达未受影响。结论在体外rm-hTRAIL单用或与DNR联用均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rmhTRAIL与DNR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有协同作用,其诱导机制可能与U937、K562细胞死亡受体DR4、DR5表达水平上调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生存情况、预后影响因素及复发的防治,探讨免疫重建、人类白细胞抗原丢失等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行allo-HSCT后复发的4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同胞HLA全合移植(MSD)20例,亲缘单倍体移植(HID)26例,非血缘HLA全合移植(MUD)1例,对可能影响复发后总生存率(PROS)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移植后Ⅱ-Ⅳ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4%和10.6%,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率为31.9%。HID组Ⅱ-Ⅳ度aGVHD、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2.3%、11.5%,全合(MD)组分别为38.1%、9.5%(P=0.579,P=1.000),两组cGVHD发生率分别为34.6%、28.6%(P=0.659)。移植后30 d NK细胞绝对值计数>190 cells/μl的患者比≤190 cells/μl的患者PROS高(P=0.021)。全部患者移植后1、3年PROS分别为68.1%、28.4%,HID组分别为78.9%、40.3%,MD组分别为54.4%、14%(P=0.0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Ⅱ-Ⅳ度aGVHD、复发时间<3个月是影响PRO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allo-HSCT后复发患者行单倍体移植疗效比全相合移植好,移植后30 d NK细胞绝对值计数高可提高PROS,移植后发生Ⅱ-Ⅳ度aGVHD、复发时间<3个月对移植后复发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预后意义。
文摘基因调控、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胞内药物有效浓度的降低、DNA损伤的修复障碍、基因的突变及异常表达、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等均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ten gene,PTEN)是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主要通过抑制PI3K/Akt/mTOR(mammalian targetof rapamycin,mTOR)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化疗耐药。因此,上调野生型PTEN的表达,或使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提高传统化疗的疗效。
文摘为了研究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ecombinanat mutant human TRAIL,rmhTRAIL)单用及与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以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作对照,采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的U937、K562白血病细胞株在rmhTRAIL单用和联合DNR作用下增殖的抑制效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DNR处理前后白血病细胞TRAIL死亡受体和诱杀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mhTRAIL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有较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DNR与TRAIL联合对抑制肿瘤细胞具有协同性,与各药单独使用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DNR作用后,U937、K562细胞的死亡受体DR4、DR5水平上调,而两种诱杀受体DcR1、DcR2表达未受影响。结论在体外rm-hTRAIL单用或与DNR联用均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rmhTRAIL与DNR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有协同作用,其诱导机制可能与U937、K562细胞死亡受体DR4、DR5表达水平上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