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敲低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温军业 张浚琪 +2 位作者 任行 张海强 叶学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8-1134,共7页
目的 探究靶向叶酸受体α(FRα)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敲低型T细胞(si-PD-1-CAR-T)对肝癌细胞的清除能力。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FRα抗原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α表达与肝癌患者... 目的 探究靶向叶酸受体α(FRα)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敲低型T细胞(si-PD-1-CAR-T)对肝癌细胞的清除能力。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FRα抗原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α表达与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分别将编码靶向FRα抗原的CAR结构的mRNA及mRNA联合靶向PD-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使用电穿孔仪转导入T细胞,制备FRα-CAR-T和si-PD-1-CAR-T。流式细胞术分析FRα-CAR的表达效率和PD-1的敲低效率。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JHH-1和HepG2,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FRα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将FRα-CAR-T、si-PD-1-CAR-T及空载体转导的T细胞(Mock T)作为效应细胞,JHH-1和HepG2作为靶细胞,CCK-8法检测在不同效靶比(1∶1、2.5∶1、5∶1、10∶1、20∶1)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效应细胞与靶细胞(10∶1)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的分泌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患者生存差异。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FOLR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OLR1高表达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FOLR1低表达者(P=0.013)。将m RNA转导入T细胞后,FRα-CAR在CAR-T和si-PD-1-CAR-T中的表达率可达89.8%和84.7%,使用m RNA和si RNA共转染可将T细胞的PD-1下调并维持至少7天的PD-1低表达状态。FRα抗原在JHH-1细胞中表达率为100%,而在Hep G2细胞中呈阴性表达。CCK-8结果显示,si-PD-1-CAR-T对JHH-1细胞杀伤效率显著高于FRα-CAR-T细胞(P<0.05);ELISA结果显示,FRα-CAR-T细胞与JHH-1细胞共培养时,IL-2分泌量较Mock T细胞显著增加[(1 032.50±135.90) pg/mL vs (50.26±7.87) pg/mL,P<0.001],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1 430.56±184.20) pg/mL vs (89.05±11.26) pg/mL, P<0.001];si-PD-1-CAR-T与JHH-1细胞共培养后,IFN-γ和IL-2的释放水平较FRα-CAR-T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结论 FRα是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敲低T细胞PD-1可显著提高FRα-CAR-T在体外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 叶酸盐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问题分析及措施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彦平 吴爱须 张丽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肠内营养 鼻肠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肿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失调与CD4^+CD25^+T细胞失衡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马云龙 郑峥 +4 位作者 李保东 谢绍建 李桂馨 薛平 蔡建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1-464,466,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GI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和CD4+CD25+T细胞(Tregs)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和手术的关系。方法:收集早期胃肠癌(Ⅰ/Ⅱ期)患者术前、术后第7天以及晚期癌(Ⅲ/Ⅳ期)患者外...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GI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和CD4+CD25+T细胞(Tregs)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和手术的关系。方法:收集早期胃肠癌(Ⅰ/Ⅱ期)患者术前、术后第7天以及晚期癌(Ⅲ/Ⅳ期)患者外周血,以健康成人外周血为对照。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s),流式细胞术(FACS)分别检测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PBMCs经贴壁法分离提取DCs,经rhGM-CSF、rhIL-4体外扩增培养至第5天,获得未成熟DCs(imDCs),FACS检测表型;imDCs经rhTNF-α诱导培养至第7天,获得成熟DCs(mDCs),MTT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mDCs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时m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晚期胃肠癌患者imDCs表型HLA-DR、CD80及CD86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和早期癌患者(P<0·01);早期胃肠癌术后第7天患者imDCs表型HLA-DR及CD86表达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5)。晚期胃肠癌患者mDCs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及分泌IFN-γ的能力与健康成人相比均有所减弱(P=0·073,P=0·182)CD4+T细胞中Tregs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和早期癌患者(P<0·001);早期胃肠癌患者术后Tregs比例略低于术前(P=0·148)及健康成人(P=0·068)。HLA-DR、CD86表达与Tregs比例呈负相关性。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尤其晚期和术后患者外周血DCs功能失调以及Tregs失衡可能和机体抗肿瘤细胞免疫耐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树突状细胞 CD4^+CD25^+T细胞 表型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占学 李卫泊 +3 位作者 张海强 范占彬 李桂馨 宋伟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86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腹腔镜辅助手术,46例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86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腹腔镜辅助手术,46例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出血少[(226.6±49.5)ml vs.(305.3±29.3)ml,t=-9.107,P=0.000],术后排气早[(2.2±0.8)d vs.(3.4±0.9)d,t=-6.476,P=0.000],术后并发症少[0(0/40)vs.15%(7/46),P=0.013],住院时间短[(9.1±1.6)d vs.(12.5±1.6)d,t=-9.987,P=0.000]。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优势较开腹手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 剖腹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31例报告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保军 宋伟庆 +3 位作者 阎庆辉 蔡建辉 王凤安 张玉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的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TEP)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8月,在全麻下行改良TEP31例。用一次性吸引器头的塑料外套管对手术区域的腹膜前间隙进行初... 目的评价改良的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TEP)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8月,在全麻下行改良TEP31例。用一次性吸引器头的塑料外套管对手术区域的腹膜前间隙进行初步分离,再将国产单腔气囊导管小心置入腹膜外间隙,充气扩张建立腹膜外间隙。术中不固定补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9.8±21.8)min,术中出血量(7.6±4.2)ml,术后住院时间(2.6±1.3)d。术中腹膜破裂5例,术后阴囊积液2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31例随访1~7个月,(4.2±2.4)月,未见复发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改良TEP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症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玮 蔡建辉 +3 位作者 马毓梅 徐素欣 郝桂敏 李晓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54只85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20只);②PCOS组(17只);③二甲双胍治疗组(17只)。其中后两组先参照...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54只85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20只);②PCOS组(17只);③二甲双胍治疗组(17只)。其中后两组先参照Poretsky等的方法复制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别喂服安慰剂或二甲双胍,14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对照组、PCOS组及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中GLUT4和INS-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组GLUT4表达显著高于PCOS组(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INS表达较PCO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无GLUT4的表达,INS和INS-R表达情况与腺上皮相似。结论:P-COS大鼠子宫内膜GLUT4表达减少和子宫内膜的I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体4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 胰岛素抗药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评价直肠癌浆膜面浸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韩帅 李彩英 +2 位作者 张国建 德杰 柳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05-908,共4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直肠癌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探讨影响直肠癌浆膜面浸润的相关因素方法:64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33岁~81岁,平均56.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观察肿块大小、形态、淋巴结肿大情况;54例...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直肠癌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探讨影响直肠癌浆膜面浸润的相关因素方法:64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33岁~81岁,平均56.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观察肿块大小、形态、淋巴结肿大情况;54例行三期动态强化扫描:按照强化程度分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直肠癌浆膜面浸润的相关性。结果:全组病例浆膜面浸润率为70%;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癌肿浆膜面的浸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强化差值、侵犯肠管周径、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CT分型、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癌肿CT、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分化程度等均可影响肿瘤浆膜面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多层螺旋CT 浆膜面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中COX-2、hMLH1、hMSH2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韦金英 韩彩丽 +3 位作者 宋伟庆 张轶华 陈怡 刘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卫星不稳定(MSI)结直肠癌中的环氧化酶-2(COX-2)、hMLH1和hMSH2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法检测42例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MSI存在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癌旁正常组织、MSI及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标本COX-2... 目的观察微卫星不稳定(MSI)结直肠癌中的环氧化酶-2(COX-2)、hMLH1和hMSH2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法检测42例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MSI存在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癌旁正常组织、MSI及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标本COX-2、hMLH1、hMSH2的表达。结果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SI18例,MSS24例。在18例MSI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和hMLH1低表达率分别为61·11%(11/18)、77·78%(14/18),明显高于MSS组(P<0·05)。结论hM-LH1表达降低可能与MSI发生有关。COX-2、hMLH1在MSI和MSS结直肠癌发生途径中起不同的作用。MSI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分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 环氧化酶 错配修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联合DC疫苗对结肠癌体内外抗肿瘤的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云龙 郑铮 +4 位作者 李保东 谢绍建 李桂馨 闫庆辉 蔡建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结肠癌细胞裂解物(TuLy)负载DC(Ly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裸鼠结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常规诱导培养未成熟DC(imDC),并负载TuLy后制备LyDC疫苗。Tα1体外刺激i...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结肠癌细胞裂解物(TuLy)负载DC(Ly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裸鼠结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常规诱导培养未成熟DC(imDC),并负载TuLy后制备LyDC疫苗。Tα1体外刺激imDC、LyDC,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表型变化;ELISA法检测Ly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时,Tα1对LyDC分泌IL-12以及活化T细胞分泌IFN-γ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LyDC经Tα1刺激后所诱导的细胞毒活性的变化。对HT-29结肠癌裸鼠模型行人源化T细胞免疫重建,观察LyDC与Tα1联合应用时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Tα1刺激后的imDC、LyDC表型HLA-DR、CD80、CD86、CD83均上调(P<0.01);Tα1刺激组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和IFN-γ的水平较未刺激组增加(P<0.05,P<0.01);LyDC经Tα1刺激后诱导的CTL细胞毒活性较未经Tα1刺激组增强(P<0.01)。结肠癌裸鼠模型体内的人源化细胞免疫重建成功,在接种HT-29细胞58d后,LyDC+Tα1组和LyDC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0.41%和37.20%,二组之间瘤体积及瘤质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α1可促进DC分化成熟,并能增强LyDC诱导的CD4+Th1细胞反应和CTL的杀伤效应。Tα1与LyDC疫苗联合应用时具有较好的免疫佐剂活性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胸腺肽Α1 结肠肿瘤 人源化模型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诱饵性”寡核苷酸抑制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TLR4、IL-8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晓云 李彬 +1 位作者 蔡建辉 王凤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4-938,共5页
目的:研究NF-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后,对TLR4、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用LPS(10μg/L)刺激3h后,用脂质体lipofectin2000介导NF-κBdecoyODNs转染6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8;提取细胞mR... 目的:研究NF-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后,对TLR4、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用LPS(10μg/L)刺激3h后,用脂质体lipofectin2000介导NF-κBdecoyODNs转染6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8;提取细胞mRNA,经RT-PCR法检测TLR4 mRNA、IL-8 mRNA的表达。并设对照组、ScrambledODNs组、lipofectin2000组进行比较。结果:LPS刺激后TLR4 mRNA、IL-8 mRNA和IL-8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用NF-κBdecoy寡核苷酸干预,可以明显抑制TLR4 mRNA、IL-8 mRNA和IL-8的表达。而ScrambledODNs组和转染剂lipofectin2000组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NF-κBdecoyODNs有望成为治疗IBD的一种新型基因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寡核苷酸类 脂多糖类 SW480细胞 受体 Toll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托蒽醌通过诱导钙网蛋白的表达抑制黑素瘤的生长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峻岭 李卫泊 +5 位作者 谢绍建 李冬斌 田青 王英霞 薛平 蔡建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对黑素瘤B16细胞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表达CRT的B16细胞膜抗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机制。方法:不同剂量MIT处理B16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B16细胞CRT的表达。以B16细胞建立小鼠...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对黑素瘤B16细胞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表达CRT的B16细胞膜抗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机制。方法:不同剂量MIT处理B16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B16细胞CRT的表达。以B16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用不同剂量的MIT治疗荷瘤小鼠,观察MIT对黑素瘤生长及肿瘤组织中CRT表达的影响。制备B16细胞膜蛋白和MIT处理后B16细胞膜蛋白作为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移植瘤组织内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脾脏中CD4+、CD8+T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MIT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B16细胞表面CRT的表达,对照组B16细胞表面CRT为(29.40±3.57)%,高剂量MIT处理组为(72.20±2.94)%(P<0.05);MIT促进移植瘤组织中CRT的表达,对照组为(3.21±1.37),高剂量MIT组为(9.17±1.06)(P<0.05)。MIT有效抑制小鼠黑素瘤的生长(P<0.05,P<0.01)。与B16细胞膜蛋白疫苗相比,高表达CRT的MIT-B16细胞膜蛋白疫苗可明显上调小鼠黑素移植瘤组织中的DCs和T细胞的数量,以及脾脏细胞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P<0.05)。结论:MIT能够上调CRT在B16细胞表面的表达,高表达CRT的B16细胞膜蛋白疫苗能够提高肿瘤组织中浸润DCs和T细胞的数量,抑制黑素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米托蒽醌 钙网蛋白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结直肠癌肠道准备时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亚丽 李彦平 +1 位作者 张玉荣 邱少凡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6期67-67,共1页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对肠道免疫屏障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口服甘露醇行肠道准备。分别观察患者对C...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对肠道免疫屏障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口服甘露醇行肠道准备。分别观察患者对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C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作为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能减轻肠道免疫屏障组织损伤,是较为安全的一种肠道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甘露醇 肠道准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应用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过继免疫治疗的抗黑色素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卫泊 尹昱 +2 位作者 张峻岭 谢绍建 蔡建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循环应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荷瘤鼠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及联合细胞毒性T细胞(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际抗瘤效果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接种瘤细胞制备黑色素瘤荷瘤鼠模型;腹腔注射CTX,每隔7天给药一次,... 目的:观察循环应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荷瘤鼠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及联合细胞毒性T细胞(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际抗瘤效果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接种瘤细胞制备黑色素瘤荷瘤鼠模型;腹腔注射CTX,每隔7天给药一次,共3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制备肿瘤抗原特异性的CTLs。在腹腔注射CTX后4天,鼠尾静脉注射CTLs,每隔7天治疗一次,共3次。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结果: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荷瘤鼠CD4+CD25+Foxp3+/CD4+比例逐渐升高。循环应用CTX能够延长对Tregs的抑制,维持其在相对较低水平。循环CTX+CTLs疫苗治疗组的抑瘤作用最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未见免疫性白斑等自身免疫病及明显化疗毒副反应。结论:循环应用低剂量CTX能够规律有效地调控Tregs,显著提高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环磷酰胺 黑色素瘤 细胞毒性T细胞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联合阴道造穴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丽娜 张明乐 +4 位作者 杜彦芳 李索林 周保军 林林 黄向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联合阴道造穴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MR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患者65例,其中单孔...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联合阴道造穴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MR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患者65例,其中单孔腹腔镜联合阴道造穴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37例(单孔腹腔镜组),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28例(传统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对性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单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SFI评分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联合阴道造穴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间较传统腹腔镜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阴道造穴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 MRKH综合征 性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红 赵滨 +1 位作者 李艳玲 刘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将105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35例。在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改变体位,Ⅰ组由仰卧位0°改为50°半卧位;Ⅱ组由... 目的探讨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将105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35例。在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改变体位,Ⅰ组由仰卧位0°改为50°半卧位;Ⅱ组由仰卧位0°改为30°半卧位,10min后再将体位改为50°半卧位;Ⅲ组仰卧位0°改变为15°低坡卧位,10min后改为30°半卧位,再10min后改为50°半卧位。分别记录三组患者体位改变前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恶心发生情况。结果体位改变后三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值及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Ⅰ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恶心发生率相对较高;组内比较,Ⅰ组除体温外,其余各项指标体位改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Ⅱ、Ⅲ组各项指标体位改变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逐步改变体位方式(先由0°至30°,10min后再改变至50°)可避免由体位突然改变而引起的生命体征波动,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贲门癌根治术 体位 仰卧位 半卧位 生命体征 恶心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人胃癌皮下移植瘤及细胞免疫功能重建的裸鼠模型构建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保东 付泽娴 +3 位作者 陈小贺 孟繁杰 薛平 蔡建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荷人胃癌皮下移植瘤及细胞免疫功能重建的裸鼠模型构建方法及其特征。方法10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5)腹腔注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HuPBTL)并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对照组(n=5)仅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观察肿瘤潜伏期、成瘤率... 目的探讨荷人胃癌皮下移植瘤及细胞免疫功能重建的裸鼠模型构建方法及其特征。方法10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5)腹腔注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HuPBTL)并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对照组(n=5)仅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观察肿瘤潜伏期、成瘤率和肿瘤体积,流式细胞仪检测裸鼠外周血中人T细胞,MTT法检测实验组鼠脾T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皮下瘤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两组肿瘤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瘤率均为100%。第3周末,两组肿瘤体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鼠外周血中人CD3+、CD4+和CD8+T细胞分别为46.86%±9.14%、31.68%±10.17%和17.91%±1.38%,而对照组鼠外周血中则无人T细胞;当效靶比为20∶1和40∶1时,实验组鼠脾T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分别为15.37%±1.58%和19.86%±2.86%,且随着效靶比增高而增强(P<0.05)。两组荷瘤鼠均无肝、肺转移;胃癌细胞保持亲代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结论采用腹腔注射HuPBTL和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的方法成功构建了人胃癌-HuPBTL-裸鼠模型,能模拟具有一定细胞免疫功能的胃癌患者的荷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 小鼠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健康教育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彦平 吴爱须 张振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5期306-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术后EEN支持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上消化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试验组病人进行有关EN支持知识的强化健康教育,并从方法和时间上进行改进,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掌...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术后EEN支持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上消化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试验组病人进行有关EN支持知识的强化健康教育,并从方法和时间上进行改进,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掌握EN知识的程度和EN支持实施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现的不良问题则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要想保证EEN支持的顺利进行,应对病人进行强化健康教育,使病人和家属了解相关知识,并积极地配合,才能使术后EEN支持得以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 消化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囊空肠导管在胃十二指肠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彦平 吴爱须 +1 位作者 史亚丽 王凤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近年来,营养不良已被公认为是直接影响住院病人的治愈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1-3]。我科对胃十二指肠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人,使用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和相关护理,收到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液囊空肠导管 胃十二指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价值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泽娴 蔡建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1期1799-1801,共3页
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免疫细胞过继治疗作用的一过性和功能抑制成为影响其临床应用的瓶颈,其中CD+4CD+25调节性... 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免疫细胞过继治疗作用的一过性和功能抑制成为影响其临床应用的瓶颈,其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Tcell,Treg)在抑制肿瘤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近年来的肿瘤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吞咽障碍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赫晓慈 宁文杰 +1 位作者 田素斋 李彦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429-432,共4页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吞咽障碍,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感染、吸入性肺炎、死亡等并发症。随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吞咽障碍的高发生率,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吞咽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阿尔兹海默症吞咽障碍的护...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吞咽障碍,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感染、吸入性肺炎、死亡等并发症。随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吞咽障碍的高发生率,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吞咽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阿尔兹海默症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人员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吞咽障碍 评估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