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洗液冲洗鼻腔对内镜鼻窦手术后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河银 何恒胜 +3 位作者 徐鸥 王玉杏 段乃超 路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7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分别应用中药和西药两种不同成分洗液冲洗鼻腔的疗效。方法 75例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于术后随机分成3组,一组用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冲洗鼻腔,一组用鼻可乐洗鼻剂冲洗鼻腔,一组用生理... 目的观察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分别应用中药和西药两种不同成分洗液冲洗鼻腔的疗效。方法 75例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于术后随机分成3组,一组用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冲洗鼻腔,一组用鼻可乐洗鼻剂冲洗鼻腔,一组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冲洗时间均持续到术后3个月,并分别于1、2、3个月在鼻内镜下观察鼻腔黏膜的恢复情况,行患者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手术疗效评估。结果鼻渊通窍颗粒组和鼻可乐洗鼻剂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6,P=0.015),手术疗效评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两组在术后2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差异和手术疗效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内,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鼻可乐洗鼻剂的冲洗效果优于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内窥镜检查 治疗结果 鼻腔冲洗 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 鼻可乐洗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耳石复位治疗 被引量:16
2
作者 田君海 薛海涛 +2 位作者 董凯峰 赵玉玲 路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断方法和半规管耳石复位法对BPPV的治疗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疑似BPPV患者行变位性眼震试验,并对确诊为BPPV的96例患者行耳石...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断方法和半规管耳石复位法对BPPV的治疗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疑似BPPV患者行变位性眼震试验,并对确诊为BPPV的96例患者行耳石复位治疗。结果所有BPPV患者经1~2次耳石复位治疗,症状完全消失者84例(87.5%);眩晕消失但遗有与体位变换无关的头昏、头重脚轻感者12例(12.5%),其中10例头部症状于1周内消失,2例于2周内消失。结论不同类型BPPV在诊断方式上存在差异,耳石复位治疗BPPV安全有效,应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变位性眼震:耳石膜 半规管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p65、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燕 宋冬梅 +4 位作者 崔卫娜 李哲 杨建旺 王建涛 王宝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 p65)、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变应性鼻炎(AR)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 p65)、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变应性鼻炎(AR)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30只FVB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R组及激素干预组,AR组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滴鼻局部激发OVA悬液制备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激素干预组每次激发前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干预。鼻黏膜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和NF-κBp65、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 p65、HIF-1α及VEGF在小鼠鼻黏膜的表达是一致的,AR组均较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13.22、16.79、11.84,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在AR组中,NF-κBp65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r=0.655,P<0.05),HIF-1α与VEGF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698,P<0.05)。结论在炎症、低氧等刺激下,活化的NF-κB p65通过调控HIF-1α的表达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震荡前后大鼠听力及耳蜗形态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文利 路虹 +2 位作者 张颖 张喜琴 韩海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观察脑震荡前后Wistar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s,ABR)阈值及耳蜗形态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撞击前组,撞... 目的观察脑震荡前后Wistar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s,ABR)阈值及耳蜗形态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撞击前组,撞击后30分钟组,撞击后1小时组以及撞击后1天组,各组10只。选用0.5、0.7、1、1.4、2、3、4、6及8kHz共9个频率点进行DPOAE(f2/f1=1.2,L1=65dBSPL,L2=55dBSPL)幅值测试,同时进行ABR阈值检测。并进行耳蜗毛细胞及周围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撞击前测得的ABR反应阈值分别与撞击后30分钟、撞击后1小时及撞击后1天比较,反应阈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POAE测试显示,撞击前分别与撞击后30分钟、1小时和1天比较,在2kHz时其幅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撞击后出现DPOAE幅值下降。这一结果与形态学结果相吻合。结论撞击后DPOAE幅值在频率2kHz时下降,ABR反应阈值和DPOAE检测幅值的改变说明脑震荡对耳蜗外毛细胞有一定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大鼠 耳蜗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建刚 段乃超 贾晓菲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期46-49,53,共5页
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中,咽喉反流(LPR)的诊断及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LPR引起的症状还多依赖于经验性治疗,但有时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本文针对LPR发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目的在于增加对LPR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咽炎 食管炎 消化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及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随访依从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河银 何恒胜 +3 位作者 徐鸥 王玉杏 段乃超 路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调查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并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的术后疗效。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采用电话访谈的方法填写调查量表。结果收回有效量表210份,其中依从性好176例(83.8%),依从性差34例(16.2%);依从性... 目的调查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并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的术后疗效。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采用电话访谈的方法填写调查量表。结果收回有效量表210份,其中依从性好176例(83.8%),依从性差34例(16.2%);依从性与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和医疗费用付费方式相关(P<0.05);依从性差的首要原因是路途遥远;两组的术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为了提高术后疗效,减轻术后并发症,门诊随访依从性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鼻窦炎 病人依从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路虹 杨逸 +3 位作者 徐鸥 张迪 韩海霞 于丽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通过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法观察顺铂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16只豚鼠随机均分为2组。顺铂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顺铂2mg/kg/d;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g/kg/d;用药前后测试听力,处死动物后制作耳蜗标本,透射电镜... 目的通过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法观察顺铂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16只豚鼠随机均分为2组。顺铂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顺铂2mg/kg/d;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g/kg/d;用药前后测试听力,处死动物后制作耳蜗标本,透射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结果ABR:顺铂组听力下降明显,阈值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观察:顺铂组螺旋神经节细胞的细胞器损伤严重,核变形,线粒体肿胀,大量空泡样变,粗面内质网增多,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增厚;对照组螺旋神经节细胞核无变形,核仁基本居中,线粒体结构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顺铂组螺旋神经节有iNOS阳性反应显色,灰度值降低,iNOS活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顺铂可致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并呈iNOS阳性表达,导致听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螺旋神经节细胞 耳蜗 对照组 NOS 毒性作用 听力下降 免疫组化法 升高 腹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生存素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莉晖 单春光 +4 位作者 黄红梅 孙怡君 贾文学 王利军 赵颖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生存素(Survivi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发生、发展及恶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NIP 45例,正常鼻腔黏膜(nasal cavity muco...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生存素(Survivi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发生、发展及恶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NIP 45例,正常鼻腔黏膜(nasal cavity mucosae,NM)10例,NIP组按不同病理分级分为三组,即无不典型增生组25例,伴有不典型增生组11例,恶变组9例,通过免疫组化SP法进行XIAP和Survivin检测。结果 XIAP、Survivin在NM、NIP组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UXIAP=76.000,PXIAP<0.001;Usurvivin=150.000,Psurvivin=0.036),在NIP不同病理分级中,组织分化程度越低,XIAP与Survivin阳性表达强度越高,无不典型增生组及恶变组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XIAP与Survivin表达正相关(rs=0.375,P=0.011)。结论XIAP和Survivin与NIP的发病及恶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 鼻腔 鼻窦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任秀敏 张燕 +1 位作者 段乃超 杨彦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1-454,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5例鼻息肉患者,以同期手术的6例鼻中隔偏曲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5例鼻息肉患者,以同期手术的6例鼻中隔偏曲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激素治疗前、后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激素治疗前,Eotaxin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及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激素治疗前Eotaxin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激素治疗后,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Eotaxin蛋白的表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和活化,从而减轻鼻息肉的炎症反应程度,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趋化因子 嗜酸细胞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误诊116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乃超 杨彦忠 任秀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174-1175,共2页
关键词 头痛 鼻疾病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眼内直肌损伤2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乃超 安英杰 +1 位作者 杨彦忠 张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动眼肌(Oculomotor Muscles) 眼损伤(Eye lnju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息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大英 张燕 +2 位作者 李胜水 李双标 许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4,共2页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鼻息肉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众多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是鼻息肉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因此,探讨以Eos为代表的炎性细胞聚集和活化成为研究鼻息肉发病机制的...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鼻息肉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众多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是鼻息肉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因此,探讨以Eos为代表的炎性细胞聚集和活化成为研究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分析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选择素的表达,探讨其与Eos浸润及鼻息肉形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Nasal Polyps) 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E选择素(E-Selectin) 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君海 路虹 +4 位作者 刘艳梅 孙长春 薛海涛 孟文霞 陆申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ofeffusion,OME)鼓室积液中是否存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及其与血清ECP的关系,探讨OME与变态反应关系。方法选取31例OME患者,利用Uni-CAP-100型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 目的通过检测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ofeffusion,OME)鼓室积液中是否存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及其与血清ECP的关系,探讨OME与变态反应关系。方法选取31例OME患者,利用Uni-CAP-100型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分别测量鼓室积液及血清ECP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1例OME患者鼓室积液均检测到ECP,明显升高者9例,占28.1%。血清ECP浓度均小于正常值。鼓室积液ECP与血清ECP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P=0.4209)。结论ECP存在于OME的鼓室积液中,某些OME是中耳局限性变态反应炎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积液 嗜酸细胞 阳离子蛋白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异物存留10年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秀敏 张燕 马建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0-280,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主诉右鼻阻塞1年于我院就诊。门诊检查示:右鼻黏膜慢性充血,下鼻甲肿大,下鼻道多量黏脓性分泌物,似有肉芽生长于下鼻道,触之肉芽内似有异物感,较硬,不活动。鼻窦CT检查示右鼻腔下鼻道异物,侵及下鼻...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主诉右鼻阻塞1年于我院就诊。门诊检查示:右鼻黏膜慢性充血,下鼻甲肿大,下鼻道多量黏脓性分泌物,似有肉芽生长于下鼻道,触之肉芽内似有异物感,较硬,不活动。鼻窦CT检查示右鼻腔下鼻道异物,侵及下鼻甲,上颌窦密度增高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Nasal Cavity) 异物(Foreign Bod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细胞粘附分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秀敏 路虹 张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4期243-246,W002,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 ,以了解三者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关系 ,探讨粘附分子与 TNF-α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ICAM- 1、VCAM- 1及 TNF-α的... 目的 :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 ,以了解三者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关系 ,探讨粘附分子与 TNF-α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ICAM- 1、VCAM- 1及 TNF-α的单克隆抗体对 4 2例鼻息肉组织 (鼻息肉组 )和 16例鼻甲粘膜 (对照组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ICAM- 1、VCAM- 1及 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CAM- 1、VCAM- 1与 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 (r1 =0 .5 2 ,p1 <0 .0 1;r2 =0 .6 8,p2 <0 .0 1)。鼻息肉中两种细胞粘附分子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一致。结论 :1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而 TNF-α通过上调鼻息肉组织内皮细胞ICAM- 1及 VCAM- 1的表达 ,从而促进嗜酸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穿内皮迁移、聚集于组织局部 ,引起鼻息肉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鼻息肉 细胞间粘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作用机制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凋亡蛋白酶3和凋亡蛋白酶8在大鼠双侧耳蜗切除后听皮层的表达
16
作者 黄河银 刘砚星 +2 位作者 徐鸥 王玉杏 路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8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索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凋亡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proteinase 3,Caspase 3)和凋亡蛋白酶8(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8,Caspase 8)在大鼠听力剥夺后听皮层的表达。方法取SD大鼠48只,将... 目的探索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凋亡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proteinase 3,Caspase 3)和凋亡蛋白酶8(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8,Caspase 8)在大鼠听力剥夺后听皮层的表达。方法取SD大鼠48只,将其随机分为2、4、6、8周组和4个对照组,每组各6只。实验组动物行双侧耳蜗损毁术,取每组大鼠的双侧听皮层(n=12)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t-C、Caspase 3和Caspase 8的表达。结果成功开展双侧耳蜗损毁术,Cyt-C免疫组化结果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 3和Caspase 8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虽然表达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但只在2~6周组间、2~8周组间、4~6周组间、4~8周组间、6~8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力剥夺导致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凋亡速度在4周以前较慢,6周以后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物 实验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耳蜗 下丘脑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突发性聋预后的评估价值
17
作者 徐鸥 何强 +3 位作者 吕哲 单春光 韩海霞 路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10期510-512,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在评估突发性聋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ELESTA2503型耳声发射检测仪对131例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进行DPOAE测试,并与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在评估突发性聋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ELESTA2503型耳声发射检测仪对131例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进行DPOAE测试,并与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1例突发性聋患者中DPOAE检出率为30%,其中47.06%患者完全治愈,38.24%患者症状好转,14.71%患者未愈。而DPOAE未检出组,17.53%患者治愈,56.70%患者好转,25.77%患者未愈。DPOAE可检出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POAE未检出的患者(Z=-2.947,P<0.05)。结论 DPOA E对突发性聋患者早期恢复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预后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激动剂、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18
作者 杨莉晖 单春光 +5 位作者 黄红梅 许秋荣 赵颖 贾文学 王利军 苏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8期455-456,共2页
现代肿瘤学认为肿瘤的发病与细胞凋亡数量的减少密切相关,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激动剂(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 现代肿瘤学认为肿瘤的发病与细胞凋亡数量的减少密切相关,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激动剂(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3)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及效应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三者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nas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NSCC)及不同病理分期中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Nasal Cavity) 鳞状细胞(Carcinoma SquamousCell) 半胱氨酸内肽酶类(Cysteine Endopeptidases)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在慢性鼻及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
19
作者 李力 张燕 +2 位作者 蒲建章 李桂芳 叶鸣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Bcl-2和Bax在慢性鼻及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嗅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受临床研究中心所采用的嗅觉检查法——CCCRC(Connecticut Chemos... 目的研究Bcl-2和Bax在慢性鼻及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嗅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受临床研究中心所采用的嗅觉检查法——CCCRC(Connecticut ChemosensoryClinical Research Center)对46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嗅觉评分并分组:A组,CRS伴嗅觉障碍25例;B组,CRS不伴嗅觉障碍10例;C组,单纯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11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在3组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结果在ORNs中,A组Bcl-2和Bax表达显著高于B组(q=3.24、4.29,P均<0.05)和C组(q=8.56、12.99,P均<0.01),A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B组(q=3.76,P<0.05)和C组(q=6.67,P<0.01);在基底细胞中,Bcl-2在3组表达无显著差异(q=0.68、0.69、1.06,P均>0.05),Bax在A组的表达显著高于B组和C组(q=9.54、11.98,P均<0.01),A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q=5.48、9.14,P均<0.01);在A、B、C 3组ORNs和基底细胞中,Bcl-2/Bax比值与嗅觉评分均呈正相关(rA分别为0.5631、0.8926,rB分别为0.5700、0.7991、rC分别为0.5694、0.8121,P均<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CRS伴嗅觉障碍患者ORNs的减少,Bcl-2和Bax在此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Bcl-2/Bax比值决定细胞是否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嗅觉障碍 嗅觉受体神经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前庭神经鞘瘤1例
20
作者 张燕 毛昳楠 薛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0-610,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因右侧鼻前庭肿胀隆起2个月,于2006-08-22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侧鼻翼处隆起,渐长大,伴胀感,无疼痛、出血及头痛史,无牙痛及牙龈出血史,未经治疗。近日自觉隆起处明显长大,门诊就诊并以“鼻前庭囊...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因右侧鼻前庭肿胀隆起2个月,于2006-08-22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侧鼻翼处隆起,渐长大,伴胀感,无疼痛、出血及头痛史,无牙痛及牙龈出血史,未经治疗。近日自觉隆起处明显长大,门诊就诊并以“鼻前庭囊肿”收入院。查体:右鼻前庭底部皮下有一个肿块,约2.5cm×1cm×1cm大小,表面光滑,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小,部分遮盖右鼻腔,左鼻腔及鼻咽部未见异常。在局麻下经唇龈切口行右鼻前庭肿块摘除术,术中见肿块外观近似椭圆形,约2.5cm×1cm×1cm,超越唇系带,包膜完整,呈灰白色,周围软骨未破坏。完整摘除肿块送检,病理诊断为鼻前庭神经鞘瘤。术后四角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第5天拆除缝线,切口愈合良好,鼻通气流畅。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Nose Neoplasms)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