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健康管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杨丛品 李爱民 +4 位作者 李静 王会霞 贾坤 王丽丽 杨爱敏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健康管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减重效果、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健... 目的探讨多学科健康管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减重效果、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健康管理,包括体质量管理、生活方式管理及心理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腰围、身体质量指数、焦虑抑郁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结果对照组160例、观察组164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体外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学科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质量、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延续护理 多学科团队 健康管理 焦虑 抑郁 累计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取卵周期获未成熟卵体外培养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联合时差成像系统成功妊娠1例
2
作者 孙庆云 范艳丽 曹金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6-768,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29岁,因婚后未避孕未孕6年,于2020年9月2日于本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妇科检查无特殊。门诊查基础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7.35 U/L,黄体生成素(LH)9.11 U/L,催乳素(PRL)0.51 nmol/L,雌二醇(E2)102.48 ... 1病例报告患者,29岁,因婚后未避孕未孕6年,于2020年9月2日于本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妇科检查无特殊。门诊查基础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7.35 U/L,黄体生成素(LH)9.11 U/L,催乳素(PRL)0.51 nmol/L,雌二醇(E2)102.48 pmol/L,孕酮(P)2.09 nmol/L,睾酮(T)2.19 nmol/L,抗苗勒管激素(AMH)5.21 ng/ml。同时行超声检查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患者从6年前至今未避孕未孕,期间于2018年3月男方精液检查未见异常,同月女方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2019年4月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检查分别为46,XX和46,XY。患者于2019年5月8日开始间断监测排卵指导同房6周期至此次就诊,仍未孕,遂决定实施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入院就诊。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月经期3~5 d,月经周期20~60 d,身高168 cm,体质量70.6 kg,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患者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否认家族史、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提示 月经不规律 睾酮(T) 特殊疾病史 精液检查 病例报告 月经周期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心肌细胞T型钙离子通道的调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刚 郑明奇 +4 位作者 王玮 王晓宇 马芳芳 于红芳 李学永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4-80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对心肌细胞T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T)的影响,探讨在缺血心肌细胞胞内和/或细胞间隙中LPC的增加引起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的潜在机制。方法:以酶消化法制备1~3 d新生Wistar大鼠... 目的:通过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对心肌细胞T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T)的影响,探讨在缺血心肌细胞胞内和/或细胞间隙中LPC的增加引起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的潜在机制。方法:以酶消化法制备1~3 d新生Wistar大鼠心室肌细胞(共5批,每批8只)及成年Wistar大鼠的肥大心室肌细胞(实验组和同批次周龄的对照组各10只)。人类心脏T型钙通道α1亚基的α1H(CaV3.1)和α1G(CaV3.2)在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和异源表达的人类心肌CaV3.1和CaV3.2离子通道组分,进而研究LPC调控ICa.T的机制。结果:LPC显著促进新生鼠心肌细胞自律性,在生理条件下的细胞内Ca2+浓度,LPC处理后心肌细胞搏动从(42±8)次/分增至(64±8)次/分。新生鼠心肌细胞和成年鼠肥大心室肌细胞经LPC处理后,细胞内Ca2+浓度较高时,ICa.T分别增加了21.5%和23.5%;而当细胞内Ca2+浓度较低时,ICa.T均无变化,对照组(3.8±0.2)pA/pF,LPC组(3.7±0.4)pA/pF。因此,LPC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依赖的ICa.T增大,在新生鼠心肌细胞和成年鼠肥大心室肌细胞中都得到了证实。无论细胞内Ca2+浓度高低,LPC对ICaV3.1均无显著影响[(37.3±2.5)pA/pF~(39.5±3.1)pA/pF];但LPC可调控ICaV3.2,且细胞内Ca2+浓度高时的电流明显大于细胞内Ca2+浓度低时的电流[当pCa=11时电流为(38.5±2.1)pA/pF;当pCa=7且LPC=10μmol/L时电流为(68.8±2.1)pA/pF;当pCa=7且LPC=50μmol/L时电流为(78.4±4.8)pA/pF]。结论:LPC在细胞内Ca2+生理浓度条件下或更高浓度条件下主要通过调控CaV3.2上调ICa.T,并增加病理生理条件下心脏自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酰胆碱类 心肌细胞 钙通道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比啶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娜 赵志明 +3 位作者 吴小华 徐素欣 郝桂敏 曹金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比啶(4-AP)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4-AP(1、5、10mmol/L),检测其对于基础状态(HCG=0IU/L)及HCG诱导状态下(HCG=1250IU... 目的探讨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比啶(4-AP)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4-AP(1、5、10mmol/L),检测其对于基础状态(HCG=0IU/L)及HCG诱导状态下(HCG=1250IU/L)孕酮分泌的影响;以不加4-AP的细胞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细胞内cAMP浓度;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4-AP对颗粒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基础状态和HCG诱导状态下,4-AP各浓度组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及cAM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随着4-AP浓度的增加,StAR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1),对颗粒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强(P<0.01),呈浓度依赖性。结论4-AP能够抑制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基础状态和HCG诱导状态下孕酮的分泌;4-AP可能通过降低颗粒细胞cAMP的生成和StAR的表达并抑制其增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吡啶 颗粒细胞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丛品 王丽丽 李爱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的方法。方法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72例女性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医生、护士及心理咨询师通... 目的探讨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的方法。方法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72例女性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医生、护士及心理咨询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社会关系、身心关系及耐受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信平台干预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微信平台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性排卵障碍的诊治策略
6
作者 罗卓野 郝桂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垂体位于蝶鞍的垂体窝内,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作为下丘脑-腺垂体-靶器官轴的重要环节,主要分泌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性腺激素,在调控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方面发挥... 垂体位于蝶鞍的垂体窝内,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作为下丘脑-腺垂体-靶器官轴的重要环节,主要分泌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性腺激素,在调控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垂体性排卵障碍是指各种因素作用于垂体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排卵障碍。在2022年FIGO排卵障碍分类系统中,更新了排卵障碍的病因分类方法。故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垂体性排卵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予以阐述,以期协助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异常 排卵障碍 病因分类 临床决策 促性腺激素 垂体窝 蝶鞍 诊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