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晓岚 王占魁 姜慧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26-229,共4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疾病 氧化应激 HSC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细胞损伤 NAFLD 脂质过氧化 酒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周锦 高娉 +8 位作者 马宁 曹丹丹 谢颖 曹雯雯 周美琪 员美娜 杨慧 张雷 丁树荣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筛查方法(NRS 2002)分析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合理性。方法:选取694例住院病人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调查,依据病人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和营养支持的类型,分析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筛查方法(NRS 2002)分析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合理性。方法:选取694例住院病人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调查,依据病人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和营养支持的类型,分析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在694例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为14.0%和27.5%。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的病人(P<0.01)。有营养问题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81.7%,而无营养风险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18.3%。在营养风险病人中,给予营养支持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在营养风险病人中,肠内营养(EN)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接受肠外营养(PN)者。结论:采用NRS 2002对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率的调查,可有效地鉴别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并为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住院病人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病人营养指标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焦秀娟 姜慧卿 +2 位作者 韩忠厚 李金花 高丽萍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病人的某些营养参数进行评估 ,为临床医师及早发现和治疗营养不良提供证据。 方法 :对 4 3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直接人体测量和生化参数测定。 结果 :依据SGA ,肝硬化病人分为营养良好、轻...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病人的某些营养参数进行评估 ,为临床医师及早发现和治疗营养不良提供证据。 方法 :对 4 3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直接人体测量和生化参数测定。 结果 :依据SGA ,肝硬化病人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 ,3组间体重指数 (BMI)、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上臂肌围 (AMC)、肌酐身高指数 (CHI)及转铁蛋白 (TRF)均有显著差异。其中TRF和CHI对重度营养不良的识别率高达 90 %~1 0 0 %。 结论 :SGA可用于肝硬化营养状况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营养参数 临床意义 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营养不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FAK mRNA在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莉 赵召霞 +3 位作者 侯军良 刘玉珍 姜惠卿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24-826,83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黏着斑激酶(FA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肝组织病理对肝纤...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黏着斑激酶(FA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肝组织病理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荧光定量PCR检测CB1 mRNA和FAK mRNA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CB1 mRNA和FAK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CB1 mRNA和FAK mRNA含量亦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1 mRNA的含量不但与肝纤维化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47),而且与肝组织中FAK mRNA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r=0.907),P值均<0.01。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Fβ1的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中CB1 mRNA的含量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2,P<0.01)。结论 CB1可能通过激活FAK,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并分泌大量TGFβ1,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大麻酚 CB1 黏着斑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单体通过下调粘着斑激酶诱导H_2O_2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慧卿 张晓岚 刘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单体IH764 - 3对H2 O2 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凋亡的诱导作用以及此过程中粘着斑激酶 (FAK)的变化。方法 :通过直接细胞计数法测定HSCs增殖 ;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并应用膜联蛋白 (Annex... 目的 :研究丹参单体IH764 - 3对H2 O2 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凋亡的诱导作用以及此过程中粘着斑激酶 (FAK)的变化。方法 :通过直接细胞计数法测定HSCs增殖 ;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并应用膜联蛋白 (Annexin -V) /碘化丙啶 (PI)联合标记法检测HSCs的凋亡率 ;运用RT -PCR方法观察FAKmRNA表达。结果 :H2 O2 具有刺激HSCs增殖的作用 ;丹参单体IH764 - 3能够诱导H2 O2 刺激的HSCs凋亡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1 0mg/L、2 0mg/L、30mg/L及 40mg/LIH764 - 3干预 48h后各组凋亡率分别为 6 35 %、9 2 8%、1 5 1 0 %、1 9 69% ,而H2 O2 组为 2 30 % ;30mg/LIH764 - 3干预HSCs不同时间 (1 2h、2 4h、48h)的凋亡率分别是6 73 %、1 0 34 %、1 5 1 0 % ,呈时间依赖关系 ;RT -PCR分析表明FAK基因表达强度在加入IH764 - 3后 2h即明显下调 ,1 0mg/L ,2 0mg/L ,30mg/L及 40mg/L组分别比H2 O2 组低了 68 71 %、71 0 0 %、86 72 %、95 1 6 %。结论 :丹参单体IH764 - 3可以诱导H2 O2 刺激的HSCs凋亡 ,下调FAKmRNA表达是其诱导HSCs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单体 肝星状细胞 细胞凋亡 粘着斑激酶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4肽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3 位作者 郑毅琳 刘丽 杨成 单保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 :探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 (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 -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 [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 ;膜联蛋白 (Annexi... 目的 :探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 (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 -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 [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 ;膜联蛋白 (Annexin -V) /碘化丙啶 (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TUNEL、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测定HSCs凋亡 ;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方法测定细胞粘附率 ;应用流式细胞方法测定caspase - 3蛋白表达。结果 :① 2 5mg·L-1、5 0mg·L-1、10 0mg·L-1浓度RGDS 4肽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 ,P <0 0 1。②RGDS 4肽对HSCs凋亡的诱导作用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P <0 0 1。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 ,RGDS 4肽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③RGDS 4肽作用于HSCs2h ,2 5mg·L-1、5 0mg·L-1、10 0mg·L-1组粘附抑制率分别是 8 82 %、2 9 4 1%、4 5 5 9% ,而RGES4肽组的粘附抑制率仅为 4 4 1% ,P <0 0 1。④RGDS 4肽处理组caspase - 3表达明显高于FN、RGES 4肽组。结论 :RGDS 4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RGDS 4肽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效应 ,依赖于caspase -3,也与其抗粘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增殖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路亭 张亚肖 +2 位作者 刘红梅 杨金良 姜慧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全胃的3种类型慢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以提高模型制备的质量及成功率。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对照组(n=20)、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组(n=47,食管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单纯胃食管反流(GER)... 目的:探讨保留全胃的3种类型慢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以提高模型制备的质量及成功率。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对照组(n=20)、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组(n=47,食管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单纯胃食管反流(GER)组(n=20,幽门部分缝扎+贲门肌切开术改行胃底食管吻合术)、十二指肠食管反流(DER)组(n=21,空肠食管吻合术改行胆总管开口远侧十二指肠与食管吻合术),分别制备保留全胃的3种类型GERD动物模型。术后对动物持续喂养观察及测量体质量,并对非预期死亡动物随即进行尸体解剖;存活动物分批于术后1、2、3、4个月处死进行食管病理分析。结果:麻醉意外死亡3只。术后非预期死亡26只(24.1%),其中DGER组死亡18只(38.3%),GER组1只(5%),DER组死亡7只(33.3%)。SO组中动物未见死亡。尸解分析死亡原因有梗阻、感染、窒息、出血、吻合口瘘和穿孔等。各模型组存活动物均可见不同程度病变形成,且术后生存质量良好。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保留全胃的3种类型慢性GER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模型质量及病变形成率高,但术后动物死亡率亦较高。要制备符合研究需要的慢性GERD动物模型,不但要选择合理的术式以保证模型质量,还要采取一定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非预期死亡率,以提高模型制备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模型 动物 保留全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肝星状细胞行为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87-991,共5页
Integrins are the main mediators of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components. Signal transduction by integrins is initiated by both occupancy and cros... Integrins are the main mediators of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components. Signal transduction by integrins is initiated by both occupancy and crosslinking of integrins by ECM components.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and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which are the downstream molecules, involve in integrin-mediated cellular behaviors. In this review, we briefly summarize the integrin’s structure,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cascades and its role in HSC behaviors,such as activation,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素类 焦点粘着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肝细胞 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NK质粒转染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娟 张晓岚 +2 位作者 申建刚 霍晓霞 敦志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s)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脂质体介导法进行FRNK质粒瞬时转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FRNK蛋白在HSCs的表达,鉴定转染效果;[3H]-...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s)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脂质体介导法进行FRNK质粒瞬时转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FRNK蛋白在HSCs的表达,鉴定转染效果;[3H]-Pro掺入法检测HSCs总胶原和Ⅰ型胶原的合成能力。结果:FRNK质粒成功转染HSCs,于转染48 h时FRNK蛋白表达最强(P<0.05);在FRNK转染HSCs 48 h后总胶原合成能力(498.17±73.20)较空质粒组(748.33±61.30)显著下降(P<0.01);在FRNK转染HSCs 48 h后Ⅰ型胶原合成能力(163.17±23.80)较空质粒组(371.58±15.44)亦显著下降(P<0.01)。结论:FRNK可以使HSCs总胶原和Ⅰ型胶原合成能力降低,提示其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功能具有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 胶原 胶原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调控肝星状细胞胶原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娟 张晓岚 +4 位作者 敦志娜 赵春洪 申建刚 霍晓霞 安君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55-2158,共4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的影响并探讨MT1-MMP在FRNK调控HSC胶原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脂质体介导法进行FRNK质粒瞬时转染;...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的影响并探讨MT1-MMP在FRNK调控HSC胶原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脂质体介导法进行FRNK质粒瞬时转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FRNK蛋白在瞬时转染时相应的表达,鉴定转染效果;分别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测定MT1-MMP在HSC中的相应表达。结果:FRNK质粒成功转染HSC,于转染48h时,FRNK蛋白表达最强,P<0·05;FRNK转染后在基因水平上:MT1-MMP mRNA表达明显增加;翻译蛋白水平上:FRNK质粒转染HSC48h后,MT1-MMP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脂质体介导下FRNK质粒转染,可使外源性FRNK在HSC内大量表达,FRNK可能通过上调MT1-MMP值来抑制HSC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黏着斑激酶 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胶原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慧卿 赵东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53-1356,T004,共5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NF -α对体外培养的HSC进行干预 ,通过流式细胞术、电镜及TUNEL等方法 ,对HSC的增殖与凋亡进行研究。结果 :①流式细胞术显示 :TNF -α各组的G0 /G1期细胞比率...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NF -α对体外培养的HSC进行干预 ,通过流式细胞术、电镜及TUNEL等方法 ,对HSC的增殖与凋亡进行研究。结果 :①流式细胞术显示 :TNF -α各组的G0 /G1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S期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各组的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凋亡方面 ,TNF -α各组的HS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TNF -α各组HSC中抗凋亡基因bcl - 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②TUNEL分析显示 :TNF -α(2 .0 μg/L)组的HSC凋亡率为 18.7%± 2 .5 % ,而对照组为 5 .3%± 1.2 %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TNF -α能够阻止HSC从G0 /G1期进入S期 ,从而具有抑制HSC增殖的作用 ;TNF -α能够降低HSC中bcl- 2的表达、提高bax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抑制骨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凤荣 张晓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48-1849,1867,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骨桥蛋白(OP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s,MTT法测定HSCs增殖,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蛋白表达。结果:①干预24h,奥曲肽2.5、5.0和10.0mg/L组吸光度(A)值均显著低于...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骨桥蛋白(OP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s,MTT法测定HSCs增殖,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蛋白表达。结果:①干预24h,奥曲肽2.5、5.0和10.0mg/L组吸光度(A)值均显著低于OPN组,抑制率分别是18.75%、37.50%和40.63%,P<0.05;10.0mg/L组作用12、24和48h的抑制率分别是34.38%、40.63%和53.13%,P<0.05。②对照组有ERK1蛋白表达,OPN刺激24h后,ERK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高95.62%;3个剂量奥曲肽组ERK1蛋白含量则分别降低16.74%、34.30%和65.72%。结论:奥曲肽对OPN刺激的HSCs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该作用与其抑制ERK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肝星状细胞 骨桥蛋白 奥曲肽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抑制人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俊茶 王妍 姜慧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sorafenib)对人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应用人肝星状细胞株LX-2进行体外研究,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的合成,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Ⅰ型胶原α1 mRNA表达...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sorafenib)对人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应用人肝星状细胞株LX-2进行体外研究,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的合成,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Ⅰ型胶原α1 mRNA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刺激可引起LX-2细胞胶原合成增加,10.0μmol.L-1索拉非尼作用于LX-2细胞24 h能明显抑制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无论有无PDGF的刺激,索拉非尼均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地抑制LX-2细胞胶原合成(P<0.01);在10.0μmol.L-1浓度下,索拉非尼作用于LX-2细胞12 h、24 h和48 h对胶原合成的抑制率为22.69%、37.52%和71.74%。索拉非尼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GF诱导的Ⅰ型胶原α1 mRNA表达上调;在2.5μmol.L-1、5.0μmol.L-1和10.0μmol.L-1索拉非尼作用下,I型胶原α1 mRNA表达较PDGF刺激组分别下调58.66%、67.06%和81.64%。结论:索拉非尼在体外能抑制人肝星状细胞胶原的合成,抑制Ⅰ型胶原的表达,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纤维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索拉非尼 胶原 Ⅰ型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肌成纤维细胞与IBD相关肠纤维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佳 张晓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8-1712,共5页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并发症,其主要病理表现为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间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肠组织的过度合成和异常沉积。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直肠和结肠的...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并发症,其主要病理表现为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间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肠组织的过度合成和异常沉积。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直肠和结肠的浅表性炎症病变为主,其肠纤维化一般只限于粘膜下层;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则是以全肠道均可受累的透壁性炎症为特征,导致肠壁各解剖层均发生ECM异常沉积,最终形成肠道狭窄、发生肠梗阻,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成纤维细胞 炎症性肠病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力搏 张晓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74-2278,2283,共6页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are powerful in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and antirheumatic effects,and widely used in treating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s. Over the years, many new dosage forms and st...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are powerful in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and antirheumatic effects,and widely used in treating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s. Over the years, many new dosage forms and structures of NSAIDs appear since aspirin was developed 112 years ago. However, the universal use of NSAIDs produces unavoidable mucosal lesions i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yet,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has be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thy induced by NSAID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dvances in prevention of NSAIDs-induced gastropathy by proton pump inhibi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S四肽促进大鼠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丽 姜慧卿 +2 位作者 张晓岚 赵东强 宋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1-803,809,共4页
目的:观察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四肽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RT-PCR检测HSC MMP-13mRNA水平;原位杂交和Western b... 目的:观察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四肽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RT-PCR检测HSC MMP-13mRNA水平;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上述细胞TIMP-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RGDS四肽干预2 h组MMP-13 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上调,同时TIMP-1 mRNA表达受抑制;RGDS四肽干预24 h组TIMP-1蛋白表达受抑制。结论:RGDS四肽诱导HSC MMP-13表达,抑制其TIMP-1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粘着斑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桂芳 叶立红 +5 位作者 黄燕 郑欢伟 何朝霞 王慰 郄兰霞 张晓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10-412,共3页
观察粘着斑激酶(FAK)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研究FAK与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及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K、α-... 观察粘着斑激酶(FAK)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研究FAK与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及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K、α-SMA的分布及表达。①FAK在对照组中无表达;随着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加重,FA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阳性程度(++)~(+++),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2、0.730、P<0.01。②α-SMA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加重,α-SMA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阳性程度(++)~(+++),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8、0.793,P<0.01。③FAK与α-SMA成显著正相关,r值为0.857,P<0.01。慢性肝炎患者,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组织FAK、α-SMA表达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粘着斑激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胃生长素、瘦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吉敏 姜慧卿 +1 位作者 吕晓萍 张向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5-196,共2页
检测肝硬化患者胃生长素(ghrelin)、瘦素的水平,探讨其与营养状态、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测定45例肝硬化患者ghrelin、瘦素水平。病例组ghrelin水平显著性高于正常(P<0.05)。病例组瘦素水平显著性高于正常(P<0.01),并随Ch ild-Pug... 检测肝硬化患者胃生长素(ghrelin)、瘦素的水平,探讨其与营养状态、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测定45例肝硬化患者ghrelin、瘦素水平。病例组ghrelin水平显著性高于正常(P<0.05)。病例组瘦素水平显著性高于正常(P<0.01),并随Ch ild-Pugh分级而递增,其中B、C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肝硬化患者ghrelin升高;瘦素参与了肝硬化时的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生长素 瘦素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慧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030-2033,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氨基转移酶增高或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癌。组织学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或进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超声与CT检查可以识别肝脏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氨基转移酶增高或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癌。组织学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或进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超声与CT检查可以识别肝脏脂肪沉积,但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NASH,需要借助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本文就NAFL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氨基转移酶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症状和体征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胃黏膜ghrel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向梅 焦清海 +1 位作者 姜慧卿 任俊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研究肝硬化患者胃黏膜ghrelin表达及其意义。选择肝硬化患者36例和内镜下胃黏膜大致正常者15例为对照组,测定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血糖、胰岛素,进行食欲评价。肝硬化组胃黏膜表达ghrelin阳性细胞面积显... 研究肝硬化患者胃黏膜ghrelin表达及其意义。选择肝硬化患者36例和内镜下胃黏膜大致正常者15例为对照组,测定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血糖、胰岛素,进行食欲评价。肝硬化组胃黏膜表达ghrelin阳性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Child-Pugh分级增高有递增趋势。肝硬化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ghrelin阳性细胞面积与食欲(r=-0.432)、TSF(r=-0.525)、ISI(r=-0.509)呈负相关(P<0.05),与血糖(r=0.449)呈正相关(P<0.05)。肝硬化时ghrelin表达增高是机体对能量负平衡状态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胃黏膜ghrelin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硬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GHRELIN 胃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