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继红 时东彦 +4 位作者 袁玥 范士英 孙倩 张琳 李永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2-679,共8页
目的了解2015-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共收集16 292株非重复临床分离菌,采用VITEK 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 目的了解2015-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共收集16 292株非重复临床分离菌,采用VITEK 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分别收集临床分离菌7 961株、8 331株,革兰阴性菌分别占62.0%、66.9%。2年分离前5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16年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上升至第1位(16.1%),血标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由2015年42.6%降至30.0%,葡萄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2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6.2%、51.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79.3%、63.1%。911株肠球菌属细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25.2%和73.2%。2年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1%、2.9%,2016年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持续上升,肺炎克雷伯菌对除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外所有选择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由2015年19.3%、18.5%上升至2016年24.2%、23.1%。2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规选择抗菌药物依然维持较高的耐药性,除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外,对其他受试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7%、15.5%、18.7%、20.1%、21.9%。2年间铜绿假单胞菌除对氨曲南耐药率由2015年27.0%上升到2016年34.7%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出现了下降趋势。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不断变化,需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进一步规范控制抗菌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谱型监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时东彦 赵建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监测200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菌株分布和耐药率。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该院2008年共分离病原菌3001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7%。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2.7%(683/3001... 目的监测200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菌株分布和耐药率。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该院2008年共分离病原菌3001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7%。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2.7%(683/3001)和17.5%(526/3001),克雷伯菌属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5.7%(472/3001)和10.8%(325/3001)。革兰阳性球菌以金葡菌为主,占6.5%(196/3001)。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但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高于30%;肠杆菌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低于30%;未发现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菌株,但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达3%~4%;氯霉素和米诺环素对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表现了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模式和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河北省53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金亮 赵建宏 +6 位作者 时东彦 李志荣 冯军花 温海楠 左江华 苏维 邢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调查2015年河北省53所医疗机构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按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河北省53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数据,药敏试验参照CLSI 2... 目的调查2015年河北省53所医疗机构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按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河北省53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数据,药敏试验参照CLSI 2014标准,用WHONET 5.6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肺炎链球菌2 408株,占革兰阳性菌分离数第3位。分离的肺类链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均>95%;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4%、89.3%和67.4%;成人与儿童耐药情况基本一致。结论河北省内53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总体与全国水平一致,但是仍有对个别抗菌药物耐药率增高。应警惕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4
作者 任宏涛 时东彦 +4 位作者 左江华 刘丹丹 张小冲 蔡永冉 李金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目的了解2017年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临床所有分离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监测。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对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参照2016版CLSI标准判定结果,并采用WHONET ... 目的了解2017年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临床所有分离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监测。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对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参照2016版CLSI标准判定结果,并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共收集细菌44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68株,占76.3%。革兰阳性菌1045株,占23.7%。革兰阴性菌数量居前5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流感嗜血菌;革兰阳性菌数量居前5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是74.9%(716/956)和44.7%(246/550),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是0.8%(8/956)和4.9%(27/550)。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是27.7%(146/528)。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检出率是63.2%(275/43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是43.5%和85.0%,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0.7%的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MRCNS中有93.2%的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12.9%。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指导院感管理防控措施的制定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9年河北省儿童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9
5
作者 温海楠 谢守军 +10 位作者 刘晓雷 强翠欣 李志荣 孙倩 魏宏莲 张琳 时东彦 孙立红 刘焱超 杨靖 赵建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3-821,共9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剔除... 目的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剔除重复菌株后,2016—2019年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共7591株,革兰阳性菌占71.7%,革兰阴性菌占28.3%。在本研究定义的4个年龄段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占比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8%~35.5%。4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12.9%上升至30.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由81.7%下降至75.2%)。结论河北省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与成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不同,病原菌存在年龄分布差异,临床经验性治疗儿童血流感染时应注意儿童血培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儿童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数据质量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数据问题初步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闻海丰 赵建宏 +6 位作者 时东彦 魏宏莲 李志荣 冯军花 温海楠 王暄 冯忠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7-560,F0003,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质量,探讨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数据现存的质量问题。方法分析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三级医院成员单位上报的耐药数据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收集我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 目的为了提高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质量,探讨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数据现存的质量问题。方法分析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三级医院成员单位上报的耐药数据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收集我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38株,对比各种药敏试验法结果一致性以验证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结果分析发现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数据存在明显异常和误差。通过试验验证发现通过各种药敏试验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药敏结果并不一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并不可靠,需要配合纸片扩散法、E-test等方法进行验证。需要不断细化微生物药敏试验工作,提高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的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阿米卡星 细菌耐药监测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史利克 王悦 +3 位作者 刘燕 任力 戚小敏 时东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分析近2年我院发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40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0株SMA对24种抗生素的耐... 目的分析近2年我院发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40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0株SMA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DNA指纹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SMA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且多数为混合感染。SMA对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敏感性高,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了100.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四环素、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2.3%、88.9%、82.4%、75.0%和70.0%。多数SMA(17/21)没有同源性,仅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同一病房,另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医院的不同病房。结论患者被医院环境中自然存在的SMA定植可能是SMA基因组的多样性和低同源性的原因。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SMA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多重耐药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6年邯郸市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志玲 时东彦 +1 位作者 张彦青 李守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553-1559,共7页
目的了解2014—2016年邯郸市中心医院临床所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邯郸市中心医院临床所分离的细菌,只分析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第一株菌。采用Vitek2-Compact和珠海美华MA120进行鉴定,药敏... 目的了解2014—2016年邯郸市中心医院临床所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邯郸市中心医院临床所分离的细菌,只分析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第一株菌。采用Vitek2-Compact和珠海美华MA120进行鉴定,药敏试验方法采用MIC和KB法,并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邯郸市中心医院2014—2016年分离的菌株分别为3237、4484和4778株,共12499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780株,占70.2%,革兰阳性菌3719株占2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8.38%和65.07%。屎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肺炎链球菌以非脑脊液来源为主,成人多于儿童,且儿童分离株对青霉素均敏感,成人分离株青霉素耐药率为1.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49.4%和28.3%,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8%和4.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3%和13.6%,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8%和63.7%。结论 3年间细菌耐药性发生了变化,医生应该依据药敏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妇产医院B族链球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敬蕊 许红 +4 位作者 许彩红 杨如刚 刘菁菁 刘增宾 刘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1-755,共5页
目的调查B族链球菌(GBS)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患者GBS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某妇产医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标本中GBS的分离情况,分析GBS的临床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年份GBS... 目的调查B族链球菌(GBS)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患者GBS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某妇产医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标本中GBS的分离情况,分析GBS的临床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年份GBS检出情况及耐药率。结果共分离GBS 2 368株,标本来源主要为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2 229株,占94.13%),检出的主要病区为产科门诊及其病房(占94.97%)。孕35~37周孕妇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标本中共检出GBS 2 229株,检出率为3.68%。围产期孕妇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标本GBS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44.78,P<0.05)。25~34岁年龄段孕妇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标本中的GBS检出率最高(3.69%)。2 368株GBS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最高(78.21%),其次是红霉素(77.62%)、克林霉素(77.15%)和左氧氟沙星(47.68%),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呋辛及头孢曲松均敏感。趋势卡方检验结果表明,GBS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院孕35~37周孕妇分离的GBS及GBS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青霉素可作为该地区治疗GBS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医务人员应注重GBS的检测及耐药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感染 临床分布 耐药性 孕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7年辛集市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莉 李凤君 时东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了解2014—2017年临床所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临床所分离的细菌,只分析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第一株菌。采用迪尔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目的了解2014—2017年临床所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临床所分离的细菌,只分析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第一株菌。采用迪尔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共分离细菌1885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743株,占比92.5%;革兰阳性细菌142株,占比7.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37.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1.9%和23.8%,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2%和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1.8%和11.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6%和33.6%,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1.2%和64.9%。3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上升较快。结论 4年间细菌耐药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医生应该依据药敏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抗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菲 崔芳 +3 位作者 刘菲 张瑞 史敏 李永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s(M-Res)和high-Res(H-Res)3个浓度给药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形态,RT-q 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Notch1、Hes-1、c-Myc、mi R-19b和PTE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Myc、p-PTE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组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增多,脾脏及骨髓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中Notch1、Hes-1、c-Myc、mi R-19b m RNA表达水平和Notch1、Hes-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PTEN m RNA及其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H-Res组以上各项指标较T-ALL组均获得逆转。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小鼠T-ALL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润燥降气方调控增殖和分化相关因子抑制食管癌前病变的研究
12
作者 李秀娟 范焕芳 +4 位作者 韩长辉 王骁 范向荣 赵行 武洪杨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98-3102,共5页
目的:观察化浊润燥降气方对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增殖和分化相关因子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化浊润燥降气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病变模型组、西... 目的:观察化浊润燥降气方对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增殖和分化相关因子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化浊润燥降气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病变模型组、西药观察组、中药预防组、中药观察组,采用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制备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中药化浊润燥降气方对食管组织中Pin1、mTOR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4周末食管癌前病变模型成功,病变模型组小鼠Pin1、mTOR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西药观察组、中药预防组、中药观察组分别与病变模型组比较,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中药预防组与中药观察组比较,其蛋白及基因表达有降低趋势。结论:4-NQO是制备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的有效药物。化浊润燥降气方能通过抑制食管癌前病变小鼠Pin1、mTOR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抑制食管癌前病变增殖、分化,中药早期预防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前病变 化浊润燥降气方 4-硝基喹啉-氧化物 增殖 分化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ICA)对化疗后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促进作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连梅 纪昕 +3 位作者 潘晓明 张倩 韩丽娜 单保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2-1095,109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化疗药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ICA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除正常组小鼠外,所有小鼠经腹腔注射Cy(300 mg/kg);第二天开始给予实验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ICA[150、804、0 m... 目的:通过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化疗药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ICA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除正常组小鼠外,所有小鼠经腹腔注射Cy(300 mg/kg);第二天开始给予实验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ICA[150、804、0 mg/(kg.d)],阳性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参芪扶正注射液(1 ml/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0天。所有小鼠均于末次给药12小时后处死,计算胸腺指数(TI)和脾指数(SI),光镜下计数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数量。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TNF-α的含量。乳酸脱氢酶实验(LDH)检测小鼠脾脏NK和CTL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脾淋巴细胞中NKT和CD3+T细胞的比例。结果:模型组小鼠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ICA处理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升高(P<0.01),脾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ICA明显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促进了小鼠脾NK和CTL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提高了小鼠脾细胞TNF-α的产生(P<0.01)。ICA处理组小鼠脾细胞中CD3+T、NK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结论:ICA能促进小鼠免疫功能,具有逆转化疗后小鼠免疫抑制状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环磷酰胺 免疫促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化疗后小鼠骨髓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赵连梅 纪昕 +4 位作者 单保恩 韩丽娜 潘晓明 彭华 马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探讨ICA促进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ICA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其...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探讨ICA促进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ICA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Cy(200mg/kg)。第2天开始,对ICA高、中、低剂量的实验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ICA(150、80、40mg/kg.d),阳性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参芪扶正注射液(1mL/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10d。经HE染色后观察小鼠胸腺组织结构的变化。用MTT比色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用ELISA试剂盒检测混合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2的含量。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外周血和股骨骨髓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光镜下计数单根股骨骨髓细胞(BMC)的数量。结果:ICA具有保护小鼠胸腺、骨髓免受Cy损伤的作用。不同剂量的ICA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均增强,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均明显上升。结论:ICA可逆转Cy化疗后小鼠骨髓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抑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环磷酰胺 免疫抑制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OS、CAV1、PI3K/Akt信号通路在同型半胱氨酸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纪昕 王鑫 +3 位作者 岳晓乐 赵丹丹 郭玉楷 李永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小凹蛋白-1(CAV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1—6月采用组织贴块法分离SDF级SD大鼠胸主...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小凹蛋白-1(CAV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1—6月采用组织贴块法分离SDF级SD大鼠胸主动脉中膜并传代培养VSMCs,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00μmol/L Hcy组、200μmol/L Hcy组、500μmol/L Hcy组,使用相应浓度Hcy(0、100、200、500μmol/L)进行干预培养,采用Transwell法检测VSMCs迁移能力、MTT法检测VSMCs增殖情况[以光密度(OD)值表示],硝酸还原酶法测定VSMCs释放NO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VSMCs e NOS、CAV1、PI3K、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VSMCs穿膜细胞数与Hcy浓度呈正相关(r=0.582,P=0.020)。OD值与Hcy浓度呈正相关(r=0.620,P=0.015)。100、200、500μmol/L Hcy组释放NO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NO(r=-0.479,P=0.028),e NOS蛋白表达水平(r=-0.544,P=0.033)与Hcy浓度呈负相关。NO与e NOS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1,P=0.009)。100、200、500μmol/L Hcy组VSMCs CAV1、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AV1蛋白表达水平(r=0.505,P=0.042),PI3K蛋白表达水平(r=0.428,P=0.030)、p-Akt蛋白表达水平(r=0.389,P=0.047)与Hcy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Hcy可能通过促进CAV1蛋白表达,抑制e NOS活性和NO释放,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诱导VSMCs的迁移和增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肌细胞 平滑肌 一氧化氮合酶 小凹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脑脊液抗原抗体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鑫 王冰 +2 位作者 张静 刘瑞春 宋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770-2772,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对隐脑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28例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 目的评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对隐脑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28例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性抗体,并动态观察治疗期间抗原和抗体的变化。结果初诊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效价主要集中在1∶64~1∶2 048,最高1∶65 536,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抗原多在1个月内下降,2个月90%患者下降至0。1例患者抗原效价下降之后又上升,提示耐药性出现应及时更换抗真菌药物。脑脊液中隐球菌抗体均为阴性。结论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脑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乳胶结合试验 抗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时东彦 宋文杰 +3 位作者 李继红 魏宏莲 孙倩 赵建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监测2011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收集的细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采用K-B纸片法药敏试验,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5软件。结果 2011年... 目的监测2011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收集的细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采用K-B纸片法药敏试验,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5软件。结果 2011年共分离细菌4 575株,革兰阴性菌占78%,革兰阳性菌占22%。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的比率较高,为21.1%,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6.0%、15.6%和15.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总耐药率<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6%和20.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9.3%和62.8%;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对甲氧西林耐药株所占比率分别为48.2%和58.3%。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但是有对替考拉宁中介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米诺环素和氯霉素保持较低的耐药性。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和4.4%,未发现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具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松筠 易莲 +2 位作者 张庆九 宋军 李彩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03-2905,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患有MCI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0.2g,3次/d,疗程1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患有MCI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0.2g,3次/d,疗程1年。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检测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6.7±1.0)分,MoCA评分为(24.9±1.6)分;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6.0±0.6)分,MoCA评分为(25.2±1.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11和-0.625,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MMSE及MoCA评分分别为(26.3±1.2)分和(26.2±1.4)分,试验组患者的MMSE及MoCA评分分别为(28.0±1.1)分和(28.3±1.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66和6.067,P均<0.01)。试验组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治疗前为(50.8±21.9)ng/L,治疗后为(31.5±12.4)ng/L;对照组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治疗前为(49.5±19.9)ng/L,治疗后为(46.7±21.2)ng/L,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4,P<0.01)。结论维生素C能明显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MCI,具体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认知功能 维生素C 8-异前列腺素F2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裸鼠成瘤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丽芳 刘丽华 +3 位作者 马毓梅 孟凡茹 单铁强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0-624,共5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es compounde 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TCCP)对荧光素酶(luciferase)标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Eca109-luc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Eca109-luc细胞经皮下接种裸鼠... 目的:研究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es compounde 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TCCP)对荧光素酶(luciferase)标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Eca109-luc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Eca109-luc细胞经皮下接种裸鼠,构建Eca109-luc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TCPP治疗后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应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Westernblotting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TCPP在体内能明显抑制裸鼠Eca109-luc移植瘤的生长,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少,抑瘤率为40.7%。TCPP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肿瘤细胞坏死,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大豆油对照组(P<0.05),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TCCP在体内能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 食管肿瘤 ECA109细胞 SURVIVIN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株诺卡菌的临床疾病特点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武文明 崔巧珍 +2 位作者 时东彦 张燕军 王春雨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了解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疾病特点和菌株药敏结果,为诺卡菌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山西省2家医院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疾病特点,利用质谱技术、16S rRNA和secA1基因测序对诺卡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 目的了解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疾病特点和菌株药敏结果,为诺卡菌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山西省2家医院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疾病特点,利用质谱技术、16S rRNA和secA1基因测序对诺卡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M62判读结果。结果2家医院共分离39株诺卡菌,包括20株皮疽诺卡菌、8株盖尔森基兴诺卡菌、5株脓肿诺卡菌、3株豚鼠耳炎诺卡菌、1株巴西诺卡菌、1株北京诺卡菌和1株新诺卡菌;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可将39株诺卡菌全部鉴定到种水平,利用质谱技术只能将1株北京诺卡菌鉴定到属水平,其余38株可鉴定到种水平;感染部位包括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以肺部感染最多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和气短为主;诺卡菌对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的敏感率为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66.7%、64.1%、61.6%和56.4%,对克拉霉素则全部耐药;其中,皮疽诺卡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莫西沙星完全敏感,脓肿诺卡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完全敏感,盖尔森基兴诺卡菌则对环丙沙星完全耐药。结论39株诺卡菌对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和复方磺胺甲恶唑完全敏感,对克拉霉素完全耐药,临床治疗诺卡菌感染应参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尔菌属 分类 疾病特征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