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黎一 史利克 王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5-731,共7页
目的探讨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否仍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方法调查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本部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其中MDR-A... 目的探讨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否仍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方法调查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本部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其中MDR-AB感染患者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2岁作为匹配因素,采用1∶1个体匹配病例对照,并筛选同期非MDR-AB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再用logistic回归控制其他混杂因素,探讨ICU是否仍为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同时调查同期ICU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情况并比较。结果共有227例确诊为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其中MDR-AB感染66例,非MDR-AB感染161例。采用1∶1个体匹配后,对照组患者感染前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日数、导尿管留置日数和中心静脉置管日数均高于病例组(均P<0.05);病例组患者感染前ICU入住率、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率和导尿管留置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和和留置导尿管是患者发生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检出的AB对头孢呋辛/舒巴坦的耐药率均>90%,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均为100%。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ICU(86.96%)高于普通病房(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77%)也高于普通病房(8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是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场所,留置导尿管患者为MDR-AB感染的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匹配 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悦 张鲁涛 +3 位作者 史利克 王黎一 刘燕 贾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84-3586,3589,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10-17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 85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7%(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10-17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 85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7%(83/1 857),以急诊ICU最高(30.00%,3/10);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0.14%(374/1 857),以呼吸内科最高(84.38%,81/96)。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51.55%(50/97)、48.72%(190/390);病原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72.13%(44/61)、74.71%(65/87),标本主要分离自痰和尿,占76.35%(113/14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2%(706/1 857),治疗用药病原体送检率为29.86%(152/509)。结论加强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目标监测,加强社区感染入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做好防控措施,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横断面研究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史利克 王悦 +3 位作者 刘燕 任力 戚小敏 时东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分析近2年我院发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40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0株SMA对24种抗生素的耐... 目的分析近2年我院发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40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0株SMA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DNA指纹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SMA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且多数为混合感染。SMA对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敏感性高,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了100.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四环素、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2.3%、88.9%、82.4%、75.0%和70.0%。多数SMA(17/21)没有同源性,仅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同一病房,另一对同源菌株来自医院的不同病房。结论患者被医院环境中自然存在的SMA定植可能是SMA基因组的多样性和低同源性的原因。头孢吡肟/舒巴坦、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SMA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多重耐药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