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晓韩
朱铁英
+3 位作者
彭楠
高恒波
田英平
姚冬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8-1902,共5页
背景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条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行PCI难度大,而心肺复苏(CPR)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AMI心脏骤停患者是否需要溶栓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
背景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条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行PCI难度大,而心肺复苏(CPR)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AMI心脏骤停患者是否需要溶栓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的临床应用效果、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宁晋县医院、石家庄新乐市人民医院、唐山丰润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MI心脏骤停行CPR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非溶栓治疗组(17例)和溶栓治疗组(100例)。非溶栓治疗组给予呼吸循环支持、抗凝、扩血管、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对症综合治疗,溶栓治疗组在非溶栓治疗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溶栓治疗均在时间窗内进行,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非溶栓治疗组中17例患者均抢救无效死亡。溶栓治疗组患者死亡15例(15.0%),存活85例(85.0%)。85例存活住院患者中,17例未行PCI治疗或行强化CT检查,药物治疗后出院;19例行PCI,经影像学检查患者冠状动脉管腔内未发现血栓或血管闭塞,故未置入支架;46例患者行PCI检查发现患者血管管腔明显狭窄,置入支架扩张血管。溶栓治疗组中出现溶栓并发症者共3例,均为牙龈出血,未见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AMI患者CPR后静脉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较未溶栓者预后良好,对于无开展PCI条件的医院,静脉溶栓仍是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体自噬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岐原
李京宴
+1 位作者
田英平
姚咏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7-1685,共9页
自噬(autophagy)是机体的自我稳定与保护机制,进化上高度保守,在各种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在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机体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以实现代谢需要、清除部分代谢废物或有害...
自噬(autophagy)是机体的自我稳定与保护机制,进化上高度保守,在各种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在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机体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以实现代谢需要、清除部分代谢废物或有害物质、更新某些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稳态。依照降解底物转运至溶酶体的途径,可将自噬分为巨自噬(mac-rophagy)、微自噬(micr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异体自噬
自噬受体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糖体自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丹
任超
+2 位作者
赵鹏跃
田英平
姚咏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73-378,共6页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核糖体RNA和核糖体蛋白质构成,负责将mRNA上的遗传密码翻译成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吞噬细胞内成分及细胞器,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内容物和...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核糖体RNA和核糖体蛋白质构成,负责将mRNA上的遗传密码翻译成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吞噬细胞内成分及细胞器,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内容物和再利用的一个过程。自噬可以是选择性的,也可以是非选择性的,其中核糖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方式。NUFIP1是目前已知介导核糖体自噬的关键蛋白分子。本文围绕核糖体自噬的研究新进展及核糖体病变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核糖体
核糖体自噬
NUF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晓韩
朱铁英
彭楠
高恒波
田英平
姚冬奇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8-1902,共5页
文摘
背景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条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行PCI难度大,而心肺复苏(CPR)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AMI心脏骤停患者是否需要溶栓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的临床应用效果、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宁晋县医院、石家庄新乐市人民医院、唐山丰润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MI心脏骤停行CPR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非溶栓治疗组(17例)和溶栓治疗组(100例)。非溶栓治疗组给予呼吸循环支持、抗凝、扩血管、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对症综合治疗,溶栓治疗组在非溶栓治疗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溶栓治疗均在时间窗内进行,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非溶栓治疗组中17例患者均抢救无效死亡。溶栓治疗组患者死亡15例(15.0%),存活85例(85.0%)。85例存活住院患者中,17例未行PCI治疗或行强化CT检查,药物治疗后出院;19例行PCI,经影像学检查患者冠状动脉管腔内未发现血栓或血管闭塞,故未置入支架;46例患者行PCI检查发现患者血管管腔明显狭窄,置入支架扩张血管。溶栓治疗组中出现溶栓并发症者共3例,均为牙龈出血,未见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AMI患者CPR后静脉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较未溶栓者预后良好,对于无开展PCI条件的医院,静脉溶栓仍是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的优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临床研究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Clinical research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体自噬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岐原
李京宴
田英平
姚咏明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解放军总
医院
医学
创新研究部转化
医学
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7-168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1730057,No.82130062)。
文摘
自噬(autophagy)是机体的自我稳定与保护机制,进化上高度保守,在各种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在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机体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以实现代谢需要、清除部分代谢废物或有害物质、更新某些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稳态。依照降解底物转运至溶酶体的途径,可将自噬分为巨自噬(mac-rophagy)、微自噬(micr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3种类型.
关键词
自噬
异体自噬
自噬受体
病原微生物
Keywords
Autophagy
Xenophagy
Autophagy receptor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分类号
R363.2 [医药卫生—病理学]
R392.1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糖体自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丹
任超
赵鹏跃
田英平
姚咏明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医院
转化
医学
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
医学
中心普通外科
出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73-3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730057)资助课题。
文摘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核糖体RNA和核糖体蛋白质构成,负责将mRNA上的遗传密码翻译成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吞噬细胞内成分及细胞器,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内容物和再利用的一个过程。自噬可以是选择性的,也可以是非选择性的,其中核糖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方式。NUFIP1是目前已知介导核糖体自噬的关键蛋白分子。本文围绕核糖体自噬的研究新进展及核糖体病变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自噬
核糖体
核糖体自噬
NUFIP1
分类号
R364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效果研究
黄晓韩
朱铁英
彭楠
高恒波
田英平
姚冬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异体自噬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岐原
李京宴
田英平
姚咏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核糖体自噬的研究进展
梁丹
任超
赵鹏跃
田英平
姚咏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