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奥心血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动平板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苑 任鹏涛 +1 位作者 王自辉 杨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动平板试验参数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50例,硝酸酯类药物及溶栓、降脂、降压、降糖等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疗程28 d,疗后对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动平板试验参数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50例,硝酸酯类药物及溶栓、降脂、降压、降糖等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疗程28 d,疗后对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运动平板试验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49例次(87.5%),对照组总有效36例次(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后观察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7例(12.5%),低于对照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例数14例(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时间、运动量、代谢当量,改善缺血性心电图ST-T段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奥心血康胶囊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运动平板试验 地奥心血康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漏诊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一例
2
作者 田佳 苏利芳 +2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汪雁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4-1105,共2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患者中已经广泛应用。然而,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与老年退行性变化或瓣膜病相重叠,极易掩盖潜在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肌淀粉...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患者中已经广泛应用。然而,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与老年退行性变化或瓣膜病相重叠,极易掩盖潜在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 CA)。本病例报道1例TAVR术后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漏诊的CA,旨在提示临床医师重视术后非特异性症状的深入评估,以期提高早期识别率。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近1年出现不明原因低血压,已停用降压药物。因间断胸闷、气短1年于2023年6月23日第1次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漏诊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在疾病中的作用
3
作者 王科科 肖冰 鲁静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9-2386,共8页
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Poldip2)是由人Poldip2基因编码的一种多功能蛋白,最初因与人DNA聚合酶δ的p50亚基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结合而被发现。Poldip2与NADPH氧化酶4型亚基结合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并在细胞骨架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P... 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Poldip2)是由人Poldip2基因编码的一种多功能蛋白,最初因与人DNA聚合酶δ的p50亚基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结合而被发现。Poldip2与NADPH氧化酶4型亚基结合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并在细胞骨架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Poldip2参与DNA复制、DNA损伤修复、线粒体功能、细胞外基质调节、细胞周期、细胞黏附和迁移等多种细胞活动。本文总结了Poldip2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和内分泌疾病等疾病中的作用,为探索Poldip2作为疾病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 活性氧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付冰 谷新顺 +4 位作者 汪雁博 范卫泽 姜云发 李一 傅向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03至2015-12就诊的明确诊断为NSTEMI且行PCI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TA组,n=40)和氯吡格雷组(CA组,n=40...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03至2015-12就诊的明确诊断为NSTEMI且行PCI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TA组,n=40)和氯吡格雷组(CA组,n=40)。所有入选患者均择期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PCI。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CI相关参数、术前和术后24h、72h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分布比例、置入支架平均长度及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TA组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校正的TIMI帧数(CTFC)均小于CA组(P<0.05)。TA组左回旋支(LCX)的CTFC与C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及慢血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峰值水平均低于C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和72hMDA水平均较基线水平上升(P<0.001)。术后24hTA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低于CA组患者(P=0.023),术后72h,TA组患者MDA水平下降更明显(P=0.043)。两组患者术后24h和72hSOD水平均较基线水平下降(P<0.001)。术后24hTA组患者SOD水平明显高于CA组患者(P=0.013)。术后72h,两组患者SOD水平均有所上升,TA组患者MDA水平上升更明显(P=0.049)。随访30天内,两组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改善NSTEMI患者行PCI后心肌微循环状态,且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3
5
作者 汪雁博 谷新顺 傅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83-2088,共6页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观察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AMI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观察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AMI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5年9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按预先设计的表格提取资料,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治疗时间、年龄、样本量、剂量及评价指标。纳入文献首先进行异质性分析,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值)及其95%CI为合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AMI患者875例,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B级。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AMI患者再通率〔OR=2.63,95%CI(1.95,3.54)〕、完全再通率〔OR=2.85,95%CI(2.09,3.89)〕高于尿激酶,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OR=0.42,95%CI(0.27,0.65)〕、轻微出血发生率〔OR=0.52,95%CI(0.33,0.81)〕、出血发生率〔OR=0.41,95%CI(0.28,0.62)〕低于尿激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治疗AMI患者严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4,95%CI(0.05,1.12),P=0.07〕。结论与尿激酶相比,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AMI患者血管再通率高,MACE发生率低,出血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出血 MET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玉良 曹成富 +5 位作者 江万年 王伟民 刘健 赵红 卢明瑜 李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ELCA)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ELCA治疗的患者31例,消融血管32处。消融病变主要涉及支架内再狭窄,慢性闭塞病变,大隐静...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ELCA)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ELCA治疗的患者31例,消融血管32处。消融病变主要涉及支架内再狭窄,慢性闭塞病变,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和严重钙化病变。探讨ELCA治疗对不同复杂病变中手术成功率的影响,以及其在复杂病变使用的并发症(慢血流/无复流、冠状动脉穿孔、夹层和急性血管闭塞)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紧急血运重建)发生情况。结果:(1)支架内再狭窄病变(18处)、桥血管病变(3处)均100%消融成功和手术成功;7处慢性闭塞病变中4处(57.1%)ELCA后介入手术成功,3处(42.9%)联合旋磨治疗,其中1处未能交换旋磨导丝手术失败;严重钙化病变(4处)中,1处(25.0%)ELCA后介入手术成功,3处(75.0%)联合旋磨治疗手术成功。(2)所有ELCA治疗的患者无并发症和MACCE发生。结论:ELCA提高了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其严重并发症和MACCE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复杂高危患者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伟 范卫泽 +3 位作者 傅向华 郝国贞 姜云发 谷新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49-55,共7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I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 目的探讨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I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炎症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AIMI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山莨菪碱1500μg),B组(阿托伐他汀20 mg+山莨菪碱3000μg),C组(阿托伐他汀40 mg+山莨菪碱1500μg),D组(阿托伐他汀40 mg+山莨菪碱3000μg),每组各28例。以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TMPG)3级的比例作为主要终点。以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cTnI)峰值水平评估心肌梗死面积。术前及术后24 h各检查1次炎性反应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IL-6)、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入院时及术后90 min各查心电图1次,记录各组患者完全ST段回落(ST-segment resolution,STR)的情况。随访术后30 d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探讨有助于直接PCI术后达TMPG 3级的独立因素,阐明山莨菪碱和阿托伐他汀各自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直接PCI术后,D组TMPG 3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1),TIMI 3级和完全STR的患者占比均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P分别为0.073和0.051)。D组患者CK-MB、cTnI峰值水平最低,术后3 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最高。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CK-MB峰值水平的协同效应(P=0.001),仅具有升高LVEF的协同效应趋势(P=0.284)。给予山莨菪碱后,四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的过缓/过速心律失常发生。血栓积分3~4分、冠状动脉舒张压降低均为AIMI患者行直接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表现为TMPG <3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而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3000μg则为其保护性因素(P <0.05)。行直接PCI术后24 h,D组患者hs-CRP、IL-6、P选择素、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各组患者随访30 d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高剂量山莨菪碱(3000μg)联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可更有效地改善AIMI患者行直接PCI术后的心肌灌注水平,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阿托伐他汀 无复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8
作者 颜红兵 向定成 +22 位作者 刘红梅 陈辉 陈纪言 陈玉国 陈韵岱 楚英杰 方唯一 傅向华 李春洁 毛威 潘曙明 史若飞 苏晞 王焱 王贵荣 王伟民 徐梅 杨丽霞 于海玲 袁祖贻 郑志杰 霍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仍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更为严峻。及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刻不容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院前溶栓治疗在大城市以外的城乡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溶栓治疗 专家 中国 心肌梗死患者 城乡地区 人民健康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版胸痛中心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应用价值的单中心报告 被引量:9
9
作者 汪雁博 王士敏 +2 位作者 王深荣 张立松 傅向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深泽县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救治效果,探讨基层版胸痛中心在STEMI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深泽县医院收治并上报... 目的通过回顾深泽县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救治效果,探讨基层版胸痛中心在STEMI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深泽县医院收治并上报胸痛中心数据库的STEMI病例96例。根据胸痛中心通过认证的时间(2018年1月),将上报病例分别按认证前后STEMI救治流程进行诊断、治疗和转运。比较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收治患者胸痛中心质量控制的核心数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rst medical contact,FMC)时间、通过120急救车入院比例、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心电图传输比例、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检测时间、FMC至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再灌注治疗比例、进门-溶栓时间、溶栓患者进门-出门时间、2~24 h转院比例等。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1个月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累计收治STEMI患者96例,胸痛中心认证前45例,认证后51例。胸痛中心认证后STEMI患者心电图传输比例增加,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cTnI检测时间[(20.79±9.26)min∶(15.70±2.11)min,P <0.001]及FMC至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较认证前均明显缩短(P_均<0.05)。溶栓患者进门-溶栓时间[(32.71±15.44) min∶(21.78±8.66)min,P <0.001]、溶栓后2~24 h内转运比率(47.4%∶94.3%,P <0.001)以及进门-出门时间[(8.31±6.95)h∶(2.81±2.40)h,P <0.001]均明显缩短。认证后经协作医院造影确认的溶栓再通比率为91.3%。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收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可以显著改进基层医院STEMI救治流程,但是对STEMI救治效果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基层医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经前臂动脉(桡/尺动脉)介入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向华 谷新顺 耿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21-27,共7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经前臂动脉(桡/尺动脉)入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尤其是评价了经前臂动脉(桡/尺动脉)入径微创化PCI的效果、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展示出我国经...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经前臂动脉(桡/尺动脉)入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尤其是评价了经前臂动脉(桡/尺动脉)入径微创化PCI的效果、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展示出我国经前臂动脉(桡/尺动脉)入径PCI在数量和某些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经前臂动脉(桡/尺动脉)入径PCI不仅具有局部血管入径获益,而且兼具全身整体获益,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微创化PCI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前臂动脉 桡动脉 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植入型心电监测仪的多中心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迪 刘彤 +6 位作者 刘恩照 许静 马薇 谢瑞芹 叶岚 许纲 李广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诊疗的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20年6月~2021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后ICM植入患者31... 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诊疗的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20年6月~2021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后ICM植入患者31例,1例退出研究,根据3个月内随访时是否房颤复发分为复发组12例和对照组18例。分别于术后1 d、1和3个月随访程控ICM及24 h Holter监测,分析ICM与24 h Holter心律失常检出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相关因素。结果 31例患者均ICM植入,1例因术后囊袋内血肿形成退出试验。ICM术后1 d和3个月内房颤复发检出率显著高于24 h Holter(P=0.010,0.007)。复发组与对照组体质质量指数、血小板计数、NYHA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增大及LVMI增大为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OR=27.278,95%CI:1.727~430.787,P=0.019;OR=23.420,95%CI:1.587~345.642,P=0.022)。结论 ICM可显著提高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3个月内早期复发的检出率,个体化设置ICM参数可以更好的为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后的监测及管理提供重要依据。LAD及LVMI为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外科手术 复发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肺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中肺泡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表达的变化
12
作者 袁雅冬 崔炜 +3 位作者 吕侯强 陈晔 王辉 王素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兔肺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中肺泡细胞凋亡及其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雌雄不拘,运用5F Berman球囊堵塞左下肺动脉,然后球囊放气,复制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n=... 目的:观察兔肺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中肺泡细胞凋亡及其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雌雄不拘,运用5F Berman球囊堵塞左下肺动脉,然后球囊放气,复制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肺动脉栓塞1 h组、肺动脉栓塞2 h组,肺动脉栓塞2 h再灌注1 h组、肺动脉栓塞2 h再灌注2 h组;另设6只正常未手术白兔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上皮细胞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肺动脉栓塞1、2 h组兔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再灌注后凋亡细胞进一步增多,并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P<0.05或0.01);Fas及FasL蛋白表达在肺动脉栓塞及再灌注后明显上调(P均<0.01)。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肺组织湿干比、Fas及FasL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9,0.820,0.820;P<0.01)。结论: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可能通过激活Fas/FasL系统,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再灌注损伤 肺泡 细胞凋亡 FAS/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晓然 赵滨 +12 位作者 崔炜 李静 刘捷 封娣 张路岐 李云 李贤 丁俊琴 李来有 李兰凤 尹晓华 李玉琢 黄香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2-1103,共12页
背景由于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易导致血压增高,且男性与女性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调节血压稳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高血压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 背景由于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易导致血压增高,且男性与女性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调节血压稳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高血压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具有参考意义。目的调查河北省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流行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为不同性别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普查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7月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所有医院的128009名护理人员进行高血压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对男性和女性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公认影响因素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基于匹配后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20.36%,1115/5476)高于女性护理人员(6.26%,7669/122533)(P<0.001)。匹配后年龄[>25~35岁(OR=2.182)、>35~45岁(OR=3.560)、>45~55岁(OR=7.406)、>55~65岁(OR=13.339)]、体质指数[24.0~<28.0 kg/m^(2)(OR=1.591)、≥28.0 kg/m^(2)(OR=2.739)]、医院所在地[沧州(OR=1.431)、衡水(OR=1.834)、唐山(OR=1.408)]、高脂血症年限[>0~5年(OR=3.399)、>5~10年(OR=4.451)]、高血压家族史(OR=1.225)是男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25~35岁(OR=1.382)、>35~45岁(OR=4.125)、>45~55岁(OR=6.510)、>55~65岁(OR=5.616)]、体质指数[24.0~<28.0 kg/m^(2)(OR=1.749)、≥28.0 kg/m^(2)(OR=3.111)]、所在科室[儿科(OR=1.570)、医技科室(OR=1.779)]、高脂血症年限[>0~5年(OR=2.863)、>5~10年(OR=3.713)]、糖尿病年限[>0~5年(OR=3.126)、>5~10年(OR=2.947)、>10年(OR=9.743)]、高血压家族史(OR=1.243)、月经情况[不规律(OR=1.358)、已绝经(OR=1.689)]、妊娠高血压疾病[否(OR=0.486)、无妊娠史(OR=0.507)]是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河北省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护理人员。年龄、体质指数、高脂血症年限、高血压家族史是男性、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所在科室为儿科或医技科室、糖尿病、月经不规律、已绝经、有妊娠高血压疾病仅对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产生影响,相关部门可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另外,医院所在地是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应关注相关地市男性护理人员血压状况;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护理人员 性别分布 河北省 影响因素分析 倾向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