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 被引量:2
1
作者 汪雁博 苏利芳 +5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支伟 傅阳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尚缺乏在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应用减量替格瑞洛的研究。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E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五科行PPCI并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替格瑞洛的维持剂量将患者分为减量组(60例:替格瑞洛60 mg/次,2次/d)和标准组(180例: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采用PSM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Killip分级和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最终减量组和标准组各纳入54例患者。分别于出院1、3、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相关参数和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SM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介入治疗参数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DW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PLT、MPV、PDW、P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减量组患者PDW高于标准组(P<0.05)。出院6个月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AR比较,标准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标准组患者出院时MPV高于基线,减量组患者出院时PDW低于基线,标准组患者出院时PAR低于基线(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1、3、6个月MPV低于出院时,PDW高于出院时(P<0.05);标准组患者1、3、6个月PAR低于基线,高于出院时(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中替格瑞洛60 mg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血小板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活性检测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运重建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利芳 汪雁博 +2 位作者 姜云发 刘畅畅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7-1142,共6页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引起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尽管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但是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血运重建是ICM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由于ICM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冠状动脉病变重,血运重建的风险较高,目前对...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引起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尽管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但是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血运重建是ICM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由于ICM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冠状动脉病变重,血运重建的风险较高,目前对于ICM患者是否血运重建及血运重建的方式仍存在争议。心肌活性对ICM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并为选择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但是其对ICM患者血运重建的指导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现对ICM患者目前治疗现状、心肌活性评估的常用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心肌活性评估指导血运重建的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ICM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血运重建 心肌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性别差异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雁博 苏利芳 +3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谷新顺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 探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的文献中,对接受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ST... 目的 探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的文献中,对接受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STEMI患者短期或长期死亡率的性别差异进行对比的相关研究。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均纳入本研究。使用Rev Man 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危险度(RR)和95%CI表示性别差异对STE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使用漏斗图评估研究偏倚。结果 共纳入36项研究,其中33项观察性研究和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08 132例STEMI患者,其中男性82 848例,女性25 284例。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住院期间(RR=1.73,95%CI:1.52~1.98,P<0.001,I~2=69%)、1个月(RR=1.89,95%CI:1.74~2.06,P<0.001,I~2=46%)、1年(RR=1.56,95%CI:1.40~1.74,P<0.001,I~2=0%)和2年(RR=1.78,95%CI:1.51~2.10,P<0.001,I~2=43%)死亡率显著增加。在调整后的分析中,女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RR=1.60,95%CI:1.27~2.02,P<0.001,I~2=69%)、1个月(RR=1.40,95%CI:1.04~1.88,P<0.001,I~2=65%)和2年(RR=1.25,95%CI:1.10~1.42,P<0.001,I~2=48%)死亡率仍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结论 对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女性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溶栓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5
4
作者 郝国贞 高恒波 +5 位作者 范卫泽 杨静静 汪雁博 姜云发 谷新顺 傅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153-3157,共5页
目的评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左西孟旦组(24例)。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左西孟旦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左西孟旦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10 min给予负荷量12μg/kg静脉注射,继而以0.1μg·kg-1·min-1微量泵入,1 h后将输注速率增至0.2μg·kg-1·min-1持续23 h,5 d后以同样方法给予第2次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0 d血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呼吸困难情况、全身状况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用药后10 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显效率;3个月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监测用药前30 min及用药后1、12、24 h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10 d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血钾值;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BNP、LVEF、SV、呼吸困难情况、全身状况评估和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0 d,左西孟旦组BNP、呼吸困难情况和全身状况评估均低于对照组;LVEF、SV和6分钟步行试验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组NYHA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265,P=0.022)。用药期间左西孟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3/24),对照组为3.8%(1/26)。用药3个月内,对照组再住院率为23.1%(6/26)、病死率为11.5%(3/26),左西孟旦组分别为8.3%(2/24)、8.3%(2/24)。两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18、0.142,P=0.155、0.706)。两组用药前后HR、R、SBP、DBP、Scr、血钾和Hb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R、血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老年CHF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增加LVEF,且不增加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但有增加低血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每搏输出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汪雁博 郝国贞 +6 位作者 姜云发 傅向华 范卫泽 苗青 王庆 李红晓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3328-3332,共5页
背景目前多种正性肌力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因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而应用受限。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其应用于右心力衰竭的治疗经验和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右心功能的... 背景目前多种正性肌力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因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而应用受限。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其应用于右心力衰竭的治疗经验和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ADHF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左西孟旦组(n=40)和安慰剂组(n=39)。左西孟旦组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6~12μg/k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继而以0.1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24h。安慰剂组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用药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心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SPAP);治疗期间24h尿量、住院期间死亡情况、住院时间及1个月再住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h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患者治疗24h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峰值(S')、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TASPE)高于安慰剂组,左房室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E/e'、SPAP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24h后左西孟旦组患者LVEF、S'、FAC、TAPSE高于同组治疗前,E、E/e'、SPAP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与治疗24h后安慰剂组患者组内LVEDD、LVEF、E、e'、E/e'、S'、FAC、TAP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安慰剂组患者SPAP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期间24h尿量多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住院时间、1个月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可以改善ADHF患者右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再住院次数,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右心功能 左西孟旦 超声心动描记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雅婷 王宇航 +3 位作者 汪雁博 石淼 陈建军 谷新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06至2013-12收入我院住院患者35例,均为发病12 h内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首发急性前壁心...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06至2013-12收入我院住院患者35例,均为发病12 h内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应用rhB NP组(n=18)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直接PCI术前分别给予rhB NP和硝酸甘油静脉泵入,共维持72 h。所有患者分别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即刻、第7天及第1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B 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积分(WMSI)术后即刻及术后第7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WMS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B NP组术后第7天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a)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 NP组术后第1个月SRs、SRe和SRa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 NP组较对照组肌钙蛋白I(cT nI)峰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9±16.88)ng/ml vs(63.24±18.60)ng/ml,P=0.036]。两组MACE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rhB NP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改善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脑利钠肽 应变率 局部心肌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汪雁博 刁敬超 +5 位作者 支伟 王庆 傅阳 姜云发 郝国贞 傅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37-2541,共5页
背景静脉溶栓治疗仍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仍然有部分STEMI患者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后未能实现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目的分析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 背景静脉溶栓治疗仍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仍然有部分STEMI患者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后未能实现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目的分析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并行静脉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31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IRA的再通情况,将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溶栓失败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再灌注治疗参数以及住院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TEMI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131例STEMI患者中溶栓再通组99例,溶栓失败组32例,溶栓失败率为24.4%。与溶栓再通组患者相比,溶栓失败组患者年轻、体质指数和体表面积大、溶栓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溶栓后血小板聚集率高(P<0.05)。溶栓失败组血栓抽吸比例、支架置入比例、溶栓后肌酸激酶(CK)峰值、溶栓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高于溶栓再通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溶栓再通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表面积及溶栓后APTT是STEMI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溶栓失败的STEMI患者具有年轻、体表面积大、溶栓后APTT短、心肌梗死面积大和心功能差等特点。年轻、体表面积大及溶栓后APTT短可能是STEMI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纤维蛋白溶解药 治疗失败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1型心肾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汪雁博 谷新顺 +3 位作者 郝国贞 姜云发 范卫泽 傅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1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院内是否发生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1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院内是否发生1型CRS分为非CRS组69例和CRS组2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介入治疗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计算患者的TI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CRUSADE危险评分,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MI危险评分对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CRS组患者入院心率较非CRS组快,肌酐水平、肌酸激酶水平、MACE发生率及TIMI、GRACE、CRUSADE危险评分均高于非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MI评分是STEMI院内发生1型CRS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IMI评分对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40,0.969)]。最佳截断点为3分,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和62.3%,约登指数为0.602。结论 TIMI危险评分是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的良好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肾综合征 TIMI危险评分 预测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版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状况的单中心报告 被引量:8
9
作者 汪雁博 郝国贞 +4 位作者 姜云发 谷新顺 支伟 王庆 傅向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47-5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前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救治效果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为进一步优化AMI治疗和胸痛中心管理提供参考...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前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救治效果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为进一步优化AMI治疗和胸痛中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痛中心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AMI患者458例纳入研究组,将2015年1月至12月该院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前收治的AMI患者334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受教育程度、长期居住地、入院时Killip分级等)、心肌梗死救治情况(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诊医院、再灌注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前后梗死相关动脉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等)、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和发病1个月内患者的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既往病史、受教育程度、心肌梗死分型、病例来源和入院时Killip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首诊于基层胸痛中心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2~24 h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PCI前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3级、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溶栓后择期CAG+PCI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住院期间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0)。两组患者非计划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消化道出血、前臂血肿、输血、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发病1个月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胸痛中心建设,加强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AMI诊疗辐射能力,AMI患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AMI救治效果初步显现。但是在患者教育、再灌注治疗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再灌注治疗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法洛四联症合并大面积肺栓塞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雁博 蒋杏杏 +1 位作者 范卫泽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2-1004,共3页
法洛四联症是以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为特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成年人法洛四联症患者较为少见。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本文报道了1... 法洛四联症是以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为特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成年人法洛四联症患者较为少见。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本文报道了1例成年人法洛四联症合并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可为进一步了解成年人法洛四联症患者的并发症和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肺栓塞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右位心合并两腔心畸形一例
11
作者 汪雁博 谷新顺 傅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0-1071,1078,共3页
两腔心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共同房室瓣连接单心房和单心室为特征,多数患者于出生后数周至数月内夭折,甚至胎儿期即发生死亡流产,极少数活至成年,而右位心合并两腔心畸形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成人右位心合并两腔心畸形患者... 两腔心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共同房室瓣连接单心房和单心室为特征,多数患者于出生后数周至数月内夭折,甚至胎儿期即发生死亡流产,极少数活至成年,而右位心合并两腔心畸形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成人右位心合并两腔心畸形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过程,加强临床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位心 两腔心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景昊 汪雁博 谷新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5期508-512,共5页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的基础用药之一,在降低患者缺血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如何平衡这两种风险一直是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研究的焦点。目前已有诸多研究对DAPT应用提出了新的观点,本...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的基础用药之一,在降低患者缺血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如何平衡这两种风险一直是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研究的焦点。目前已有诸多研究对DAPT应用提出了新的观点,本文对ACS患者DAPT期间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