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8
1
作者 何翠竹 梁欣 曲银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且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手术成功者96例,将其随机...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且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手术成功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科室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家访、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期为1年。观察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情况:观察随访1个月和1年时患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随访1个月和1年时焦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方面比较,随访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比较,随访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焦虑评分随访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治疗依从性 不良心血管事件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早搏消融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苗成龙 徐璐 +2 位作者 王艳微 刘素云 李拥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观察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能否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有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伴有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大于l万/24h)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导管消融组... 目的观察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能否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有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伴有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大于l万/24h)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导管消融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导管消融组在传统的改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室性早搏导管消融术;常规药物治疗组只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室重构和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药物治疗组的室性早搏的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若效果不佳,加用胺碘酮.所有患者术前接受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分级采用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方法.平均随访(16.0±5.6)个月,随访时接受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心功能分级评估.结果共人选102例患者,其中导管消融组50例,药物治疗组52例.导管消融组手术成功率94%(包含二次手术患者),室性早搏数量[(15672±4567)个/24h比(1001±234)个/24h]明显减少,心功能分级明显降低(2.6±1.1比1.4±0.5,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0.33±0.07比0.43±0.03).药物治疗组随访结束时早搏数量[(15373±3556)个/24h比(14980±3789)个/24h],心功能分级(2.7±1.0比2.9±0.8,P=0.1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0.34±0.06比0.30±0.05)无明显改变.导管消融组的心功能分级(1.4±0.5比2.9±0.8,P=0.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7±4)mm比(67±9)mm,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0.43±0.03比0.30±0.05,P=0.001)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相比药物治疗,通过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治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苗成龙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9期753-756,共4页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就器质性、特发性和离子通道病性室速/室颤的药物、器械、导管消融术及其他治疗等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达到规范临床诊疗的作用。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心室颤动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运重建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金鑫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9期737-740,共4页
尽管早期血运重建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仍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往往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其最佳血运重建策略尚无定论。本文就心源性休克定义及病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早期血... 尽管早期血运重建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仍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往往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其最佳血运重建策略尚无定论。本文就心源性休克定义及病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早期血运重建的重要性及血运重建策略选择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血运重建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完美攻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常亮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9期741-752,共12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被公认为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难点,曾经是PCI的禁忌证。然而PCI医师对CTO的尝试持续超过30年,过去10余年来,得益于导丝通过技术的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被公认为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难点,曾经是PCI的禁忌证。然而PCI医师对CTO的尝试持续超过30年,过去10余年来,得益于导丝通过技术的提高、新器械的使用以及对病理解剖理解的加深,CTO PCI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CTO成为冠脉介入领域全球性的热点,包括中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或涉足CTO PCI领域。本文就CTO PCI相关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全因性死亡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毕月 李拥军 王萌萌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4期293-30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疾病(CAD)及全因死亡事件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KNI、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CACS与CAD及全因性死亡(All-cause mortality)相关性的队列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疾病(CAD)及全因死亡事件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KNI、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CACS与CAD及全因性死亡(All-cause mortality)相关性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2名资料员提取文献并进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个队列研究,包括59143例被研究者。Meta结果显示:与CACS<10相比,CACS≤100组[HR=2.46,95%CI(1.77,3.41),P=0.000,I^(2)=55.5%]、100<CACS≤400组[HR=3.62,95%CI(2.24,5.83),P=0.000,I^(2)=42.2%]、CACS>400组[HR=5.09,95%CI(2.02,12.84),P=0.001,I^(2)=70.7%]更易发生CAD及全因死亡事件。结论对于存在CAC的患者来说,有更高的患有CAD及全因死亡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全因死亡事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及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付强 王君妤 李拥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并分析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TEMI患者1 120例,男661例、女45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追踪临床结局。分析不同性别STEMI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并分析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TEMI患者1 120例,男661例、女45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追踪临床结局。分析不同性别STEMI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STEMI患者年龄,合并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例数,多支冠脉病变比例、冠脉狭窄率、Gensini评分,PCI后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0、1级比例,以及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例数均高于男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PCI后TMPG分级0、1级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女性STEMI患者年龄更大,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发率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重,PCI后更易发生心肌灌注不良,预后更差;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PCI后TMPG分级0、1级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性别 临床特征 治疗方案 全因死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机制及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毕月 李拥军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7期653-656,共4页
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难点之一,有研究表明严重的CAC病变是支架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对CAC病变相关机制、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CAC病变产生的血管反应、抗血小板时程、其他治疗CAC... 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难点之一,有研究表明严重的CAC病变是支架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对CAC病变相关机制、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CAC病变产生的血管反应、抗血小板时程、其他治疗CAC病变的方法及其优劣性、DES治疗CAC病变的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钙化 药物洗脱支架 双联抗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