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肝素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海燕 田丽 +3 位作者 赵颖 李知娟 石建平 傅向华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肝素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STEMI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肝素化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STEMI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确诊为STEMI后立即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00 U,对照组于术中给予普通肝素5000 U。观察肝素启动时间、PCI前活化的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ion resistance,IMR)、其他心肌灌注评估指标。记录术后主要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events,MAE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素给予的时间明显提前(约28 min),术前ACT明显延长(P=0.000),血栓负荷率低(25.00%vs 43.90%,P=0.032);造影即刻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血流0~1级率低(45.00%vs 68.40%,P=0.011),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率高(75.30%vs 56.10%,P=0.032),IMR较低(P=0.007),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峰值低(P=0.007),心肌灌注缺损面积(perfusion defect area,PDA)较低(P=0.031)。结论pPCI术前早期肝素化提高了IRA的开通率,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灌注,不增加MAES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肝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绍伟 胡宏英 +3 位作者 贾永 侯爱军 冯强 范卫泽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7期779-781,7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邯郸市中心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邯郸市中心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术后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TFC明显减少(31.4±5.8)帧vs(22.9±7.3)帧(P<0.05),术后TMPG 3级比例增高(87.5%vs 62.5%,P<0.05);观察组LVEF和LVEDD均好于对照组(58.62±7.13)%vs(45.38±5.28)%;(47.52±3.12)mm vs(57.56±2.68)mm(均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可显著增加老年AM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导管 心脏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山莨菪碱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水平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玉君 董秋立 +6 位作者 马潇潇 刘少云 张海涛 傅向华 汪雁博 王东颖 孔立茶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8期851-854,共4页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山莨菪碱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改善心肌水平灌注的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行PCI的STEMI患者,初始血管造影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级,...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山莨菪碱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改善心肌水平灌注的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行PCI的STEMI患者,初始血管造影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级,行血栓抽吸后,随机分配到A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1 000μg山莨菪碱,n=72)和B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生理盐水5ml,n=71)。所有患者入选时即予静脉注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10μg/kg)然后以0.15μg.kg-1.min-1连续泵入36小时。主要终点为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完全ST段回落率(STR)。次要终点包括TIMI血流分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PCI术后2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cTFC水平较低(23±8)帧vs(28±7)帧(P<0.01);STR率较高(70.8%vs 53.5%,P<0.05);TMPG 2~3级比例较高(70.9%vs 53.5%,P<0.05);CK-MB峰值较低(170±49)U/L vs(198±51)U/L(P<0.05);两组之间TIMI 3级血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vs 93.0%,P>0.05);术后2周LVEF水平较高(60±7)%vs(51±6)%(P<0.01)。结论 STEMI患者行PCI术中行血栓抽吸后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山莨菪碱不仅改善心肌灌注而且改善术后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山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慧 王生池 +5 位作者 臧会玲 范卫泽 王立忠 刘红娟 沈晓辉 梁少卿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按患者入院28 d后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入院2 h内NT-proBNP水平及入院2... 目的评价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按患者入院28 d后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入院2 h内NT-proBNP水平及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入院2 h内,死亡组NT-proBNP水平为(5873.24±1768.37)pg/ml明显高于生存组的(2170.45±625.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1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为(26.47±5.32)分,也明显高于生存组的(21.54±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0,P=0.02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09,P=0.00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和0.715,两者评估预后效能相仿。结论 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氮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APACHEⅡ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海涛 邵辉 +4 位作者 赵玉君 王忠明 董秋立 胡靖 谷新顺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差别。方法华北石油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n=63),比索洛尔组(n=63)。卡维地洛组给予卡维地洛3.125mg,每天2次,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1.2...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差别。方法华北石油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n=63),比索洛尔组(n=63)。卡维地洛组给予卡维地洛3.125mg,每天2次,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1.25mg,每天1次,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脑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结果卡维地洛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上优于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62/64)、70.9%(44/62)(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BNP、NT-proBNP、SBP和DBP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或<0.05),而LVEF及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卡维地洛及比索洛尔均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但卡维地洛的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与心血管病关系研究现状
6
作者 付林林 郝国贞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8期926-928,共3页
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 2,ST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心血管病生物标志物,ST2是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家族成员,有可溶性ST2、跨膜型ST2等多种形式,跨膜型ST2与其配体IL-33结合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而可溶性... 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 2,ST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心血管病生物标志物,ST2是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家族成员,有可溶性ST2、跨膜型ST2等多种形式,跨膜型ST2与其配体IL-33结合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而可溶性ST2可竞争抑制这一作用。针对ST2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作用做了大量研究,发现ST2与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有密切的关系。血清ST2浓度对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预测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肌梗死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