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腔镜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索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53-356,共4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外科病人对快速康复要求的提高,促使微创技术已成为21世纪外科发展的主旋律,腔镜技术作为微创外科的杰出代表,已渗入到各个外科专业,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也由此应运而生。FTS 是2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外科病人对快速康复要求的提高,促使微创技术已成为21世纪外科发展的主旋律,腔镜技术作为微创外科的杰出代表,已渗入到各个外科专业,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也由此应运而生。FTS 是2001年首先由丹麦外科医生 Wilmore 和 Kehlet[1]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联合外科、麻醉、护理、营养、康复、病人及其家属等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采取一系列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的多学科合作模式,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所致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使病人获得快速康复。早在2000年小儿外科已有 FTS 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的报道[2]。随后在婴儿和儿童外科各专科领域成功开展[3]。文献报道表明 FTS 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腔镜外科 小儿外科 应用 surgery 术后并发症 循证医学证据 创伤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7届国际小儿内镜外科年会(IPEG)会议纪要
2
作者 阳历 汤绍涛 李索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第27届国际小儿内镜外科组织(International Pediatric Endosurgery Group,IPEG)与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American Gastrointestinal and Endoscopic Surgeons,SAGES)和加拿大普外医师协会(The Canadian Associ... 第27届国际小儿内镜外科组织(International Pediatric Endosurgery Group,IPEG)与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American Gastrointestinal and Endoscopic Surgeons,SAGES)和加拿大普外医师协会(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eneral Surgeons,CAGS)学术年会于2018年4月11日至14日联合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会议中心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外科 学术年会 会议 小儿 国际 ENDOSCOPIC 医师协会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相关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费川 张永婷 +4 位作者 刘雪来 孙驰 刘林 李萌 李索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双钩套扎针完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 258例的手术记录及术后随访资料,统计手术相关并发症予以分析。结...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双钩套扎针完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 258例的手术记录及术后随访资料,统计手术相关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除35例因巨大疝、滑动疝、网膜嵌顿或粘连需要另外一个操作孔辅助完成手术外,2 223例成功实施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手术,出现相关并发症25例(25/2 223,1.11%,),其中4例腹壁下血管穿刺损伤、1例髂外静脉穿刺损伤、2例脐部戳孔网膜嵌顿、1例脐部切口感染、5例线结反应、2例腹股沟区牵拉疼痛不适感、疝复发4例和鞘膜积液形成6例;无肠管或膀胱损伤以及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借助双钩套扎针实施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虽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蔽美观,若术中操作不当仍可引起并发症。需要术者进一步规范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腹膜 结扎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功能衰竭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林(综述) 徐伟立(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8-252,共5页
小儿肠功能衰竭(pediatric intestinal failure,PIF)是一种罕见的、以肠道吸收功能不足为特点的疾病,病死率较高。随着对PIF研究的不断深入,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明显改善了PIF患儿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研究PIF... 小儿肠功能衰竭(pediatric intestinal failure,PIF)是一种罕见的、以肠道吸收功能不足为特点的疾病,病死率较高。随着对PIF研究的不断深入,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明显改善了PIF患儿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研究PIF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PIF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功能衰竭 综合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梗死脾切除、残余脾腹膜后固定术治疗游走脾扭转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5
作者 孙驰 刘雪来 +2 位作者 刘林 李萌 李索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游走脾是指脾脏脱离正常解剖位置而移位于腹腔其它部位的一种疾病。由于脾脏缺乏其固有附着韧带的支撑,易引发脾蒂扭转造成脾梗死,继而导致脾脏炎性纤维化及周围炎性粘连,因此一经诊断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包括脾切除术、脾部分... 游走脾是指脾脏脱离正常解剖位置而移位于腹腔其它部位的一种疾病。由于脾脏缺乏其固有附着韧带的支撑,易引发脾蒂扭转造成脾梗死,继而导致脾脏炎性纤维化及周围炎性粘连,因此一经诊断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包括脾切除术、脾部分切除术加残余脾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正常解剖 诊断需要 炎性粘连 脾梗死 脾部分切除术 游走脾 腹膜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与常规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驰 李索林 +2 位作者 刘扬 于增文 徐伟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2012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拖出HD根治术的5岁以下患儿79例,其中常规腹腔镜辅助手术41例,经自然腔道辅助手术38例,按肠管切除范围分为直肠乙状结肠切除...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2012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拖出HD根治术的5岁以下患儿79例,其中常规腹腔镜辅助手术41例,经自然腔道辅助手术38例,按肠管切除范围分为直肠乙状结肠切除组和次全结肠切除组,分别记录各组病例手术数据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腹腔镜辅助直肠乙状结肠切除30例和次全结肠切除11例,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直肠乙状结肠切除28例和次全结肠切除10例。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常规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手术时间(127.5±52.5)min,估计出血(22.8±22.4)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问(1.4±0.6)d;次全结肠切除手术时间(199.6.4±47.6)min,估计术中出血(28.6±19.2)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6±0.9)d。经自然腔道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手术时间(112.3±51.8)min,估计出血(17.3±8.3)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3±0.8)d;次全结肠切除手术时间(183.0±42.4)min,估计术中出血(23.0±7.9)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6±0.7)d。两种手术方式完成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和次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无差别。67例获随访,排便功能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两种术式相比在各时段排便功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自然腔道腹腔镜HD根治术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同样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可进一步减少腹壁创伤,美容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结直肠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在免水分离SPLPEC手术治疗内环皱褶明显儿童斜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雪来 李龙 +7 位作者 李索林 徐伟立 崔钊 张永婷 高鹏 魏延栋 李景娜 张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内环处后腹膜皱褶明显增加了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percutaneous extraperitoneal closure,SPLPEC)手术的难度,本研究将探讨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手术治疗内环皱褶明显儿童斜疝... 目的内环处后腹膜皱褶明显增加了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percutaneous extraperitoneal closure,SPLPEC)手术的难度,本研究将探讨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手术治疗内环皱褶明显儿童斜疝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对126例内环皱褶明显斜疝男性患儿实施了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术(操作流程:在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改良钩针钩挂丝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钩针沿内环口内侧缘的输精管-髂外血管之间的间隙向Doom三角内潜行,潜行过程中缓慢向左右两侧摆动带线钩针以松弛该间隙,并将冗厚的后腹膜向Doom三角方向推动,随着该间隙的松弛和覆盖输精管的冗厚后腹膜的减少,输精管逐渐显露。回退带线钩针,顶起显露的输精管和其上后腹膜,在输精管-后腹膜间隙穿行至Doom三角内),并回顾性分析患儿手术和随访资料。结果术中证实单侧疝90例,双侧疝36例,共162侧。162侧中126侧内环皱褶明显,其中17侧实施改良钩针完全腹膜外抛掷丝线,未借助其他操作器械进行辅助,余109侧实施传统钩针刺破腹膜抛掷丝线。单侧皱褶明显斜疝平均手术时间为(17.5±3.5)min,合并对侧隐形疝平均手术时间为(23.2±2.2)min,无一例发生术中并发症,患儿均在术后24 h内出院。随访6~18个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一例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皮肤结肉芽肿形成。结论对于内环皱褶明显的儿童斜疝,带线钩针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可有效松解冗厚的后腹膜,降低跨越输精管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手术的难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管-髂外血管间隙 免水分离 SPLPEC 改良钩针 斜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产前诊断及腔镜矫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永婷 李索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1-93,101,共4页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胚胎期膈肌发育停顿所致膈肌缺损,在胸腹腔压力差的作用下使腹腔内游动度较大的脏器疝人胸腔。90%的CDH发生在膈肌后外侧(胸腹裂孔疝,Bochdaleck hernia),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产前诊断 矫治 腔镜 胸腹裂孔疝 膈肌 胚胎期 腹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腔镜手术适应证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索林 张永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13-316,共4页
腔镜技术已经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各专业,随着开展病例数的增加尤其是手术适应证的拓宽,手术难度的加大,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见,尤其是先天性严重发育... 腔镜技术已经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各专业,随着开展病例数的增加尤其是手术适应证的拓宽,手术难度的加大,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见,尤其是先天性严重发育畸形,出生后即需矫治,腔镜手术操作空间小,暴露视野有限,镜下操作多用电外科器械或其他能量输出设备,一些腔镜手术并发症在术中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且镜下处理相关并发症仍有一定难度,常需及时中转开放手术完成。因此,如何降低腔镜手术并发症日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深刻理解和掌握手术指征、解剖结构以及精准手术操作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术后及时准确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处理也可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并发症 腔镜技术 手术适应证 手术操作空间 相关并发症 微创外科 住院时间 小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jal间质细胞凋亡在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其同源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锋 李索林 +2 位作者 徐伟立 李英超 孙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凋亡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及其同源病(Hirschsprung's allied disease,HAD)结肠肌层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们采取腹腔... 目的探讨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凋亡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及其同源病(Hirschsprung's allied disease,HAD)结肠肌层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们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15例HD和13例HAD,切取HD痉挛段、移行段及扩张段和HAD近端与远端全层肠壁作检验组。另选取10例正常儿结肠标本作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不同病变肠管肌层中ICCs分布密度以及caspase-3、bcl-2表达情况。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病变肠管肌层中ICCs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结肠肌层中ICCs分布密度(个/视野)在HD组痉挛段(5.8±1.1)、移行段(10.0±1.8)及扩张段(13.1±2.1)和HAD组近端(16.5±2.4)与远端肠段(8.6±1.6),除HAD组近端与对照组(17.8±1.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各组中caspase-3阳性ICCs表达率分别为(77.6±13.8)%、(53.6±10.2)%、(31.9±8.0)%、(23.6±6.8)%、(57.2±1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3)%(P<0.05);同时各组中bcl-2阳性ICCs表达率分别为(18.3±9.3)%、(31.5±7.3)%、(42.3±7.9)%、(48.7±6.5)%、(38.5±6.7)%,与对照组的(60.3±5.4)%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ICCs分布密度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r=-0.915,P<0.01)、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r=0.754,P<0.01)。电镜观察HD组、HAD组病变肠管均发现ICCs凋亡样改变。结论 HD、HAD病变结肠肌层ICCs分布密度及caspase-3、bcl-2表达异常,表明ICCs细胞凋亡可能在HD、HA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间质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索林 孙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65-67,共3页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discase,HD)的手术方法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和演变。1948年Swenson首次采用病变结直肠切除、经肛门拖出吻合术根治本病,
关键词 巨结肠根治术 腹腔镜辅助 经肛门拖出吻合术 先天性巨结肠症 腔道 结直肠切除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3例
12
作者 仲智勇 时保军 +3 位作者 李索林 周辉 马亚贞 王文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是巨大血管瘤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及全身出血倾向的一种综合征,又称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征。该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病程凶险,病死率可高达20%~30%。
关键词 血管瘤综合征 严重血小板减少 巨大血管瘤 出血倾向 婴幼儿期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6期导读
13
作者 刘林 李索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52-758,共7页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6期开篇汇总2019年10月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办的第69届美国儿科学年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外科分会情况,开场即针对下一代小儿外科医师的培训计划即从确定专业、早期...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6期开篇汇总2019年10月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办的第69届美国儿科学年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外科分会情况,开场即针对下一代小儿外科医师的培训计划即从确定专业、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到成为有造诣的执业高手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内容重点在小儿外科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涉及新生儿疾病、胃肠疾病、临床医患事务管理、漏斗胸、肿瘤和实验研究等,以专题讨论、大会发言、简述壁报和壁报展示的形式进行交流。此次会议共收到43篇文章,JPS杂志第6期由从中择优选取的25篇(58%)文章和7篇自由来稿的关于手术技术的文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新生儿疾病 Surgery 儿科学 漏斗胸 胃肠疾病 路易斯安那州 事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不同胆道重建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新宁 李索林 +1 位作者 刘雪来 刘向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59-562,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不同胆道重建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1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例资料,其中实施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oux-en-Y hepaticojejunostomy,R...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不同胆道重建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1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例资料,其中实施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oux-en-Y hepaticojejunostomy,RY)49例、不离断空肠的肝管空肠袢式吻合术(modified warren loop hepaticojejunostomy,MW)31例及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hepaticod uodenostomy,HD)32例,对其围手术期参数、并发症及超声随诊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及各种胆道重建手术,无一例出现术中意外及中转开腹。RY组手术时间(186.10±19.23)min,MW组手术时间(149.81± 23.37 )min,HD组手术时间(134.68±21.36)min,3组手术时间比较均有两两间的显著性差异( P <0.05)。RY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07±1.27)d,MW组为(1.05±0.97)d,HD组为(1.02±1.14)d,其中HJ组和HD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RY组( P <0.05)。各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D组肝内胆管反流发生率明显增高(37.5%)、2例Ⅳ型CCC发生肝门吻合口狭窄,予以球囊扩张缓解。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3种胆道重建术式各有优缺点。RY术式效果较好,更适合于肝门胆管狭窄矫治后吻合重建;不离断空肠的MW手术时间较短,可维持空肠正常电生理节律、有利于术后肠功能快速恢复;HD术式可完全于腹腔镜下实施,胆汁引流更符合生理,虽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应根据不同胆管扩张病变类型个性化选择胆道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囊肿 胆道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睾症腹腔镜手术操作指南(2017版)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索林 +6 位作者 张潍平 李龙 毕允力 周辉霞 汤绍涛 李水学 马亚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23-532,共10页
一、前言 隐睾症(cryptorchidism)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是由于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自腰部腹膜后下降至正常阴囊位置。隐睾症在足月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为2%~4%,在早产儿中发病率高达1%~45%。
关键词 隐睾症 手术操作 腹腔镜 小儿泌尿生殖系统 先天性发育畸形 指南 男性新生儿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