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笑 赵滨 +5 位作者 李静 张青娟 高荣花 彭祝宪 刘捷 徐梦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4-8,共5页
目的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证据总结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初步设计,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最终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 目的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证据总结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初步设计,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最终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20个。3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为94.12%~100.00%,权威系数为0.84,变异系数为0.00~0.22,协调系数为0.09~0.24(均P〈0.01)。结论通过循证、半结构式访谈及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对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循证护理 半结构式访谈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赋权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段永暖 魏忠梅 +2 位作者 卢金菊 张丽贞 刘志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6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和康复护理指导。方法 选取2013年4-10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124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月-2014...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和康复护理指导。方法 选取2013年4-10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124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124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采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家庭赋权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对患者家属进行赋权护理问卷调查(包括赋权心理护理、舒适服务、必要信息维度),并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赋权心理护理维度、舒适服务维度、必要信息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依从率(95.97%)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6%)明显低于对照组(1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赋权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赋权护理 危重症患者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新生儿和小婴儿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索林 徐伟立 韩新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 新生儿 小儿外科 腹腔容量 腹壁肌肉 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4
作者 石运明 卞永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治疗 肝硬化 门体分流术 门奇断流术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忠梅 段永暖 +1 位作者 王欣 宋晓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90-93,共4页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评估,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①两组调查对象的SCL-90评分结果:除妄想、精神病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0.71,均P〉0.05)外,其他各项目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87、5.74、4.56、4.48、4.88、4.21、6.69,均P〈0.01)。②观察组社会支持各项因子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36、8.39、4.27、11.84,均P〈0.01)。③社会支持与SCL-90各症状因子及总均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总均分与社会支持各项目呈负相关(P〈0.05)。结论住院患者心理健康水低于健康体检者,与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有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住院患者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合并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国建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6期606-609,共4页
慢性肾脏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病程长、难以治愈的特点,最终发展为肾衰竭。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贫血、出血和血栓形成等。在此严重疾病基础上合并需要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本... 慢性肾脏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病程长、难以治愈的特点,最终发展为肾衰竭。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贫血、出血和血栓形成等。在此严重疾病基础上合并需要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本文详细阐述外科手术治疗时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包括患者饮食控制及监测、药物选择应用等,希望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黏液瘤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7
作者 张航 安景辉 石凤梧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总结心房黏液瘤摘除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18例同期行心房黏液瘤摘除+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黏液瘤摘除+冠状动... 目的总结心房黏液瘤摘除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18例同期行心房黏液瘤摘除+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黏液瘤摘除+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手术所见,肿瘤位置与心脏超声所见位置一致。术中所见肿瘤大小不一,形态呈分叶状、不规则形、类圆形等,质脆,多数为胶冻样,少数有完整包膜,表面可有黏液渗出或出血,少数表面出现钙化。部分肿瘤瘤体可坠入二尖瓣口或三尖瓣口。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例,经相应的治疗而治愈;术后新发心房颤动5例,均经用胺碘酮后转复正常;二次开胸止血2例。术后随访1年,18例患者均未见瘤体复发,心功能恢复到NYHAⅠ~Ⅱ级。结论心房黏液瘤摘除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是治疗心房黏液瘤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在大隐静脉曲张伴睡眠障碍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苏丽 郭淑芸 +5 位作者 袁涛 张玲 纪丽平 柳萌 李荣珍 吕海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在大隐静脉曲张伴睡眠障碍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大隐静脉曲张伴睡眠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45例。试验组围术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在大隐静脉曲张伴睡眠障碍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大隐静脉曲张伴睡眠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45例。试验组围术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疗法,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和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以及出院当天住院满意度。结果出院当天,2组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入院当天;试验组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和住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实施正念减压疗法有助于改善大隐静脉曲张伴睡眠障碍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且患者住院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 睡眠障碍 围术期 正念减压疗法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式抓钳水分离辅助腹腔镜睾丸固定术的初步经验
9
作者 杨晓锋 孙驰 +4 位作者 王文博 周辉 李萌 马亚贞 李索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针式抓钳水分离辅助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隐睾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科行针式抓钳水分离辅助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21例25侧隐睾,应用针式抓钳可注水功能,在后腹膜间隙注入生理盐水充分分离后腹膜与输... 目的探讨针式抓钳水分离辅助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隐睾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科行针式抓钳水分离辅助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21例25侧隐睾,应用针式抓钳可注水功能,在后腹膜间隙注入生理盐水充分分离后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建立液体隔层保护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并在针式抓钳辅助下桥状离断后腹膜,按照整体性及无损性原则,彻底松解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完成睾丸引降固定。结果术中证实腹股沟型隐睾15例,腹内型隐睾6例;17例为单侧隐睾,4例为双侧隐睾。25侧睾丸在腹腔镜监视下成功固定在阴囊肉膜外间隙。手术时间35~75 min,(45.1±14.3)min,无手术并发症。21例随访12~24个月,睾丸均位于阴囊内,无回缩、萎缩,无切口感染、切口疝或腹股沟疝的发生。结论针式抓钳水分离辅助腹腔镜睾丸固定术可有效保护输精管和精索血管,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腹腔镜 针式抓钳 睾丸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延续性干预的效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苏丽 张峰 +6 位作者 郭淑芸 袁涛 张玲 纪丽平 柳萌 李荣珍 吕海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延续性干预的效果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使用延续性干预,对比2组复发情况、凝血功...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延续性干预的效果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使用延续性干预,对比2组复发情况、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根据患者术后12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2例和未复发组58例,收集2组一般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术后6、9、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心理、角色、社会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静脉曲张年限、凝血功能以及延续性干预均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静脉曲张年限及凝血功能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术后应用延续性干预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 复发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体质量指数 延续性干预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华君 闫芳 +3 位作者 郎泽飞 孙涌泉 郭艳慧 安景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曾在外院误诊的SDHVD 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单纯主动脉瓣病变8例,二尖瓣病变5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曾在外院误诊的SDHVD 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单纯主动脉瓣病变8例,二尖瓣病变5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病变2例;有高血压病史8例,高脂血症史6例,2型糖尿病史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3例,脑卒中史2例;有吸烟史7例。10例因伴不同程度心悸、胸闷、气促、乏力及心前区闷痛,初步诊断为冠心病;5例因伴不同程度心悸、胸闷、气促、乏力及下肢水肿,听诊发现心脏杂音,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误诊时间0.5~2个月。初步诊断为冠心病者予药物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就诊我院;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者未予任何治疗转我院进一步诊治。15例就诊我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和高压断层X线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确诊为SDHVD。6例行介入治疗,后失访;9例行药物保守治疗,随访1年病变瓣膜钙化情况控制较好。结论SDHVD病初常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被老年基础疾病症状所掩盖,加之部分患者心脏瓣膜杂音缓慢发展,易误诊。提高接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丰富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经验,及早行高压断层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本病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退行性 老年人 误诊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高压断层X线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通过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对膜性肾病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蕊蕊 潘华荣 +4 位作者 毛竞宇 檀淼 唐淼 赵缓 檀金川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01-2408,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焦亡效...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焦亡效应蛋白消皮素D(Gasdermin-D,GSDMD)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探讨改善膜性肾病大鼠肾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建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16.7、33.3、66.7 mg/kg),另设有正常组,每组均为10只。各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TP)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采用光镜、电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24 h UT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丹参多酚酸盐中、高剂量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血清TP和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TC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经各组药物治疗后病理损伤逐渐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以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肾保护作用与调控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改善炎症状态,减轻肾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膜性肾病 NLRP3/Caspase-1/GSDMD通路 细胞焦亡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 被引量:47
13
作者 李索林 费川 +2 位作者 张永婷 刘琳 李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5,50,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双钩套扎针腹膜外注水分离技术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582例763侧小儿腹股沟疝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内环体表穿刺,一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 目的探讨使用双钩套扎针腹膜外注水分离技术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582例763侧小儿腹股沟疝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内环体表穿刺,一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在同一路径,借助水分离技术环绕疝缺损腹膜外套扎内环。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其中401例行单侧内环结扎术,181例行双侧内环结扎术。48侧巨大疝钩挂同侧脐内侧韧带遮盖修补术,15例网膜粘连或滑动疝在脐旁置入另一操作钳辅助完成。单侧和双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分别为(10.6±2.2)min和(13.8±2.4)min。无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574例随访6~30个月,平均9.6月,1例复发,2例鞘膜积液,3例线结肉芽肿形成。结论采用双钩套扎针注水分离技术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环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脐窝瘢痕隐蔽、美观,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值得选择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单孔 腹腔镜 双钩套扎针 腹膜外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离腹壁缝合器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 被引量:32
14
作者 刘雪来 王文博 +3 位作者 杨晓锋 李亮星 张永婷 李索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417,425,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腹壁缝合器实施腹膜外斜疝内环结扎术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3月,使用专利产品腹壁缝合器,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37例,将腹壁缝合器挂结扎线经腹股沟内环体... 目的介绍一种腹壁缝合器实施腹膜外斜疝内环结扎术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3月,使用专利产品腹壁缝合器,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37例,将腹壁缝合器挂结扎线经腹股沟内环体表穿刺,一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在同一路径,采用水分离技术环绕疝缺损腹膜外套扎内环。结果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单侧21例,双侧16例,手术时间分别为(8. 5±1. 8) min和(15. 8±1. 6) min,术中无精索、输精管损伤。术后随访6~11个月,平均8. 3月,未见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线结肉芽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腹壁缝合器辅助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保持脐窝瘢痕隐蔽、美观的优势,腹腔内预置和钩挂丝线轻松流畅,可避免传统双钩套扎针钩挂肠壁或腹膜组织的风险,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值得选择的器械和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单孔 腹腔镜手术 腹膜外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保军 宋伟庆 +5 位作者 闫庆辉 蔡建辉 刘津 张国建 段国强 任鹏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将2004年12月~2006年3月收治的可以行保肛手术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29例,开腹手术28例。腹腔镜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将2004年12月~2006年3月收治的可以行保肛手术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29例,开腹手术28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VAS、恢复肠道功能的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69±48)mL、(5.1±1.5)cm、(5.3±2.1)、(31±11)h和(2.5±1.2)d)]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172±67)mL、(19.8±4.7)cm、(9.2±2.9)、(82±13)h和(7.2±2.8)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72±36)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42±47)min,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腹手术组术中肉眼血尿、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机会多于腹腔镜组,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基本相同。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对于能够按照TME原则进行手术保肛的直肠癌患者,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直肠肿瘤 前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附32例次报告) 被引量:26
16
作者 周保军 刘津 +5 位作者 张国建 段国强 宋伟庆 阎庆辉 蔡建辉 张玉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1~6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共32例次(26例患者),其中双侧腹股沟疝6例,斜疝25例,直疝7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6.8... 目的探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1~6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共32例次(26例患者),其中双侧腹股沟疝6例,斜疝25例,直疝7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6.8±2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3±4.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7±1.2)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5.2±1.3)d,术中腹膜破裂4例,术后阴囊血肿1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1~5个月,未见复发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无钉合TEP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能明显降低手术费用并获得最佳卫生经济学效益,可减少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结扎法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索林 左长增 +2 位作者 于增文 李英超 徐伟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内结扎法巨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经验。方法采用丝线结扎结合超声刀或LigaSure,进行腹腔镜巨脾切除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例。结果6例手术全部镜下顺利完...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内结扎法巨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经验。方法采用丝线结扎结合超声刀或LigaSure,进行腹腔镜巨脾切除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例。结果6例手术全部镜下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80-200ml,平均130ml,无输血,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10min平均190min。无并发症,术后5天恢复正常活动。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8个月,无再发出血。结论应用内结扎法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出血少,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结扎 脾切除术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23
18
作者 崔钊 鲁莹 +2 位作者 李秋琳 周垂兵 刘雪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内环口直径≥1.5 cm)腹股沟斜疝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水分离双钩套扎针内环口闭合并脐内侧襞遮盖...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内环口直径≥1.5 cm)腹股沟斜疝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水分离双钩套扎针内环口闭合并脐内侧襞遮盖修补术治疗的63例巨大疝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个月~6岁,中位年龄36个月,疝内环口直径≥1.5 cm,实施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疝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结果 63例(77侧)巨大腹股沟疝均成功实施手术。49例单侧巨大疝术中发现32例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予以同时单纯腹膜外内环结扎。手术时间单侧49例为(9.5±3.5)min,双侧14例为(20.8±4.2)min。术中未出现血管损伤、疝环腹膜撕裂及腹膜结扎不全等。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2个月。2例鞘膜积液,2例线结反应,无伤口感染、复发疝以及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巨大 单孔腹腔镜 双钩疝针 内环结扎 脐内侧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钩套扎针辅助小儿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雪来 张永婷 +5 位作者 费川 孙驰 方燕彬 刘琳 杨晓锋 李索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0-343,347,共5页
目的改良和介绍双钩套扎针辅助小儿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对27例小儿非包裹性阑尾炎采用双钩套扎针辅助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脐正中切口放置30°腹腔镜,脐旁切口放置操作钳,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 目的改良和介绍双钩套扎针辅助小儿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对27例小儿非包裹性阑尾炎采用双钩套扎针辅助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脐正中切口放置30°腹腔镜,脐旁切口放置操作钳,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右下腹横纹穿刺,在同一穿刺点经腹壁分次带入结扎线,分别结扎阑尾根部和远端,结扎阑尾系膜,电钩离断并取出病变阑尾。结果 2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45 min,(31.0±3.5)min。术后1~3 d恢复排气并进流食。术后住院3~6 d,平均4.5 d。经1~6个月随访,均无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盆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钩套扎针辅助小儿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阑尾切除方法,不但保留了之前钩针辅助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本身的安全、简便特性,而且降低手术配合难度和疲劳感,使操作更加灵活和流畅,为治疗非包裹性阑尾炎增添了一种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部位 腹腔镜 双钩套扎针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附7例报告)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伟立 李索林 +3 位作者 时保军 于增文 仲智勇 李振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94-695,70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在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实施腹腔镜巨脾切除术7例,年龄1~14岁,平均8.8岁;体重10~57 kg,平均33.8kg.其中3例合并胆石症,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和1例行胆囊切开取石术.结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在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实施腹腔镜巨脾切除术7例,年龄1~14岁,平均8.8岁;体重10~57 kg,平均33.8kg.其中3例合并胆石症,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和1例行胆囊切开取石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例脾静脉出血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30~500 ml,平均117 ml;住院时间4~10 d,平均5.5 d;术后3 d红细胞计数较术前显著增高(t=2.652,P<0.05).7例随访2个月~1年,平均7.8月.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脾切除术 巨脾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