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酰化修饰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鹏飞 胡凤丽 谷国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5-652,共8页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酰化修饰(lactylation,Kla)作为新发现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逐渐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酰化修饰(lactylation,Kla)作为新发现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逐渐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Kla通过直接影响基因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和代谢过程等,对IHD的病理生理过程及细胞分子功能的调节产生深远影响。Kla广泛存在于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中,与调节各种病理过程中的蛋白质功能相关,通过调节相关酶的活性及信号通路的传导,影响心肌细胞包括能量代谢、炎症反应、血管生成、脂质代谢失调、凋亡、纤维化及修复等在内的过程。尽管目前关于Kla在IHD中的具体机制和靶点研究仍有限,但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综述Kla在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及心肌肥大等IHD关键病理环节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潜在的治疗靶点与应用前景,为寻找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方向,有望为IHD的防治开辟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酰化修饰 缺血性心脏病 表观遗传学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患者中替格瑞洛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周子涵 刘德敏 +5 位作者 陈慧 姚一鸣 王倩 耿雪 刘阔 崔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血清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电子病历系... 目的明确真实世界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血清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登记的多次住院并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11778例(其中男性8219例,69.8%),分为氯吡格雷组6492例和替格瑞洛组5286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再次住院时的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响尿酸水平变化的因素进行校正,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将替格瑞洛用药患者血清尿酸升高(2552例)与未升高(2734例)两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危险因素对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基线和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为了平衡基线混杂因素,对两组患者按1∶1比例进行PSM分析。经匹配后,替格瑞洛组用药后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9.27±101.54)μmol/L比(328.43±96.68)μmol/L,t=5.471,P<0.001];替格瑞洛组用药后尿酸升高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54±88.87)μmol/L比(1.56±82.39)μmol/L,t=5.242,P<0.001;6.8%±47.0%比3.5%±27.7%,t=4.364,P<0.001];此外,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比41.9%,χ^(2)=43.14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OR=1.011,95%CI:1.006~1.017)、基线肌酐水平(OR=1.010,95%CI:1.006~1.013)和袢利尿剂(OR=1.548,95%CI:1.172~2.044)为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再次住院间隔时间(OR=1.000,95%CI:1.000~1.000)、基线尿酸水平(OR=0.990,95%CI:0.990~0.991)、血钾(OR=0.824,95%CI:0.700~0.970)、贝特类药物(OR=0.312,95%CI:0.110~0.888)、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OR=0.553,95%CI:0.444~0.689)和质子泵抑制剂(OR=0.825,95%CI:0.728~0.935)为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保护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尿酸水平预测替格瑞洛组血清尿酸升高的最佳截断点为318.85μmol/L,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0.667~0.695,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3%和63.8%。结论本研究显示,真实世界中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约有48.4%出现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升高百分比约为6.8%。大体重、高基线肌酐水平、使用袢利尿剂、短住院间隔时间、低基线尿酸水平和低血钾是影响替格瑞洛相关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其中基线尿酸水平对血清尿酸升高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尿酸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悦 张鲁涛 +3 位作者 史利克 王黎一 刘燕 贾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84-3586,3589,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10-17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 85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7%(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10-17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 85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7%(83/1 857),以急诊ICU最高(30.00%,3/10);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0.14%(374/1 857),以呼吸内科最高(84.38%,81/96)。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51.55%(50/97)、48.72%(190/390);病原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72.13%(44/61)、74.71%(65/87),标本主要分离自痰和尿,占76.35%(113/14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2%(706/1 857),治疗用药病原体送检率为29.86%(152/509)。结论加强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目标监测,加强社区感染入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做好防控措施,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横断面研究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44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改婷 孙秀梅 +2 位作者 雷琤 刘思文 刘志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为制定正确使用输液器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石家庄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3家二级医院)中随机抽取309个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科室普通输...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为制定正确使用输液器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石家庄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3家二级医院)中随机抽取309个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科室普通输液器使用率高于三级医院(P<0.05);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在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均约有40%的调查科室无避光输液器,只有约10%的调查科室使用不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材质的输液器。三级医院在输注一种新药前根据说明书选择输液器的习惯或制度也好于二级医院,但均无药剂专业人员指导,存在为特殊人群输液时输液器选用不当现象。结论 :石家庄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输液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培训与检查,确保护患双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输液器 输液器材质 静脉输液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5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杨文明 张祥建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8-898,共21页
为规范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合理用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家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临床经验,经多次讨论后制定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意见的制订... 为规范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合理用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家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临床经验,经多次讨论后制定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意见的制订综合考虑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的证据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他相关因素;共识内容包括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化学成分、药理机制、用药时机、联合用药方案、疗效优势、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提供规范的指导,从而优化其临床疗效并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中西医结合 合理用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管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池学谦 张成飞 陈惠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腭侧双根管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用三维小视野照射CT在口腔内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满琳 内田啓一 +3 位作者 新井嘉則 许彦枝 塩島勝 宮沢裕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 研究牙科用三维小视野照射CT( 3DX)在口腔内科根尖部硬组织疾病诊断和牙齿解剖学形态影像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 3DX影像诊断技术 ,对采用口内法X线牙片不明确诊断的口腔硬组织病变进行三维立体观察 ,以确定病变部位。结果 口内法... 目的 研究牙科用三维小视野照射CT( 3DX)在口腔内科根尖部硬组织疾病诊断和牙齿解剖学形态影像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 3DX影像诊断技术 ,对采用口内法X线牙片不明确诊断的口腔硬组织病变进行三维立体观察 ,以确定病变部位。结果 口内法X线牙片与牙科用 3DX比较 ,3DX诊断部位明确 ,三维重建可从各个方位、空间、立体观察病变特征。结论 牙科用 3DX影像精密度高 ,画面清晰 ,可从三维角度分析病灶 ,确定部位 ,防止误诊 ,诊断率极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靶向示踪钙钛矿纳米系统光电增效抗肿瘤
8
作者 李坚 张毓 +8 位作者 闫融融 孙开媛 刘晓晴 梁子尚 焦忆楠 卜晖 陈欣 赵晋津 施剑林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44,共21页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其多维度的晶体结构和优良的荧光成像/示踪及光电转换性质,使其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光电增效治疗肿瘤材料。然而,传统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的水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于生物成像和光电增效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其多维度的晶体结构和优良的荧光成像/示踪及光电转换性质,使其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光电增效治疗肿瘤材料。然而,传统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的水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于生物成像和光电增效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纳米系统研究。本文将甲氨蝶呤-壳聚糖-叶酸(MTX-CS-FA)成功与钙钛矿纳米晶体CsSn_(0.5)Pb_(0.5)Br_(3)(PeNCs)铆钉连接,制备出了可以在水中稳定228 d且发绿光的PeNCs@MTX-CS-FA纳米载药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新型PeNCs@MTX-CS-FA纳米载药体系增效抗肿瘤治疗原理:钙钛矿纳米晶体产生电子和活性氧(ROS);钙钛矿光生空穴耗竭过表达的谷胱甘肽(GSH);甲氨蝶呤(MTX)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活性,导致肿瘤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上述三点共同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在动物体内实验中,采用小鼠移植肿瘤模型,累积用药量达2.4mg PeNCs@MTX-CS-FA纳米载药系统时,肿瘤体积减少了约63.68%和肿瘤重量下降了约63.26%。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估实验证实,在治疗剂量下,小鼠肝、肾等器官功能正常,说明纳米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并且研究发现钙钛矿纳米颗粒经小鼠肠道排出,小鼠粪便呈现出与原始钙钛矿晶体相同的绿色荧光,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载药体系在生物成像和光电催化化疗方面呈现优异的增效抗肿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生物成像 钙钛矿纳米颗粒 光电催化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Chemerin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
9
作者 张欣媛 张诺琪 +2 位作者 于国慧 任文帅 王亚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9,共6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共同病理过程,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Chemerin是一种新型脂肪因子,参与机体糖脂代谢和炎症,并且其表达水平在多项研究中显示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提示Chemerin可能通过调节代谢和炎症参与...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共同病理过程,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Chemerin是一种新型脂肪因子,参与机体糖脂代谢和炎症,并且其表达水平在多项研究中显示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提示Chemerin可能通过调节代谢和炎症参与肝纤维化进程。Chemerin在辅助诊断和干预肝纤维化进程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本文对Chemerin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脂肪因子类 CHEM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全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尹磊 李明旺 +1 位作者 任伟杰 谢瑞芹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起搏技术,在诸多方面展示了其特有的优势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LBBAP对于全心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我们将就这一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便为LBBAP应用临床提供相应依据。
关键词 左束支区域起搏 心功能 左心系统 右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娟 杨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8-1422,共5页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HUA)肾损害患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HUA肾损害患者8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非布司他片治...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HUA)肾损害患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HUA肾损害患者8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非布司他片基础上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2组疗程1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Cys C和β2-MG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HUA肾损害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UA肾损害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UA肾损害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UA肾损害患者BUN、Scr和24h Upro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UA肾损害患者BUN、Scr和24h Upr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UA肾损害患者Cys C和β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UA肾损害患者Cys C和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治疗HUA肾损害患者疗效良好,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及降低Cys C和β2-MG水平,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 非布司他片 高尿酸血症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雅丽 郝静楠 +2 位作者 孙萌萌 邢晓英 乔淑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0-1237,共8页
目的:了解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HLH的认识,减少临床HLH的误诊和漏诊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75例成人继发性HLH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 目的:了解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HLH的认识,减少临床HLH的误诊和漏诊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75例成人继发性HLH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至末次出院时间。结果:75例患者中,感染相关HLH最常见(45.33%),其次为淋巴瘤相关HLH(17.33%)。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97.67%),实验室指标中NK细胞活性(98.31%降低)、sCD25浓度(93.22%升高)、血清铁蛋白(94.44%升高)在诊断中灵敏度更高。将不同病因HLH患者初诊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性别、淋巴结肿大、骨髓形态是否可见噬血现象对原发病的诊断更有价值(均P<0.05)。将不同病因HLH患者的治疗方案与临床转归进行比较,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H采用激素+环孢素治疗临床缓解率最高(83.3%)(P<0.05)。患者总体12个月的生存率为26.7%,其中感染相关HLH患者12个月的生存率最低(14.7%),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H患者12个月的生存率最高(63.6%)。结论:成人继发性HLH病因和临床特点多样,预后凶险,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异质性,早期明确病因对HLH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提高对HLH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病因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25例获得性血友病A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玉洁 韩欢 +3 位作者 李笑 牛志云 张敬宇 王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9-1833,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收治的25例AH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和转归。结果:所有患者中11例存在继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5例,妊娠相关3例,类天疱疮1例,Graves病1例,...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收治的25例AH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和转归。结果:所有患者中11例存在继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5例,妊娠相关3例,类天疱疮1例,Graves病1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1例。出血部位包括皮肤、黏膜、肌肉、关节腔及脑组织。23例患者接受醋酸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P方案)治疗,1例因存在股骨头坏死选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方案,1例因应用醋酸泼尼松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改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2例,CR后复发8例。10例患者(包括2例PR及8例CR后复发)均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8例达CR,2例达PR(均为CR后复发患者),PR患者均采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硼替佐米(RB方案)治疗,1例于4周期后达CR,另1例于6周期后达CR。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10例患者达CR后有4例接受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治疗有效未复发,维持治疗时间为1.5-2年;未维持治疗的6例患者中4例出现CR后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个月。应用CP方案的患者有8例出现普通感染,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有2例发生了重症肺炎。25例患者至随访结束均存活。结论:AHA以皮肤瘀斑、黏膜出血、肌肉血肿最常见,亦可发生关节出血、脑出血。一线治疗首选CP方案。对于激素有禁忌或上述治疗无效以及有效后复发的患者可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且建议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同时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感染事件的发生。对于难治复发患者还可考虑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血友病A FⅧ抑制物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血管壁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雪莲 王飞 +4 位作者 刘心成 袁涛 高丽娟 檀国军 全冠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7-752,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其血管壁病变类型及程度是缺血性卒中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高分辨率MRI血管壁成像可直观显示颅内血管管腔和管壁,定性和定量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包括斑块内出血、斑块强化、斑块分布...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其血管壁病变类型及程度是缺血性卒中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高分辨率MRI血管壁成像可直观显示颅内血管管腔和管壁,定性和定量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包括斑块内出血、斑块强化、斑块分布等,对于缺血性卒中危险分层、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分辨率MRI血管壁成像评估研究进展,特别是斑块特征的发病机制、治疗相关信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性信息注意偏向在急性白血病患者 不同健康心理控制源类型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东燕 高俊香 +3 位作者 张婧婧 胡英芳 田金满 张素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7,51,共5页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现状,探讨正性信息注意偏向在不同健康心理控制源(health locus of control, HLC)与PTG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患者PTG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6月至...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现状,探讨正性信息注意偏向在不同健康心理控制源(health locus of control, HLC)与PTG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患者PTG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的AL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正性信息注意偏向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AL患者PTG总分为[62(49.5,70.00)]分,与健康权威人士控制(powerful others HLC,P-HLC)、正性信息注意偏向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健康机遇控制(chance HLC,C-HLC)呈负相关(P<0.05);正性信息注意偏向在P-HLC与PTG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I-HLC与PTG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正性信息注意偏向在不同HLC与PTG间发挥的作用机制不同,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HLC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施护,从而提升P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创伤后成长 健康心理控制源 正性信息注意偏向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的巨噬细胞在肝硬化-肝癌疾病进展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凌萱 卢子琪 +1 位作者 齐威 冯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54-3663,共10页
背景肝脏巨噬细胞在构建宿主防御机制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参与肝脏损伤和修复的重要细胞成分。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基因调控以及具体功能方面与肝脏固有巨噬细胞不尽相同。9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 背景肝脏巨噬细胞在构建宿主防御机制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参与肝脏损伤和修复的重要细胞成分。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基因调控以及具体功能方面与肝脏固有巨噬细胞不尽相同。9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巨噬细胞在肝硬化及肝癌疾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值得探讨。目的解析不同来源肝脏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学差异,分析巨噬细胞在肝硬化-肝癌疾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预防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潜在策略。方法本研究通过从GEO数据库获取健康、肝硬化及肝癌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数据。健康及肝硬化数据来自GEO数据库GSE136103数据集,取自5例健康肝脏以及5例肝硬化肝脏的数据。肝癌数据来自GEO数据库GSE149614数据集,取自10例肝癌患者的数据。通过Seurat软件包分别对肝硬化及肝癌样本的数据进行聚类,鉴定各个细胞类型。将肝硬化样本中的3簇巨噬细胞亚群提取后,分析各个亚群前200个特异性表达基因,应用Metascape在线分析软件对各亚簇特异性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提取巨噬细胞亚群肝硬化特异性表达基因,通过KEGG功能分析探究巨噬细胞在肝硬化中的功能。将肝硬化以及肝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通过CellChat软件包进行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对比肝硬化与肝癌样本巨噬细胞的细胞通讯的差异。将健康对照、肝硬化以及肝癌三者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通过Harmony软件包去批次效应,之后导入Monocle软件包进行伪时序分析,构建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的演变轨迹。利用limma软件包找寻在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的演变过程中连续上调以及下调的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对所有细胞进行无监督聚类,根据标记基因表达情况,共提取出3个巨噬细胞亚簇(分别为Mac1,Mac2和Mac3)。其中Mac1起源于组织驻留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Mac2以及Mac3起源于血液单核细胞,并且其数量在肝硬化组织中明显增多。在肝硬化组织中的Mac1表现了适应性免疫系统相关功能的上调,Mac2以及Mac3亚群均表现出吞噬体相关功能以及抗原提呈功能的下调。肝硬化与肝癌样本中巨噬细胞与其他类型细胞的通讯存在巨大的差异。某些细胞间通讯仅发生于肝硬化巨噬细胞中,这包括干扰素Ⅱ(IFN-Ⅱ)以及CD40等信号通路的细胞通讯。经过去批次效应的处理后,对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以及肝癌巨噬细胞进行伪时序分析,结果提示三组数据存在特定的时序关系。本研究发现81个在该过程中连续下调的基因,然而未发现在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演变过程中连续上调的基因。功能分析提示连续下调基因存在对细菌免疫反应的功能富集。结论肝硬化巨噬细胞可以分为3个亚群,其中Mac1来自肝脏固有Kupffer细胞,Mac2、Mac3来自血液单核细胞。肝硬化中诸多免疫相关细胞通讯例如IFN-Ⅱ以及CD40通路在肝癌中消失。健康肝脏-肝硬化肝脏-肝癌巨噬细胞演变过程存在对细菌免疫反应的持续下调,这可能加重了门脉高压造成的肠道菌群位移的危害。对于肝硬化患者,尽早地治疗门脉高压造成的肠漏,可能是重要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肝肿瘤 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 细胞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子涵 刘德敏 崔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替格瑞洛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与肾尿酸转运体功能障碍和红细胞腺苷再摄取减少相关。本文就替格瑞洛引起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潜在机制等研究现...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替格瑞洛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与肾尿酸转运体功能障碍和红细胞腺苷再摄取减少相关。本文就替格瑞洛引起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潜在机制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替格瑞洛相关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尿酸 高尿酸血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法妥木单抗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副肿瘤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雅菁 冯双浩 +2 位作者 江佳佳 杨伊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报告应用奥法妥木单抗(Ofatumumab,OFA)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引起的副肿瘤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1例。患者,男,57岁,既往小细胞肺癌病史,应用“卡瑞丽珠单抗”免疫治疗,主因“行走不稳1年余,头部不... 报告应用奥法妥木单抗(Ofatumumab,OFA)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引起的副肿瘤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1例。患者,男,57岁,既往小细胞肺癌病史,应用“卡瑞丽珠单抗”免疫治疗,主因“行走不稳1年余,头部不自主晃动1月余”入院。入院后完善头颅核磁、胸部CT、脑电图、腰椎穿刺等相关检查,副肿瘤综合征抗体谱抗GAD65抗体IgG(+),确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给予OFA治疗(20mg/次)后症状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思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法妥木单抗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小脑共济失调 CD20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19
作者 张宇 贾志宇 +3 位作者 唐慧芳 张志勇 李文静 田松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IgG4-RS)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唾液腺尤其是颌下腺无痛性持续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血清IgG4升高,淋巴浆细胞浸润,后期全身多器官可继...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IgG4-RS)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唾液腺尤其是颌下腺无痛性持续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血清IgG4升高,淋巴浆细胞浸润,后期全身多器官可继发病变,组织病理学是该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倾向于传统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用药,现阶段可尝试应用生物制剂进行靶向治疗。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IgG4-R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4 唾液腺炎 免疫反应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20
作者 王存凯 王一军 +5 位作者 王丹丹 谢肖立 刘红玉 白云 姜慧卿 王玉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奥沙利铂与microRNA-30a-5p及自噬的关系。方法培养HSC-LX2并做如下分组:(1)对照组、PDGF处理组、奥沙利铂处理组、奥沙利铂+PDGF处理组;(2)对照组、microRNA-30a-5p转染组,PDG...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奥沙利铂与microRNA-30a-5p及自噬的关系。方法培养HSC-LX2并做如下分组:(1)对照组、PDGF处理组、奥沙利铂处理组、奥沙利铂+PDGF处理组;(2)对照组、microRNA-30a-5p转染组,PDGF处理组、microRNA-30a-5p转染+PDGF处理组;(3)对照组、3-MA组、microRNA-30a-5p抑制剂组、microRNA-30a-5p抑制剂+3-MA组。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析HSC活化相关蛋白Ⅰ型胶原(Collagen-Ⅰ)、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HSC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p62、LC3B的表达;溶酶体示踪剂和免疫荧光检测LC3B自噬小体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croRNA-30a-5p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croRNA-30a-5p在HSC中的潜在靶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应用奥沙利铂处理细胞时,RT-PCR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处理组microRNA-30a-5p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处理组的HSC活化相关蛋白α-SMA、Collagen-Ⅰ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BⅡ/Ⅰ水平均降低(P值均<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处理组自噬小体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应用microRNA-30a-5p模拟类似物(mimic)转染HSC-LX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croRNA-30a-5p mimic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和LC3BⅡ/Ⅰ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HSC活化相关蛋白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亦降低(P<0.001);应用microRNA-30a-5p抑制剂转染HSC-LX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croRNA-30a-5p抑制剂组HSC活化相关蛋白Collagen-Ⅰ、α-SMA,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水平均升高(t值分别为2.41、2.32、4.57,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croRNA-30a-5p抑制剂组HSC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及活化相关蛋白α-SMA表达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应用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后,两组间上述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生物信息软件分析表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是microRNA-30a-5p的潜在靶标。结论奥沙利铂可通过上调microRNA-30a-5p表达从而抑制HSC激活,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微RNAS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