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B1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中的作用及其与EMMPRIN/CD14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惠芳 孙熠峰 +4 位作者 刘淑霞 左连富 唐丽娟 刘江惠 田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74例(活动期38例、非活动期36例)及健康对照者26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MGB1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74例(活动期38例、非活动期36例)及健康对照者26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MGB1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MGB1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14+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LR)4和EMMPRIN/CD147的表达。结果:活动期RA组HMGB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和非活动期RA患者[分别为2.63 vs 0.71,0.93和(10.20±1.24 vs 7.48±1.75,8.31±1.85)ng/ml)](P<0.01)。活动期RA患者CD14+单核细胞上TLR4和CD147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和健康对照组(P<0.01),非活动期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LR4和CD147双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活动期RA患者中均最高。血清中HMGB1蛋白水平与ESR、CRP、RF、及关节X线分期均呈正相关,亦与TLR4和CD14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RA患者PBMC具有合成和分泌HMGB1蛋白的功能。HMGB1可能通过与TLR4结合激活CD14+单核细胞并表达CD147,促进其向滑膜组织迁移而加速骨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高迁移率族蛋白 TOLL样受体 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和TNFAIP3在狼疮性肾炎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玮 杨冉 +6 位作者 郭惠芳 封晓娟 魏群 张玉 王奕卓 李金泽 刘淑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3,TNFAIP3)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和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 目的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3,TNFAIP3)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和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HMC)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Ⅳ型LN患者的肾穿样本,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细胞中HMGB1、TNFAIP3及IκBα蛋白表达水平;运用人重组HMGB1为刺激物刺激HMC,采用Brd U参入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NFAIP3、IκBα及p65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患者肾小球细胞中HMGB1及TNFAIP3蛋白表达升高,IκBα表达水平降低;体外实验证实,人重组HMGB1刺激HMC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在HMGB1刺激30 min后,与对照组相比,TNFAI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随后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HMGB1和TNFAIP3可能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促进LN系膜细胞的过度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HMGB1 TNFAIP3 细胞增殖 人系膜细胞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肾炎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丽霞 张明峰 +2 位作者 郭惠芳 靳洪涛 孙毅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血浆中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IL)-17、IL-6、IL-23、IL-2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beta,TGF-β)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组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血浆中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IL)-17、IL-6、IL-23、IL-2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beta,TGF-β)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组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有活动性肾脏病变组的患者23例,无肾脏病变组的SLE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17、IL-6、IL-23、IL-27和TGF-β水平,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中IL-17、IL-6、IL-23和IL-27的浓度都明显升高,TGF-β的血浆浓度则明显降低,而且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有活动性肾脏病变和SLE无肾脏病变组之间比较,有活动性肾脏病变组IL-6升高更明显,TGF-β的血浆浓度降低更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L-17、IL-23和IL-27在实验组之间则无明显的差异。IL-17与IL-6、IL-23和IL-27之间呈正相关,与TGF-β之间则呈负相关。结论:IL-17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SLE表达异常,但IL-17的表达与SLE肾脏病变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大鼠类纤维母细胞样滑膜细胞STAT/SOCS/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惠芳 刘淑霞 +3 位作者 张玉军 彭晨星 左连富 郭建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8-1213,共6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对大鼠滑膜细胞STAT/SOC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常规培养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 HMGB1刺激组,分别培养6 h、12 h和24 h后,RT-PCR检测STAT1/3 mRNA的表达,Western b...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对大鼠滑膜细胞STAT/SOC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常规培养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 HMGB1刺激组,分别培养6 h、12 h和24 h后,RT-PCR检测STAT1/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STAT(p-STAT)1/3和STAT1/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STAT1/3、SOCS 1/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HMGB1呈时间依赖性上调ST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并能明显增加p-STAT1的水平(P<0.01),但STAT3的表达以及p-STAT3的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HMGB1刺激后还能明显增加细胞SOCS1的蛋白水平,但SOCS3蛋白仅于6 h呈一过性增高。结论:HMGB1能激活STAT1信号转导通路,并上调cyclin D1基因表达,这可能与HMGB1促进滑膜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1 滑膜细胞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STAT/SOC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明峰 周守勤 +2 位作者 刘淑霞 彭晨星 郭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8-933,共6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五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6只),Ⅱ~Ⅴ组用Ⅱ型胶原制备大鼠关节炎模型(各9只),每组抽取关节炎指数评分大于2分的大鼠各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五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6只),Ⅱ~Ⅴ组用Ⅱ型胶原制备大鼠关节炎模型(各9只),每组抽取关节炎指数评分大于2分的大鼠各6只,设为模型组(Ⅱ组)和低、中、高剂量As2O3治疗组(Ⅲ~Ⅴ组)。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FCM检测p-STAT1/3和SOCS1/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As2O3组关节炎指数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分别为8.75±1.25、6.19±1.27、3.86±0.44、3.23±0.51)(P<0.01),中、高剂量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CNA、p-STAT1/3和SOCS1/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As2O3治疗后PCNA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但不同剂量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p-STAT1/3蛋白表达下降(P<0.01或P<0.05),SOCS1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SOCS3蛋白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STAT1/3蛋白表达与PCNA表达成正相关(r=0.425,P=0.038;r=0.427,P=0.023)。结论:As2O3可能通过抑制p-STAT1/SOCS1信号通路抑制CIA大鼠滑膜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大鼠 砷剂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判定中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双欣 邵福灵 +1 位作者 苏丽娜 张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判定中的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9例SLE活动期患者、25例SLE缓解期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AECA及其滴度。结果3组受试者血清IgG-AECA的阳性率间差别...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判定中的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9例SLE活动期患者、25例SLE缓解期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AECA及其滴度。结果3组受试者血清IgG-AECA的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SLE活动组与对照组IgG-AECA的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7)。SLE活动组和缓解组患者IgG-AECA的滴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活动期患者血清IgG-AECA阳性率及其滴度均高于缓解期,故检测SLE患者血清IgG-AE-CA及滴度可作为SLE活动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体 内皮细胞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显像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早期诊断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爱京 潘崚 +3 位作者 刘曦 邵福灵 张秀梅 周存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研究99mTc-MDP显像在关节炎大鼠病程中的影像特点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与模型组(n=42),两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各分为7组,模型组大鼠通过皮内注射胶原与佐剂制作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 目的研究99mTc-MDP显像在关节炎大鼠病程中的影像特点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与模型组(n=42),两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各分为7组,模型组大鼠通过皮内注射胶原与佐剂制作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99mTc-MDP进行核素显像,感兴趣区法(ROI)计算双膝关节与全身放射性比(R=T/tT)。观察不同时间点核素浓聚情况,并与关节指数(AI)、足爪厚度、病理变化及X线结果比较。结果CIA大鼠膝关节核素浓聚明显增加(P<0·05),达高峰后逐渐下降,42天后又出现一个小峰值。结论99mTc-MDP显像可反映CIA早期滑膜病变,与早期病理变化一致,早于足爪厚度的改变,且比X线检查敏感,对早期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关节炎 实验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变期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下调白血病细胞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颖 韩玉祥 +6 位作者 牛志云 王兴哲 滑欢 尚银涛 王福旭 张学军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02-140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分别与不同组别的BMMSC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分别与不同组别的BMMSC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CML急变期BMMSC不能抑制原代CML急变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对K562仅有轻度的抑制作用;CML急变期BMMSC提高阿霉素处理后的K562细胞的存活率,并保护K562及原代CML-Bp骨髓单个核细胞,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与CML慢性期及正常组BMMSC相比较,CML急变期BMMSC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其细胞共培养组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最少(P<0.05);检测CML急变期BMMSC共培养组的K562显示,活性Caspase-3表达均较单独K562+ADM组明显下调,caspase-9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CML急变期BMMSC下调阿霉素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稳定caspase-9蛋白非活性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蛋白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K562细胞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增强青蒿琥酯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玉祥 王颖 +8 位作者 杨营营 杨敬慈 郭晓楠 张静楠 姚丽 尚银涛 王兴哲 王茜 潘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青蒿琥酯共聚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MNPs-Fe_3O_4)后,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以及是否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了解MNPs-Fe_3O_4是否可以增强青蒿琥酯的活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K562细...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青蒿琥酯共聚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MNPs-Fe_3O_4)后,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以及是否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了解MNPs-Fe_3O_4是否可以增强青蒿琥酯的活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K562细胞Bcl-2、Bax、Bcl-rambo,激活的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共聚MNPs-Fe_3O_4后对K562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青蒿琥酯可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当青蒿琥酯共聚MNPs-Fe_3O_4后,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青蒿琥酯组(P<0.05),同时检测细胞凋亡率也发现,与单用青蒿琥酯组相比,青蒿琥酯共聚MNPs-Fe_3O_4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果提示MNPs-Fe_3O_4可以增强青蒿琥酯的活性。而当加入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以后,MNPs-Fe_3O_4增强青蒿琥酯诱导细胞死亡的效应则被减弱了。Western印迹显示,青蒿琥酯共聚MNPs-Fe_3O_4组与单用青蒿琥酯组相比,Bcl-2,Bax,Bcl-rambo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上调,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则是下调的。结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可以增强青蒿琥酯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rambo和下调Survivin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 K56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HMGB1诱导的大鼠滑膜细胞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惠芳 刘淑霞 +3 位作者 韩长城 左连富 郭建文 王大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4-715,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组织侵蚀样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在滑膜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滑膜细胞 砷剂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狼疮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双欣 邵福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及其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4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期组和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IgG-AECA的阳性率及滴度。以SL...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及其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4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期组和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IgG-AECA的阳性率及滴度。以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为标准来统计SLE活动期组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结果:IgG-AECA的阳性率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53.8%、24.0%、0,3组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IgG-AECA的滴度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SLE活动期组高于SLE缓解期组。SLE活动期组的IgG-AECA滴度与SLEDA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LE患者血清IgG-AECA及滴度水平可能在SLE的病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IgG-AECA的滴度水平在经治疗后的缓解期患者低于SLE活动期患者,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内皮细胞抗体 狼疮活动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增强青蒿琥酯诱导SKM-1细胞凋亡(英文)
12
作者 王颖 韩玉祥 +2 位作者 乔淑凯 牛志云 潘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研究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和青蒿琥酯共聚物对MDS细胞株SKM-1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潜在的机制。方法: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用或不用共聚物治疗SKM-1细胞的BCL-2、BAX、Caspase-3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聚物诱导的SK... 目的:研究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和青蒿琥酯共聚物对MDS细胞株SKM-1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潜在的机制。方法: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用或不用共聚物治疗SKM-1细胞的BCL-2、BAX、Caspase-3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聚物诱导的SKM-1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共聚物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组和青蒿琥酯组,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可以增强青蒿琥酯诱导SKM-1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记法结果显示,Survivin和BCL-2在青蒿琥酯组表达下调,并且这个下调在青蒿琥酯和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共聚物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和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组相比,青蒿琥酯组和共聚物组的BAX水平增高。当青蒿琥酯结合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后活性Caspase-3水平明显上调。青蒿琥酯和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共聚物会激发SKM-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其中BAX的上调与Survivin和BCL-2的下调是主要改变。结论:青蒿琥酯可以诱导SKM-1细胞的凋亡,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可增强青蒿琥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青蒿琥酯 SKM-1细胞 细胞凋亡 磁性纳米Fe3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6/Blimp-1/IL-2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段春巧 杨雯雯 +4 位作者 雷玲彦 郭惠芳 张明峰 高丽霞 孙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8,392,共6页
目的:分析Bcl-6/Blimp-1/IL-2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Bcl-6/Blimp-1/IL-21的表达与唇腺活检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6/Blimp-1在疾病组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11例下唇唇外伤、口腔外... 目的:分析Bcl-6/Blimp-1/IL-2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Bcl-6/Blimp-1/IL-21的表达与唇腺活检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6/Blimp-1在疾病组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11例下唇唇外伤、口腔外科黏液腺囊肿病人唇腺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1在疾病组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表达,其中15例患者的血清IL-21表达水平与其唇腺活检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疾病组Bcl-6/Blimp-1/IL-21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疾病组中,随病理级别的增高,Bcl-6/Blimp-1/IL-21的表达亦增高。结论:Bcl-6/Blimp-1/IL-21可能参与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Bcl-6/Blimp-1/IL-21与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BCL-6 BLIMP-1 IL-21 免疫组织化学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