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静 李亚伟 +3 位作者 刘艳萍 刘宏 郭金波 王素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第1~4周,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其他4组给予高脂饲料以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第5...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第1~4周,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其他4组给予高脂饲料以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第5~10周,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以80、160、320 mg/kg的银杏黄酮灌胃处理,1次/d,其他2组给予生理盐水。第10周末,采集血清,检测ALT、AST水平。摘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组织中TG、LDL-C、FFA、SOD、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升高,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组织中TG、LDL-C、FFA水平升高,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SOD活性下降(P<0.05)。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组改善,且随剂量升高,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黄酮能够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银杏黄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肝脏疾病免疫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静 郭金波 张晓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4-2128,共5页
固有淋巴细胞(ILCs)是新发现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是其中一个细胞亚群,在受到IL-25、IL-33等刺激后可产生2型辅助型T淋巴细胞(Th2)因子,具有启动和维持2型免疫反应的作用。ILC2s属于固有免疫细胞,又具有调节适应... 固有淋巴细胞(ILCs)是新发现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是其中一个细胞亚群,在受到IL-25、IL-33等刺激后可产生2型辅助型T淋巴细胞(Th2)因子,具有启动和维持2型免疫反应的作用。ILC2s属于固有免疫细胞,又具有调节适应性免疫的功能,参与炎症、组织修复、细胞增殖、代谢、调节免疫等病理生理过程。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和免疫器官,含有多种免疫细胞。ILC2s在肝脏疾病中具有调节免疫、调控炎症以及组织修复等重要作用。总结了ILC2s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免疫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淋巴细胞 肝疾病 免疫 先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丹丹 宋佳 张晓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0-2123,共4页
肠道菌群失调是肝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肠道和肝脏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肠-肝轴。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通过门静脉暴露于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后,激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从而引发肝损伤。作为肠-肝轴的重要组... 肠道菌群失调是肝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肠道和肝脏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肠-肝轴。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通过门静脉暴露于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后,激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从而引发肝损伤。作为肠-肝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既是肝脏疾病的促发因素,又是潜在的治疗靶点。阐述了肠道菌群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关系,认为应深入探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明确肠-肝轴的病理生理作用,为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肝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