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人和儿童肥胖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肥胖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通过特征性高表达的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使线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人和儿童肥胖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肥胖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通过特征性高表达的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使线粒体内发生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近些年研究发现BAT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系,可能为治疗肥胖症提供新的思路及途径。目前MRI定量BAT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介绍BAT的基础上,对定量分析BAT的MRI检测技术及BAT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MRI魔镜成像(mDIXON-Quant)技术测得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值,观测健康受试者股骨近端骨髓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骨髓脂肪含量的影响。材...目的采用MRI魔镜成像(mDIXON-Quant)技术测得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值,观测健康受试者股骨近端骨髓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骨髓脂肪含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前瞻性招募年龄20~80岁的健康受试者,进行股骨近端常规MRI及mDIXON-Quant序列检查,符合纳入标准且图像质量满意的共227例,年龄(53.59±14.20)岁,所有受试者分为中青年组(20~60岁)和老年组(61~80岁)。分别测量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及转子间的PDFF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间骨髓PDFF值的差异性,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不同分区骨髓PDFF值的比较,采用Spearman检验观察年龄、性别、BMI与骨髓PDFF值的相关性,最后将股骨近端各分区PDFF值与年龄、性别及BMI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中青年组受试者骨髓PDFF值低于老年组受试者,各分区PDFF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男性各分区骨髓PDFF值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各分区间骨髓PDF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转子的骨髓PDFF值最高,股骨颈PDFF值最低。结论股骨近端骨髓脂肪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股骨近端骨髓脂肪含量可能高于女性,股骨近端不同分区骨髓脂肪含量不同。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人和儿童肥胖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肥胖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通过特征性高表达的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使线粒体内发生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近些年研究发现BAT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系,可能为治疗肥胖症提供新的思路及途径。目前MRI定量BAT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介绍BAT的基础上,对定量分析BAT的MRI检测技术及BAT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文摘目的采用MRI魔镜成像(mDIXON-Quant)技术测得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值,观测健康受试者股骨近端骨髓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骨髓脂肪含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前瞻性招募年龄20~80岁的健康受试者,进行股骨近端常规MRI及mDIXON-Quant序列检查,符合纳入标准且图像质量满意的共227例,年龄(53.59±14.20)岁,所有受试者分为中青年组(20~60岁)和老年组(61~80岁)。分别测量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及转子间的PDFF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间骨髓PDFF值的差异性,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不同分区骨髓PDFF值的比较,采用Spearman检验观察年龄、性别、BMI与骨髓PDFF值的相关性,最后将股骨近端各分区PDFF值与年龄、性别及BMI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中青年组受试者骨髓PDFF值低于老年组受试者,各分区PDFF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男性各分区骨髓PDFF值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各分区间骨髓PDF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转子的骨髓PDFF值最高,股骨颈PDFF值最低。结论股骨近端骨髓脂肪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股骨近端骨髓脂肪含量可能高于女性,股骨近端不同分区骨髓脂肪含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