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术加直肠前壁柱状缝合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孔斌 魏志强 +3 位作者 赵士鹏 郭伶俐 李红岩 卞红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痔吻合器行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治疗因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该手术治疗42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7例,症状明显好转11例,症状缓解不佳4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 目的探讨应用痔吻合器行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治疗因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该手术治疗42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7例,症状明显好转11例,症状缓解不佳4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症状评分分别为:(16±2)分、(6±1)分、(5±1)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861.74,P<0.05)。结论PPH治疗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近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术 直肠前突 出口梗阻型便秘 直肠疾病 结直肠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桂林 刘云肖 +1 位作者 郭伶俐 孔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79-1580,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每日排便次数、夜间排便次数、排便急迫感及肛门失禁程度的变化。结果:针灸治疗后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及... 目的:观察针灸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每日排便次数、夜间排便次数、排便急迫感及肛门失禁程度的变化。结果:针灸治疗后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及夜间排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急迫感及肛门失禁程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有效治疗前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每日及夜间排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直肠癌 前切除术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卞红磊 赵春芳 魏艳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鄄9)及其相应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鄄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48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及23例正常大肠标本MMP鄄9、TIMP鄄1的表达。结果:48例...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鄄9)及其相应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鄄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48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及23例正常大肠标本MMP鄄9、TIMP鄄1的表达。结果:48例大肠癌组织MMP鄄9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正常大肠标本(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者MMP鄄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者(P<0.05)。大肠癌组织TIMP鄄1的阳性率为54.2%,明显高于正常大肠标本(P<0.05);MMP鄄9表达超过TIMP鄄1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TIMP鄄1表达超过MMP鄄9者。结论:MMP鄄9和TIMP鄄1表达失衡和大肠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密切相关,MMP鄄9有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TIMP鄄1和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MMP鄄9表达超过TIMP鄄1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逍遥丸治疗实习女护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金金 闫翠环 +1 位作者 刘云肖 桂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逍遥丸治疗实习女护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将48例肝郁型月经不调的实习女护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逍遥丸治疗,实验组2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以3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1疗程后月经不调及...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逍遥丸治疗实习女护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将48例肝郁型月经不调的实习女护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逍遥丸治疗,实验组2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以3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1疗程后月经不调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1疗程后2组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等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等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除抑郁因子、社交退缩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逍遥丸治疗实习女护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效果优于单纯逍遥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逍遥丸 实习女护生 肝郁型月经不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