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兔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和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连玲艳 宋秀君 张晓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48,共3页
背景研究证实软体生物组织在受力状态下具有稳定的生物力学特性。对于人的眼球来说,全面研究其生物力学特性较为困难,常常受到仪器设备、跨学科知识及材料获得等多因素的影响。兔是眼科学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之一,有关正常兔中央角膜... 背景研究证实软体生物组织在受力状态下具有稳定的生物力学特性。对于人的眼球来说,全面研究其生物力学特性较为困难,常常受到仪器设备、跨学科知识及材料获得等多因素的影响。兔是眼科学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之一,有关正常兔中央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尚不清楚。目的了解兔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获得正常兔角膜中央区的生物力学参数。方法10只清洁级家兔处死后沿角膜缘分离完整的角膜,按照7mm×5mm的模具制备20个长方形角膜组织试件,在常温和空气加湿器加湿以模拟活体组织环境下,用BOSE electroforce3220-AT型生物力学试验机进行拉伸破坏试验、应力-应变试验、应力松弛试验和蠕变试验,得到角膜组织的拉伸破坏曲线、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应力松弛曲线和蠕变曲线,评估兔角膜组织的生物力学参数。结果兔角膜的最大强度为(7.7432±0.6099)MPa,经过3次循环加载后,应力-应变曲线逐渐平稳。应力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衰减,前期衰减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曲线趋于平缓,松弛率为30.33%;而角膜试件的形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早期形变较快,后期逐渐变缓,蠕变率为24.33%。结论揭示了兔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为以后能否用兔眼模型研究人类眼部疾病提供力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生物力学特性 应力-应变 松弛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激素对去卵巢大鼠泪腺中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霞 宋秀君 赵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雌、雄激素对去卵巢大鼠泪腺中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3个月龄雌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实验组48只。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实验组动物于术后5个月随机分为干眼模型组、赋... 目的探讨雌、雄激素对去卵巢大鼠泪腺中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3个月龄雌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实验组48只。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实验组动物于术后5个月随机分为干眼模型组、赋形剂治疗组、全身雌二醇治疗组、雌二醇滴眼组、全身睾酮治疗组和睾酮滴眼组,每组8只大鼠。给药6周后处死动物,取其泪腺检测IL-6的含量。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5个月及给药后6周测大鼠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结果 OVX术后5个月大鼠血清雌二醇及睾酮水平均降低,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全身睾酮治疗组治疗6周后泪腺中IL-6含量为(3561.50±173.68)×10-9g·L-1,比干眼模型组(4075.63±305.81)×10-9g·L-1降低(P<0.05)。全身雌二醇治疗组治疗6周后泪腺中IL-6含量为(4591.98±116.57)×10-9g·L-1,比干眼模型组升高,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应用雄激素可减少去势雌鼠泪腺中IL-6的含量从而减轻泪腺炎症,全身应用雌激素可增加泪腺中IL-6的含量从而加重泪腺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雄激素 白介素-6 泪腺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角膜基质细胞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2及前列腺素E2对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建民 王会芳 +2 位作者 李小磊 连玲艳 宋秀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0-1015,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位于角膜中央区的树突状细胞(DCs)完全处于未成熟状态,而位于角膜周边区的DCs则大多处于成熟状态。角膜内的DCs广泛参与多种角膜相关疾病以及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研究角膜内DEs的成熟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小... 背景研究表明,位于角膜中央区的树突状细胞(DCs)完全处于未成熟状态,而位于角膜周边区的DCs则大多处于成熟状态。角膜内的DCs广泛参与多种角膜相关疾病以及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研究角膜内DEs的成熟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小鼠角膜基质细胞(CSCs)是否通过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以及前列腺素E:(PGE2)抑制DCs的成熟。方法获取DCs、T细胞以及CSCs培养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CSCs培养上清液以及新鲜RPMI1640培养基内PGE2和TGF—β2的质量浓度。在DCs成熟过程中,应用TGF—β2中和抗体以及PGE:受体阻滞剂AH6809,并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CSCs培养上清液组、AH6809组、TGF—β2中和抗体组、AH6809+TGF—β2中和抗体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s细胞表型CDllc、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情况,通过葡聚糖内吞实验检测抗原吞噬功能,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刺激T细胞增生的能力。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新鲜RPMI1640培养基相比,CSCs培养上清液内含有较高质量浓度的TGF—β2和PGE2。与CSCs培养上清液组比较,TGF—β2中和抗体组DCs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聚糖的表达降低(P〈0.05),刺激指数(SI)增大(P〈0.05);AH6809组CD86和MHC-Ⅱ的表达均升高,葡聚糖的表达降低,SI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2中和抗体+AH6809组DCsMHC-Ⅱ的表达和SI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2中和抗体+AH6809组DCsCD80、CD86的表达和SI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小鼠CSCs可以通过分泌TGF—β2及PGE2抑制DCs成熟,且这两种细胞因子可发挥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细胞 树突状细胞/成熟 转化生长因子Β2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内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建民 宋秀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0-1093,共4页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则会诱导机体免疫耐受。最近研究表明,角膜中央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完全处于未成熟状态,而角膜周边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则大多处于...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则会诱导机体免疫耐受。最近研究表明,角膜中央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完全处于未成熟状态,而角膜周边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则大多处于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角膜内的树突状细胞以及其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角膜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爆裂性骨折中筛骨-上颌骨支撑结构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修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佳玮(综述) 周忠友(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筛骨-上颌骨支撑结构(EMBB)是眼眶内壁及下壁交界区域的特殊复合骨结构,该支撑结构对于眼眶及筛窦、上颌窦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眼眶爆裂性骨折中复合骨折虽较单眶壁骨折发生率低,但具有更加明显的眼球内陷、双眼复视等临床症状。... 筛骨-上颌骨支撑结构(EMBB)是眼眶内壁及下壁交界区域的特殊复合骨结构,该支撑结构对于眼眶及筛窦、上颌窦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眼眶爆裂性骨折中复合骨折虽较单眶壁骨折发生率低,但具有更加明显的眼球内陷、双眼复视等临床症状。EMBB骨折的病理机制可能更加支持眶底扣压学说,即外力的挤压作用导致筛颌缝处骨膜撕裂、骨缝分离,眶内容由于挤压和重力作用形成“漏斗样”疝出,抑或挤压导致筛骨纸板、上颌骨上壁及筛颌板3处骨质受损断裂移位,造成眶壁大面积塌陷,眶腔明显扩大。近年来针对眼眶内壁及下壁联合骨折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而对于累及EMBB的眼眶爆裂性骨折专题研究报道尚属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眼眶骨折修补技术仅能恢复两眶壁间的联系,而暂无整体恢复EMBB“支架”作用的方案。因此,如何恢复其支架作用,并恢复窦口-鼻道复合体对鼻窦的正常引流是今后EMBB型手术修复需要面临的挑战。本文将重点探讨EMBB的解剖及骨折后临床特点、骨折发生机制和手术修复方案等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复视 眼球内陷 筛骨-上颌骨支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