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甲成 李晓燕 +2 位作者 孙凤 夏凌云 曾宪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5月26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5月26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5种基因模型均未发现IL-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敏感性分析证实总体结果稳健性良好,亚组分析与总体研究的结果也基本一致。结论:当前证据尚不能证实IL-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牙周炎 牙周病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及粘接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静 陈惠珍 +1 位作者 王菲菲 李浩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49,共5页
目的:研究3种不同脱敏剂处理牙本质后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及粘接力。方法:选择60颗人离体前磨牙,垂直于面去除釉质,暴露3 mm×4 mm牙本质作为粘接面,随机分为6组。1组:单纯树脂充填(对照);2组:Gluma系统处理剂;3组:BisBlockTM... 目的:研究3种不同脱敏剂处理牙本质后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及粘接力。方法:选择60颗人离体前磨牙,垂直于面去除釉质,暴露3 mm×4 mm牙本质作为粘接面,随机分为6组。1组:单纯树脂充填(对照);2组:Gluma系统处理剂;3组:BisBlockTM树脂型脱敏剂;4组:极固宁TM脱敏剂;5组:Ionosit-Baseliner垫底;6组:Dycal垫底,2~6组牙本质处理后树脂充填。银染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用剪切方法比较不同组的粘接力。结果:2组渗漏最小,3组与对照组相似。4、5、6组渗漏大于对照组;Kruskal-Wallis H检验,6组的剪切粘接强度不完全相同(P<0.05)。Wilcoxon秩和检验:1、2、3组间无差别,均分别高于5、6组(P<0.05/15),4组居中。结论:Gluma组渗漏最少,并有较好的粘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渗漏 脱敏 剪切粘接强度 深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