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吕会来
张丽
+3 位作者
温士旺
李勇
张月峰
田子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81-3783,共3页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两方案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行CT检查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最多化疗6个周期。结果:全部7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和中位生存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严重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的发生率方面比对照组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毒性、转氨酶异常及其他化疗反应的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相当,化疗周期短、部分毒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复发转移性食管癌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鳞癌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吕会来
张丽
+3 位作者
李勇
温士旺
张月峰
田子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00-3903,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分别检测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血清的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癌胚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分...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分别检测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血清的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癌胚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食管鳞癌手术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及随访,术前CEA、SCC及HMGB1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均优于阳性者(P<0.05);治疗前3项均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优于3项均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P<0.01);手术后3项标志物呈下降趋势者中位生存期长于呈上升趋势者(χ2=6.584,P=0.01);手术后HMGB1、CEA、SCC任何一项标志物下降程度≥50%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于无一项标记物下降程度达到50%者中位生存期(χ2=5.418,P=0.02)。结论: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HMGB1、CEA及SCC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的检测可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血清肿瘤标记物
高迁移率蛋白B1
癌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吕会来
张丽
温士旺
李勇
张月峰
田子强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
第四
医院
胸外五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干部病房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81-3783,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两方案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行CT检查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最多化疗6个周期。结果:全部7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和中位生存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严重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的发生率方面比对照组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毒性、转氨酶异常及其他化疗反应的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相当,化疗周期短、部分毒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复发转移性食管癌
化学治疗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鳞癌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吕会来
张丽
李勇
温士旺
张月峰
田子强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
第四
医院
胸外五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干部病房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00-3903,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150303)
文摘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分别检测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血清的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癌胚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食管鳞癌手术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及随访,术前CEA、SCC及HMGB1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均优于阳性者(P<0.05);治疗前3项均阴性者的5年生存率优于3项均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P<0.01);手术后3项标志物呈下降趋势者中位生存期长于呈上升趋势者(χ2=6.584,P=0.01);手术后HMGB1、CEA、SCC任何一项标志物下降程度≥50%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于无一项标记物下降程度达到50%者中位生存期(χ2=5.418,P=0.02)。结论: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HMGB1、CEA及SCC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的检测可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血清肿瘤标记物
高迁移率蛋白B1
癌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Keywords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erum tumor markers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吕会来
张丽
温士旺
李勇
张月峰
田子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食管鳞癌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吕会来
张丽
李勇
温士旺
张月峰
田子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