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microRNA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凯成 杨蕾 +5 位作者 赵建广 罗风玉 陈彦平 崔子峰 陈赫 满莎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探讨其与临床参数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OSCC外周血中miRNA的变化,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并分析miRNA与OSCC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总共检... 目的: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探讨其与临床参数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OSCC外周血中miRNA的变化,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并分析miRNA与OSCC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总共检测84种miRNA,其中OSCC患者外周血中上调大于2倍的miRNA有8个;下调小于0.5倍的有18个。其中miR-222-3p和miR-423-5p在外周血的表达与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iR-222-3p高表达和miR-423-5p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期均较短(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iR-222-3p高表达可作为OSC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iR-222-3p和miR-423-5p在OSC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差异表达,并有望成为OSCC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iR-222-3p miR-423-5p 生物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段玉芹 程立军 +3 位作者 郭兰涛 张素欣 陈彦平 陈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形态、表型,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5例口腔癌患者(实验组)及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诱导培养,获取成熟树突状细... 目的:研究口腔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形态、表型,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5例口腔癌患者(实验组)及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诱导培养,获取成熟树突状细胞,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D1a、CD83、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变化。结果:培养7d后,2组均诱导出典型形态和表型的树突状细胞,实验组CD83、CD1a的表达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CD86、CD80、HLA-DR表达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能扩增出较大量高纯度并保持功能活性的成熟DC,为进一步开展以DC为基础的生物治疗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Nup88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大维 闫宝勇 +2 位作者 刘广顺 朱振龙 孙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2-684,共3页
目的:观察Nup88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5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存档标本中Nup88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up88蛋白在... 目的:观察Nup88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5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存档标本中Nup88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up88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少量表达(10%),而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增加(36%),尤其是在肿瘤的浸润边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73%(19/26),淋巴结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29%(9/3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up88蛋白在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75%(12/16),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21%(9/4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up88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Nup88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一个预测肿瘤转移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Nup88蛋白阳性表达者其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up88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大维 朱振龙 孙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MAC30蛋白的表达情况。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黏膜明显增加(P<0.05);低分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较高分化组及淋巴结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MAC30蛋白... 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MAC30蛋白的表达情况。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黏膜明显增加(P<0.05);低分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较高分化组及淋巴结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分化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一个预测肿瘤转移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AC30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头颈部疼痛为主诉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184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更森 侯晓薇 +3 位作者 赵民朝 周秀英 李长法 薄丽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8-70,共3页
根据本科15年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572例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中,约有13因头颈部疼痛就诊,本文对184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发现翼外肌痉挛型发生率最高,翼外肌功能亢进型较少发生,于前者,钙离子导... 根据本科15年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572例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中,约有13因头颈部疼痛就诊,本文对184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发现翼外肌痉挛型发生率最高,翼外肌功能亢进型较少发生,于前者,钙离子导入法的疗效优于电针疗法,而对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头颈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评价青少年与成年人牙槽骨皮质骨密度及厚度的差异 被引量:8
6
作者 郄会 王文娟 +4 位作者 樊世锋 周冠军 李晨曦 芦琳 单丽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评价不同年龄(青少年12~18岁,成年人19~48岁)、性别及位置在牙槽骨皮质骨的厚度及密度的差别。方法:对60例12~48周岁患者(男27例,女33例,青少年组35例,成人组25例)进行颌骨螺旋CT扫描,在12个牙根间部位测量牙槽嵴顶... 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评价不同年龄(青少年12~18岁,成年人19~48岁)、性别及位置在牙槽骨皮质骨的厚度及密度的差别。方法:对60例12~48周岁患者(男27例,女33例,青少年组35例,成人组25例)进行颌骨螺旋CT扫描,在12个牙根间部位测量牙槽嵴顶至14 mm高度的颊侧皮质骨厚度及灰度值。结果:上下颌骨的皮质骨厚度及密度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着距牙槽嵴顶垂直距离增大而增大。上下颌前部皮质骨厚度平均为1.0~1.5 mm。上颌后部厚度为1.1~1.8 mm,下颌后部为1.5~2.8 mm。下颌后部皮质骨厚度及密度明显高于上颌后部(P<0.05)。皮质骨厚度无明显年龄及性别差异,而青少年皮质骨密度明显低于成年人(P<0.05)。成年人下颌后部骨密度最高,而青少年时期上颌后部骨密度最低。结论:青少年皮质骨密度明显低于成年人,上颌后部最低,而成年患者的下颌后部皮质骨较厚且硬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厚度 皮质骨密度 微型种植体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大维 王浩 董福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2-656,共5页
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中的应力感受及效应细胞,在骨的生长、修复和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成骨细胞在机体内可受到牵张力、流体剪切力及压应力等多种应力作用,目前对各种应力环... 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中的应力感受及效应细胞,在骨的生长、修复和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成骨细胞在机体内可受到牵张力、流体剪切力及压应力等多种应力作用,目前对各种应力环境下成骨效应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就近年来不同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成骨细胞对外力刺激的应答及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应力刺激 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内屏障对根管治疗牙冠方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金玲 高燕 +1 位作者 庄沛林 吕陶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完整单根管前磨牙42颗,截去牙冠,常规根管治疗,随机分为4组,2%亚甲基蓝染色,2周后取出,制作透明样本,体视显微镜观察并测量样本微渗漏长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未见染料渗入根管,阳性对照组见整个根管被染色(单... 完整单根管前磨牙42颗,截去牙冠,常规根管治疗,随机分为4组,2%亚甲基蓝染色,2周后取出,制作透明样本,体视显微镜观察并测量样本微渗漏长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未见染料渗入根管,阳性对照组见整个根管被染色(单因素方差分析,P<0.001),微渗漏长度的均数和置信区间由GP(4.80±0.54,4.42~5.19)、ZPC(3.39±0.65,2.92~3.85)、Filtek Z350(2.07±0.27,1.87~2.27)至Fiju VⅡ(1.68±0.15和1.57~1.79)呈递减趋势,两两比较,除Filtek Z350与F ijuVI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根管内屏障能够提高根管治疗牙冠方封闭能力;Filtek Z350、Fuji VⅡ可作为根管内屏障材料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方屏障 根管内屏障 流体树脂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陈保 杨庚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是否对周围神经产生损伤。方法 :3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只。于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的左侧坐骨神经干处分别一次性注射 4mg/ml的平阳霉素 1ml及生理盐水 1ml。比较 2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是否对周围神经产生损伤。方法 :3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只。于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的左侧坐骨神经干处分别一次性注射 4mg/ml的平阳霉素 1ml及生理盐水 1ml。比较 2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 (NCV)、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时(LAT)及诱发电位的最大波幅 (AMP)的改变及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平阳霉素可引起大鼠坐骨神经的SFI、NCV、LAT和AMP发生改变 ,但可恢复为正常 ;平阳霉素对坐骨神经结构的影响是很轻微的。说明 4mg/ml的平阳霉素最终不会对注射局部的坐骨神经的功能及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 结论 :4mg/ml平阳霉素可能不会对注射局部的周围神经产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雷肽酶与盐酸林可霉素联用治疗嚼肌间隙感染23例
10
作者 杨更森 候晓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疗效 沙雷肽酶 盐酸林可霉素 联用治疗 嚼肌间隙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