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蜱叮咬的皮肤镜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平 张艳丽 +2 位作者 郭雷洋 刘亚玲 李彤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2,共2页
患者男,56岁。主诉:右小腿被虫叮咬16 h。现病史:患者16 h前外出钓鱼时感觉右小腿不适,随即发现有虫叮咬并附着在小腿皮肤上,发病后未治疗,病程中无发热及乏力等全身不适等,于2023年6月8日前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患者男,56岁。主诉:右小腿被虫叮咬16 h。现病史:患者16 h前外出钓鱼时感觉右小腿不适,随即发现有虫叮咬并附着在小腿皮肤上,发病后未治疗,病程中无发热及乏力等全身不适等,于2023年6月8日前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小腿中段胫侧可见褐红色虫体附着于皮面,触之质地硬,虫体头端扎入皮肤,尾端翘起,虫体附着部位皮肤淡红斑(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叮咬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亚非 陈百成 +2 位作者 孙然 郑永辰 张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全膝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6年73例接受全膝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空腹血糖(13.2±1.2)mmol/L,术前空腹血糖控制于(7.0±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全膝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6年73例接受全膝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空腹血糖(13.2±1.2)mmol/L,术前空腹血糖控制于(7.0±1.0)mmol/L,术后空腹血糖为(7.4±1.1)mmol/L。所有患者中仅3例(3膝)伤口愈合不良(3.7%),无1例深部感染,有6例(8.2%)术后泌尿系感染;有11膝(13.5%)发生深静脉血栓。平均术前膝关节HSS评分27.6分,术后84.2分。术后随访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达到94.7%。结论有效血糖控制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抗生素及抗生素骨水泥应用及术后防止血栓形成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与肘外翻不稳定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军威 高石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0-834,共5页
肘关节不稳是指稳定关节的各种结构遭受破坏.使肘关节在正常的屈伸活动外出现了其他平面上的异常活动。肘关节不稳包括肘关节半脱位和完全脱位.在骨科和运动员损伤中较为多见。依据关节不稳的方向,分为:前方不稳定、后外侧旋转不稳... 肘关节不稳是指稳定关节的各种结构遭受破坏.使肘关节在正常的屈伸活动外出现了其他平面上的异常活动。肘关节不稳包括肘关节半脱位和完全脱位.在骨科和运动员损伤中较为多见。依据关节不稳的方向,分为:前方不稳定、后外侧旋转不稳定、外翻不稳定及内翻不稳定。在这几类肘关节不稳定中,最常见的是肘关节外翻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不稳定 韧带前束损伤 肘外翻 肘关节外翻不稳定 内侧 肘关节半脱位 旋转不稳定 屈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股骨双束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邵德成 陈百成 +3 位作者 高石军 孙然 李晗 闫昌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7-618,共2页
目的关节镜下观察自体腘绳肌腱股骨双束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我科收治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3度损伤的住院患者共1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2.6岁。应用自... 目的关节镜下观察自体腘绳肌腱股骨双束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我科收治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3度损伤的住院患者共1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2.6岁。应用自体腘绳肌腱股骨双束双隧道胫骨单隧道技术重建PCL。术前屈膝活动度(120.5±3.8)°。患者随访18~30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18例患者后抽屉试验、Lysholm评分及Tenger评分、KT-1000测量,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抽屉试验术前均为3度,术后为(1.2±0.4)度。术前Lysholm评分(50.7±7.1)分,术后为(93.1±2.9)分。术前Tegner评分(1.2±0.7)分,术后为(6.1±0.7)分。术前胫骨后移(11.8±1.6)mm,术后为(2.6±1.2)mm。KT-1000测量术后健患侧对比平均(2.3±1.3)mm,其中<3mm者14例,>5mm2例。术后屈膝活动度(117.2±2.8)°,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股骨双束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符合PCL的解剖生理结构,可较好的恢复关节功能。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胭绳肌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
5
作者 王明花 郭瑞军 孙建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58-1758,共1页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医用仪器 设备管理 内镜手术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地佐辛、舒芬太尼及其混合液对膝关节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牛竞辉 齐琪 +3 位作者 王飞 吕艳霞 王秀丽 王秋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57-2063,共7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地佐辛、舒芬太尼及其混合液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择期拟行膝关节镜下单侧半月板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L组、LD组...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地佐辛、舒芬太尼及其混合液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择期拟行膝关节镜下单侧半月板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L组、LD组、LF组、LDF组,每组30例。膝关节镜手术后,L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关节腔内注射;LD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地佐辛10 mg关节腔内注射;LF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舒芬太尼10μg关节腔内注射;LDF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地佐辛5 mg+舒芬太尼5μg关节腔内注射。记录术前[静、动态(双足站立、屈膝90°)]和术后[术后2、4 h静态及术后6、12、24 h静、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2、4、6、12、24 h评价舒适度评分(BCS);记录术前及术后2、4、6、12、24 h Ramsay镇静评分,计算适宜镇静率(2~3分为适宜镇静);记录首次要求补充镇痛药物时间、首个24h补充镇痛药物用量、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镇痛满意度、不良反应[恶心评分、呕吐评分及头晕、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结果静态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BCS比较,治疗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2、4、24 h 4组适宜镇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 4组适宜镇静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6、12 h LDF组适宜镇静率较L组升高(P<0.05)。4组首次要求补充镇痛药物时间、首个24 h补充镇痛药物用量、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镇痛满意度、恶心评分、呕吐评分、头晕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地佐辛、舒芬太尼及其混合液均可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疼痛,但注射3者混合液镇痛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甲磺酸罗哌卡因 地佐辛 舒芬太尼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膜后脓肿并发结肠腹膜外穿孔1例
7
作者 李春芳 袁佳雨 +3 位作者 李亚洲 梁玉龙 刘玉昌 郑晓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3-394,共2页
腹膜后脓肿是由于腹膜后邻近器官发生炎症、损伤或穿孔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结肠腹膜外穿孔漏出物进入腹膜后间隙而非腹腔,因此患儿早期可无典型腹膜炎表现,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介绍1例儿童腹膜后脓肿并发... 腹膜后脓肿是由于腹膜后邻近器官发生炎症、损伤或穿孔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结肠腹膜外穿孔漏出物进入腹膜后间隙而非腹腔,因此患儿早期可无典型腹膜炎表现,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介绍1例儿童腹膜后脓肿并发结肠腹膜外穿孔病例,探讨腹膜后脓肿并发结肠腹膜外穿孔的原因以及治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脓肿 腹膜 肠穿孔 结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齐琪 陈涛 +1 位作者 牛竞辉 姜志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32-2837,2847,共7页
目的观察无复流现象(NRP)发生前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NR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需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 目的观察无复流现象(NRP)发生前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NR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需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可地尔组、硝普钠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尼可地尔组采用球囊扩张及加压泵于靶血管向靶病变远端2 mm处预先注射尼可地尔2 mg、硝普钠组注射硝普钠200μg、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PCI术前及结束时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帧数(c 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中NRP发生率及术后90 min ST段回落率(STR),PCI术前及术后1周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PCI术前及术后每4 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 Tn I),记录其峰值水平。PCI术前及术后1周时采用心脏彩超计算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PCI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及术后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前TIMI血流分级、达到TMPG 3级的比例、NT-pro BNP、CK-MB、c Tn I、WMSI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普钠组和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c TFC及NRP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术后达到TMPG 3级的比例及STR≥50%的比例较对照组升高(P<0.05);硝普钠组和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NT-pro BNP、CK-MB峰值、c Tn I峰值、WMSI较对照组降低,术后LVEF较对照组升高(P<0.05)。硝普钠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c TFC、术后达到TMPG 3级的比例、NRP发生率、STR≥50%的比例、术后NT-pro BNP、CK-MB峰值、c Tn I峰值、WMSI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硝普钠组及尼可地尔组术中分别有3例(9.1%)、8例(24.2%)及0例发生低血压,需多巴胺处理,3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6,P=0.006);其中硝普钠组低血压发生率较尼可地尔组升高(P<0.01)。3组PCI术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发生率分别为:15.2%(5/33)、6.1%(2/33)及5.9%(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6,P=0.320)。结论 NRP发生前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NRP发生,并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尼可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近端手术中腓总神经安全区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巍 陈百成 +3 位作者 段俊婷 耿晓鹏 张继春 郑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在胫骨近端的解剖学结构和手术安全区范围。方法:取20具尸体膝关节标本,显露股骨外侧髁、腓骨近端和胫骨外侧结节(Gerdy's结节)后,自股骨外侧髁后方向远端分离腓总神经及分支至其进入小腿前、外侧肌群处。测量腓...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在胫骨近端的解剖学结构和手术安全区范围。方法:取20具尸体膝关节标本,显露股骨外侧髁、腓骨近端和胫骨外侧结节(Gerdy's结节)后,自股骨外侧髁后方向远端分离腓总神经及分支至其进入小腿前、外侧肌群处。测量腓总神经及分支至Gerdy’s结节之间的距离及相关角度。结果:Gerdy's结节最高点至腓总神经与腓骨头后方交点处的距离、至腓浅神经起始部的距离和至腓总神经前返支临近胫骨处的距离分别是(45.0±1.5)mm、(45.3±2.0)mm和(45.0±1.5)mm。Gerdy's结节最高点至腓总神经与腓骨头后方交点连线与Gerdy's结节最高点至腓浅神经起始部连线之间的夹角为33°±2.1°,与Gerdy's结节最高点至腓总神经前返支临近胫骨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7°±2.3°。腓总神经及分支被限定在以Gerdy’s结节为中心,半径为45mm、弧度为97°的圆弧区域内。结论:利用Gerdy’s结节为标志,能容易地限定出腓总神经及分支在胫骨近端的走行轨迹,即手术安全区。于手术前标出安全区可避免对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腓总神经 胫骨 手术安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复合内固定材料对成骨细胞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博 郑启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7,共8页
目的 :与单纯聚DL 乳酸 (PDLLA)材料比较研究羟基磷灰石 /聚DL 乳酸 (HA/PDLLA)复合内固定材料的降解产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检测HA/PDLLA材料和PDLLA材料体外降解过程中降解液 pH值、钙离子、无机磷浓度的变化 ;通过... 目的 :与单纯聚DL 乳酸 (PDLLA)材料比较研究羟基磷灰石 /聚DL 乳酸 (HA/PDLLA)复合内固定材料的降解产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检测HA/PDLLA材料和PDLLA材料体外降解过程中降解液 pH值、钙离子、无机磷浓度的变化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酶反应比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在材料降解产物作用下的增殖情况 ,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了解其分化情况 ,扫描电镜 (SEM)观察成骨细胞在材料直接作用下的形态学表现。结果 :体外自然降解时 ,HA/PDLLA材料降解液 pH值下降较PDLLA材料慢 ,HA/PDLLA材料降解时有钙磷成分溶出。与对照组比较 ,HA/PDLLA材料所设全部七个浓度的浸提液及PDLLA材料从 1∶2 5 6到 1∶16这四个浓度的浸提液对成骨细胞增殖均无抑制 (P >0 .0 5 ) ,PDLLA材料 1∶4及 1∶1两个浓度的浸提液抑制了成骨细胞增殖 (P <0 .0 5及P <0 .0 1)。作用 1d和 4d后的成骨细胞ALP活性在HA/PDLLA材料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在PDLLA材料组与同期对照组及HA/PDLLA材料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1)。HA/PDLLA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呈纺锤形及延展为多角状 ;PDLLA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呈球形及延展不充分 ,且数量较少 ;HA/PDL LA材料表面可见HA颗粒。结论 :HA/PDLLA材料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材料 成骨细胞 羟基磷灰石 聚DL乳酸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指(趾)纤维角化瘤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春平 李彤 +2 位作者 陈强 赵淑肖 金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5-136,共2页
患者男,43岁。 主诉:左手示指增生物3年,于2008年2月19日就诊。 现病史:3年前患者自行揪除左手示指甲旁逆剥后,局部表皮增生隆起,逐渐形成一突出于皮面的增生物。增生物不断增大,表面角化,形似小手指,不痛不痒。用力剥除增... 患者男,43岁。 主诉:左手示指增生物3年,于2008年2月19日就诊。 现病史:3年前患者自行揪除左手示指甲旁逆剥后,局部表皮增生隆起,逐渐形成一突出于皮面的增生物。增生物不断增大,表面角化,形似小手指,不痛不痒。用力剥除增生物表面厚皮后有少量血液流出。患者自行多次剪去增生物后又复发。曾外用腐蚀性药物(药名不详)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角化瘤 指(趾) 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矫治色素失禁症
12
作者 李彤 刘春平 +2 位作者 刘力超 郭雷洋 刘亚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4-676,共3页
报告1例手术矫治色素失禁症。患儿女,10岁。全身红斑、丘疹及水疱反复发作伴多发畸形10年。皮肤科检查:全身多处色素沉着斑,沿Blaschko线分布,部分色素沉着处皮肤轻度萎缩,其间散在分布红色斑疹、斑丘疹,右足第二、三趾趾间自近节趾骨... 报告1例手术矫治色素失禁症。患儿女,10岁。全身红斑、丘疹及水疱反复发作伴多发畸形10年。皮肤科检查:全身多处色素沉着斑,沿Blaschko线分布,部分色素沉着处皮肤轻度萎缩,其间散在分布红色斑疹、斑丘疹,右足第二、三趾趾间自近节趾骨至甲根处相连,趾蹼缺如,左手中指、环指指间指蹼浅,可见不规则白色增生性瘢痕,屈曲活动可,外展活动受限。上唇近中线处可见一红色肉芽样丘疹,舌系带过短,舌前伸和卷曲受限,发音欠清晰,上牙列排列不规整,可见小牙畸形,下牙列正常。诊断:色素失禁症。入院后行并指/趾畸形矫正术、舌系带成形术等改善多发畸形外观,恢复相应生理功能。入院时、出院时和术后半年对患儿进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测评,结果显示患儿较前相对容易沟通,易激惹情况减轻。手术矫正治疗有助于色素失禁症患儿恢复相应生理功能,并提高患儿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失禁症 手术治疗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