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续断皂苷Ⅵ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akebia saponin D)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传代扩增。采用不同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对大鼠MSCs定向...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akebia saponin D)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传代扩增。采用不同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对大鼠MSCs定向诱导分化,MTT法观察各组对MSCs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phosphatase,ALP)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含量;RT-PCR方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各组MSCs数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中、高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能明显提高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且使Cbfα1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川续断皂苷Ⅵ具有促进大鼠体外MSCs向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Cbfα1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皂苷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碱性磷酸酶 核心结合因子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瑞琦 张国平 +5 位作者 李宜炯 李亚丽 任立中 张宇宸 王伟 吕亚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11-3613,共3页
目的对比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68例(306指),Quinnell分级均为Ⅲ一Ⅳ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针刀组153例... 目的对比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68例(306指),Quinnell分级均为Ⅲ一Ⅳ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针刀组153例(175指)和手术组115例(131指)。针刀组行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对滑车A1部进行切割松解;手术纽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滑车A1部进行切除。结果针刀组手术时间为(2.0.4-0.5)rain。手术组为(15.0±3.0)min,针刀组手术时间少于手术组(t=52.667,P=0.000)。针刀组术后3h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皮肤由白转红平均时间为(1.5±0.3)s,手术组为(1.5-i-0.2)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1.000)。两组患者术后术指感觉均正常。268例患者(306指)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3.5年,平均1.5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红肿、渗液等并发症。针刀组术后1周有4例患者(4指)屈伸活动时仍存在扳机样感及顿挫感,经小针刀再次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3指)症状无明显改善,行开放手术后治愈;手术组患者术指屈伸活动均正常。针刀组疗效评定优125例(150指)、良21例(18指)、差7例(7指);手术组优98例(113指)、良17例(18指)、差0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515,P=0.063)。结论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腱鞘炎 腱嵌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去卵巢大鼠骨和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2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去卵巢大鼠骨和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苷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去卵巢大鼠骨和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苷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别用淫羊藿苷小、中、大剂量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骨和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ERβ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清E2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胫骨和下丘脑弓状核ERβ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ERβ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50.0和100.0 mg.kg-1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椎骨骨密度、胫骨和下丘脑弓状核ER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ERβ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改善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对子宫无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选择性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mRNA表达水平有关,调节下丘脑功能活动是其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卵巢切除术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下丘脑 雌激素受体β 下丘脑室旁核 视上核 弓状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及其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瑞琦 张国平 +6 位作者 李宜炯 李亚丽 任立中 张宇宸 王伟 高宏阳 吕亚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骨质疏松情况及其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骨质疏松情况及其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两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测定两组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水平。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估患者的病情活动度,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估患者的功能情况。结果 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21例并发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7.5%;55例并发骨量减少,发生率为45.8%。研究组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的BGP、PTH水平较对照组降低,CTX-Ⅰ、D-Py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BALP、CIC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股骨颈、股骨粗隆的骨密度与BASDAI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25,P<0.05);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与BASFI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27、-0.31,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生率较高,存在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异常情况;骨密度的降低影响了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功能,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对乳鼠成骨细胞增殖及c-fos、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目的研究柚皮苷(naringin)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及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第1代BALB/c小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将柚皮苷以0.1、1、10μmol·L-1 3种浓度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MTT法观察各组对成骨细胞... 目的研究柚皮苷(naringin)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及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第1代BALB/c小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将柚皮苷以0.1、1、10μmol·L-1 3种浓度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MTT法观察各组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PNPP法测定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phos-phatase,ALP)活性,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c-fos和c-jun的转录水平。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各组成骨细胞数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中、高浓度的柚皮苷能提高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促进c-fos mRNA表达(P<0.01),对成骨细胞c-jun mRNA表达增强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低浓度柚皮苷(0.1μmol·L-1)对骨更新作用不明显,而中、高浓度的柚皮苷(1、10μmol·L-1)能通过上调c-fos mRNA表达,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功能,增强骨更新。柚皮苷不是通过促进c-jun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伐他汀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尤杨 戚国庆 +3 位作者 高宏阳 杨志瑜 李柳 赵红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61-2365,共5页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匹伐他汀低剂量组(LP组)、匹伐他汀高剂量组(HP组),每组15只。采用盐酸乙胺丁醇+酵母膏建立...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匹伐他汀低剂量组(LP组)、匹伐他汀高剂量组(HP组),每组15只。采用盐酸乙胺丁醇+酵母膏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LP组和HP组分别灌胃给予匹伐他汀0.21 mg/(kg·d)和0.42 mg/(kg·d)。ELISA法测定血尿酸、TNF-α、IL-6、NO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内皮素-1(ET-1),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主动脉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M组血尿酸水平升高(P<0.05),血清TNF-α、IL-6、CRP水平升高(P<0.05),NO水平降低(P<0.05),ET-1水平升高(P<0.05);与M组比较,LP组和HP组血尿酸水平降低(P<0.05),血清TNF-α、IL-6、CRP水平降低(P<0.05),NO水平升高(P<0.05),ET-1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VCAM-1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5);与LP组比较,HP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C组大鼠主动脉内皮正常;M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肿胀;LP组和HP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肿胀明显减轻,其中HP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肿胀减轻更为显著。结论:匹伐他汀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伐他汀 高尿酸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IL-6 C反应蛋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物理因子促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德虎 赵民 +4 位作者 王利民 张英泽 赵峰 李高峰 于昆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物理因子促神经再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建立神经再生室模型后随机分成A组(电刺激组)、B组(分米波组)、C组(复合因子组)和D组(对照组),每组15只,进行实验。分别于术后1、2、4、8、12周,进行大体... 目的:观察复合物理因子促神经再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建立神经再生室模型后随机分成A组(电刺激组)、B组(分米波组)、C组(复合因子组)和D组(对照组),每组15只,进行实验。分别于术后1、2、4、8、12周,进行大体、光镜、电镜、轴突图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电生理检测。结果:C组大体、光、电镜观察、轴突图像分析与电生理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分米波及电刺激均能明显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两种物理因子同时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分米波 物理因子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 mRNA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5
8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任立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总黄酮组和雌二醇(E2)组。以双侧卵巢...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总黄酮组和雌二醇(E2)组。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淫羊藿总黄酮组、E2组分别用淫羊藿总黄酮、E2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E2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E2治疗后血E2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升高,下丘脑和海马ER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下丘脑和海马ERβ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淫羊藿总黄酮治疗后,血E2水平、椎骨骨密度、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对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防治作用,对子宫无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选择性上调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卵巢切除术 下丘脑 海马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米波促进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康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9
作者 于昆仑 李熙明 +6 位作者 田德虎 张英泽 赵峰 韩久卉 李高峰 韩金豹 张继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分米波促进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康复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体重200—250g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A(分米波治疗组)、B(空白对照组)两组。于右侧大腿制备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A组于术后第1天至术后8周,损伤局部行分米波辐射,B组... 目的:探讨分米波促进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康复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体重200—250g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A(分米波治疗组)、B(空白对照组)两组。于右侧大腿制备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A组于术后第1天至术后8周,损伤局部行分米波辐射,B组行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不同时相对损伤神经进行大体解剖、光镜和电镜观察、轴突图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形态学观察术后不同时相内A组损伤神经恢复情况优于B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不同时相A组雪旺细胞中S-100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组,轴突图像分析A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均大于B组(P<0.01)。结论:分米波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轻损伤后神经的充血水肿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等机制促进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米波 周围神经损伤 雪旺细胞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打老儿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腰椎和肾脏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打老儿丸加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菟丝子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7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维生素D3(2 mg/kg)组和密骨打老儿丸小、中、大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打老儿丸加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菟丝子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7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维生素D3(2 mg/kg)组和密骨打老儿丸小、中、大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其余5组分别行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分别灌胃给予密骨打老儿丸和维生素D3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测定股骨骨密度,采用实时荧光RT-PCR测定第2腰椎和肾脏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股骨骨密度、血清和肾脏1,25(OH)2D3、腰椎和肾脏组织VDR mRNA表达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密骨打老儿丸中、大剂量组和维生素D3组均可使股骨骨密度、血清和肾脏1,25(OH)2D3、腰椎和肾脏组织VDR mRNA表达增加。结论密骨打老儿丸和维生素D3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肾脏组织VDR mRNA表达,促进肠钙吸收与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密骨打老儿丸 骨密度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欣 李宜炯 +4 位作者 庞超 张瑞华 杨艳红 朱振龙 王政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研究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收集的胃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mad1的表达水平。以胃腺癌细胞HGC-27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过表达Smad1的载体(p-EGFP-C1/Smad1... 目的:研究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收集的胃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mad1的表达水平。以胃腺癌细胞HGC-27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过表达Smad1的载体(p-EGFP-C1/Smad1)和Smad1小干扰RNA(Smad1 siRNA),同时转染p-EGFP-C1和siRNA control为对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9、MMP-2、p-Akt、Akt的表达水平。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20μg/ml)作用于胃腺癌细胞HGC-27,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9、MMP-2、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mad1的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p-EGFP-C1/Smad1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均明显低于p-EGFP-C1组(P<0.01)。Smad1 siRNA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均明显高于siRNA control组(P<0.01)。p-EGFP-C1、p-EGFP-C1/Smad1、siRNA control、Smad1 siRNA组细胞中Akt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变化。p-EGFP-C1/Smad1组细胞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EGFP-C1组(P<0.01)。Smad1 siRNA组细胞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iRNA control(P<0.01)。胃腺癌细胞与Akt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趋势与p-EGFP-C1/Smad1组一致。结论: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低表达。Smad1能够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机制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AKT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髓内神经鞘瘤继发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宏阳 申勇 +4 位作者 刘英娇 沙子义 刘新晖 王欣 张国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6-768,共3页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常见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是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脊髓髓内神经鞘瘤临床十分少见,髓内神经鞘瘤继发出血更为罕见。我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脊髓髓内神经鞘瘤3例,其中1例继发髓内出血,报告如下。患者男...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常见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是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脊髓髓内神经鞘瘤临床十分少见,髓内神经鞘瘤继发出血更为罕见。我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脊髓髓内神经鞘瘤3例,其中1例继发髓内出血,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0岁,主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3d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特殊疾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异常出血史。患者发病当日(2011-02—25)于当地医院行胸腰段MRI提示:T11-T12水平椎管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肿块,边界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脊髓髓内 继发出血 胸腰段 髓外硬膜下 2009年 下肢放射痛 好发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打老儿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淫羊藿、骨碎补、菟丝子、补骨脂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和骨质量降低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其余4组行卵巢切除术... 目的探讨密骨打老儿丸(淫羊藿、骨碎补、菟丝子、补骨脂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和骨质量降低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其余4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分别灌胃给予17β-雌二醇和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连续给药3个月。测定血钙、血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尿钙(u-Ca)、尿磷、尿脱氧吡啶酚(D-Pyr)和尿肌酐(Cr)。之后处死动物,取出股骨、腰椎和胫骨,分别测定股骨密度,骨钙、骨磷,腰椎生物力学性能,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P、u-Ca、D-Pyr/Cr显著增加,股骨密度、腰椎生物力学参数(弹性载荷、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刚度)、胫骨上段静态参数(包括骨组织总面积、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周长)、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形成率)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密骨打老儿丸低、高剂量和雌二醇组均可使血清ALP、u-Ca、D-Pyr/Cr排出量降低,股骨密度、腰椎生物力学参数、胫骨上段静态参数、动态参数均增加。结论密骨打老儿丸能抑制由于去卵巢雌激素缺乏引发的骨转换增强,提高骨密度,增强腰椎抗压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密骨打老儿丸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骨形态计量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铜绿蝇蛹发育形态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贺 王辉 +3 位作者 王卫杰 李嘉 赵文爱 齐莉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铜绿蝇Lucilia cuprina蛹期蛹壳颜色变化和蛹的形态发育规律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外自然条件下饲养铜绿蝇直至其化蛹,每12 h取蛹10头,固定、观察,并利...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铜绿蝇Lucilia cuprina蛹期蛹壳颜色变化和蛹的形态发育规律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外自然条件下饲养铜绿蝇直至其化蛹,每12 h取蛹10头,固定、观察,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收集并分析蛹壳颜色的变化信息;在体式显微镜下剥离蛹壳,观察蛹体外部形态变化并拍照记录,描述蛹期发育特征。【结果】自然条件下,铜绿蝇蛹壳颜色随时间呈现逐渐加深趋势,尤其在化蛹初期和临近羽化时变化明显,根据采集到的蛹壳颜色RGB值可做出标准色板。蛹的形态发育呈规律性变化,可将蛹期划分为8个阶段,包括隐头期、显头期、棕翅期、黑鬃胸期、黑鬃腹期、半红眼期、红眼期和预成虫期。【结论】在案发现场,蛹壳颜色标准色板可用于目视比色,初步粗略估算蛹期,同时依据蛹期发育阶段进程表可进一步推算化蛹后时间,从而推断P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蝇 法医昆虫学 嗜尸性昆虫 死后间隔时间 形态发育 标准色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打老儿丸含药血清对共育体系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4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密骨打老儿丸(Migu-Dalaoer pill,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增殖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分段酶消化法从胎鼠颅骨中分离出OB,取1日龄SD大鼠四肢股... 目的:观察密骨打老儿丸(Migu-Dalaoer pill,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增殖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分段酶消化法从胎鼠颅骨中分离出OB,取1日龄SD大鼠四肢股骨和胫骨分离培养OC,建立培养上清相通但2种细胞间互不接触的成骨-破骨细胞共育模型。实验分为不同浓度(低、中、高)的MDP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细胞增殖(MTT法)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代表OB的成骨活性,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 phosphatase,TRAP)活性和骨吸收陷窝数目代表OC的破骨能力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浓度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6和7 d能显著提高OB数目和ALP活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浓度MDP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6和7 d能显著降低OC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和分泌TRAP的活性(P<0.01)。结论:密骨打老儿丸含药血清在共育体系中能够促进OB增殖和骨形成,同时抑制OC骨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骨打老儿丸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Bestrophin 3对皮质类固醇诱导的股骨头坏死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威 朱超华 +5 位作者 王健 张海静 李军 赵振拴 李全海 张国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64-3167,3172,共5页
目的探讨与评价过表达Bestrophin 3对皮质类固醇诱导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的ONFH患者术后股骨头骨组织50例作... 目的探讨与评价过表达Bestrophin 3对皮质类固醇诱导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的ONFH患者术后股骨头骨组织50例作为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患者自愿捐赠的股骨头骨组织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标本的骨髓基质细胞,使用PCR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Bestrophin 3的表达水平。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Bestrophin 3不同表达水平的细胞株,通过MTT检测细胞生存率方法比较不同细胞株中细胞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中的股骨头骨组织Bestrophin 3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Bestrophin 3的细胞株细胞生存率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胞生存率与Bestrophin 3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Bestrophin 3在皮质类固醇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中的呈现高表达状况,Bestrophin 3表达量与细胞生存率呈正相关,高表达Bestrophin 3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BESTROPHIN 3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生存率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宏阳 申勇 +3 位作者 董威 张宇宸 王伟 张国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4-956,共3页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软组织钙化、骨化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最常累及脊柱,并引起脊柱强直。因此,DISH患者很容易并发脊柱骨折.而且与一般脊柱骨折相比,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软组织钙化 系统性疾病 脊柱强直 D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后路手术与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 张国平 +2 位作者 张宇宸 任立中 吕亚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手术与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手术与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患者行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同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VAS、JOA及NDI评分均明显优于本组术前(P_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VAS、JOA及NDI评分、JOA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690,P=0.006)。结论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联合椎间孔切开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减轻颈部疼痛,改善脊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后前路联合手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与经伤椎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与经伤椎内固定的治疗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跨伤椎内固定组(37例)和经伤椎内固定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对比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与经伤椎内固定的治疗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跨伤椎内固定组(37例)和经伤椎内固定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局部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情况等临床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经伤椎内固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跨伤椎内固定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跨伤椎内固定组患者植骨融合31例(83.78%),经伤椎内固定组植骨融合36例(92.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伤椎内固定组患者治疗各时期的VAS评分均稍低于跨伤椎内固定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跨伤椎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能够获得更高的植骨融合率,患者脊柱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跨伤椎内固定 经伤椎内固定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isspeptin抑制MKN-45胃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20
作者 王欣 李宜炯 +4 位作者 张瑞华 庞超 焦晓青 朱振龙 王政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peptin(KISS-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50例胃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isspept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将kisspeptin小干...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peptin(KISS-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50例胃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isspept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将kisspeptin小干扰RNA(kisspeptin-siRNA)和对照小RNA(control-siRNA)、kisspeptin过表达载体(p EGFP-N1-kisspeptin)和对照空载体(p EGFP-N1)转染至MKN-45胃腺癌细胞中,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kisspep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β联蛋白(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作用于胃腺癌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Kisspept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空载体组相比,过表达kisspeptin后,MKN-45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MMP-9、MMP-2、β-catenin、C-my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control-siRNA组细胞相比,敲低kisspeptin水平后,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MMP-9、MMP-2、β-catenin、C-myc水平明显增加。FH535处理后的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趋势与过表达kisspeptin细胞一致。结论Kisspeptin在胃腺癌组织中低表达,kisspeptin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KISSPEPTIN 迁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