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和miR-66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关系
1
作者 张伊超 韩思梁 +1 位作者 申少卿 解俊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315例,根据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62例和未再狭窄组2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表达;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与miR-665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对ACS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与未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外周血lncRNA UCA1表达明显升高,miR-665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0.22 vs 1.01±0.21,P=0.001;0.76±0.24 vs 1.01±0.2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外周血miR-665与lncRNA UCA1表达呈负相关(r=-0.5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UCA1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24,95%CI:1.324~3.406,P=0.002),miR-665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65,95%CI:0.653~0.89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联合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AUC最高,优于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单独预测(Z=2.256,P=0.024;Z=2.904,P=0.004)。结论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lncRNA UCA1和miR-665联合可以更好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微RNA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惠玉 姜相明 +4 位作者 张杰 王来 陆鹏 宋邵华 杨秀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68-287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经常规剂量呋塞米治疗无效的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患者45例,采用大剂量呋塞米(1~2 mg/min)持续静脉泵入治...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经常规剂量呋塞米治疗无效的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患者45例,采用大剂量呋塞米(1~2 mg/min)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依据患者每小时尿量(目标尿量2~4 ml.kg-1.h-1)等情况调整呋塞米的用量。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48、72 h的血尿素氮、血肌酐、pH值、氧合指数、血钾、机械通气时间、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48、72 h,患者的尿量分别为(10.6±2.3)、(163.9±23.2)、(190.7±30.6)、(184.0±26.2)、(178.3±22.4)、(167.0±19.9)ml/h。治疗后6 h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治疗6、12、24、48、72 h)的延长逐渐下降,不同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 pH值及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治疗6、12、24、48、72 h)的延长逐渐增加,不同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0例(88.9%)患者肾功能恢复并成功脱机,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常规剂量利尿剂治疗无效的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患者,给予大剂量呋塞米治疗,可以增加尿量,改善内环境紊乱,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急性肾损伤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在高出血风险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中的安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惠玉 李建科 +5 位作者 宋邵华 张杰 陆鹏 金玉洁 王来 杨秀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302-230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抗凝在高出血风险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高出血风险的MODS患者30例,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素抗凝,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抗凝在高出血风险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高出血风险的MODS患者30例,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素抗凝,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肝素的平均用量(3.5±1.7)IU/(kg·h);滤器平均使用寿命(16.5±3.8)h。MODS组患者APTT、TT、P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ODS患者治疗后24 h、48 h APTT、T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LT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 APTT、TT、PLT与治疗后24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0例患者中出现皮肤黏膜出血2例,无呼吸道及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出血风险MODS患者CVVH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剂量肝素抗凝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肝素 高出血风险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