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切除后纵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牛海英 孟祥雨 +3 位作者 左珊珊 孙晓立 李岩 刘宏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后纵韧带切除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且术中全切除后纵韧带的38例脊髓...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后纵韧带切除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且术中全切除后纵韧带的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JOA)评估脊髓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部和上肢疼痛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并统计术后3个月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如肢体功能障碍、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咽部疼痛、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 共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mJOA评分增加(t=5.225,P=0.000),VAS评分(Z=-4.029,P=0.000)和NDI指数(Z=-3.915,P=0.000)减少。术后3个月内30例(78.95%)出现短暂性吞咽不适、咽部疼痛、饮水呛咳症状,15例(39.47%)出现声音嘶哑症状,3例(7.89%)出现短暂性左上肢肌力下降,1例(2.63%)出现脑脊液漏,无一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情况。结论 颈椎退变增生的后纵韧带是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显微镜下切除后纵韧带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明显改善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纵韧带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