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注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香红 朱颀峰 于群英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4期1247-1248,共2页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指的是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的损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广为应用。本研究旨在研究吸氧...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指的是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的损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广为应用。本研究旨在研究吸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后注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MECT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电休克 认知 吸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吸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计算与言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香红 朱颀峰 +1 位作者 于群英 王学义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6期1414-1415,共2页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的核心症状之一,多数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都集中于执行功能及记忆功能方面,对计算功能及言语功能...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的核心症状之一,多数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都集中于执行功能及记忆功能方面,对计算功能及言语功能的研究鲜见报道。近年来,有关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吸氧 电休克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估的优化治疗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郗玲燕 金圭星 +3 位作者 乔静爽 黄秀芹 张素允 张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8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评估的优化治疗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衡水市精神病医院诊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服用利培酮片,疗效不佳者换... 目的探讨基于评估的优化治疗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衡水市精神病医院诊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服用利培酮片,疗效不佳者换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采用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学症状,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记录并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两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阳性症状评分、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末,两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且研究组一般精神病理评分、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MS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BMI)、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FBG、SBP水平高于治疗前,对照组BMI、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FBG、DB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SBP水平低于治疗第4周末、TG水平高于治疗第4周末,FBG水平高于治疗前;对照组BMI、DB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TG、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第2周末比较,两组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TES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第4周末比较,两组治疗第8周末TE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评估的优化治疗模式治疗精神分裂症,其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模式,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评估 优化治疗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疗法对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董慈 马丽 +5 位作者 刘少娜 张欣 孙爱 陈海英 王巍 顾平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2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评价芳香疗法对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的影响。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FMRS)、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等关于... 目的评价芳香疗法对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的影响。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FMRS)、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等关于芳香疗法对于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研究的随机对照实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共5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芳香疗法对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芳香疗法可以改善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的睡眠质量。因此,推荐临床将芳香疗法作为补充疗法,用于改善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芳香疗法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蕊 王志峰 +4 位作者 游道峰 李幼东 王冉 王岚 王学义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另行高压氧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另行高压氧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早醒时间和觉醒次数。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睡眠潜伏期(0.50±0.23)h vs(2.55±3.43)h、总睡眠时间(7.35±4.45)h vs(3.76±2.32)h、觉醒时间(1.20±0.82)h vs(3.15±2.13)h、觉醒次数(1.91±1.38)次vs(3.48±1.25)次(P<0.01)。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临床好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6.69±5.01)分vs(14.85±5.46)分、临床好转率95.0%vs 77.5%、不良反应发生率7.5%vs 27.5%(P<0.05或<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郁症性睡眠障碍起效快,睡眠障碍的症状改善明显,二者联合应用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帕罗西汀 高压氧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的执行功能损害与脑结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小玉 王学义 +7 位作者 任庆云 金圭星 刘春梅 尤红 王金成 史少霞 郭新字 王永良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5期1296-129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以及结构性磁共振的变化。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0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2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系统和Stroop色词测...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以及结构性磁共振的变化。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0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2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系统和Stroop色词测验评定执行功能,以磁共振静态三维结构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完成分类数(3.35±1.98)个vs(4.55±1.70)个;错误应答数(52.15±18.83)个vs(37.75±21.27)个;持续性应答(33.75±17.49)个vs(26.55±20.10)个;持续性错误数(28.30±13.43)个vs(27.35±5.91)个;卡片A反应时间(55.28±7.46)秒vs(53.23±6.24)秒;卡片B反应时间(85.78±7.45)秒vs(80.78±8.12)秒;卡片C反应时间(117.32±9.58)秒vs(111.67±8.95)秒;Stroop干扰效应(50.33±12.14)秒vs(46.78±11.54)秒(P<0.05)。治疗后,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和卡片C反应时间与治疗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额叶灰质体积明显小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可能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独立症状,额叶脑结构异常与其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与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冰 许顺江 +3 位作者 王学义 张睿 王岚 崔冬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和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与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探讨Cys C在MCI和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68例MCI患者、AD患者和认知正常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初筛和临床评估,将... 目的观察血清和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与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探讨Cys C在MCI和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68例MCI患者、AD患者和认知正常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初筛和临床评估,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MCI组(56例)、AD组(42例)和健康人对照组(70例)。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组人群血清和尿CysC水平,分析血清和尿Cys C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测定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 MCI和AD患者血清和尿Cys C水平均较健康人对照组高(P均〈0.05);MCI和AD患者MMSE和MoCA得分均与血清Cys C水平呈负相关(rMCI-MMSE=-0.493,rMCI-MoCA=-0.607,rAD-MMSE=-0.513,rAD-MoCA=-0.224,P均﹤0.05),与尿Cys C水平也呈负相关(rMCI-MMSE=-0.246,rMCI-MoCA=-0.252,rAD-MMSE=-0.233,rAD-MoCA=-0.304,P均〈0.05)。尿Cys C诊断MC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66(95%CI:0.786~0.946),其诊断临界值为22.81 mg/L时,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75%,Youden指数为0.67,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85.2%。结论血清和尿Cys C水平升高与老年人MCI和AD的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尿Cys C是一种非入侵诊断MCI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支架治疗中心气道恶性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立敏 郭新字 +2 位作者 张立海 孙武装 杨国明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7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自膨式镍钛合金气道支架及不携粒子镍钛记忆合金气道支架置入在治疗中心气道恶性狭窄的差异。方法44例中心气道恶性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置入不携粒子镍钛记忆合金气道支架,B组18例置入125I粒子自膨式镍钛合金... 目的探讨125I粒子自膨式镍钛合金气道支架及不携粒子镍钛记忆合金气道支架置入在治疗中心气道恶性狭窄的差异。方法44例中心气道恶性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置入不携粒子镍钛记忆合金气道支架,B组18例置入125I粒子自膨式镍钛合金气道支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出血、胸痛、再狭窄、平均生存期等。结果两种类型支架置入均能使患者呼吸困难即刻改善,A组气促指数3.5±0.7 vs 1.5±0.3、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6.0±11.2)%vs(95.0±7.7)%,B组气促指数3.6±0.5 vs 1.4±0.3、SpO2(84.0±12.4)%vs(94.6±10.2)%(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支架移位,亦未发生种源移位或脱落、穿孔、气道放射性狭窄及大出血等,均无因支架置入导致的死亡。两组均有部分患者术后1~2周出现胸痛,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6.7%vs 53.8%(P<0.05),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A组,(14.6±3.2)个月vs(10.4±2.6)个月(P<0.01)。结论125I粒子自膨式镍钛合金气道支架能明显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且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肿瘤 气道阻塞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与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改变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娜 李永 +2 位作者 王朝敏 辛博 关一旭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应激与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改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12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估患者慢性应激状态,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慢性应激组(n=78)和非慢性应激组(n=42),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探索慢性应激与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改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12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估患者慢性应激状态,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慢性应激组(n=78)和非慢性应激组(n=42),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头颅MRI扫描,采集得到的3DT1数据采用FreeSurfer自动化处理,计算并比较全脑脑区皮层厚度,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症状,分别比较慢性应激组、非慢性应激组、对照组全脑皮层厚度及HAMD-17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ES评分与全脑皮层厚度、HAMD-17评分的相关性;抑郁症患者出院后随访6~12月,比较慢性应激组、非慢性应激组抑郁症发作时间及6月内临床治愈率。结果对照组、非慢性应激组、慢性应激组左侧额叶三角部、双侧额上回、左侧额缘、双侧楔前叶、双侧颞中回、左侧顶下缘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额叶岛盖部、右侧额下回及皮层平均厚度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皮层厚度增加脑区;对照组、非慢性应激组、慢性应激组HAMD-17评分呈升高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ES评分与大脑皮层平均厚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慢性应激组6月临床治愈低于非慢性应激组(P<0.05),抑郁发作时间长于非慢性应激组(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加剧抑郁症患者大脑皮层萎缩,且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应激 核磁共振成像 大脑皮层厚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立敏 郭新字 +2 位作者 孙武装 史苏芹 王芳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0期1808-1809,共2页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指导对酒依赖患者复饮渴求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素英 郭新字 +1 位作者 张瑞君 刘德俊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7期1518-1519,共2页
关键词 酒精相关性障碍 健康教育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焦虑障碍”的访谈与治疗
12
作者 于鲁璐 张英东 张道龙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咨客,男性,30岁左右,已婚,育有一子。最近,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感到越来越焦虑。作为一名动物检疫员,他主要负责家禽或其他动物食品的质量控制。近来,总是认为自己因为在工作中接触动物而患上了感染性疾病,即使经过多家医院就诊后已... 咨客,男性,30岁左右,已婚,育有一子。最近,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感到越来越焦虑。作为一名动物检疫员,他主要负责家禽或其他动物食品的质量控制。近来,总是认为自己因为在工作中接触动物而患上了感染性疾病,即使经过多家医院就诊后已经排除感染,仍会寻找其他的原因。例如,认为自己通过接触他人使用过的按摩椅或街边的流浪动物而患上某种疾病。这种担心非常强烈,虽然他从未被诊断为狂犬病,也没有被任何动物咬过,但仍多次就诊于医院并接种狂犬疫苗。每天都会仔细检查身体,寻找是否有咬痕或其他污染源。通过本次咨询,他被诊断为疾病焦虑障碍,并开始接受抗焦虑药物治疗。此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和正念减压治疗,用于对抗闯入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焦虑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正念减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访谈与治疗
13
作者 任会鹏 于鲁璐 张道龙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3期288-293,共6页
18岁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从小就怀疑人类,喜欢与狗相处。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总是因为难以与同学相处和不快乐而转学。曾被诊断为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并服用多种精神活性药物但治疗无效。她的不稳定情绪和易怒曾导致多次自残行为和自杀意念... 18岁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从小就怀疑人类,喜欢与狗相处。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总是因为难以与同学相处和不快乐而转学。曾被诊断为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并服用多种精神活性药物但治疗无效。她的不稳定情绪和易怒曾导致多次自残行为和自杀意念。父母和老师不得不让她休学治疗。目前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并给予精神活性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如辩证行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辩证认知治疗 精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障碍”的访谈与诊疗
14
作者 于鲁璐 张道龙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5期468-474,共7页
咨客是一名30岁左右的已婚女性,研究生学历。两年前第一次怀孕,孕8周时发生胎停育。一年前再次怀孕,但孕9周时再次胎停育。在此期间,咨客对怀孕的事情感到非常焦虑,反复去医院检查,几乎每日以泪洗面。两次怀孕失败后,咨客非常消沉,有自... 咨客是一名30岁左右的已婚女性,研究生学历。两年前第一次怀孕,孕8周时发生胎停育。一年前再次怀孕,但孕9周时再次胎停育。在此期间,咨客对怀孕的事情感到非常焦虑,反复去医院检查,几乎每日以泪洗面。两次怀孕失败后,咨客非常消沉,有自杀观念,睡眠质量也很差。她的丈夫在这段时间被查出心脏有问题。经过家人和病友开导,半年后逐渐好转。两个多月前,咨客第三次怀孕,孕9周时再次发生胎停育。咨客重新陷入之前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她也开始隐隐地担心丈夫的健康状况。虽然她知道心脏疾病与怀孕之间并无明确联系,但仍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过治疗,她被诊断为适应障碍伴焦虑和抑郁心境,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和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将这件事重新定义,告知咨客并非"运气不好"或者自身有过错,这使得咨客感觉好多了。根据咨客的病史,医生建议她在尝试再次怀孕之前先明确是否有其他医学原因导致流产。咨客逐渐认识到,她对丈夫的担心以及自责感都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丈夫目前的情况不会威胁生命,也并非她怀孕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