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新型隐球菌感染伴梗阻性黄疸一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振龙 王政民 +3 位作者 杨艳红 张瑞华 焦小青 宋适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感染 梗阻性黄疸 胆道 巩膜黄染 临床资料 莫非氏征 可疑阳性 胆管扩张 肝管扩张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CH蛋白在人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低氧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宝山 宋冬梅 +5 位作者 段会军 刘艳梅 朱振龙 崔东升 王铭维 孙晓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PINCH蛋白在人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低氧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INCH蛋白在62例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及22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取肿瘤安全缘正常喉黏膜组织作对照;... 目的:探讨PINCH蛋白在人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低氧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INCH蛋白在62例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及22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取肿瘤安全缘正常喉黏膜组织作对照;将体外培养的人喉鳞癌细胞Hep2分成缺氧12、24h组及正常对照3组,流式细胞仪测定3组细胞PINCH蛋白的表达。结果:1)PINCH蛋白在人喉鳞癌组及正常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10.0%,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非转移组阳性率为67.7%、36.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2)流式细胞仪测定缺氧12、24h组及正常对照组Hep2细胞PINCH蛋白表达强度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P<0.05)。结论:PINCH蛋白与喉鳞状细胞癌转移密切相关,其中肿瘤的微缺氧环境可能是造成其表达增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鳞癌 PINCH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欣 李宜炯 +4 位作者 庞超 张瑞华 杨艳红 朱振龙 王政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研究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收集的胃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mad1的表达水平。以胃腺癌细胞HGC-27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过表达Smad1的载体(p-EGFP-C1/Smad1... 目的:研究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收集的胃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mad1的表达水平。以胃腺癌细胞HGC-27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过表达Smad1的载体(p-EGFP-C1/Smad1)和Smad1小干扰RNA(Smad1 siRNA),同时转染p-EGFP-C1和siRNA control为对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9、MMP-2、p-Akt、Akt的表达水平。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20μg/ml)作用于胃腺癌细胞HGC-27,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9、MMP-2、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mad1的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p-EGFP-C1/Smad1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均明显低于p-EGFP-C1组(P<0.01)。Smad1 siRNA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均明显高于siRNA control组(P<0.01)。p-EGFP-C1、p-EGFP-C1/Smad1、siRNA control、Smad1 siRNA组细胞中Akt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变化。p-EGFP-C1/Smad1组细胞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EGFP-C1组(P<0.01)。Smad1 siRNA组细胞MMP-9、MMP-2、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iRNA control(P<0.01)。胃腺癌细胞与Akt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趋势与p-EGFP-C1/Smad1组一致。结论:Smad1在胃腺癌组织中低表达。Smad1能够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机制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AKT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髓内神经鞘瘤继发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宏阳 申勇 +4 位作者 刘英娇 沙子义 刘新晖 王欣 张国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6-768,共3页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常见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是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脊髓髓内神经鞘瘤临床十分少见,髓内神经鞘瘤继发出血更为罕见。我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脊髓髓内神经鞘瘤3例,其中1例继发髓内出血,报告如下。患者男...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常见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是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脊髓髓内神经鞘瘤临床十分少见,髓内神经鞘瘤继发出血更为罕见。我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脊髓髓内神经鞘瘤3例,其中1例继发髓内出血,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0岁,主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3d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特殊疾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异常出血史。患者发病当日(2011-02—25)于当地医院行胸腰段MRI提示:T11-T12水平椎管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肿块,边界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脊髓髓内 继发出血 胸腰段 髓外硬膜下 2009年 下肢放射痛 好发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CH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金廷 李庆星 +5 位作者 王大维 朱振龙 杨艳红 崔东升 王铭维 孙晓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观察PINCH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正常口腔粘膜和5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存档标本中PINCH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INCH蛋白在... 目的:观察PINCH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正常口腔粘膜和5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存档标本中PINCH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INCH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中少量表达,而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肿瘤的浸润边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46.2%(12/26),淋巴结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29.0%(9/3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PINCH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PINCH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一个预测肿瘤转移的新备选分子生物学指标。同时由于其表达在间质,为与肿瘤间质有关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PINCH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CH2-PINCH蛋白家族新成员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钰 朱振龙 +1 位作者 杨艳红 王大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PINCH1 PINCH2 ILK 整合素 LIM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蛋白在抑瘤素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英 杜云霞 +4 位作者 张玮 张瑞华 封晓娟 刘思媛 刘青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STAT蛋白在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分泌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OSM(20 ng/ml)组(OSM组)、OSM+雷帕霉素(100 ng/ml)组(OSM+R组)和OSM+氟达拉滨(100... 目的探讨STAT蛋白在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分泌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OSM(20 ng/ml)组(OSM组)、OSM+雷帕霉素(100 ng/ml)组(OSM+R组)和OSM+氟达拉滨(100 ng/ml)组(OSM+F组)。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K18、α-SMA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3、pSTAT1、p-STAT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分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经OSM刺激后CK18的表达下调,而α-SMA的表达上调并分泌过多的细胞外基质蛋白ColⅠ和FN;此外,OSM还可磷酸化激活STAT1和STAT3。OSM的上述作用可被雷帕霉素和氟达拉滨所阻断。结论 OSM具有促纤维化特性,而STAT1和STAT3信号活化在OSM介导的纤维化进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抑瘤素M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乳腺病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振龙 张钰 +2 位作者 杨艳红 魏守礼 王松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4-606,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Ⅰ型 乳腺病 上皮样纤维母细胞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3^(ING1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大维 张金廷 +6 位作者 李庆星 朱振龙 杨艳红 崔冬升 王铭维 谷宇新 孙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1-813,共3页
目的:观察P33ING1b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5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存档标本中P33ING1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33ING1b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 目的:观察P33ING1b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5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存档标本中P33ING1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33ING1b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33ING1b在大部分正常黏膜有表达,以细胞核为主,阳性表达率为90.0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细胞核、细胞质共同着色为主,阳性表达率为24.5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46.15%(12/26),淋巴结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6.45%(2/3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33ING1b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其表达由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可能是主要机制;P33ING1b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潜在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3^ING1B 口腔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分化程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CH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强 王洪 +5 位作者 顾平 史彦芳 宋颖 王铭维 朱振龙 孙晓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5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组)、1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组)及1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5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组)、1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组)及1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PINCH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的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4.06,P<0.05)。Ⅲ~Ⅳ级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与Ⅰ~Ⅱ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的PINCH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Knosp分级呈正相关(r=0.9974,P<0.01)。结论 PINCH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PINCH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侵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大维 朱振龙 孙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MAC30蛋白的表达情况。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黏膜明显增加(P<0.05);低分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较高分化组及淋巴结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MAC30蛋白... 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MAC30蛋白的表达情况。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黏膜明显增加(P<0.05);低分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较高分化组及淋巴结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MAC30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分化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一个预测肿瘤转移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AC30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isspeptin抑制MKN-45胃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2
作者 王欣 李宜炯 +4 位作者 张瑞华 庞超 焦晓青 朱振龙 王政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peptin(KISS-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50例胃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isspept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将kisspeptin小干...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peptin(KISS-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50例胃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isspept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将kisspeptin小干扰RNA(kisspeptin-siRNA)和对照小RNA(control-siRNA)、kisspeptin过表达载体(p EGFP-N1-kisspeptin)和对照空载体(p EGFP-N1)转染至MKN-45胃腺癌细胞中,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kisspep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β联蛋白(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作用于胃腺癌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Kisspept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空载体组相比,过表达kisspeptin后,MKN-45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MMP-9、MMP-2、β-catenin、C-my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control-siRNA组细胞相比,敲低kisspeptin水平后,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MMP-9、MMP-2、β-catenin、C-myc水平明显增加。FH535处理后的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趋势与过表达kisspeptin细胞一致。结论Kisspeptin在胃腺癌组织中低表达,kisspeptin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KISSPEPTIN 迁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阴汗管瘤1例
13
作者 朱振龙 杨艳红 +1 位作者 宋适恒 李其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女阴汗管瘤 病理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