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2010-2014年急诊量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瑛琪 邹水兰 +1 位作者 韩彩莉 李庆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789,共2页
目的分析医院急诊工作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急诊人员弹性调配提供基础数据,为优化急诊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比率分析法,以季节比率的大小反映一年中不同时间段的急诊科病人流量变化规律。结果急诊就诊量存在一定的周期... 目的分析医院急诊工作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急诊人员弹性调配提供基础数据,为优化急诊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比率分析法,以季节比率的大小反映一年中不同时间段的急诊科病人流量变化规律。结果急诊就诊量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急诊就诊量的高峰期为1月、7月和12月,最高峰为12月。急诊就诊量的低谷期为2月、4月和5月,最低谷期为4月;第四季度的季节比率(109.77%)最高,第二季度的季节比率(89.25%)最低。结论根据季节变化规律统筹安排急诊值班人员,适当调整医疗技术力量,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使诊疗行为更高效,提升急诊医疗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患者流量 季节指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骤停存活者心肺复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程立军 游道锋 +2 位作者 马永峰 王少帅 李倩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及胸外按压相关参数构建心肺复苏并发症风险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为预防心肺复苏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脏骤停存活患者,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并发症组和...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及胸外按压相关参数构建心肺复苏并发症风险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为预防心肺复苏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脏骤停存活患者,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胸外按压相关参数,用LASSO回归初筛心肺复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绘制Nomogram预测心肺复苏并发症的风险。结果LASSO回归初筛显示,体重指数、胸廓前后径、施救者文化程度、施救者性别的系数被压缩,当λ=1.786时,影响因素最少,模型性能优良,此时筛选出施救者身份、施救者心肺复苏培训、应用气垫床、应用减压垫、按压深度、按压时长、严格控制液体量7个预测变量,达到最佳影响因素的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施救者为护士、施救者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应用气垫床、应用减压垫、严格控制液体量是心肺复苏并发症的相关保护因素,按压深度、按压时长是心肺复苏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绘制心肺复苏并发症风险logistic预测模型的列线图显示,其C指数为0.932,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且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所构建预测模型与实际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胸骨骨折、肺挫伤、肋骨骨折等心肺复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与施救者身份、施救者心肺复苏培训、应用气垫床、应用减压垫、按压深度、按压时长、严格控制液体量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 并发症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TREM-1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氧化三甲胺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
3
作者 谭文云 井淑艳 +1 位作者 王蕊蕊 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采用不同浓度(0、100、300、600、900、1200、1500μmol/L)TMAO处理VSMCs 24 h;②将TREM-1基因siRNA干扰质粒(si-TREM-1)及其阴性对照干扰质粒(si-NC)转染至VSMCs中,采用600μmol/L TMAO诱导VSMCs炎性反应,并联合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干预24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中TREM-1、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以及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EM-1、COX-2、ICAM-1以及NF-κB p65、p-NF-κB p65(Ser53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TMAO处理对VSMCs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P=0.375),但可明显上调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细胞中TREM-1、COX-2、ICAM-1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沉默TREM-1基因可明显抑制TMAO诱导的VSMCs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增加,以及细胞中COX-2、ICAM-1、IL-1β、IL-6、TNF-αmRNA和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比值的上调(均P<0.01)。然而,PMA干预可明显逆转沉默TREM-1基因对TMAO诱导VSMCs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结论:沉默TREM-1基因可抑制TMAO诱导的VSMCs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血管平滑肌细胞 炎性反应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核因子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与心肺复苏诊疗标准的辅助诊疗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冯航测 孙洁 +1 位作者 张瑛琪 张友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90-2795,共6页
为了将机器学习在心肺复苏领域的应用落实到现实临床工作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并融合心肺复苏诊疗标准的辅助诊疗算法。采用了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极端梯度提升作为基模型,使用投票法进行模型融合,并引入模型解释算法(shapley... 为了将机器学习在心肺复苏领域的应用落实到现实临床工作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并融合心肺复苏诊疗标准的辅助诊疗算法。采用了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极端梯度提升作为基模型,使用投票法进行模型融合,并引入模型解释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过滤掉Shapley值较低的特征重新进行训练,得出的模型在心肺复苏诊疗标准下创建参数空间进行寻优,最终得到最优诊疗方案。结果表明,融合心肺复苏诊疗标准后的算法更符合临床实际,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辅助,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心肺复苏 参数空间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苑振云 顾平 +5 位作者 籍文强 崔冬生 刘力 王彦永 耿媛 王铭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3个月龄SAMP8小鼠皮下注射MPTP(36mg/kg),连续5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36ml/kg)。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3个月龄SAMP8小鼠皮下注射MPTP(36mg/kg),连续5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36ml/kg)。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及搜索策略。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MPTP小鼠黑质致密部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MPTP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第Ⅰ象限)游泳时间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在对侧象限(第Ⅳ象限)游泳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搜寻策略较对照组变差。结论:MPTP可造成SAMP8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并出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SAMP8 多巴胺能神经元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静脉炎291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姜相明 杨树民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93-94,共2页
通过回顾性分析药源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与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法的关系,提示诱发静脉炎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抗肿瘤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所占比例较大;环丙沙星、前列腺素E1诱发的静脉炎报告例数居多。正常用法、用量下给药所致... 通过回顾性分析药源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与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法的关系,提示诱发静脉炎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抗肿瘤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所占比例较大;环丙沙星、前列腺素E1诱发的静脉炎报告例数居多。正常用法、用量下给药所致静脉炎多为药物不良反应,而用药方法错误也是诱发静脉炎发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炎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前胡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损伤及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康 赵煦萌 +2 位作者 邢亚利 张忠霞 邱会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4-1509,共6页
目的研究欧前胡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损伤及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欧前胡素25、50、100 mg/kg组和尼莫地平组进行后续实验,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脑部学习记忆功能;HE... 目的研究欧前胡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损伤及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欧前胡素25、50、100 mg/kg组和尼莫地平组进行后续实验,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脑部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假手术组及欧前胡素50、100 mg/kg组和尼莫地平组新异臂进入次数升高(P<0.05),新异臂潜伏期、起始臂进入次数、其他臂进入次数降低(P<0.05),病理损伤程度改善,凋亡阳性细胞数减少,Survivin蛋白水平升高(P<0.05),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GSH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LDH活力降低(P<0.05),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升高(P<0.05)。结论欧前胡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前胡素 中风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苑振云 王彦永 +2 位作者 马晓伟 刘静 苏冠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28-3530,共3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盐水组。制作大鼠室颤模型,常规行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后12 h取脑组织海马,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盐水组。制作大鼠室颤模型,常规行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后12 h取脑组织海马,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突触蛋白Ⅰ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依达拉奉组、盐水组SOD含量明显下降(均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突触蛋白Ⅰ mRNA(均P<0.01)和突触蛋白Ⅰ蛋白(P<0.05,P<0.01)的含量下降。与盐水组相比,依达拉奉组大鼠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突触蛋白Ⅰ mRNA和突触蛋白Ⅰ蛋白的含量均升高(均P<0.05)。结论:自主循环恢复后使用依达拉奉,可通过升高脑内的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升高海马突触蛋白Ⅰ含量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心肺复苏 突触蛋白I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蔓长春花提取物对脑梗死大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靳萍奎 姜相明 +4 位作者 顾平 王彦永 崔冬生 耿媛 张忠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699-2701,共3页
目的:观察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inca minor linn extraction,VMLE)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清醒后1h,即参考Beder... 目的:观察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inca minor linn extraction,VMLE)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清醒后1h,即参考Bederson方法对模型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选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VMLE高、低剂量组4组,另加假手术组(sham)共5组,各组遂即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d。48h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能力。结果:VMLE10g/kg、5g/kg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增强了SOD和GSH-PX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10g/kg能增强SOD和GSH-PX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但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VMLE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蔓长春花提取物 大鼠 MCAO模型 血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康 赵煦萌 +1 位作者 徐盼盼 张英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0期1571-1576,共6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n=41)、对...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n=41)、对照组1(使用氯吡格雷治疗,n=39)、对照组2(使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n=30)。比较3组血清指标水平[叶酸(FA)、铁蛋白(ferritin)、肌钙蛋白I(cTnI)]、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疗效。结果:(1)3组治疗前血清指标水平(FA、ferritin、cTnI)、血脂水平(HDL-C、LDL-C、TC、TG)、IMT、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FA、HDL-C值对照组2较对照组1更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2增加明显(P<0.05),另外ferritin、cTnI、LDL-C、TC、TG、IMT水平及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值对照组2较对照组1水平更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2降低更显著(P<0.05);(2)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最高,对照组2次之,而对照组1最低(P<0.05);(3)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神经功能代谢,减少斑块形成。该方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依折麦布 脑梗死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5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齐铭润 姜向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64-864,共1页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阿奇霉素 治疗 疗效观察 X线检查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W-REF算法的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友坤 陈伟 +3 位作者 靳小静 孙洁 李瑞月 张瑛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543-9549,共7页
针对传统模型对心肺复苏结果预测准确率较低、模型可解释性较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加权递归消除法(MW-REF)的心肺复苏结果预测模型,并在Shapley加法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框架下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结果的关键因素。... 针对传统模型对心肺复苏结果预测准确率较低、模型可解释性较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加权递归消除法(MW-REF)的心肺复苏结果预测模型,并在Shapley加法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框架下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结果的关键因素。采用了随机森林、GBDT、XGBOOST作为基模型,将其特征重要性得分加权后使用递归消除法过滤特征并对3种及模型采用Voting进行模型融合,利用五折交叉验证下的准确率作为最终特征选择标准。最后对最终特征数据集下的融合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对比,该模型提升了心肺复苏结果预测的准确率,模型预测结果具有可解释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提高诊断效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加权递归特征消除法 心肺复苏 模型融合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