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心脏起搏器植入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榛 郑明奇 刘刚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8期859-862,共4页
人工心脏起博器的植入显著延长了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儿童患者的起搏器植入由于其特殊性要求更高的技巧。本文主要从儿童起搏器植入适应证、起搏系统的选择、起搏器植入方法与技巧及术后起搏参数设定等方面对儿童永... 人工心脏起博器的植入显著延长了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儿童患者的起搏器植入由于其特殊性要求更高的技巧。本文主要从儿童起搏器植入适应证、起搏系统的选择、起搏器植入方法与技巧及术后起搏参数设定等方面对儿童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进行详细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与心脏重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焱 刘坤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75-1076,共2页
关键词 醛固酮 心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心脏疾病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焱 刘刚 刘坤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53-955,共3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性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的中期临床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解启莲 崔史杰 +4 位作者 高磊 张密林 王震 朱晓丽 刘坤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评价假性室间隔膜部瘤(PPVS)介入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住我院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的220例PPVS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80±90)天。结果术后有28例患者存在室间隔水平残余分流,至6个月时残... 目的评价假性室间隔膜部瘤(PPVS)介入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住我院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的220例PPVS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80±90)天。结果术后有28例患者存在室间隔水平残余分流,至6个月时残余分流全部消失;随访期间,3例术前存在轻度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2例反流消失,1例减轻;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伴有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其反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12个月右心室流出道最大流速及右心室流出道腔径均较术前有改善[(160.4±36.5)cm/s vs(174.0±95.9)cm/s(P<0.05),(17.0±4.7)mm vs(14.4±4.3)mm(P<0.05)],而膜部瘤瘤体的最大横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2.1)mm vs(5.5±2.4)mm(P>0.05)]。无死亡,无心内膜炎,无封堵器钢丝断裂,无新发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未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患者。结论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PVS的中期随访结果安全有效,其远期效果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室壁瘤 介入治疗 封堵器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海滨 刘刚 刘坤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835-836,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螺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籍振国 刘刚 刘坤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93-109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Amplatze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及C反应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谨 李拥军 +3 位作者 解启莲 朱晓丽 刘海东 吕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共刺激分子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临床检测意义
8
作者 李海滨 王震 +1 位作者 曹海育 刘坤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胶原 纤维化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耳房性心动过速消融1例
9
作者 马芳芳 刘刚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7期621-622,共2页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通常见于右房界嵴、冠状窦口、三尖瓣环、房间隔以及肺静脉口、二尖瓣环,但其他部位如右心耳房速较为少见,本文报道心肌致密化不全右心耳房速成功射频消融1例,术后患者心功能,远期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P4对小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功能及钙瞬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翠华 王炜 +3 位作者 刘刚 姜璇 尹亚娟 郑明奇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5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对小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功能及钙瞬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C57BL/6小鼠76只,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获得单一心室肌细胞。将心室肌细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加入1.8 mmol/L Ca2+T... 目的观察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对小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功能及钙瞬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C57BL/6小鼠76只,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获得单一心室肌细胞。将心室肌细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加入1.8 mmol/L Ca2+Tyrode'ssolution,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0.05、0.5、5、50 nmol/L FABP4,孵育10 min。采用IonOptix单细胞动力检测系统测量细胞的收缩功能[收缩幅度(ΔSL%)、收缩最大速率(Maxdv/dt)及收缩最大速率时间(TimeofMaxdv/dt)],钙成像技术测量细胞钙瞬变的动力学变化[钙瞬变幅度(ΔF/F0)和钙回收速率(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入不同浓度FABP4的观察组细胞ΔSL%均降低,以加入50 nmol/L FABP4的观察组细胞降低最明显(P均<0.05);除加入0.05 nmol/L FABP4外,其余加入不同浓度FABP4的观察组细胞Maxdv/dt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仅加入50 nmol/L FABP4的观察组细胞TimeofMax dv/dt降低(P<0.05),加入其他浓度FABP4的观察组细胞TimeofMaxdv/dt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加入5、50 nmol/L FABP4的观察组细胞ΔF/F0均降低(P均<0.05),加入不同浓度FABP4的观察组细胞τ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FABP4可通过降低细胞收缩速率而减少小鼠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幅度,但对钙瞬变的抑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P4 心肌细胞 钙瞬变 收缩幅度 兴奋—收缩耦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临床表现与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孟严 郑明奇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7期565-570,共6页
这篇综述是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在病因学、临床表现和诊断的更新。ARV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心悸、心源性晕厥和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骤停。诊断... 这篇综述是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在病因学、临床表现和诊断的更新。ARV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心悸、心源性晕厥和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骤停。诊断的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基于2010年专家组修订的标准,从6个不同方面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影像学在ARVC诊断中很重要,包括超声心动学和心脏MRI。心电图和信号平均心电图用来分析除极和复极的异常。室性心律失常被认为是诊断ARVC的一个主要标准。2010年专家组修订的标准(Task Force Criteria revised,TFC)也包括了ARVC家族史和相关突变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桥粒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病致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衍恭 小野克重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7期556-560,共5页
心肌病是一组伴有心肌结构异常和(或)电生理异常的疾病。心律失常是心肌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无论是在心肌病的发展(通过心律失常致心肌重构作用)还是预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肌病病理改变多种多... 心肌病是一组伴有心肌结构异常和(或)电生理异常的疾病。心律失常是心肌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无论是在心肌病的发展(通过心律失常致心肌重构作用)还是预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肌病病理改变多种多样,其心律失常症状也不尽相同,全面的了解、预防、治疗心律失常对心肌病的防治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